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1-10
這是木瓜小船教案,是優秀的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活動目標:
1、根據圖譜和教師的暗示拍出相應的節奏型,初步學習打擊樂演奏《木瓜恰恰恰》。
2、探索在恰恰恰處的配器方案。
3、演奏中,在音色、音量和表情上形成默契。
活動準備:
1、《木瓜恰恰恰》的圖譜,音樂磁帶和錄音機。
2、將幼兒座位排成滿天星,分別使用鈴鼓、木魚、串鈴、碰鈴四種樂器。(人手一件)
活動過程:
1、教師指導幼兒根據圖譜學習相應的節奏型。
?。?)教師出示教學圖譜
教師:你看到圖上有哪些水果?
(2)教師指圖,幼兒拍手。
教師:現在水果們想和小朋友玩一個拍手的游戲,老師指得快你們就拍得快,老師指得慢你們就拍得慢。在B段果籃有飄帶的.地方小朋友拍一下手打開。
2、在教師的幫助下,幼兒學習將音樂與圖譜匹配。
教師引導幼兒聽音樂,看教學圖譜拍節奏。
教師:這里有一首好聽的樂曲,里面還有恰恰恰的聲音,我們一邊聽音樂,一邊看圖拍手。
3、教師引導幼兒傾聽A段音樂,在每一句的句末隨節奏念恰恰恰
?。?)教師:剛才在圖譜中櫻桃的地方,音樂里有什么?我們也來說一說。
(2)教師唱曲譜,放慢速度幫助幼兒重點練習A段音樂,每一句句末念恰恰恰。
?。?)教師指圖,幼兒隨音樂完整地拍出節奏,進一步感知樂曲的結構。
4、教師請一個幼兒指圖,其余幼兒拍節奏,進一步感知樂曲結構。
5、幼兒學習看指揮分聲部拍節奏。
(1)教師一邊唱一邊當指揮,先嘗試指向各個小組,引導幼兒明確指揮手勢的含義。
教師:現在我來當指揮,我指到哪組,哪組小朋友就拍手。
(2)在整首樂曲的錄音伴奏下,教師指揮,幼兒完整拍節奏。
6、教師引導幼兒探索配器方案。
?。?)教師:《木瓜恰恰恰》是一首打擊樂,打擊樂就要用打擊樂器演奏,我們這里有鈴鼓、碰鈴、串鈴、木魚,在恰恰恰的地方用哪一種樂器演奏,更像恰恰恰的聲音呢?為什么?
(2)教師:飄帶的地方用什么樂器演奏?為什么?
?。?)教師引導手持鈴鼓的幼兒空手模仿樂器的動作練習一次。
?。?)教師:在菠蘿、西瓜的地方用什么樂器?請你們看指揮進行演奏。
7、幼兒看教師指揮,用打擊樂器演奏。
(1)教師請幼兒拿出打擊樂器做好準備并提醒幼兒樂器的拿法和演奏要求,如:輕輕敲擊樂器。
(2)在錄音磁帶的伴奏下,教師指揮,幼兒用打擊樂器演奏。
(3)教師對剛才的演奏情況進行簡單的小結將沒有演奏好的地方提出來,指曲譜帶領幼兒練習。
?。?)在錄音磁帶的伴奏下,教師指揮,幼兒再次完整演奏。
8、幼兒在音樂聲中,分組有秩序地送樂器回家。
教學目的:
1、學習歌曲《木瓜恰恰恰》。
2、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教學重點:掌握好歌曲《木瓜恰恰恰》的情感。
教學難點:歌曲第9、10兩個樂句中連續切分音的演唱。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以前我們學過多種體裁的歌曲,今天我們在來學習一種新體裁的歌曲――叫賣歌。
二、新授:
1、叫賣歌:叫賣歌是民間風俗歌曲的一種,有的只有一句或半句旋律,有的甚至沒有旋律,只是吆喝以招徠顧客。它是在叫賣調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如我們經常聽到的有《賣湯圓》、《冰糖葫蘆》等。
今天,我們要學的歌曲是課本第24頁的《木瓜恰恰恰》。(板書課題)
2、學習歌譜:
?、賹W生聽老師范唱歌譜,要求學生注意老師將歌曲劃分成了幾個樂句?每個樂句都有什么特點?
?、趯W生自己彈琴試唱樂譜,找出樂譜中的難點(第9、10樂句),并加以分析。
分析:這兩個樂句之所以難唱,是因為它是由幾個切分音組合而成的。大家還記得象(×××)一樣的切分音的唱法嗎?讓我們一起讀讀它的節奏吧!
?、圩x節奏(一個切分音)
?、芙坛?樂句。
⑤學生唱。
⑥類推第10樂句
○7老師彈琴,學生跟唱一遍
?、鄬W生自己彈琴試唱全曲樂譜。
?、岣蠋煶?,找錯誤。及時糾正
3、學習歌詞
?、僮x歌詞(恰恰恰是襯詞,不讀)
?、谟玫谝粯肪鋷Ц柙~教方法。
?、蹖W生自己學唱,在自己不會唱的地方做上記號。
?、苤攸c教唱。
?、輰W生跟隨老師唱,及時糾正演唱中的錯誤。
?、拮寣W生自己演唱一遍。
?、呓桃r詞“恰恰恰”怎樣讀。
?、嗪铣?/p>
⑨鞏固練習。
本課的優點,予以表揚,指出不足,供學生改進。
一、活動目標:
1.感受樂曲結構,根據圖譜掌握相應的節奏型。
2.初步學習用打擊樂器演奏《木瓜恰恰恰》。
3.演奏中,注意互相配合,與集體形成默契。
二、活動準備:
1.小圖片:木瓜。圓舞板、鈴鼓、小鈴。小圖譜、大圖譜。音樂磁帶和錄音機。
2.排好打擊樂位置。位置下人手一件鈴鼓、碰鈴、圓舞板。
三、活動過程:
1、引題。
故事《咕咚》引題。
2、熟悉歌曲。
第一遍音樂。幼兒學說歌名。
第二遍音樂。在每一句的句末隨節奏念“恰恰恰”。
第三遍音樂。幼兒跟音樂選擇身體動作表示。
3、認識圖譜。
感知樂曲結構,幼兒學習將音樂與圖譜相匹配。
4、徒手練習。
教師引導幼兒探索配器方案。
教師慢慢指圖譜,幼兒空手做模仿樂器的動作練習兩遍。
5、樂器演奏。
聽歌曲用樂器演奏。提醒幼兒樂器的拿法和演奏要求。
跟著音樂表演數遍。
設計意圖:
《木瓜恰恰恰》是領域大班的一首富有濃郁印尼色彩的民歌風格樂曲。在樂曲《木瓜恰恰恰》的教學中,我采用了直觀的圖譜、拍手教學,孩子容易掌握樂曲的節奏,進一步提高幼兒的音樂活動興趣。
活動目的:
1、學習和運用切分音節奏。
2、積極探索配器方法,在演奏時注意整體的協調,鍛煉傾聽能力。
3、在集體合奏中體驗演奏的樂趣。
活動準備:圖譜、磁帶、錄音機、樂器(圓舞板、碰鈴、鈴鼓)
活動過程:
1、律動《采果子》。
師:天氣真好,我們去果園摘果子。
2、節奏練習。
師:老師發現果園有一顆神奇的智慧樹,智慧樹上長著很多中的水果,它要讓小朋友看水果拍節奏,拍對了,水果就成熟了,它們就可以摘下來。
3、以游戲的形式引入課題。
師:現在來看看你們都摘了哪些水果?(菠蘿、木瓜、櫻桃)這些水果都說要跟小朋友玩游戲《指水果拍手》。
師:非常好,其實剛才我們拍的是一首非常好聽的樂曲名字叫《木瓜恰恰恰》。
4、請幼兒邊聽音樂邊看圖邊拍節奏師:那這次我們聽音樂拍手。
5、請幼兒邊聽音樂邊看圖邊拍節奏并在切分音節奏說恰恰恰。
師:剛才,老師在櫻桃的地方說什么呢?(恰恰?。┠銈儠粫??那么我們邊拍邊說。
師:這次我們跟著音樂來說恰恰恰。這次,有難度了要邊聽邊看邊拍邊說。
6、請幼兒嘗試像教師一樣操作圖譜,其他幼兒拍節奏。
7、按教師指揮分組拍節奏。
師:剛才,我們是大家一起拍這個節奏,這次看老師指揮拍,老師指揮哪組就哪組小朋友拍。
8、拿樂器演奏。
師:這是一首打擊樂,打擊樂就必須用什么來演奏?(樂器),我們有三種樂器(圓舞板、碰鈴、鈴鼓)。那你們想想用哪種樂器演奏更像恰恰恰,飄帶的地方要怎樣演奏。
9、交換樂器演奏。
師:老師發現有的小朋友很想有其它的樂器演奏,現在請你們和你的好朋友交換一下樂器。
10、活動結束。師:今天,我們用樂器演奏了一首樂曲名字叫〈木瓜恰恰恰〉。
反思:
“木瓜恰恰恰"是一節大班節奏活動,我采用了圖譜,樂曲中恰恰恰是由三個櫻桃表現出來,充分提示幼兒節奏變化。在這個地方孩子掌握的很好,但不足的是切分音節奏掌握的不夠好。由于這兩個節奏我畫的是一樣的圖,又沒有教孩子區分這兩個節奏,以至后半段節奏把握欠佳。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