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1-10
這是魔方小站五階魔方教程第一步,是優秀的六年級上冊語文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知識目標:
學會本課6個生字詞及14個新詞
能力目標:
學習課文按方位順序安排材料的方法,練習抓住特點,按一定順序介紹自己的房間(或其它地方)
背誦第4、5自然段。
情感目標:
了解小站工作人員安心在偏僻的山區工作,給旅客帶來溫暖,體會他們全心全意為旅客服務的精神。
學習重點、難點:
學習課文按方位順序有條理記敘和圍繞著一個特點具體描述的方法,把作文寫得有條理
教學過程:
(一)介紹作者
本課作者袁鷹,生于1924年,是我國當代作家,詩人。
(二)導入
同學們,我們坐火車到外地走親訪友,或者旅游,都要經過許許多多的車站。坐落在我們*的西客站,規模宏大雄偉壯觀,是我們*人的驕傲。今天,老師向你們介紹一個地處邊遠山區無人注意的小小火車站。
(三)自學生字
柵,讀音zhà,音序z,部首“木”,再查5畫,組詞柵欄,詞義:用竹、木、鐵條等做成的阻攔物。
榜,讀音bǎng,音序b,部首“木”,再查10畫,組詞紅榜,詞義:張貼出來的文告和名單。
標,讀音biāo,音序b,部首“木”,再查5畫,組詞標明,詞義:用文字或其他事物表明。
籮,讀音luó,音序l,部首“竹”,再查8畫,組詞籮筐,詞義:用竹子編的底方上圓的器具。
坳,讀音ào,音序a,部首“土”,再查5畫,組詞山坳,詞義:山間平地。
*,讀音tū,音序t,部首“禾、幾”,再查2、5畫,組詞光**,詞義:沒有樹林。
(四)詞語搭配
紅瓦灰墻的小屋淡藍*的木柵欄逼人而來的山巖
小小的噴水池精心設計的噴水池小小的假山
尺把高的小樹一塵不染的小寶塔寧靜的小站
緩緩地離開光**的石頭山秀麗的景*
活潑的噴泉燦爛的杏花溫暖的春意
(五)量詞
一個小站一間小屋一根木柵欄三個人影一張紅榜
一塊小黑板一張宣傳畫兩個農民兩位工作人員一個噴水池
一座假山一棵小樹一株杏樹一群蜜蜂一長聲哨子
一聲長嘯一股噴泉一樹杏花
(六)讀課文
①想想每段的主要內容
②試著給課文分成兩段,并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段:(1-6)在這個北方山區常見的小站中,工作人員對小站進行了精心布置,它設備簡單,卻運行自如。
第二段:(7-8)小站給旅客帶來了溫暖的春意。
(七)分析課文
1、通過初讀課文,這個火車站給你留下的最突出的印象是什么?(特別小,不起眼)
2、請同學們快速瀏覽第一小段,圍繞小站的“小”把第一段分為三層:
a鐵路上有一個很小的火車站(1-2)
b這個小站布置得精巧(3-5)
c小站設備很簡單(6)
3、講讀第一層
a指名讀。思考“你從哪些語句體會到小站很小”?(只有……才……甚至,一間小屋,幾根木柵欄,三五個人影,也許,或者,立即消失)
b指名有語氣地讀
c“依然”是什么意思,你從中體會到什么?
(使我們知道這個小站周圍都是山巖,巨石,這是一個地處偏僻的不起眼的小站。)
過渡:這個地處偏僻的小站,工作人員是如何布置,裝飾它的呢?
4、講讀第二層
a默讀第二層,畫出小站有哪些布置?
b小組討論:從這些布置中你體會到什么?
(紅榜):開展安全競賽,樹立安全意識,表揚安全先進,并已取得成績,注意交通安全,表明這個小站是個安全*鐘長鳴、旅客至上的小站。小站雖不起眼,工作卻熱氣騰騰,展示了工作人員高度的責任感。
(黑板)不忘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使旅客耳目一新,精神振奮;讓過往旅客了解國家大事,天下大事。
(衛生宣傳畫):注意小站衛生,愛護環境,是精神文明之畫。
小結:小站上旅客不多,工作人員很少,但是工作人員還是千方百計地做好本職工作,努力為旅客服務。
(噴水池):問:有哪些景物?你認為噴水池的哪兒設計最精心?為什么顯然是精心設計的?
很美:山樹水塔
協調,
自由讀,體會池的精巧
小結:小小的噴水池與小站形成了*統一的美,精巧別致的美,這也正是工作人員精巧設計,獨具匠心之處。
(杏花):粉紅*的小花使小站充滿了艷麗的**,嗡嗡起舞的蜜蜂使寧靜的小站充滿了生機,有花有香,有聲有*,靜中有動。
此時的小站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精巧,寧靜,美麗,整潔)
小結:站這樣小,人這樣少,但環境卻這樣美,可見小站工作人員為給旅客創造一個舒適優美的環境,對小站進行了精心設計,(板書:精心設計)為此付出了*勤的勞動。
再讀第一段第二層
思考:月臺布置是按什么順序記敘的?(按方位順序:正面,中間,兩頭)
投影,填空:先寫___,再寫___,最后寫___,作者就是這樣按方位順序把小站交待得很清楚。
5、講讀第三層
自由讀:了解到什么?
(小站設備簡單,卻運行自如)
過渡:呈現在我們眼前的是一個精巧,秀美的小站,小站周圍又是怎樣的景*呢?
6、講讀二段
(1)自由讀思考:小站內外景*有什么不同?為什么會有這種不同?
小站的精巧,秀美與周圍的荒涼形成了對比。
小站生機勃勃,精美的景象是小站工作人員付出*勤勞動創造出來的,這里滲透著工作人員的心血和汗水。
(2)通過小站這精巧的布置,你體會到什么?
(工作人員全心全意為*服務的精神)
7、講讀第三段
你怎么理解“這噴泉,這杏花,給旅客們帶來了溫暖的春意”這句話?
a什么叫春意?(春天的氣象)
b“帶來了溫暖的春意”至少有哪兩層意思?
小結:給旅客們帶來溫暖的春天的氣象的不止是那秀美的景*,更是工作人員熱愛本職工作,全心全意為*服務的熾熱情感。
(八)總結:
今天,我們一起參觀了一個偏僻的山區小站。小站給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如果你在小站停留片刻,你想說些什么?(雖然很小,設施很簡單,但布置得卻是那么精美,使我們感受到小站工作人員熱愛本職工作,全心全意為*服務的精神。)
(九)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背書
3、按方位順序觀察自己住的房間(或教室)
【活動目標】
1.感知乒乓球在斜面上滾動的現象。
2.探索使乒乓球在斜面上站穩的方法,并表述*作的過程和結果。
3.樂于探索生活中的現象,體驗*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
物質材料準備:乒乓球,毛巾,積木,壓歲包,蓋子,毛線,塑料袋,沙包,橡皮泥;大統計表一份。
知識經驗準備:幼兒有玩球的經驗,知道球的滾動的特*。
【活動過程】
一、游戲導入,發現現象
1.幼兒自由玩球
師:瞧!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么?等會兒老師要請你們每個人都去玩一玩乒乓球,然后告訴大家你是怎么玩的。
現在,請小朋友拿著你的小球回到座位上,誰來告訴我你是怎么玩的,并且表演給其他小朋友看一看。
2.幼兒將球放在桌子上面,引導幼兒發現小球在桌面容易滾動的現象。
師:孩子們,小球悄悄的跟老師說它玩的有點累了,我們把它放在桌子上休息一會吧。
3.師:剛才我們發現小球在桌子會怎么樣?
二、提出問題,幼兒想象
1.師:小球為什么站不穩?
桌子是傾斜的,小球是圓的,會滾動。
2.師:小球在傾斜的桌面上站不穩,你們有什么好的方法讓它站穩嗎?
3.鼓勵幼兒大膽設想,表述自己的想法。
當有孩子提出拿掉桌子的墊片時,師:這個方法是可行的,但是今天我們來挑戰一下,就要讓小球在傾斜的桌面上站穩。
4.師:孩子們的想法真不少,今天,老師為大家準備了一些小幫手,我們每個小朋友都可以用小幫手來*作。
介紹材料。
三、動手嘗試,實踐想法
1.幼兒*作,師巡回指導
2.引導幼兒相互交流自己的做法。
師:給你旁邊的小朋友看看,你是怎么做的,也可以向客人老師介紹一下你的方法。
3.幼兒演示,講述自己使用的材料,以及做法。
師:誰的小球站穩了?快來告訴大家,說說你的好方法,演示給大家看看。
教師小結:把小球放在毛巾上面,是增加了小球的阻力,所以小球可以在斜面上站穩。把小球放在積木,蓋子上面,信封,塑料袋里面,是把小球固定住了,所以小球可以站穩。
四、遷移活動
小朋友真聰明,通過自己開動腦筋想辦法,解決了困難。我們生活里還有很多材料能讓小球站穩,你們以后可以再去試一試。
知識目標:
《小站》教案
學會本課6個生字詞及14個新詞
能力目標:
學習課文按方位順序安排材料的方法,練習抓住特點,按一定順序介紹自己的房間(或其它地方)
背誦第4、5自然段。
情感目標:
了解小站工作人員安心在偏僻的山區工作,給旅客帶來溫暖,體會他們全心全意為旅客服務的精神。
學習重點、難點:
學習課文按方位順序有條理記敘和圍繞著一個特點具體描述的方法,把作文寫得有條理
教學過程:
?。ㄒ唬┙榻B作者
本課作者袁鷹,生于1924年,是我國當代作家,詩人。
(二)導入
同學們,我們坐火車到外地走親訪友,或者旅游,都要經過許許多多的車站。坐落在我們北京的西客站,規模宏大雄偉壯觀,是我們北京人的驕傲。今天,老師向你們介紹一個地處邊遠山區無人注意的小小火車站。
?。ㄈ┳詫W生字
柵,讀音zhà,音序Z,部首“木”,再查5畫,組詞柵欄,詞義:用竹、木、鐵條等做成的阻攔物。
榜,讀音bǎng,音序B,部首“木”,再查10畫,組詞紅榜,詞義:張貼出來的文告和名單。
標,讀音biāo,音序B,部首“木”,再查5畫,組詞標明,詞義:用文字或其他事物表明。
籮,讀音luó,音序L,部首“竹”,再查8畫,組詞籮筐,詞義:用竹子編的底方上圓的器具。
坳,讀音ào,音序A,部首“土”,再查5畫,組詞山坳,詞義:山間平地。
禿,讀音tū,音序T,部首“禾、幾”,再查2、5畫,組詞光禿禿,詞義:沒有樹林。
(四)詞語搭配
紅瓦灰墻的小屋淡藍色的木柵欄逼人而來的山巖
小小的噴水池精心設計的噴水池小小的假山
尺把高的小樹一塵不染的小寶塔寧靜的小站
緩緩地離開光禿禿的'石頭山秀麗的景色
活潑的噴泉燦爛的杏花溫暖的春意
?。ㄎ澹┝吭~
一個小站一間小屋一根木柵欄三個人影一張紅榜
一塊小黑板一張宣傳畫兩個農民兩位工作人員一個噴水池
一座假山一棵小樹一株杏樹一群蜜蜂一長聲哨子
一聲長嘯一股噴泉一樹杏花
?。┳x課文
?、傧胂朊慷蔚闹饕獌热?/p>
?、谠囍o課文分成兩段,并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段:(1-6)在這個北方山區常見的小站中,工作人員對小站進行了精心布置,它設備簡單,卻運行自如。
第二段:(7-8)小站給旅客帶來了溫暖的春意。
?。ㄆ撸┓治稣n文
1、通過初讀課文,這個火車站給你留下的最突出的印象是什么?(特別小,不起眼)
2、請同學們快速瀏覽第一小段,圍繞小站的“小”把第一段分為三層:
a鐵路上有一個很小的火車站(1-2)
b這個小站布置得精巧(3-5)
c小站設備很簡單(6)
3、講讀第一層
a指名讀。思考“你從哪些語句體會到小站很小”?(只有……才……甚至,一間小屋,幾根木柵欄,三五個人影,也許,或者,立即消失)
b指名有語氣地讀
c“依然”是什么意思,你從中體會到什么?
(使我們知道這個小站周圍都是山巖,巨石,這是一個地處偏僻的不起眼的小站。)
過渡:這個地處偏僻的小站,工作人員是如何布置,裝飾它的呢?
4、講讀第二層
a默讀第二層,畫出小站有哪些布置?
b小組討論:從這些布置中你體會到什么?
(紅榜):開展安全競賽,樹立安全意識,表揚安全先進,并已取得成績,注意交通安全,表明這個小站是個安全警鐘長鳴、旅客至上的小站。小站雖不起眼,工作卻熱氣騰騰,展示了工作人員高度的責任感。
(黑板)不忘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使旅客耳目一新,精神振奮;讓過往旅客了解國家大事,天下大事。
?。ㄐl生宣傳畫):注意小站衛生,愛護環境,是精神文明之畫。
小結:小站上旅客不多,工作人員很少,但是工作人員還是千方百計地做好本職工作,努力為旅客服務。
?。▏娝兀簡枺河心男┚拔??你認為噴水池的哪兒設計最精心?為什么顯然是精心設計的?
很美:山樹水塔
協調,
自由讀,體會池的精巧
小結:小小的噴水池與小站形成了和諧統一的美,精巧別致的美,這也正是工作人員精巧設計,獨具匠心之處。
?。ㄐ踊ǎ悍奂t色的小花使小站充滿了艷麗的色彩,嗡嗡起舞的蜜蜂使寧靜的小站充滿了生機,有花有香,有聲有色,靜中有動。
此時的小站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ň桑瑢庫o,美麗,整潔)
小結:站這樣小,人這樣少,但環境卻這樣美,可見小站工作人員為給旅客創造一個舒適優美的環境,對小站進行了精心設計,(板書:精心設計)為此付出了辛勤的勞動。
再讀第一段第二層
思考:月臺布置是按什么順序記敘的?(按方位順序:正面,中間,兩頭)
投影,填空:先寫___,再寫___,最后寫___,作者就是這樣按方位順序把小站交待得很清楚。
5、講讀第三層
自由讀:了解到什么?
?。ㄐ≌驹O備簡單,卻運行自如)
過渡:呈現在我們眼前的是一個精巧,秀美的小站,小站周圍又是怎樣的景色呢?
6、講讀二段
?。?)自由讀思考:小站內外景色有什么不同?為什么會有這種不同?
小站的精巧,秀美與周圍的荒涼形成了對比。
小站生機勃勃,精美的景象是小站工作人員付出辛勤勞動創造出來的,這里滲透著工作人員的心血和汗水。
(2)通過小站這精巧的布置,你體會到什么?
?。üぷ魅藛T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
7、講讀第三段
你怎么理解“這噴泉,這杏花,給旅客們帶來了溫暖的春意”這句話?
a什么叫春意?(春天的氣象)
b“帶來了溫暖的春意”至少有哪兩層意思?
小結:給旅客們帶來溫暖的春天的氣象的不止是那秀美的景色,更是工作人員熱愛本職工作,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熾熱情感。
?。ò耍┛偨Y:
今天,我們一起參觀了一個偏僻的山區小站。小站給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如果你在小站停留片刻,你想說些什么?(雖然很小,設施很簡單,但布置得卻是那么精美,使我們感受到小站工作人員熱愛本職工作,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
?。ň牛┳鳂I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背書
3、按方位順序觀察自己住的房間(或教室)
一、活動目標:
1.積極探索讓物體站起來的多種方法,并嘗試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2.能表述自己的*作方法,交流探索結果。
二、活動準備:
1、記錄表、*袋、積木、夾子、書、卡紙、杯子、鉛筆、乒乓球幼兒人手一份。透明膠、雙面膠、紙杯、吸管、剪*等輔助物。
三、活動過程:
(一)第一次*作:不借助任何輔助物讓物體站穩。
1.出示物品,提出*作任務:幫忙把物體分類
2.提出*作要求。
“每一種物品都試,試完記錄,再想一想,為什么它能站穩,可以和旁邊的小朋友交流一下。”
3.幼兒分組*作并記錄,師重點啟發幼兒思考:為什么它們能站穩?你發現了什么秘密?
4.集中交流:
(1)師分類匯總幼兒*作結果
(2)集中討論:
①“這些物品有的小朋友認為能站穩,有的認為不能站穩,我們請他們演示一下,他們是怎么做的。到底能不能?為什么?”
②“這些能站穩的物品,它們有什么特點?”
(3)歸納小結:底部平的、接觸面大的物體容易站穩。
(二)第二次*作:想辦法讓不能站穩的物體站穩。
1.提出*作要求。
(1)想辦法讓不能站穩的物品站穩,需要時可以借助其他材料的幫忙。
(2)動腦筋想出和別人不一樣的方法,成功了可以把自己的方法告訴其他小朋友。
2.幼兒*作,師重點啟發幼兒用不一樣的方法試一試,如何讓物體站穩。
3.交流分享:
(1)展示成果,相互交流:
這個方法是誰想出來的?你是怎么做的?為什么能站穩?
(2)歸納小結:原來同一個物品,我們可以用不同的方法通過固定底部或增加底部接觸面能使不能站穩的東西站起來。
(三)幼兒第三次嘗試:遷移經驗,解決問題。
1.出示照片,交代任務——讓照片站起來。
2.提出要求。
(1)先想好你想怎么做,再拿材料進行折剪。
(2)想出不一樣的辦法,看看誰做的又美觀又穩固。
(3)成功了,將你的方法告訴旁邊的小朋友。
3.幼兒*作,師重點指導幼兒想出最實用的方法讓照片站起來。
4.分享交流,活動自然結束。
四、延伸活動:
鼓勵幼兒繼續探索生活中能站立和不能站立的物體,并想辦法讓一些不能站立的物體站立起來。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