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1-10
這是我的心兒怦怦跳聽課記錄,是優秀的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一、描繪“心跳感受”
1. 片段練寫。
(1)請學生對照構思圖表,圍繞事情和心情的關鍵詞,把事情的主體部分寫成一段具體、生動的話,把事情講清楚,把心情寫細膩。老師提示:可以從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感覺到的或其他方面寫一寫。
(2)學生自主寫作,老師巡視指導。
2. 提煉歸納。
(1)請幾位學生朗讀習作片段,老師啟發其他同學邊聽邊思考:
有沒有將事情和心情結合起來寫?
你喜歡哪個句子?說說喜歡的理由。
(2)學生結合習作片段中的相關語句,暢談感想。老師適時拋出問題:這些生動有趣的句子,分別是從哪些角度寫心跳的呢?在學生充分思考和發言的基礎上,老師引導學生提煉歸納出寫“心跳”的三個角度:
(3)老師提供如下課外語段,請學生對照批注,品讀和擴充。提問:你還能說出其他類似的句子嗎?還能想出其他寫“心跳”的角度嗎?
(4)小結:從“想法來報到、心臟怦怦跳、身體很奇妙”這三個角度思考,每個角度寫兩三句話,組合起來,就可以把“怦怦跳”的感受寫得真實、具體。
3. 評價修改。
(1)請學生運用多角度寫心兒怦怦跳的方法,修改之前的習作片段。
(2)請個別學生朗讀片段,其他同學點評:包含了幾種角度?哪些句子很精彩?
【設計意圖】“心兒怦怦跳”是多種感覺、思想和行為綜合產生的一種心理和生理狀態。心兒怦怦跳時,我們會胡思亂想,心跳加快,身體不受控制等。如果能把這些感覺、思想和行為有條理地寫出來,描寫就能做到具體、細膩。困難的是學生對心兒怦怦跳往往只有籠統混沌的感受,缺乏敏銳的感知和分析能力,導致寫作時思維不夠發散,角度單一,內容貧乏。針對這一問題,在本環節老師借助學生當堂習作和課外文段,歸納提煉出了“想法來報到、心臟怦怦跳、身體很奇妙”三個角度,幫助學生的思維從混沌到清晰,從單一到多元。角度多了,學生可寫的話就多了。
二、分享“心跳故事”
1. 完成初稿。
請學生再次對照構思圖表,在主體段落的基礎上,增添事情的起因和結尾,完成整篇作文。寫之前,老師作如下提示:
按照開頭、經過、結尾的順序寫,或把結尾提前,再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寫。
可以選擇老師提供的開頭和結尾,也可以自己思考和創造。
2. 交換評閱。
(1)同桌交換閱讀作文,根據以下評價標準評出“心跳指數”。
(2)學生互相推薦好文,說清推薦理由。老師挑選一兩篇,與全班分享。
3. 課外延展。
(1)布置學生課后對照評價標準,修改初稿,謄寫終稿。張貼在班級墻報上,與同學分享。
(2)推薦閱讀《心兒心兒怦怦跳》和《我的心兒怦怦跳》。想一想:這兩個故事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處。
【設計意圖】對于小學生而言,較容易掌握的敘事方式是順敘和倒敘。在學生寫首、尾兩段之前,老師通過給出建議和范例的方式,將兩種敘事方式暗含其中,打開學生思路。評價階段,將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細化為評價標準,引導學生逐條參照、思索,使學生的反思有的放矢,修改有據可依。
【教學目標】
1. 在敘事過程中寫出心兒怦怦跳的感受。
2. 多角度寫心兒怦怦跳,把感受寫具體。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導入:同學們,請你將左手的手指搭在右手的手腕內側,感受到心臟有規律的跳動了嗎?什么時候你的心會“怦怦怦”,跳得特別快?用簡練的語言,說給大家聽一聽。
小結:一個人走夜路時,第一次當眾講故事時,害怕時、激動時、緊張時……這些事情和心情都會讓我們的心兒亂跳。
【設計意圖】通過師生、生生對話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引入課題。
一、找到“心跳事件”
1. 收集素材。
選取學生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心跳事件”,用圖文并茂的方式呈現。提問:你有過類似的經歷嗎?
事件舉例:
登上領獎臺時,我激動得心兒怦怦跳!
晚上獨自在家,我害怕得心兒怦怦跳!
當眾表演節目,我緊張得心兒怦怦跳!
好朋友來我家做客,我高興得心兒怦怦跳!
參加百米比賽,我又緊張又興奮,心兒怦怦跳!
2. 挑選素材。
(1)請學生講述自己類似的經歷,仿照以上句式,說兩三件給同桌聽。
(2)請同桌相互評價對方經歷的事,幫助對方挑選出最吸引人的一件 , 作為寫作的內容。
【設計意圖】用圖文并茂的方式呈現兒童生活中常見的“心跳事件”,喚起學生已有的經驗,激發學生的寫作動機,為選材搭建支架。
二、聚焦“心跳時刻”
1. 梳理事件。
(1)請同學到臺前,把自己選的事情詳細講出來。過程中,老師做如下提示:
按照起因、經過、結果的順序講述,講完整;
既要講清事情,也要說出自己當時的心情。
(2)老師引導其他同學邊聽邊從“事情發展”和“心情變化”兩個方面提煉關鍵詞,由老師執筆填寫構思圖表,投影示范給全班同學。例如:
(3)小結:寫一件事,要有一定的順序,一般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寫;不僅要寫清事情的來龍去脈,還要在關鍵的地方適當停留,描述當時自己的心情怎樣,發生了哪些變化,把事情和心情結合起來。
2. 找準焦點。
(1)請講述的學生在構思圖表上畫出心理曲線圖,在心兒怦怦跳的地方,畫上“心形”符號。可以畫幾處,心跳得越厲害,畫的“心形”越多。例如:
(2)提問:同學們,這件事中什么地方最吸引你?
(3)小結:一件事就像一條溪流,時而平緩,時而湍急。要想把事情寫得引人入勝,就要有一兩處扣人心弦的激流。我們要選出心兒怦怦跳的時刻,先說一說當時發生了什么,再停下來,說一說自己當時想了什么,做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等等。其他部分可以簡略交代,這樣文章就會重點突出,詳略得當。
(4)請學生自主填寫構思圖表(參看上圖),老師巡視,個別指導。
3. 評價修改。
(1)學生在小組內交流構思圖表,根據以下標準,推選出一位同學,與全班分享。
寫明了事件發展和心情變化;
標出了一兩處心怦怦跳的地方;
填寫完整,表述簡潔。
(2)老師組織學生就分享的構思圖表進行討論,歸納共性問題,找出改進的方法。學生再次審視各自的構思圖表,修改完善。
(3)請個別學生匯報修改構思圖表的情況,討論:修改了哪些地方?修改得合理嗎?
【設計意圖】“敘事過程中寫出感受”是本課的教學目標之一。如何引導學生關注“事情”與“心情”兩條線索,并將這兩部分的內容結合起來寫?構思圖表很直觀地為學生思考提供支架,幫助學生理清事件的來龍去脈,找準敘事重點。通過老師示范、獨立填寫、合作評改、修改完善等環節,引導學生在教師傳授和自主學習中,逐步形成對文章的構思。
教學目標:
結合講評,認真修改習作。
教學方法:
小組交流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朗讀展示優秀習作
1、教師在批改中挑選優秀習作,用多媒體展示優秀習作,小作者朗讀自己的文章。
2、全班同學聽后逐一評議,交流哪些方面值得學習。
引導學生從以下幾方面進行評議:
事情的經過寫清楚。
當時的感受寫清楚。
c. 運用了平時積累的描寫心情的詞語。語句通順。
d. 正確使用標點,不寫錯別字。
二、小組交流互相評議
前后四人互相朗讀、交流自己的習作,互評互議。
三、修改謄寫,張貼展覽、發表
1、各自修改自己的習作。
2、將修改后的習作在學習園地里張貼展覽。
3、鼓勵學生投稿。
【范文】
一次難忘的班干部競選
上課鈴剛想,我就快速地回到教室。要在平時,我大可不必這么匆匆忙忙,但是今天不同,因為今天我們班要競選班干部了!
我剛在位置上坐定,老師就開始了她的激情演講。最后,她說:“下面誰第一個上來競選?”教室里鴉雀無聲,面對冷場,老師不停地鼓勵道:“第一個上來就是勇敢的表現,會被別人認可,誰愿意上來?”我本來以為大家都會積極舉手,但沒料到會這樣。我心中對競選的渴望就像火被水撲滅了一樣消失的無影無蹤,心中涌起了莫名的恐懼。但我的手卻不聽話地舉了起來,雖然很低,但還是被眼尖的老師發現了。我走上臺,心里就像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大家好,我想競選體育委員……”我深吸一口氣,開始了我的競選演講。漸漸地,我不再緊張,心中的石頭總算落下來了。最后,我完全平靜下來,在一陣熱烈的掌聲中回到了座位上。
班上又靜了下來,我等待著第二只手的出現,一只手舉了起來。第三次,有兩只手舉起。第四次、第五次,舉手的人越來越多,大家將競選活動推到了高潮。當最后一名競選者演講完畢后,我的心又繃緊了。
投票開始了,只聽老師說:“我們先選體育委員吧,同意俞盈盈的,舉手!”我心中扣緊的扳機一下子就將子彈射了出來。超過半數,競選成功!最終,我和俞笑越兩人當上了新一任的體育委員。
教學目標:
1、能夠將事情的經過寫清楚。
2、能準確地描述自己當時的感受。
教學重點:
寫清楚事情的經過和當時的感受。
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理解題意
1、師板書《我的心兒怦怦跳》,生齊讀。
2、什么情況下心兒才會怦怦跳呢?
3、生各抒己見。(緊張的時候、激動的時候、害怕的時候、興奮的時候……)
二、口頭交流,為寫鋪墊
1、過渡:那同學們有心兒怦怦跳的經歷嗎?
2、生舉手回答,教師可列舉幾種情境:參加百米比賽、登上領獎臺、參加
班干部競選、一個人走夜路、考試成績公布、在出站口等待久別的爸爸歸來……
3、選擇一件令你心兒怦怦跳的事情,回憶事情的經過。
4、小組交流,將自己的經歷描述給小組成員聽。
5、班級交流,互相評議。
三、布局謀篇,讀寫結合
1、寫作文前先有個思路,應該怎么寫呢?
2、師小結:寫好作文需注意:
①選好一件新穎的事;
②寫清一個心路變化的歷程。
a.心理描寫要多次出現,要有變化。
b.和身邊的人、事、物結合在一起寫心跳。
c.能用上恰當的修辭手法。
3、你的這篇文章打算怎么寫?在作文草稿本上列一個提綱。
4、交流提綱。
四、靜心習作,評議草稿
1、起草作文,教師巡視。
2、分享草稿,
3、謄寫習作。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