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8-29
這是朝花夕拾教學設計及說課稿,是優(yōu)秀的七年級上冊語文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整體感知課文,理清文章脈絡。
2、理解課文的內容、結構和主題。
[過程與方法]
1、學習理解精彩的景物描寫,以及準確生動的動作描寫。
2、探討文中的疑難詞語和問題,培養(yǎng)探究的習慣。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體會作者在文章中表達的感情。
2學情分析
大多數(shù)同學語文基礎較好
3重點難點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自學探究
一、 導入 :魯迅先生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人,哪一位同學來介紹一下有關魯迅的情況?
二、 題解:《朝花夕拾》是一部散文集,共收集了十篇文章,大部分都是作者回憶自己童年、少年時代生活的。寫這些文章時魯迅先生已經40多歲了,這本散文集題名為《朝花夕拾》,意思是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拾取。《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一篇回憶童年生活的優(yōu)美散文。課題用“從……到……“兩個介詞點明了作者回憶童年生活的地點范圍。
三、 查預習。
1、給加黑的字注音、正音,然后釋詞。
確鑿záo, 菜畦qí, 桑椹shèn,輕捷,油蛉líng, 斑蝥máo, 纏絡chán,攢cuán, 珊瑚shān hú 高枕而臥,豁huō, 斂liǎn, 腦髓suǐ,陌生mò。鑒賞,人跡罕至hǎn,覓食mì,竹篩shāi,秕谷bǐ,系jì,傳授shòu,書塾shú,
四、 整體把握
通讀課文,然后解決下面問題
1、提問: 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內容?課文提到了哪些地點?百草園對于作者來講有什么重要意義?板書:樂園
2、、 分組討論:為什么百草園是我的樂園,到底有什么樂趣?(用自己的話來總結)
在百草園中有有趣的植物、有趣的動物組成了有趣的活動,可以干有趣的事情,聽有趣的故事,所以百草園是我的樂園。
3、 提問:所有樂趣之中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一般學生會回答泥墻跟一帶,捕鳥。
4、為什么作者要把他們寫得如此詳細,又為什么能寫得如此詳細?
因為這些給作者印象最深,感情最深,當作者充滿感情回憶起童年時,這一切便都栩栩如生的出現(xiàn)在眼前。
五、 細讀課文
提問:作者是怎樣具體描寫百草園的景物的?
朗讀第2自然段,思考回答問題。
討論并歸納:(老師提示引導并歸納)
(1)既抓住了事物的特點,又符合兒童的心理,用詞貼切。
(讓學生理解:光滑、肥胖、伏、竄、輕捷、低唱、彈琴等詞語和相關語句。)
(2)形、聲、色、味俱全,春、夏、秋景皆備。
(讓學生分別找出相關內容)
形:肥胖、高大、臃腫、小球
聲:長吟、彈琴
色:碧綠、紫紅、菜花和蜂的“黃”。
味:又酸又甜。
春景:桑葚、菜花。
夏景:鳴蟬。
秋景:蟋蟀的叫
四、布置作業(yè)
1.完成研討與練習一、1.2,二、1.
2.完成第一課時補充作業(yè) 。
1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課時設計 課堂實錄
1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1第一學時 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自學探究
一、 導入 :魯迅先生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人,哪一位同學來介紹一下有關魯迅的情況?
二、 題解:《朝花夕拾》是一部散文集,共收集了十篇文章,大部分都是作者回憶自己童年、少年時代生活的。寫這些文章時魯迅先生已經40多歲了,這本散文集題名為《朝花夕拾》,意思是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拾取。《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一篇回憶童年生活的優(yōu)美散文。課題用“從……到……“兩個介詞點明了作者回憶童年生活的地點范圍。
三、 查預習。
1、給加黑的字注音、正音,然后釋詞。
確鑿záo, 菜畦qí, 桑椹shèn,輕捷,油蛉líng, 斑蝥máo, 纏絡chán,攢cuán, 珊瑚shān hú 高枕而臥,豁huō, 斂liǎn, 腦髓suǐ,陌生mò。鑒賞,人跡罕至hǎn,覓食mì,竹篩shāi,秕谷bǐ,系jì,傳授shòu,書塾shú,
四、 整體把握
通讀課文,然后解決下面問題
1、提問: 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內容?課文提到了哪些地點?百草園對于作者來講有什么重要意義?板書:樂園
2、、 分組討論:為什么百草園是我的樂園,到底有什么樂趣?(用自己的話來總結)
在百草園中有有趣的植物、有趣的動物組成了有趣的活動,可以干有趣的事情,聽有趣的故事,所以百草園是我的樂園。
3、 提問:所有樂趣之中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一般學生會回答泥墻跟一帶,捕鳥。
4、為什么作者要把他們寫得如此詳細,又為什么能寫得如此詳細?
因為這些給作者印象最深,感情最深,當作者充滿感情回憶起童年時,這一切便都栩栩如生的出現(xiàn)在眼前。
五、 細讀課文
提問:作者是怎樣具體描寫百草園的景物的?
朗讀第2自然段,思考回答問題。
討論并歸納:(老師提示引導并歸納)
(1)既抓住了事物的特點,又符合兒童的心理,用詞貼切。
(讓學生理解:光滑、肥胖、伏、竄、輕捷、低唱、彈琴等詞語和相關語句。)
(2)形、聲、色、味俱全,春、夏、秋景皆備。
(讓學生分別找出相關內容)
形:肥胖、高大、臃腫、小球
聲:長吟、彈琴
色:碧綠、紫紅、菜花和蜂的“黃”。
味:又酸又甜。
春景:桑葚、菜花。
夏景:鳴蟬。
秋景:蟋蟀的叫
四、布置作業(yè)
1.完成研討與練習一、1.2,二、1.
2.完成第一課時補充作業(yè) 。
教學目標:人教版八年級《阿長與山海經》優(yōu)秀教學設計
一、掌握課文的生字生詞,整體感知課文。
二、準確把握阿長是一個怎樣的人,體會作者“不虛美、不隱惡”真實寫人的主張。
三、領會文中帶有感情色彩的詞句,體會先抑后揚的表現(xiàn)手法,領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領會作者圍繞人物特點選擇典型材料的方法。
五、學習用一兩件事真實、生動、傳神地寫熟悉的人物。
重點:目標二、目標三
難點:目標四
課時安排:兩課時。第一課時完成目標一、二、三;第二課時完成目標四;課后完成目標五。
第一課時
一、引入:
有誰還記得我們初一學過的,我國現(xiàn)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魯迅先生寫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美女蛇的故事?記得這故事是誰講的嗎?我們今天來學習魯迅先生專門寫她的一篇文章。板書課題:阿長與《山海經》。在學習課文內容之前我們先來復習一遍生字生詞。
出示小黑板或投影。
二、檢查預習,完成目標一:點名回答
(一)注音:
擄()去震悚()惶()急瘡()疤()
詰()問懼憚()粗拙()疏()懶駭()
(二)為下列詞語中加括號的字選擇正確的解釋,將序號填在括號內。
1、莫(名)其妙()
A名字 B說出 C名譽 D有名的
2、(念)念不忘()
A惦記,常常地想 B念頭 C讀 D“廿”的大寫
3、(疏)懶()
A分散 B不親密 C粗心 D不熟悉
4、煩瑣之(至)()
A極 B以至 C到 D至于
(三)點評檢查情況并一分鐘記憶。
三、導入:
現(xiàn)在我們看到課文的標題。作者將阿長與《山海經》連在了一起,那么,她與《山海經》有什么關系呢?
她除了給我講過美女蛇的故事還為我做過什么事?在少年魯迅的眼里,她又是怎樣的一個人呢?
請大家將課文仔細地閱讀一遍,解決下列問題。
四、課文講解,完成目標二、三:
(一)、仔細閱讀課文,思考下列問題,可以自由討論。
1、看看文章寫了阿長哪些事情?重點寫哪些事情?依課文記敘順序列出。
2、依次領會并歸納每件事情所刻畫出的阿長的形象特征,再總結歸納阿長的形象,再體會這樣寫真人實事的好處。
3、依照文中事件的次序劃出事件中表明作者對阿長的感情態(tài)度的詞句,對比前后的感情有什么變化。
這樣寫有什么好處?這是一種什么寫法?
4、領會作者對阿長的思想感情。
(二)學生回答,教師歸納。
1、明確問題一:適當引導,大概意思正確即可。從記敘事件的篇幅的長短、情節(jié)的具體及表達的中心思想可得知哪些是重點。
喜歡切切察察。不許我走動。睡覺擺大字。
懂得許多規(guī)矩如元旦吃福橘,還教給我很多道理。
給我講長毛的故事。
給我買來《山海經》。
其中“給我買來《山海經》”一事是重點。
2、明確問題二:引導歸納,教師小結
“切切察察”“豎起第二個手指,在空中上下?lián)u動,或者點著對手或自己的鼻尖”的神態(tài)――饒舌多事。
擺“大”字等細節(jié)描寫――不拘小節(jié)。活畫出她的饒舌多事而又不拘小節(jié)的性格特征。
元旦吃福橘,將福橘“塞在我嘴里”,雖是迷信卻是真誠善良的祝福。教給我的很多道理也是出于對我的關心愛護。
講長毛的故事,講到“脫下褲子”“外面的大炮便放不出來,再要放,就炸了!”的話,更是讓人看到長媽媽的無知和淳樸。
寫到買《山海經》時,作者用了相當多的篇幅和非常具體的細節(jié)來寫,作者只是隨意地告訴阿長《山海經》的事,她卻真的買了回來,而令作者對她產生了衷心的敬意。體現(xiàn)了這位長媽媽的善良、熱心和對孩子的關心、愛護。
而文章自始至終就一直在刻畫她對孩子的關心愛護的品質:從她“不許我走動”到吃福橘的祝福和“曬褲子的竹竿底下,是萬不可鉆過去的”道理及后來買《山海經》都充分體現(xiàn)出來。
所以她雖然饒舌、多事、有許多令人生煩的規(guī)矩和道理,但又爽朗、熱心、樂于助人、關心愛護孩子;有無知可笑、愚昧落后的缺點,但更有著淳樸、善良、仁慈的美德。
點評:作者這樣寫阿長,“不虛美”,“不隱惡”真實寫人的主張,是一種尊重事實、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而且這樣把她的善良仁慈的美同愚昧落后的丑相摻雜,沙里淘金似的讓她閃爍出美的光輝,將阿長這個人物寫得更加真實感人。因此本文是寫真人實事散文的典范之作。
3、明確問題三:
作者對她的“喜歡切切察察”和“不許我走動”及“睡覺擺大字”是“實在不大佩服”甚至“最討厭”的。
對她的煩瑣的規(guī)矩和很多道理也覺得“非常麻煩”;
而后對她講的“長毛故事”卻產生“空前的敬意”,但很明顯這并不是真正崇敬和敬愛的心意,因為“這種敬意”,后來竟“淡薄起來”,甚至“完全消失”。
最后她買來《山海經》時,作者產生了“新的敬意”,這才是真正的崇敬和敬愛,才是發(fā)自內心的、深切的、永久的敬意,因為作者說:書的模樣,到現(xiàn)在還在眼前。這樣才有作者后來的真摯的感激、懷念之情,所以最后作者發(fā)出一聲深沉的祝福: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懷里永安她的魂靈!
這樣欲褒先貶,使描寫的人物形象給人意外的驚喜和驚嘆,起到出乎意外的效果,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實可感、鮮明突出。這種先抑低后揚起的寫法就叫先抑后揚。
4、明確問題四:
總觀全文,作者先是“不大佩服”,后來發(fā)生“新的敬意”,到最后發(fā)出深沉的祝福。作者用了先抑后揚的表現(xiàn)手法來刻畫阿長這一封建社會的普通勞動婦女形象,刻畫出了一個淳樸熱情、善良仁慈、關愛小孩的長媽媽形象,抒發(fā)了自己對長媽媽的尊敬、感激和思念之情及深深的懷念。
(三)小結:將上面歸納的內容整理成表格形式,構成附表一。
五、作業(yè):鞏固性訓練
1、語文練習冊本課練習一、二、三、四,鞏固訓練目標一、二、三。
2、課文后面的練習一、二,鞏固訓練目標二、三。
六、板書設計:
見附表一。
附:參考資料及文章:潘旭瀾《<朝花夕拾>的藝術》施承權、黃政安《魯迅散文、散文詩選讀》
《語文第三冊教師教學用書》越國旗主編的初二語文(上)《中學教材全解》
第二課時
一、回顧目標二、三,導入本堂課的講述內容:
(一)設計問題,在思考中回顧舊知識,在思考中導入新內容:
1、上節(jié)課我們分析了阿長這個人物形象,誰能夠口頭表述出她的形象特征?
2、作者在刻畫阿長這個人物形象時,用了一種什么寫法?
3、作者敘述的幾件事情中,屬于“抑”的方面的事件有哪些?屬于“揚”的方面的事件有哪些?
4、如果要在課文中將這些事件劃分開來怎么劃?可以將課文劃成幾個部分?
(二)明確問題,導入新課:
1、明確:饒舌多事、有許多令人生煩的規(guī)矩和道理,但又爽朗熱心、樂于助人、關心愛護孩子;有無知可笑、愚昧落后的缺點,但更有淳樸、善良、仁慈的美德。
2、明確:先抑后揚。
3、明確:屬于“抑”的方面的事件有:A、喜歡切切察察;B、不許我走動;C、睡覺擺大字;D、懂得許多規(guī)矩,教給我很多道理;E、講“長毛”的故事屬于“揚”的方面的事件有:F、買《山海經》
4、明確:這些事件可以劃分成兩部分:抑一部分;揚一部分。根據(jù)這些事件的`劃分,又可以將課文劃分成三部分或四部分:開頭部分,介紹阿長的稱呼、稱呼的由來和她的外形特點。然后是“抑”的部分。再就是“揚”的部分。最后是結尾部分補敘她的身世,并抒發(fā)懷念之情。其中“抑”的部分又可以劃分成三個小層。讓學生自己歸納段意及層意。
(三)導入:現(xiàn)在請同學們仔細閱讀課文第三部分--“揚”的部分。
二、閱讀課文第三部分,完成目標四:
(一)、檢查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解釋下列詞語并給加括號的字注音:
(霹)(靂)____:震(悚)__:
粗(拙)__:孤(孀)__:
(二)、設計問題,檢查學生對課文內容的掌握情況及對藝術特色的體會。
1、當阿長來問《山海經》是怎么一回事時,“我”是怎樣想的?這種想法表現(xiàn)了“我”的什么心理?
2、當阿長說“哥兒,有畫兒的‘三哼經’我給你買來了”,“我”有什么反應?表現(xiàn)出怎樣的心情?
3、“這又使我發(fā)生新的敬意了,別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卻能夠做成功。她確有偉大的神力。”
為什么會產生“新的敬意”?為什么說“她確有偉大的神力”?
4、“這四本書,乃是我最初得到,最為心愛的寶書。”為什么這么說?
5、文中哪句話抒發(fā)了作者對長媽媽的懷念之情?
6、劃出描寫阿長的句子,判斷這些句子運用了哪幾種描寫方法?
7、分析“哥兒,有畫兒的‘三哼經’我給你買來了”一句有哪些精妙之處,寫出了人物的哪些特點?
(三)、解決問題,學生自由討論,老師歸納作答。
1、明確問題一:“我知道她并非學者,說了也無益;但既然來問,也就都對她說了。”
說明我對從她那里得到《山海經》沒抱任何希望,只是說說而已。
2、明確問題二:“我似乎遇著了一個霹靂,全體都震悚起來;趕緊去接過來,打開紙包。”說明我聽到以后很震驚,很感動,表現(xiàn)了我極度驚喜、興奮的心情。
3、明確問題三:為我買來《山海經》,她確有偉大的神力。
別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卻能夠做成功。
4、明確問題四:這四本書雖然很粗拙,但卻是由一個誰也想不到的人我買來的,當時給了我非常大的震動,讓我產生過感激和“新的敬意”
5、明確問題五: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懷里永安她的魂靈!
6、明確問題六:“她穿著新的藍布衫回來了,……我給你買來了!”外貌描寫、神態(tài)描寫、動作描寫、語言描寫。
“穿著新的藍布衫”寫一人普通婦女的打扮。
“一見面,就將一包書遞給我”寫她對我的關切、愛護之情。
“高興”寫為我買來了而高興,可見長媽媽的仁慈、善良。
“哥兒,有畫兒的‘三哼經’我給你買來了!”寫出了一個淳樸、熱心、關愛孩子的阿長。
7、明確問題七:“哥兒”的稱呼,有地方特色,但更透著阿長對我的親熱、疼愛之情。“三哼經”的說法非常傳神地展現(xiàn)了一個不識字的普通婦女形象。但就是這么一個不識字的人竟給我買到了《山海經》,所以當聽了這話時,“似乎遇著了一個霹靂,全體都震悚起來。”就顯得真實自然,毫不夸張了。因此這處語言描寫生動傳神地展現(xiàn)了阿長雖然不識字沒文化但卻淳樸、熱心、關愛孩子的形象特征,非常吻合人物的特點。
(四)小結:這部分圍繞阿長的淳樸熱心、關愛孩子的性格特點寫了阿長給我買《山海經》一事,通過具體的細節(jié)描寫,生動傳神地刻畫出了一個善良、仁慈、關愛孩子的長媽媽的高大形象。
三、作業(yè):
1、課文后練習三,鞏固目標四。
2、課六后練習四,完成目標五。
一、教材分析
《朝花夕拾》是語文新課標教學大綱推薦初中學生閱讀的經典名著之一,是語文版八年級上冊附錄一“名著引讀(四)”的一個篇目。在此之前,七年級教材已對《繁星.春水》、《名人傳》等名著進行了引讀,這節(jié)課是在此基礎上,繼續(xù)指導學生如何去閱讀經典名著,是對學生課外閱讀技能的培養(yǎng)與提高。
這部名著共有10篇精美散文,內容豐富,而這節(jié)課僅是從作品的寫作背景、主要內容、主題思想、藝術特色等方面對學生進行方法指導,也是想通過這節(jié)課教會學生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得盡可能多的名著相關知識。
二、學情分析
經過接近兩年的初中語文學習,大多學生對新課標教材的知識內容與體系有了一個初步的了解,能認識到名著閱讀是語文教與學中的一部分,但由于地域和學校條件的影響,學生們很少能真正接觸到這些名著作品,所以就不能系統(tǒng)的去閱讀,更談不上仔細欣賞了。所以教師有針對性的導讀或引讀至關重要,往往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教學目標分析
根據(jù)上述教材的.內容與特點及學生的基本情況分析,依據(jù)語文新課程標準,考慮到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①了解作品誕生的文化歷史背景,幫助學生理解作品內容。
②了解作品的主要內容,并能夠對重要的作品作深入的了解。
2、能力目標:
①指導學生用粗讀和細讀相結合的方法,引領學生提高讀整本書的能力。
②在一系列實踐活動中發(fā)展學生多向思維的能力,提高其語言綜合素養(yǎng)。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引導學生在對人物進行分析的同時引申到對社會、人生的深入思索。
依據(jù)上述目標,確定以下教學重點、教學難點:
教學重點:培養(yǎng)學生閱讀的興趣,教會學生一些閱讀的基本方法,全面提高學生閱讀的能力。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在對人物進行分析的同時引申到對社會、人生的深入思索。
四、教法、學法分析
在教學中,不僅要使學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學生“知其所以然”,語文閱讀教學更要如此,《新課標》明確指出:“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評價的能力。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該以老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所以,結合本節(jié)課特點,我主要采用的教學方法是:情境激勵法、讀書指導法、思路教學法、合作-探究法。
五、說課前準備
為了讓本節(jié)課教學內容更豐富,我除了認真研讀課本上的知識點之外,還查閱并搜集了大量的課外資料,進行取舍,做成課件;同時,為了讓學生能在課堂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作用,課前先要求學生進行預習,利用課余時間去閱讀《朝花夕拾》這部作品及與其相關的內容。
六、說教學過程
(一)培養(yǎng)興趣提高能力
1、新課導入
(1)可以由以前學過的文章《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導入。如:我們以前學過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選自魯迅先生的哪部作品呢?
(2)也可以歌曲《朝花夕拾》導入。本節(jié)課就是采用這種方式導入的。
2、學生自由發(fā)言:說說自己的讀書方法和讀書的感受。通過這個環(huán)節(jié)來引發(fā)全班學生對作品的回顧,起一個總領作用。
3、然后教師點撥度這類作品的常規(guī)方法,即“讀書三功”。
(二)考綱解讀
出示新考綱要求,目的是讓學生了解新的考試大綱,有目的和針對性的閱讀。
(三)走近魯迅,了解創(chuàng)作風格
1、以小組為單位,交流作者生平。(代表發(fā)言)
2.了解作者的其他作品。(先讓學生交流,后出示課件歸納)
目的是檢查學生課外預習和搜集整理資料的習慣與能力,促使他們養(yǎng)成積累知識的良好習慣。同時也是為后面進一步了解作品做鋪墊。
(四)進入文本,了解背景(課件)
這一環(huán)節(jié)主要采用課件展示,一是為了控制課堂時間,二是讓學生了解更多與作品相關的時代背景,為更好的閱讀作品并理解作品主題思想打下基礎。
(五)合作交流,概括內容
1.閱讀文本,把握整體內容,列出《朝花夕拾》目錄。
2.小組討論:(1)你讀過其中那幾篇?能慨說它的主要內容和思想嗎?
(2)你最喜歡哪篇?并說說喜歡的原因。
3.代表發(fā)言,發(fā)表獨到見解。
4、課件展示“主要內容和主要思想”。
這一環(huán)節(jié)主要是讓學生掌握《朝花夕拾》具體有哪些篇目,并大致了解各篇目的主要內容與思想。讓學生談自己比較熟悉或喜歡的內容,進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打開學生的擴散思維,為深入文本積蓄能量。對于主要內容和主要思想部分,以課件形式展示出來,然后讓學生讀(可以用齊讀的方式,也可以用個別輪流朗讀的方式),這樣既節(jié)約了時間又能達到了解認知的目的。
(六)聯(lián)系作者,分析人物
請找出在全書中你認為描寫得最好或者給你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
先學生討論交流,后師生小結歸納。
通過這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掌握作品中幾個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并教會學生如何從文本中概況分析主要人物形象特征(從有關人物語言、動作、外貌、神態(tài)等描寫著手)。
(七)指導閱讀,歸納手法
1、把記敘、描寫、抒情和議論有機地融合為一體,充滿詩情畫意。
2、在對往事深情的回憶時,作者無法忘卻現(xiàn)實,時不時插入一些“雜文筆法”(即對現(xiàn)實的議論),顯示了魯迅先生真實而豐富的內心世界。
3、善長攝取生活中的小細節(jié),以小見大,寫人則寫出人物的神韻,寫事則寫出事件的本質。
4、作者在批判、諷刺封建舊制度、舊道德時,多用反諷手法。
5、作者在散文中常用對比手法。
這一環(huán)節(jié)以學生討論交流為主,教師提示指導為輔,引領學生進一步深入文本,突破重點、解決難點
通過(五)(六)(七)三個環(huán)節(jié)著重突破重點、難點。
(八)片段賞析,真題演練
緊扣新課標對名著閱讀的要求,切合新考綱,從作品中精選了四個文段作為演練題:1、《阿長與三海經》,2、《五猖會》片段,3、《狗貓鼠》片段,4、《范愛農》。分別從作家作品、基本內容、人物形象、藝術特色、思想內涵及閱讀體會等方面對學生進行鞏固性訓練,真正做到講練結合、即講即練的實效。
(九)布置作業(yè)
回家后繼續(xù)閱讀《朝花夕拾》,選擇你感興趣的故事片段,并將它講給你的家人、朋友們聽。這一環(huán)節(jié)主要是讓學生把課堂的余熱保留到課外,培養(yǎng)學生廣泛閱讀的興趣,增大閱讀量,開闊視野,積累更豐富的課外知識。
七、說板書設計
依據(jù)板書設計要簡潔扼要、一目了然的要求,結合本課內容,我的板書設計如下:
《朝花夕拾》
魯迅
目錄:主要人物主題思想
小引
《狗貓鼠》
《阿長和山海經》長媽媽
《二十四孝圖》
《五猖會》
《無常》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父親的病》父親
《瑣記》
《藤野先生》藤野先生
《范愛農》范愛農
教學目標:
1、積累詞語,朗讀課文,把握文章的內容和主題;
2、理清思路,梳理線索,領會語言的感情色彩和風格特點;
3、學習選取典型事件,抓住主要特征,表現(xiàn)人物高貴品質的寫作方法;
4、感受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質和作者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
魯迅先生東渡日本留學,棄礦從醫(yī),幸遇藤野先生;不久又棄醫(yī)從文,惜別藤野先生,在與老師闊別二十年后,他滿懷深情地寫下了這篇回憶性散文《藤野先生》。魯迅早年留學日本期間,正值日俄戰(zhàn)爭,許多日本人深受狹隘民族主義的毒害,但藤野先生毫不受惡劣空氣的影響。魯迅深切感受到藤野先生人格的偉大,懷著感激的心情,頌揚了他的師德,頌揚了他對中國人民的友好感情。教學時,要讓學生感受藤野先生正直熱誠、治學嚴謹、沒有狹隘的民族偏見的高尚品質,體會魯迅和藤野先生之間的真摯感情,這是本課的教學重點之一。
魯迅原來想走“學醫(yī)救國”的道路,但“匿名信風波”和“電影事件”極大地傷害了他的民族自尊心,使魯迅認識到要拯救國家,就要醫(yī)治國民的麻木、愚昧,這就需要用文藝喚醒沉睡的國民。于是他決定棄醫(yī)從文。這一舉動正是作者愛國主義思想感情的表現(xiàn)。教學時,要讓學生理解魯迅先生棄醫(yī)從文的思想轉變過程,這也是本課的一個教學重點,同時也是教學難點所在。
二、說教法、學法
本文篇幅較長,涉及的人和事較多。如果講課時不分巨細、面面俱到,勢必會顧此失彼,給學生“零碎”的感覺。這就要求教師從總體上把握課文,突出重點、難點。教學中要始終突出以學生為本位的思想,從文學常識的積累、主題內容的把握、重點詞句的賞析到拓展、遷移、運用,設計不同層次的問題,使學生讀、思、品、說、寫,讓學生在不同的情景中,在獨特的體驗中去品味語言、揣摩內涵與反思人生,從中獲得感悟,得到教益。
三、說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
出示問題“對于魯迅和《朝花夕拾》,你了解多少?”,讓學生結合文學常識的積累了解魯迅先生的原名、籍貫、地位及代表作品,尤其是《朝花夕拾》回憶散文集的性質及其創(chuàng)作背景,為理解本文做情感鋪墊。
(二) 檢查預習
多媒體出示“讀一讀,寫一寫”,要求學生讀準字音,理解詞義。
(三) 整體感知
首先讓學生閱讀標題,揣測文章內容,思考如果沒有閱讀課文,假如讓你來寫這篇文章,你會寫些什么,主題會是什么?此環(huán)節(jié)讓學生自由發(fā)揮,只要合乎情理或能自圓其說即可。在此基礎上,使學生明確認識到“文似看山不喜平”,好文章大都是一波三折的,更何況是大手筆的魯迅,從而激發(fā)學生感悟名篇、深刻探究的學習激情。
第二出示問題組,讓學生帶著問題聽讀課文,這里采用師生共讀的方式。思考問題如下:
(1)、在這篇回憶性散文中,作者寫了早年在日本留學時期的生活。在這段經歷中,作者轉換了三個地點,請找出文中表明地點轉換的語句。
(2)、文章標題是對全文思想內容鮮明精練的概括。據(jù)此,你認為課文是以什么為中心記敘的,敘述線索又是什么?請結合文意談出自己的理解。
(3)、課文除直接寫藤野先生外,還寫了哪些內容?這些材料是圍繞什么線索來組織的?
(4)、本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你是從哪里領會到的?
這里留給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在自主閱讀的基礎上,通過小組討論明確問題。通過第一題來給課文劃分段落,使學生能夠理清文章的思路,了解通過時間、地點的變換來敘述事件的好處,從中學習構思布局的寫作方法;通過第二、三題明確認識本文有兩條敘事線索,明線是魯迅與藤野先生的交往,暗線是作者思想感情的變化。通過第四題理解字里行間流露出的作者的愛國之情,使學生能夠在自我閱讀理解的基礎上,抓住重點詞句(如“東京也無非是這樣”、“實在標致極了”等),抓住典型事件(如“匿名信風波”和“電影事件”),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至此完成第一課時的學習任務,突破學習重點--理清文章的思路和線索,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研讀賞析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重點突破本課的另一個個學習重點--了解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質,并學習通過選取典型事例刻畫人物的.寫作方法。要求學生帶著以下問題速讀第二部分“在仙臺”。
(1)、在這一部分主要敘述了哪幾件事?分別表現(xiàn)了藤野先生怎樣的品質?請用簡潔的語言加以概括;
(2)、你認為最讓魯迅感動的是什么?說說理由;
(3)、那段感人至深又發(fā)人深省的往事是什么?請你帶著感情復述一下這件往事。
結合第一題總結出這一部分共敘述了四件事,表現(xiàn)了藤野先生多方面的高尚品質:
修改我的講義--正直熱誠、工作認真負責、一絲不茍
糾正解剖圖--熱情關心、嚴格要求
關心解剖實習--正直無私、真摯誠懇
了解女人裹腳--認真求實、治學嚴謹
使學生認識到通過典型事例,抓住主要特征刻畫人物的好處。在第二題中則讓學生重點了解藤野先生沒有民族偏見這一高尚品質,魯迅雖然是弱國的國民,但藤野先生卻給他滿腔熱忱的幫助和指導,魯迅的醫(yī)學專業(yè)成績“及格”。可日本的“愛國青年”對此卻無端猜疑,“借”了魯迅的筆記查看,他們的言行充滿對弱國國民的歧視。藤野先生和“愛國青年”對魯迅的態(tài)度截然不同,形成了鮮明的對照。第三題則結合《魯迅自傳》進行比較閱讀,從而讓學生更好的了解魯迅棄醫(yī)從文的思想轉變過程,完成對教學難點的突破。
(五)探究補疑
為了達到“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效果,挖掘教材,設計一些出乎學生意料的疑難問題,促使學生的大腦處于興奮狀態(tài),以活躍課堂氣氛,并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問題如下:1、本文是贊美藤野先生高尚品質的,卻寫了他的“掌故”,這樣是否有損于他的形象嗎?2、日本學生給魯迅的信,以托爾斯泰的話開頭,隱含什么內容?3、藤野先生向魯迅泄露了題目嗎?如沒有,你有何依據(jù)?4、魯迅對藤野先生充滿敬佩、感激之情,為何分別時,卻向藤野先生說了謊?
(六)布置作業(yè)
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通過兩三件具體事例,來刻畫給你幫助最大的一個人。
(七)板書設計
為了讓學生清晰地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結構層次、表現(xiàn)手法,我精心設計板書,體現(xiàn)教學思路。把課文內容濃縮于板書,讓學生獲得感性認識;根據(jù)板書,有序地開展教學活動,把握課堂教學動向。
整個教學流程,既要重視學生人文精神的提升,又要重視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以體現(xiàn)語文教學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教師應該點撥到位,從而開啟學生的心靈之窗,引導學生深刻探究,從而抓住內在的東西,以培養(yǎng)自學能力,能夠學以致用,突出其主體地位。
幼兒園學習網 | 聯(lián)系方式 | 發(fā)展歷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