日期:2021-09-19
這是再塑生命的人微課教案,是優秀的七年級上冊語文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通過精讀、對比,理解鄧稼先的個性品質.
過程與方法:
1、通過精讀文段,勾畫圈點關鍵詞句或段落,揣摩其含義.
2、運用對比,找出鄧稼先和奧本海默個性、品質的不同.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鄧稼先樸實純粹的個性和無私奉獻的品質.
【教學重點】
通過精讀、對比,理解鄧稼先的個性品質.
【教學難點】
通過精讀、對比,理解鄧稼先的個性品質.
【教學方法】
教法:啟發點撥法、閱讀指導法
學法:朗讀法、圈點勾畫讀書法、小組交流討論法
【課前預習】
學生自主搜集、整理、交流這篇文章涉及的背景資料.如我國一百多年來的歷史、我國的核武器研究史、鄧稼先的生平資料、作者楊振寧的有關資料.
【道具準備】ppt課件
【課時安排】20分鐘
【教學過程】
一、多媒體播放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的視頻,導入新課
(設計意圖:通過視頻短片,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精讀課文第三部分,對比人物,理解個性品質
1、用自己喜歡的方法閱讀課文第三小節--鄧稼先與奧本海默,用圈點勾畫的方法,找出文中表現奧本海默與鄧稼先兩人個性、品質的詞語及細節.
2、精讀揣摩這些詞句和語段,用簡潔凝練的語言總結奧本海默和鄧稼先的個性、品質.
3思考討論:作者為什么要把二人放在一起對比?
(設計意圖:通過自讀,運用圈點勾畫的方法,以精讀揣摩為手段,以表格為載體,對比分析兩人的不同,凸顯鄧稼先的個性品質.)
三、課堂小結
(設計意圖:總結課堂,升華情感;凸顯教學重點,總結學習方法)
四、布置作業
對比鄧稼先和中央八項規定實施以來一大批的落馬官員,寫一段話話品評鄧稼先的精神品格.字數不少于100字.
(提示:可以通過對比,用一段話書寫二者的不同;也可以仿照感動中國人物的頒獎辭,為鄧稼先寫一則頒獎辭;也可以寫一則感謝語.)
(設計意圖:讀寫結合,鍛煉學生綜合運用漢語言文字的能力;課內讀文和課后寫作相結合,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引入發生在我們身邊的真實事例,通過對比,讓學生對鄧稼先的精神有了更深的感悟.
海倫·凱勒1歲時因高燒雙目失明,雙耳失聰。六歲時,安妮·莎莉文老師來到了她的生活中。在老師的幫助下,海倫·凱勒學會了拼寫單詞,用盲文與他人交談,閱讀盲文書籍,并最終寫出《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等世界名著。
海倫·凱勒的成就取決于莎莉文老師的耐心。為了讓海倫學會拼寫一個簡單的“doll”,她一遍又一遍地在海倫手心里拼寫,不厭其煩。她對海倫充滿了信心,相信通過自己不懈的努力,最終海倫一定會學會的。莎莉文老師將一生都奉獻給了海倫·凱勒,用盡全部心思培養這個看似“無藥可救”的盲女孩。
海倫·凱勒的成就也取決于莎莉文老師的愛心。生活對于海倫·凱勒是不公平的。同其它人一樣,上天給予了海倫一雙明亮的雙眼,然而,上天卻又無情地奪回了那雙眼睛。海倫在那個寂靜而黑暗的世界里,根本就感受不到溫柔與同情,更感受不到愛的存在!海倫將老師送給她的洋娃娃摔在地上,以此發泄。莎莉文不但沒有罵她,反而帶她去灑滿陽光的大地上感受大自然,用自己的愛心去彌補海倫內心的寂寞。
海倫·凱勒的成就更取決于莎莉文老師的用心。海倫分不清“杯”和“水”之間究竟有什么區別,莎莉文老師在她手上寫了上百遍,她也分不清,還經常鬧小脾氣,將杯子摔在地上。可莎莉文老師卻沒有灰心,而是選擇了另外一種方式教育她。一天,海倫與莎莉文老師在公園曬太陽時,老師將一股清泉倒在海倫手上,并隨即立刻在海倫手中拼寫了“water”這個單詞。莎莉文老師讓海倫感知了這件物品,從而使海倫學會了這個單詞。
莎莉文老師的耐心、愛心、用心影響了海倫的一生,不僅讓她從對知識的迷茫與生活的無助中走出來,而且也讓海倫把莎莉文老師給她的愛傳遞給了那些不幸的人,帶給他們光明與希望。
在我的生活中也遇到過莎莉文這樣的老師。我的kelly老師對待我們也十分用心。我們都不喜歡背那些枯燥而無味的單詞。但是單詞對于英語學習又十分重要,所以,kelly老師想出了一個“玩游戲背單詞”的方法。她“研制”了幾套游戲,每當我們玩膩了一種游戲,她又會拿出另外一套方案。從此,我們上課時便不再覺得背單詞是一種痛苦了!
在我的成長過程中,老師的耐心喚醒了我對獲取知識的渴望;老師的愛心培育了我對運用知識的自信;老師的用心激發了我對學習知識的潛能。感謝老師,向老師致敬!
一、教學設計
知識與能力:
1.引導學生準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指導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了解人物形象。
3.提高語言運用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揣摩文中富有表現力的語句,分析動作描寫和心理描寫的作用。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對生活的熱愛,對生命的珍視,進而樹立正確的生命觀。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品味揣摩重點語句。
2.體味作者學習的艱辛和收獲的快樂。
教學難點:
1.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對生活的熱愛,對生命的珍視,進而樹立正確的生命觀。
2.理解文章標題的含義。
三、教學策略
本課主要采用朗讀法、小組合作法、活動法等教學方法,此外與直觀形象的多媒體結合,更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1.學生對課文的感知是通過朗讀來完成的。
2.設計好問題,采取小組合作,深入解讀文本,分析人物形象,了解描寫對刻畫人物的作用。
3.設計學生活動,模擬聾啞人生活情境,讓學生感同身受,深化對文章主題的理解。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學習
1.教師導入
人的'一生總免不了磨難,面對絕境,我們是選擇自暴自棄,還是迎難而上?很多人都給予我們有益的啟示:邰麗華和她的團隊以聾啞之身演繹《千手觀音》,讓我們體會到生命的絢爛;貝多芬以殘疾之軀譜寫《命運交響曲》,讓我們領略生命的輝煌。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再塑生命的人》,看看命運多舛的海倫?凱勒如何煥發生命的光彩。我們先看一段介紹海倫?凱勒的視頻。
【設計意圖】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2.作者簡介
教師引導學生觀看再塑生命的人作者介紹。
【設計意圖】
為人物分析做鋪墊。
(二)整體感知
導入:是誰讓一個又聾又盲又啞的小女孩成就了這樣一段生命的傳奇呢?
我們朗讀《再塑生命的人》這篇課文,思考下面問題:
1.文章寫了海倫·凱勒和安妮·莎莉文老師之間的哪些事?
明確:海倫·凱勒初識安妮·莎莉文老師;安妮·莎莉文老師教“我”識字。
2.閱讀課文“杯”與“水”部分,布置下面兩個問題,引導學生從文中找依據:
莎莉文老師在教育海倫·凱勒的過程中遇到了什么阻礙?
明確:海倫·凱勒在學習“杯”和“水”的過程當中遇到了理解的困難,與老師發生了爭執,陷入了迷茫、困苦。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朗讀課文、關注文本,整體感知文章內容。
引導理清文章思路,簡明扼要表達。
(三)內容探究
1.談談你對海倫·凱勒和安妮·莎莉文老師的認識。
教師播放微課感受水感受愛。
明確:
海倫·凱勒:求知欲強、善思好學、不屈不撓、悟性極高、情感豐富。
安妮·莎莉文老師:善解人意、講究方式、充滿愛心、耐心細致。
2.談談你對文章標題“再塑生命”的理解。
明確:“重塑生命”的歷程
①生命的原貌:我的生命______(像大霧中的航船,課文第4自然段)
②光輝的起點: _____(相識,課文第5自然段)
③幸福的復蘇:生命中擁有了______(文字,課文第13自然段)
【設計意圖】讓學生能更好地通過重點段落的感知體會“再塑生命”的深刻含義。分析人物形象,培養學生的歸納能力,學會運用精練的詞語來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讓學生能全面思考。
(四)語言探究
教師引導:
本文文字流暢優美,字里行間流露著作者的真情,充分表現了作者熱愛生活、善思好學的性格和追求。
教師布置問題:
找出本文中你認為最美的句子并進行賞析。
示例:
句子:這些字使整個世界在我面前變得花團錦簇,美不勝收。
賞析:這句話表面是寫文字帶給作者的美好感受,實則暗示的是知識的力量。是知識使“我”這個盲聾啞人看到了“光明、快樂、希望”,因而,“我”覺得世界充滿了花香,洋溢著美麗,自己是最幸福的。
【設計意圖】
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提高學生語言運用能力,讓學生對人物形象理解得更加透徹。
(五)寫法探究
教師提出問題,并引導學生分組討論:
文章前4段寫了什么內容?文章前4段都沒有安排安妮·莎莉文老師出場,這部分文字是否多余?為什么?
明確:不多余。用層層鋪墊烘托出莎莉文老師對“我”的重要性,也加重了開頭所說“最重要一天”的分量;同時,也給讀者留有閱讀期待,讓人急于了解莎莉文老師究竟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設計意圖】
讓學生了解恰當的鋪墊對刻畫人物、突出主題的作用。
(六)活動學習
1.布置課外任務。
搜集古今中外身殘志堅人物的故事,感受其優秀品質。
2.活動——體驗“黑色世界”
參看文本文件再塑生命的人活動設計。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尊重并關愛殘疾人群體,學習他們勇敢、堅強的品質;進一步了解人物形象,體驗沒有光明的世界,珍惜光明,愛護生命。
(七)布置作業
1.布置檢測練習。
參考再塑生命的人同步檢測。
2.推薦閱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并寫讀后感。
【設計意圖】1.基礎知識鞏固。2.讓學生全面了解海倫·凱勒,并能從人物身上汲取精神力量。
每個人的一生注定是會遇到狂風巨浪,都不可能一帆風順,而重點是在你面對風波時的態度,陰雨的日子里要心平氣和,相信吧,那快樂的日子就會來到。
而對于海倫凱勒,她的一生不可否認是不幸的,她十九個月時,因為一場大病,五官三廢,上天是那樣的不公平。在她六歲時,無法接受這樣一個殘酷的事實,瀕臨絕望,眼中是黑暗,心也被黑暗占據。可是,她又是那樣的幸運,在人生中最黑暗的日子中,她遇到了那束光---安妮·莎莉文老師,她點燃了她的心,逐漸溫暖起來。她開始有了希望,開始發現一切美好。在老師的領導下她考上了哈佛大學,開始了她輝煌的一生。而《再塑生命的人》是講述安妮引導海倫,開朗起來的過程。
安妮是海倫的引路人,是她用她的耐心,使海倫冰冷的心消融了。這一路上一定會遇到困難,但她只是一遍遍的教,一遍遍的感化海倫,她用她的教學藝術,點燃了海倫的內心。如果說以前的海倫身處在黑匣子里,那安妮便是那束從鑰匙孔的縫隙中奮力擠出來的那點點光輝,照耀了海倫的全身。
在這過程中也有海倫的不懈努力。在知道這種消息時,就像《秋天的懷念》中的史鐵生一樣,暴怒無常,何況是一個六歲的小朋友,她又如何接受呢?可是在海倫冰冷的心中,還尚且保存著一絲溫熱,老師才能點燃。她沒有任憑自己墮落下去,而是開始奮斗。耳聾的貝多芬從未放棄過音樂,癱瘓的霍金從未放棄過研究,失明的奧斯特洛夫斯基從未放棄過寫作,面對他們的困難,健全的我們,又有什么能被打倒的呢?
上帝為你關上了一扇門,總會為你開扇窗,如果沒有開那扇窗,也一定會為你鉆個小孔,在黑暗中,帶來光明,只要努力攥緊這縷光,迎來的便是那個美好的明天。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