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9-04
這是精衛填海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是優秀的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目標 :
1、認識本課中15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并積累帶有生字的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夠讀出精衛的勇敢堅定和大海憤怒的語氣;
3、使學生初步懂得什么是勇敢,知道精衛的行為就是勇敢的行為。
教學重點:
認識本課中15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
教學難點 :
體會精衛與大海的對話情景,知道怎樣的行為是勇敢的行為
教具準備:
教學掛圖、生字卡片、頭飾
教學過程 :
一、看圖導入
1、師: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幅圖畫,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圖上畫著什么吧!(出示掛圖:一只小鳥在遼闊的大海上投石子,扔樹枝)
2、師:誰能來說說圖中畫了什么呢?(生:一只小鳥嘴里叼著樹枝,準備把它扔到海里)
師:它為什么要這樣做呢?讓我們一起走進《精衛填海》這篇課文,從中找出答案吧![板書課題:精衛填海]
3、齊讀課題。(生:精衛填海)
師:讀過課題之后,你都想知道些什么呢?(我想知道精衛是誰呀?精衛是和我們一樣大的小學生嗎?精衛從哪里來呀?精衛要填哪里的海呀?它把大海填平了嗎?精衛用什么填海呀?)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1、師:同學們提了這么多的問題,真好,真聰明!那么我們就帶著這些問題讀一讀課文吧!邊讀邊圈畫不認識的生字、新詞。(生自讀課文)
2、師:請同學們想一想平時我們是怎樣學習生字的?(有不會的生字我們可以問問老師或者同學我有不會的生字就我們小組的學習組長學習好,有不會的生字我就問他不會的生字還可以到書后的查字表中查……)同學們有這么多的好辦法呀!
3、選擇你最喜歡、最熟悉的識字、記字的'方法,以組為單位在組長的帶領下學習生字。一會匯報,看哪一小組匯報的生字最多。(生以組為單位自學生字)
4、把你認識的生字朋友介紹給大家吧!(生匯報:我學會了精字,請大家跟我一起讀精精精精衛 我學會了衛字,請大家跟我一起讀*** ……)生字都匯報完了,老師想請一位小老師到前邊領大家讀一讀這些生字,誰愿意來試試?(一名小老師到前邊領讀)
三、再讀課文,理解感悟
過渡:生字都學會了,我們再回到課文中。看看文中都寫了什么?
1、師: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邊讀邊想,你喜歡課文中的哪個自然段?你認為哪段寫得最精彩。(生自由發言)
2、師:很多同學都喜歡第四自然段,那么喜歡這段的同學愿意讀一讀嗎?
3、師:喜歡其他段的同學,把你們認為精彩的讀給大家聽一聽,好嗎?(生評價)
4、提問:看你們讀得真好,現在老師有很多的問題不知道你們能不能幫幫我?只有認真看書、勇敢的孩子才能找到一個又一個的答案。問答方式導讀,不添字不漏字。傳說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次,是誰到海上游玩,不幸被淹死了?后來她變成了一只美麗的小鳥,名字叫做--(精衛)。精衛天天從西山銜來什么和什么,投進大海里?(小石子和小樹枝)
你們真勇敢,這么多的問題都難不倒你們,從剛才你們的回答,(指板書)我們知道了炎帝的小女兒去海上游玩不幸被淹死了變成了一直美麗的小鳥,名叫精衛。精衛天天從西山銜來……和……投進大海里?(石子和樹枝)。那么她為什么要這么做呢?你可以從大海和精衛的對話中去找答案。
5、小黑板出示第四自然段。
(1)大海和精衛分別說了些什么呢?請大家用--勾出大海說的話。用~~~勾出精衛說的話。誰愿意上來試試?其他同學在你們的書上勾畫,畫好了自己讀一讀。
上面這個同學已經勾畫好了,下面的同學呢?
讓我們來看看這個同學勾畫得怎樣。范讀。大海說……是大海說的,同意嗎?精衛說……這是精衛說的,同意嗎?評上來勾畫的同學:真是既能干又勇敢,獎勵一朵紅花。一樣的請舉手,正確,夸夸自己。
(2)師:我們小組合作分角色朗讀試一試吧。(生四人小組分角色讀,師指導)
(3)師:剛才大家把大海、精衛的語氣讀得很精彩,我想如果再加上自己的動作、表情和想像,肯定更能夠表現出大海和精衛,你們愿意來試一試嗎?(生上臺表演,師分發頭飾)
6、師:從同學們的表演來看,這確實是一個非常精彩的故事!在這個故事中,出現了精衛和大海這兩個角色,你欣賞誰呢?(生自由發言)
7、師結:同學們既欣賞精衛的善良勇敢,又欣賞大海的美麗,如果你是勇敢的精衛,運用21世紀小學生的智慧,你會怎樣減少洪水的發生呢?(生發言)
8、全班齊讀課文。
師:大家為精衛想了這么多的好辦法,精衛一定很感謝大家,讓我們學習精衛的勇敢善良,一起來保護地球,減少災害的發生。最后,讓我們再一起把這篇課文讀一遍。
四、自主習字,書寫生字
1、出示生字,開火車認讀,檢查認字情況。
2、小組內自主識記字形,分析字形,交流記字方法。
3、師范寫,學生書寫。
教學目標:
1認識15個生字,會寫9個字,能綜合運用學過的方法識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讀中積累詞語。
3了解課文內容,知道精衛這樣的行為是勇敢的行為。
教學課時: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故事導入,激發興趣。
1講述愚公移山的故事。
2你們想知道精衛是怎樣填海的嗎?
3板書課題:精衛填海(讀題,認讀“精”“衛”)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鼓勵學生遇到不認識的字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解決。
2聽讀。播放朗讀錄音,要求:聽準字音,聽清故事內容。
自主互動、認讀生字。
1出示本課生字詞
你認識哪些詞語,找出來讀一讀。(學生自讀詞語)
誰喜歡當小老師帶讀,請你來教教大家吧!(學生當小老師帶讀)
2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認讀不認識的字,然后交流識字方法。
3生字全認識了嗎?請小組長把生字卡片分給小組的同學,請你們來教教同學或考考別人。
4師出示生字卡片,認讀,比一比誰是班里的識字大王。
5組詞游戲并選擇詞語說一句話。
多種形式,讀通課文。
1師帶讀課文。(提醒學生注意聽讀不認識的字)
2指名讀。(其他同學注意聽并進行評議)
3開火車讀課文。
第二課時
復習檢查,鞏固生字。
1教師出示生字卡片。
指名讀。
開火車讀。
仔細觀察,指導書寫。
1出示要求會寫的生字。
讀一讀,小組討論:如何記住這九個字?
讓學生當小老師說說記字的方法。
2師重點指導“與”、“仍”、“夜”的書寫。
3觀察其他幾個字在田字格的位置與同桌交流。
4生練習書寫生字。
感情朗讀、感知感悟。
1自由朗讀課文,邊讀邊想,你喜歡課文中的哪個自然段?找出來再讀一讀。
2指名讀一讀,說說為什么喜歡這個自然段?
3指導學生感情朗讀。
課外延伸、拓展想象。
1學了這個神話故事,你將如何評價精衛呢?想對她說些什么呢?
2小結。
目標1.認識“帝、少、曰”等6個生字,會寫“帝、曰、溺”等5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使學生初步懂得精衛不畏艱難,持之以恒的精神,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意志和愿望。
教學
重點1.學習生字詞,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能夠準確地翻譯課文,說出課文的主要內容。
教學
難點使學生初步懂得精衛不畏艱難,持之以恒的精神,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意志和愿望。
第一課時
教學
目標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認識本課的生字詞。
教具
準備課件
教學設計設計意圖
導入
()分鐘一、圖畫激趣
1.同學們你們喜歡畫畫嗎?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幅圖畫,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圖上畫著什么吧!
(一只小鳥在遼闊的大海上投石子,扔樹枝)
2.誰能來說說圖中畫了什么呢?(生:一只小鳥嘴里叼著樹枝,準備把它扔到海里)
3.它為什么要這樣做呢?讓我們一起走進《精衛填海》這篇課文,從中找出答案吧!(板書:精衛填海)
4.齊讀課題。
師:讀過課題之后,你都想知道些什么呢?
生:我想知道精衛是干什么的?
生:精衛精衛要填哪里的海呀?
生:它把大海填平了嗎?精衛用什么填海呀?
【設計意圖:創設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新課
教學
()分鐘二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1.師:同學們提了這么多問題,真好,真聰明!那么我們就帶著這些問題讀一讀課文吧!邊讀邊圈畫不認識的生字、新詞。(生自讀課文)
2.師:請同學們想一想平時我們是怎樣學習生字的?(示例:有不會的生字我們可以問問老師或者同學,我有不會的生字就查字典,我們小組的學習組長學習好,有不會的生字我就問他,不會的生字還可以到書后的查字表中查……)同學們有這么多的好方法呀!
3.選擇你最喜歡、最熟悉的識字、記字的方法,以組為單位在組長的帶領下學習生字。一會匯報,看哪一小組匯報的生字最多。(生以組為單位自學生字)
4.把你認識的生字朋友介紹給大家吧!生字都匯報完了,老師想請一位小老師到前邊領大家讀一讀這些生字,誰愿意來試試?(一名小老師到前邊領讀)
三、記憶字形,指導書寫
1.分析記憶字形。教師要鼓勵學生開動腦筋記憶
出示生字“帝、少、曰、溺、返、堙”
“少”是多音字,在文中讀“shào”;“曰”比“日”稍扁一些;“返”—“飯”是形近字。
2.書寫指導。
出示生字“帝、曰、溺、返、銜”指導書寫:“帝”的中間要寬一些;“曰”要扁
一些;“溺”是左右結構,左窄右寬;“銜”各部分要勻稱。
指導學生按筆順規則寫字,并注意學生的寫字姿勢。
【設計意圖:鼓勵學生用多種方法來識字,重視對學生自主識字的引導和交流,可以充分發揮學生識字的主動性,激發學生自主識字的興趣。】
課堂小結及拓展延伸()分鐘四、拓展延伸,體會情感
課下搜集有關有關神話故事的成語,下一節課我們一起來欣賞。
【設計意圖:激發他們主動搜集資料的興趣,擴充知識面。】
課堂作業新設計
一、選擇正確的讀音后打上“√”。
堙(yīnyān)溺(nìnǐ)曰(yuērì)帝(dìchì)
二、給多音字注音。
1.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2.我是一名少()先隊員。
三、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答案】
一、yīn√nì√yuē√dì√
二、shǎoshào
三、略
教學構想
《精衛填海》是一篇文言文,選自《山海經·北山經》。講述了炎帝的小女兒女娃去東海游玩時不幸溺水,化為精衛鳥,銜來西山木石填東海的古樹,塑造了堅韌執著的精衛形象。課文簡短,只有兩句話,但故事充滿神奇的想象,精衛的形象躍然紙上。
課文的插圖生動形象,教學時可以借用讓學生感受到精衛的堅韌與執著。這是孩子們第一次接觸文言文,教學時可以滲透學習文言文的一些步驟與方法。
教學目標
1.認識“帝、曰”等4個生字,讀準多音字“少”,會寫“帝、曰”等5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嘗試運用“直譯法”和“意譯法”,讀通、讀懂小古文。通過文白比較,聯系插圖等方式初步感知文言文的言簡意豐和中國古代神話神奇的想象和鮮明的人物形象。
4.激發對文言文閱讀的濃厚興趣,感受中華文化的豐厚。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借助注釋用自己的話講述故事,并能說出心中的精衛形象。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今天這節課,我們要讀一篇有趣的神話故事,出示課題,指名讀。
2.精衛呀,是神話中的一只鳥,它長什么樣兒呢?指名讀書上注釋。
A.古人是怎么記載的?示:“其狀如烏,文首,白喙,赤足。”
指名讀。
這里呀,有一個詞演變到現在,意思不一樣了,
古今異義詞:赤足:(文)紅色的腳。(現)光腳。
古人用短短的幾個字,描述了精衛的樣子。
男女生合作讀一讀。
3.那這只精衛鳥,有什么特別之處呢?一起來聽一聽。
二﹑初讀指導
1.打開語文書,聽范讀。
2.讀準文言文。
(1)這些文字都是幾千年前的語言,我們說它是一篇(文言文),自由讀。
要求:自由讀一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感覺難讀的地方反復多讀幾遍。
(2)指名讀課文,重點指導“少”“溺”“堙”的讀音。
(3)多音字“少”。
(4)小老師指導。(曰與日)指導書寫:“曰”和“日”的區別,“曰”要寫得扁平一些,中間的短橫起筆靠著左邊的豎,右邊不能靠著折筆畫。
(5)指導讀出停頓,讀出節奏。
三、文白對照,感知“簡潔”(直譯)
1.你能根據注釋,說說這篇神話主要講了一個什么故事呢?
2.指名簡單概括。
3.同是講《精衛填海》的故事,文言文和現代文比,它有哪些獨特的地方?板:語言簡潔
四、發揮想象,感知神話特點(意譯)
1.精衛在變成鳥之前,其實是一個?課文當中是怎么介紹的?
2.學生交流,相機指導。
(1)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你讀懂了哪些信息?和現在的少女一樣嗎?
A.“炎帝之少女”的“之”?(的)“曰”?(叫)
B.“少女”現指未成年女孩,一般指12-18歲。這里的“少女”?
連起來,這句話的意思是說……
小結:像這樣根據注釋,詳細地翻譯出文言文的意思,我們稱這種方法為“直譯法”。
C.你們了解這位炎帝嗎?
上古時期,還沒有國家,只有部落,所以叫做首領,如果這個部落是一個國家的話,炎帝就相當于皇帝。現在是炎帝的小女孩,你覺得這是個怎樣的女孩兒?
D.瞧,這就是文言文,短短的幾個字,我們能讀出這么多的東西。你們能不能讀好這句話,把她的漂亮、高貴、幸福讀出來。
(2)女娃為什么會變成精衛去填海呀?示原句
A.示:女娃游于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
B.她在東海干什么?游:游玩。板:游
古人說話的語序和現代人有些區別,“女娃游于東海”用現在的說法應該怎么說?(女娃于東海游)“于”的意思是“在”。
C.“女娃游于東海”,心情如何?(快樂、開心等)此時,她眼中的東海是怎樣的?(波瀾壯闊、美麗遼闊等)不幸的是,她被淹死了。
D.哪個字代表淹?板:溺
溺(注釋)就是淹沒,為什么淹死?(不返)返:返回。“故為精衛”中的“為”:成為、變成。
D.我就奇怪了,只是在東海上游玩,怎么就溺而不返?
E.指導讀。
(3)是呀,怪不得,女娃把所有的委屈,憤怒都轉變成化身——精衛,這是故事的起因,那故事的經過?
示:銜西山之木石,以堙于東海。
A. 此時精衛眼中的東海是怎樣的?(波浪滔天、滔天巨浪、洶涌澎湃等)
她怕了嗎?她“銜西山之木石,以堙于東海。”指名讀。板:銜
B.讀了這句話,我們可以看出精衛是怎么填海的,圈出填海的動作。
板:堙(填塞)
讀。做兩個動作
C.一銜一堙,真的就這么簡單嗎?你再讀讀這句話。
(路途的遙遠,“常”可能遇到的困難)
D.你們僅僅從常,讀到精衛填海時的艱辛困難,誰來讀讀?
(4)指導背誦。
看板書,你發現了什么?(動詞,精衛填海的順序)
這四個字,你把它記住,你就能背誦這篇文言文。
五、拓展想象,感受形象
1.故事有結果嗎?猜猜
2.當精衛一天一天把西山的木頭呀石頭呀,扔進去的時候,這東海可能有會拍打著浪花,說些什么?
示:大海奔騰著,咆哮著,嘲笑她:“小鳥兒,你就是干上一百年,也別想填平我。”
精衛堅定地說:“哪怕干上一千年,一萬年,干到宇宙的盡頭,世界的末日,我也要把你填平!”說完,它張開翅膀,向西山飛去。
面對狂風巨浪,精衛。
面對,精衛義無反顧,仍然。(惡劣的天氣……)(別人的不解和質疑)
3. 小小的精衛有決心,更有行動,她不只堅持了一天,出示(常銜西山……),它長年累月地把樹枝和石子銜到無邊的大海,精衛在你心里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堅韌、執著)
(1)你想到了哪些詞語送給精衛?
(2)這是一只堅韌、執著,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精衛,現在精衛填海這個詞常常用來指?
(3)引導:精衛的精神可嘉,但它的溺水自身也有責任。
4.人們同情精衛,欽佩精衛,把它叫做“誓鳥”“冤禽”“志鳥”……猜猜這些別名的含義?
誓鳥:不達目的不罷休。
冤禽:死得十分冤屈。
志鳥:志向遠大,意志堅定。
5.剛才我們這種發揮想象,描述了精衛填海的故事內容,這種翻譯方法叫“意譯法”。
六、推薦閱讀,讀出“厚實”
1.介紹《山海經》。
《山海經》,一部充滿神奇色彩的中國古代經典著作,是“中國文學的寶礦”。一千多年前的陶淵明,把閱讀《山海經》當做一種精神享受,他說在春夏之交,靜坐南窗下,“泛覽《周王傳》,流觀《山海》圖”,是人生樂事。魯迅在回憶童年的《阿長與<山海經>》一文中,把繪圖的《山海經》稱為“最為心愛的寶書”。
2.推薦閱讀。
它保存了大量的神話傳說,有我們熟悉的“夸父逐日”“女媧補天”“精衛填海”“大禹治水”等,還有很多大家不熟悉的內容,如“祭山的儀式”“黃帝大戰蚩尤”等。
七、作業
今天這節課,我們讀著精衛填海的神話故事,讀到了一個堅韌的、執著的精衛,課后請大家把我們讀懂的,想象到的,編成故事,講給別人聽。
板書設計
13.精衛填海
文言文
直譯
意譯
語言簡潔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