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8-23
這是只有一個地球教學設計一等獎,是優秀的六年級上冊語文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要求:
1、了解本課介紹的有關地球的知識,受到初步的保護環境的教育。
2、了解作者說明事理的方法。
3、學習本課生字。掌握裹著、渺小、礦物、恩賜、慷慨、貢獻、濫用、威脅、目睹、和藹可親、資源枯竭、生態環境等詞語。
4、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了解為什么地球上人類活動的范圍很小,為什么不能破壞地球的自然資源,為什么不能移居到別的星球上去,從而了解文章標題只有一個地球的意思。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地點:
網絡教室
一、導入課文
1、同學們,在沒上新課之前請大家打開電腦,我們一起來看一段影片。
2、你看到的是什么?(宇宙)
3、宇宙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
4、在這茫茫的宇宙中,有一個跟人類關系非常密切的星球,它就是地球。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只有一個地球》——齊讀課題。
二、新授
學習第一段
自由讀第一段,說說你讀到了什么。
當學生說知道了地球的外貌很美時,教師讓學生打開網站中的美麗的地球看一段影片,親眼目睹地球的美麗。
學習第二段
1、學習方式:小組合作學習,匯報學習成果。
2、出示自學提示:
(1)感情地朗讀第二段;
(2)說說通過讀課文你讀懂了什么。
(3)選擇本小組最感興趣的一種資源,通過上網查找資料了解有關此資源被污染情況的資料,向同學們匯報,并談談本小組的看法或想法。
過渡:有人說,宇宙空間不是大的很嗎,那里有數不清的'星球,在地球資源枯竭的時候,我們不能依據到別的星球上去嗎?學習了第二段你就知道了。
學習第三段
默讀第三段,借助上網查找資料,想一想:人類能依移居到別的星球上去嗎?為什么?
學習第四段
1、導讀第八自然段:因此,宇航員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時發出這樣的感嘆:。
2、導讀第九自然段:所以,我們呼吁全人類。
三、為了呼吁人們保護地球,請每小組討論并設計一張圖文并茂的宣傳海報。
(在畫板上作,可自己畫圖,可從網上下載圖片。)
四、總結全文。
五、板書:
表面
美麗
活動范圍小
精心
只有一個地球
資源
再生
不能再生
保護
移居
即使……也……;再說……地球
教學反思:
在語文教學中發揮網絡的優勢,利用網上的資源豐富了課內知識,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展學生的思維,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延伸課堂教學,從而由課本走向社會,從課內走向課外。
利用網絡資源,學生看到了地球的自然資源政被污染,而且日趨嚴重。這讓學生們感到地球的危機,也讓學生們認識到要愛護我們的地球,地球是我們的家,我們只有一個家。
教學目標:《只有一個地球》優秀的教學設計
1、知識目標:學會課文生字新詞;讀懂課文的內容,領會作者的說明方法。
2、能力目標: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閱讀領悟作者為什么以只有一個地球為題。
3、懂得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增強自覺保護環境的意識。
教學重點:了解地球的可愛和地球的易碎。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領悟地球為什么容易破碎。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自主嘗試
(一)創設情景
1、談話:同學們,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有血有肉、愛我們的母親,除了這個母親,還把什么也叫做母親?(老師、祖國、大地、黃河、地球)今天,老師就帶你們去見一見地球媽媽。
2、播放課件,認識地球的美麗可愛。然而,不知從何時開始,地球媽媽的笑容消失了!(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篇有關地球的文章(教師板書:只有一個地球),齊讀課題。
【通過師生談話,播放課件,創設一個和諧的教學情景,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產生強烈的好奇心的求知欲,達到未成曲調先有情的效果。】
(二)自主學習
1、自學生字詞,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讀課文。
2、一邊讀課文一邊用劃出描寫地球可愛的句子,用~~~劃出寫地球容易破碎的句子。
3、感知課文的`內容,提出自己認為值得探究的問題。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課堂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是活動式課堂教學的主要形式。這一環節的設計體現尊重學生個性意識,拓展學生學習的時空,為活動做好充分的準備。】
二、活動探究
(一)交流討論
1、學生組成小組,提出自己要探究的問題,小組成員共同研討。
2、師生共議,歸納中心議題。(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
【在尊重學生個性選擇的基礎上,教師善于引導,引出關鍵的問題,讓學生達成共識。】
(二)合作探究
1、了解地球的可愛。(播放地球可愛的課件)
(1)地球媽媽可愛嗎?課文是怎樣寫的?
(2)朗讀、品讀、挑戰讀,體會地球的可愛。
(3)小結:同學們通過反復朗讀,心目中的地球是多么美麗可愛,我們應該怎么做?(熱愛、保護)
2、小組交流,了解地球的易碎。
(1)播放地球遭破壞的課件,讓學生直接感受。
(2)讓學生把查找到的地球遭受破壞的資料讀一讀。
(3)默讀課文內容,談談課文是怎樣寫地球的易碎。
(4)結合自己的理解,找出課文的片段,朗讀后說說自己的感受。
(5)小結:看到這些圖片,聽到同學們這些感受,我們不禁想起了宇航員說的那句話:地球太可愛了,也太容易破碎了。看到地球這樣遭受自己女兒的破壞,我們是不是可以袖手旁觀呢?為什么?(因為只有一個地球)請大家一起朗讀最后一段話,體會作者以只有一個地球為題目的原因。
【探究學習是提高學習效率的主要方法,活動式課堂教學重視通過學生合作、探究,讓學生的豐富多彩的活動中掌握知識。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教師把大量時間留給學生探究學習,讓學生充分地讀、思、議、評,培養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能力。】
(三)升華情感
1、同學們,今天,我們終于真正認識我們的另一位媽媽地球,我相信,同學們一定有好多話想對地球媽媽說,請說說自己想說的話吧!
2、結語:聽了同學們的自我表白,老師很受感動,有我們這些有志的女兒,相信有一天,我們的媽媽會再變得更美麗可愛。讓我們時刻提醒自己:只有一個地球;讓我們警示人類:只有一個地球;讓我們說一聲:地球媽媽,祝您早日康復。
【這一教學環節回應了全文,通過設計有感情的表述,激發情感,強化愛的思想感情,從而增強學生熱愛地球,保護環境的意識。】
三、拓展延伸
1、進一步朗讀課文,體會文章的說明方法,寫一篇讀后感。
2、創作一條宣傳環保的公益廣告,在班上交流。
3、調查家鄉環境遭破壞的情況,和同學們商討保護的辦法。
【語文教學要從課內延伸到課外,體現學習的真正價值。這一具有延伸性的作業設計,從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和綜合能力出發,體現學習的活動化、生活化、實踐化、社會化。】
教學目標
1.理解本課10個生字,能讀寫下列詞語:裹著、渺小、范圍、恩賜、慷慨、濫用、枯竭、貢獻、威脅、目睹、和藹可親、晶瑩剔透、相互交錯、生態災難、生態環境。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默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增強愛護環境、保護地球的意識。
4.體會說明文用語的準確、嚴謹,學習說明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懂得“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增強珍惜資源、保護地球的意識。
教具準備:
教學掛圖
課前準備:
搜集地球相關資料,如:地球遭破壞的一些數據,資料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初讀課文
(課件展示地球美麗的面貌)孩子們,剛才我們看到的這個晶瑩的球體,就是我們美麗的家園、人類唯一生存的家園──地球。今天,我們就一起學習《只有一個地球》,生起讀課題。
生初讀課文,讀準生字字音,了解字意,交流溝通,把課文讀正確、通順、流利。
[評:激趣導入,以孩子喜歡的形式直觀展現地球,讓他們看到地球美的一面。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把握文章意圖,了解有關地球的相關知識]
(二)熟讀課文
1.自讀課文,想想課文寫了關于地球的.哪幾個方面的內容。
(地球的渺小、自然資源有限、目前人類無法移居)
2.記得遨游太空的宇航員發出感嘆:“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聽到這些,你有什么疑問?
3.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找出寫地球可愛和容易破碎的句子讀讀。
同桌交流、討論,引導學生明白課文內容。
[評:《語文新課程標準》強調: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讓學生在主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在切入課題后,設疑,激起學生對課堂教學活動的極大興趣,為下一步的學習作好心理準備。]
(三)重點練習,品讀感悟
1.讓學生感悟到地球美麗壯觀,和藹可親。
(1)首先讓學生找到能表現出地球可愛的句子,自己讀一讀,然后教師引導──在茫茫的宇宙中,出現了一個裹著水藍色的“沙衣”的晶瑩透亮的地球,讓學生感受到地球是那么美麗,那么親切,讓學生把地球的美讀出來。接著讓學生再深入理解“地球”這位人類的母親,這個生命的搖籃的比喻意義。文中把地球比作母親,說明地球給人類生命,把地球比作搖籃,說明地球哺育我們成長。這樣,學生再讀地球,這位人類的母親,這個生命的搖籃,是那么美麗壯觀,和藹可親時,就能對地球母親的喜愛之情融入自己的朗讀中。(邊讀邊想象地球的樣子)
(2)讓學生感悟地球是渺小的。
(3)教師先演示──地球在太陽系中運行的情況,讓學生只覺地球的渺小,接著讓學生找出地球渺小的數據和有關的比喻,理解人類活動的范圍很小,最后讓學生朗讀課文,讀后評議。
[評:讀是語文學習中不可缺少的非常重要的部分。文章的語言美,學生讀得也有感情,通過不同形式,讓學生充分地讀,入情入境。讓學生想象地球母親的樣子,豐富了語言的積累。]
2.我們的地球母親是那樣的可愛,同時又是那樣容易破碎。課文的哪些部分寫出了地球母親容易破碎?
3.仔細閱讀第三、四自然段,認識人們無節制地開采和破壞所造成地后果。
(1)請大家讀讀第三、四自然段,說說這部分讓你看到了怎樣的地球?
(2)是誰造成了地球的這些變化?請用文中的話告訴我們!
a.理解“地球是無私的……枯竭”這句話。抓重點詞“不加節制”體會人類地自私。
b.指導學生讀這句話。(指導讀出氣憤、可惜等語氣)
c.理解“人類生活所需要的……威脅”這句話,明白“本來”的意思,如果去掉它,行嗎?為什么?
(3)知道什么是“生態災害”嗎?舉例說說。
(4)教師出示“全國生態環境狀況的幾個數字”“我國生態環境狀況的幾個數字”,讓學生感受我國環境狀況。
(5)看!所有一切的生態災害都對人類的生存造成了嚴重的威脅,也給人類的行為發出了嚴重的警告。誰能帶著自己的理解讀好這段。
(補充學生課前搜集到的地球實破壞的相關資料,更全面了解到地球的易碎)
[評:抓重點句理解課文內容,并學會多自己搜集查閱資料,多渠道全方位地了解課文內容。]
(四)布置作業:
進一步收集有關資料,了解我國資料和環境狀況。
板書設計:
13.只有一個地球
美、小
自然資源有限
不能移居別處
精心保護地球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
1同學們匯報所收集的我國資源和環境狀況的資料。
(二)、學習”目前人類無法移居”感悟“只有一個地球”。
(1)讓學生自由讀文,你明白了什么?
(2)引導學生結合上下文理解“枯竭”一詞的意思。
討論:我們不能移居到別的星球上去嗎?鼓勵學生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解重點詞語“至少”,體會文章用詞的嚴謹。再理解重點段落)
[評:新課標提倡學生自主學習,在這段內容較簡單的情況下,采用了放手讓學生自讀感悟,而且給學生提供了思考的空間和發表的平臺。讓他們結合實際談感受,談想法,更是尊重了學生的個體。]
2.請生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交流討論,為了保護地球,保護我們美麗的家園,我們應該做些什么。在交流討論的過程中,相互啟迪,碰撞出創新的火花。
3.我們這個地球可愛又易碎,為了保護這一個地球,我們都行動起來,寫寫保護地球的標語吧。(生可以獨立完成,可以自由組合。)
如:精心保護地球,造福子孫后代。
還大地綠色,讓天空蔚藍。
人人齊動手,保護大地球。
為了生存,保護地球。
除了腳步印,什么也別留下。
孩子們寫的宣傳口號真好!很有感染力、號召力。地球媽媽聽到這些話肯定會很欣慰。讓我們再來一起有感情地讀一讀。
[評:為達到共同學習的目的,為學習者提供相同問題的多種不同的觀點的比較,在集思廣益的基礎上,深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加強。還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以及審美和思想的獨創性。]
(三)閱讀課文最后兩個自然段
1.讀后討論:遨游太空的宇航員為什么會發出: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的感嘆?
地球的“可愛”表現在哪里?容易“破碎”又表現在哪里?為什么要強調“同時”?
2.學生交流、匯報
3.教師小結。
全班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四)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五)布置作業:
3同桌討論,設計一條宣傳環保的公益廣告,然后全班交流。
4畫一幅環保宣傳畫和寫一篇讀后感。
板書設計:
13.只有一個地球
自然資源類別具體特點人類破壞行為造成后果
[評與思:該課的教學設計根據新課標精神,充分朗讀,讀中見悟;利用文字信息,感悟質疑;利用協作學習,升華情感;利用學科整合,拓展遷移。最終達到意義建構,致力于學生語文素質的形成與發展。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培養了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為學生新的學習方式和生存方式提供了新的平臺,促進了學生發現和處理問題,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促進了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
有條件的學校可帶學生到微機室進行網上教學,資源更豐富快捷,相信孩子的體驗會更深刻。]
教學要求
1、了解有關地球的知識,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自覺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
2、學會本課生字詞,會用“渺小”、“貢獻”造句;
3、學習課文抓住事物特點進行說明的方法;
4、熟練地朗讀課文。
第一課時
一、解題
1、板書課題
2、齊讀課題
3、從課題看,這篇課文應當寫哪些內容?(這篇課文應當介紹有關地球的知識,而且還應寫出地球只有一個。)
二、初讀,自學生字詞
1、提出自學要求
(1)劃出生字詞,借助拼音讀準生字的字音。注意:“賜”是平舌音,“礦”、“慷”、“貢”是后鼻音,“濫”是前鼻音。
(2)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渺小 恩賜 慷慨 貢獻 濫用 威脅 目睹
2、檢查自學效果
三、細讀,理清層次
1、細讀課文,思考、回答:
(1)這篇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每個自然段主要寫什么?
(2)這篇課文怎樣劃分段落?概括段意?
2、討論分段
3、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教師小結。
這篇課文共九個自然段,可分為五段。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講地球的外部形態;
第二段(第二自然段)講地球的面積;
第三段(第三、四自然段)講地球的資源;
第四段(第五至八自然段)講地球與人類的關系;
第五段(第九自然段)講我們要精心地保護地球。
四、識記字形,寫生字
第二課時
一、復習生字詞
裹著 渺小礦物 恩賜 慷慨 貢獻 濫用 威脅 目睹
二、精講訓練
1、精講第一段
(1)這一段課文主要寫什么?
這一段課文主要寫地球的美麗、可愛。
(2)從哪些詞句可以看出地球的美麗可愛?
地球是“一個晶瑩透亮的球體,上面藍色和白色的紋痕相互交錯,周圍裹著一層薄薄的水藍色‘紗衣’,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葉扁舟。”
(3)課文把地球比作人類的母親,生命的搖籃,你是怎樣理解的?
地球孕育了人類,人類離不開地球,這兩個比喻,生動形象地說明了地球與人類不可分離的關系。
(4)用贊美的語氣朗讀這一段課文。
2、精講第二段
(1)這一段主要寫什么?寫地球面積很小,人類活動的范圍更小。
(2)課文用什么方法說明的?
(數字說明、比較說明)
3、精講第三段
(1)課文從哪幾個方面講了人們對地球的破壞?從三個方面:一是不加節制的開采礦產資源;二是隨意破壞自然資源;三是不顧后果地濫用化學藥品。
(2)這樣做的后果如何?這樣做不但使人類所需要的資源不能再生,還造成了一系列生態災難如氣候惡劣、干旱缺水、水土流失、從而使土地荒漠、糧食減產、空氣污染等,嚴重威脅人類的生存。
4、精講第四段
(1)為什么說如果地球被破壞了,我們別無去處?科學家已經明,在茫茫宇宙中,在以地球為中心的40萬億公里的范圍內,沒有適合人類居住的第二個星球,到火星或月球去建造移民基地,也僅僅是科學家的設想。所以說如果“只有一個”的地球被破壞了,我們將別無去處。
(2)課文第五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
(3)指導朗讀第四段課文。
5、精講第五段
(1)這一段有幾句話?每句話講了什么?這一段有兩句話,第一句講的是只有一個。如果它被破壞了,或者不合理利用它的資源,我們將無法生存;第二句講的是要精心保護地球,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
(2)這兩句話之間是什么關系?前一句是講原因,后一句是講結果,是因果關系。
(3)這一段課文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總結全文內容,揭示課文中心。)
三、滲透德
1、說說讀了這篇課文,你想到了些什么?
2、結合我們的生活實際,說說應該怎樣做?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