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0-19
這是媽媽睡了第一課時教案,是優秀的二年級上冊語文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材分析:
《媽媽睡了》這篇課文以一個孩子的口吻敘述了午睡時他的所見所聞所感,描述的是一幅寧靜溫馨的畫面:在哄孩子午睡的時候,媽媽先睡著了,她沉沉地睡著,呼吸那么均勻。孩子靜靜的看著熟睡的媽媽,看得那么投入,那么動情。課文表達的是母子之愛:孩子愛媽媽,是通過孩子對媽媽的直接觀察來表現的;媽媽愛孩子,是通過孩子觀察時的想象來反映的。課文的字里行間都流露著深切的母子情。
教學目標:
1.認識“哄、先”等13個生字,讀準多音字“發”,會寫“哄、臉”2個字,積累“的”字短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感知睡夢中的媽媽是怎么樣的?
3.通過關鍵詞句,感受睡夢中媽媽的真美麗。
教學重難點:通過關鍵詞句,感受睡夢中媽媽的真美麗
一、繪本導入,揭示課題
1.出示繪本故事,《我媽媽》,通過我媽媽是怎么樣的一個人?是個大廚師、強壯的女人,是一個魔法師、是一個會哄我開心的仙子,無所不能,簡直是一個超人,將學生帶入課文的情境之中。一起齊讀課題。
2.過渡:窗外鳥兒在唱歌,可是媽媽聽不到了因為“媽媽睡了”風兒在樹葉間散步,發出沙沙的響聲,可是媽媽聽不到了,因為“媽媽睡了”并板書課題。
(1)學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交流識字
1.檢查生字詞的預習。
課件出示詞語
先后 閉緊 粘貼 紅潤 呼吸
等待 哄睡
頭發 汗珠 額頭 沙子 乏力
(1)帶拼音出示詞語:歸類識字,第一行全是前鼻音,第二行是后鼻音,接著第三行。
(2)指名讀
(3)男女生讀
(4)去掉拼音指名讀
(5)開火車讀
(6)多音字“發”的兩個不同音的組詞。
(7)讀好長句子。“她烏黑的頭發粘在微微滲出汗珠的額頭上。”
2.多種方法巧記生字。
(1)聯系生活實際及動作演示識記:閉、等、吸、粘。
“閉、吸、等”可以用動作表演識記;“粘”字可以用實物演示的方式識記,比如,把貼著雙面膠的小花粘到黑板上,理解“粘”的意思。
(2)看部首,識記生字:哄、潤、吸、汗、額、沙。
“哄”和“吸”都是口字旁,表示的動作與嘴部有關;“潤、汗、沙”的部首都是三點水,它們都與水有關;“額”字的部首“頁”表示頭部,如“顏、頰、頸、頜”等字。
(3)語境記憶多音字“發”。
“發”在文中念fXXXXX,可組詞為“頭發、白發”,在“頭發”中讀輕音。另一個讀音念fXXXXX,可組詞為“發現、發明、發展”。例句:我意外地發(fXXXXX)現媽媽的頭上長了好多根白發(fXXXXX)。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1)指名4個孩子每一讀一個自然段,其他孩子邊聽邊想:睡夢中的媽媽是什么樣子的?
(2)糾正讀音。
(3)指名回答睡夢中的媽媽是什么樣子的?
( 真美麗 好溫柔 好累)并板書
學生自由讀課文第2自然段,想一想這一自然段中的哪些詞語看出了睡夢中媽媽真美麗?(明亮的眼睛、彎彎的眉毛、紅潤的臉)
一起朗讀課文第2自然段。
理解“明亮的眼睛”“烏黑的頭發”聯系生活,說說在生活中還見到過 ( )的頭發 ( )的眼睛
完成課后習題。
積累這些詞組說說自己的親人或朋友的樣子。
過渡:同學們,我們剛剛動動嘴說的非常棒!接下來要動動手寫生字。
3.學生選擇喜歡的方式在小組內練習朗讀。
四、記憶字形,指導書寫
1.出示要寫的字。
哄 臉
2.學生觀察,自由交流:我能識記住哪些字?哪個字書寫的時候要注意?
指導:“哄、臉是左窄右寬的字,其中“臉”左右大體等高,“臉”左邊寫窄長些;而“哄”字左右高低是不同的。
3.教師邊講解邊示范寫字,學生描紅,再寫一個。
4.利用投影儀講評學生的書寫。
五、背誦積累,作業設計
1.課后把這篇課文讀給媽媽聽一聽。還可以背誦自己喜歡的句子。
2.回家觀察自己的媽媽睡著的樣子,在說一說。
板書設計: 媽 媽 睡 了
真美麗
好溫柔
好累
) 【教學目標】 1.認識'哄、先“等 12 個生字,讀準多音字'發“,會寫'哄、先“等 8個字,積累'的“字短語,會寫'明亮、故事“等 4 個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通過關鍵詞句,感受睡夢中媽媽的美麗、溫柔與辛勞,體會媽媽與孩子之間美好的愛。
必備品格力格 【教學重點】 感受睡夢中媽媽的美麗、溫柔與辛勞,體會媽媽與孩子之間美好的愛。學會感恩父母。
關鍵能力 【教學難點】體會媽媽與孩子之間的親情;
積累'的“字短語。
【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能正確讀寫生字詞語。
2.正確、流利朗讀、背誦課文,初步感知數量詞的用法。
(重點) 【教具準備】 課件 (筆順動態演示 朗讀音視頻 建議使用榮德基小學課件) 【教學過程】 內 容 榮德基課件頁碼 一、導入新課 導入類型:出示圖片:
教師口述:
同學們,你們認真觀察媽媽睡覺時的樣子嗎? 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中的主人公,就在看媽媽睡覺時,發現了一個秘密。讓我們一起看看這個秘密是什么吧。
(板書:7媽媽睡了)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出示溫馨的場景圖片,引起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自然過渡到課文的學習中來。】 二、初讀感知 1.聽范讀。聽范讀,邊聽邊畫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讀音。
2.學生初讀。要求: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3.檢查初讀情況 (1)認讀生字 練 讀生字,識記。
①注意讀準'粘“是個多音字,本文中讀'zhān“,'粘連“的意思,還有一個音是'nián“,'粘土“。翹舌音' 沙“,前鼻音'汗“后鼻音'等“等。
②識記:
部首歸類識字:'哄、吸“與'潤、汗、沙“是兩組部首相同的生字。
運用形聲字構字特點識記:'額、顏、頰、頸、頜“等字都是'頁“部,表意,'客、彥、夾、合“表音。
用實物演示的方法識記'粘“字。
找近義詞的方法識記'乏“,從文中找出'累“與之意思相近。
(2)出示帶生字的新詞,讓學生認讀。
等待 等人 呼吸...
教學目標:
《媽媽睡了》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1. 認識“哄、先、閉、緊、潤、等”6個生字,寫好“哄、臉、沉”3個左右結構的字;
2.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 能利用課文信息,說說“睡夢中的媽媽”美麗、溫柔的樣子,初步體會媽媽和孩子之間的愛。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 談話導入:小朋友們,你們平時有觀察過自己的媽媽嗎?你能說一說媽媽的樣子嗎?(2位小朋友)
2. 有一位小朋友也觀察了自己的媽媽,你們看(出示課本插圖),他觀察了媽媽的什么?學生看圖回答問題,揭示課題《媽媽睡了》,齊讀課題。
3. 教師引導:媽媽睡了,朗讀課題時聲音要輕柔一些,才不會吵醒媽媽,讓我們再一次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朗讀第一自然段,隨文識字,老師范讀,學生跟讀
(1)識記生字“哄”:請學生說說“哄”字為什么是口字旁
(2)請學生聯系生活說說:小時候,媽媽是怎樣哄你睡覺的?
2.初步體會媽媽的辛苦。
(1)識記生字“先”:這是一個表示順序的詞語,它的`反義詞是什么?(后)
(2)教師引導:媽媽在哄“我”睡覺,怎么自己先睡著了呢?
(3)出示:媽媽太累了,睡著了,指導朗讀,朗讀時要輕一點兒
3.整體感知:請學生讀二、三、四自然段,說一說“睡夢中的媽媽”是什么樣子的(教師在學生的回答過程中隨機板書:美麗、溫柔、勞累)
三、細讀第二、三段,體會深情
1.感受媽媽的“美麗”
(1)指名讀第二自然段。識記生字“閉、緊、潤”請學生自主選擇識記生字,教師相機點撥:
識記生字“緊”:說說“緊”的反義詞是什么?(松)
識記生字“閉”:出示“閉”字的金文字形。“閉”指兩扇大門關起來了,中間的“十”字表示門閂。慢慢演變,變成“才”字。(請同學們將眼睛緊緊閉上,在動作中感受詞語的意思)
識記生字“潤”,說說為什么“潤”字偏旁是三點水,思考偏旁與字義的聯系(潤:有水分,有光澤,很滋潤),找找哪些同學有“紅潤的臉”,直觀理解“紅潤”
(2)出示課文插圖,引導學生觀察:你從哪里感受到媽媽的美麗?(明亮的眼睛,彎彎的眉毛,紅潤的臉)
(3)學習帶“的”字的短語。
讀好帶“的”字的短語,注意把“的”讀得輕而短。
出示課后第二題,請學生拓展說話“( )的眼睛”“( )的頭發”。
(4)比較句子,感受寫法的生動。
彎彎的眉毛長在媽媽紅潤的臉蛋上。
彎彎的眉毛,也在睡覺,睡在媽媽紅潤的臉上。
教師引導:你喜歡哪一句?說說理由
教師小結:媽媽睡得香,就連眉毛也安安靜靜,進入甜甜的夢鄉了。
(5)指導學生朗讀第二自然段,體會對媽媽的贊美和愛。
2.感受睡夢中媽媽的溫柔。
(1)聯系生活,感受“溫柔”,請學生說說自己媽媽溫柔的事例。
(2)理解媽媽溫柔的表現,指導朗讀。
出示句子:睡夢中的媽媽好溫柔。媽媽微微地笑著。是的,她在微微地笑著,嘴巴、眼角都笑彎了,好像在睡夢中,媽媽又想好了一個故事,等會兒講給我聽……
把“等”字讀好,讀好后鼻音
思考交流:讀到哪里,你覺得媽媽很溫柔?
閱讀推測:為什么孩子看到媽媽微笑著,就會想到媽媽又想好了一個故事呢?(說明媽媽平時經常給孩子講故事)
想象說話:媽媽在睡夢中微笑著,她還會想到什么呢?
(3)指導朗讀,讀出媽媽溫柔美好的感覺。
四、練習朗讀,同桌互評
1、同桌合作朗讀第二、三自然段,請同桌每人選一個自然段,自己先讀一讀,讀好后讀給同桌聽;
2、男女生合作朗讀第二、三自然段。
教師小結:睡夢中的媽媽是那么美麗,那么溫柔,睡夢中的媽媽還會是什么樣子的呢?下節課我們再來學習。
五.書寫生字,評價指導
1出示生字:臉、哄,引導學生觀察這2個字,發現都是左右結構,左窄右寬。(指名說筆順)
2. 老師范寫,邊寫邊講解寫字要點,學生觀察后描紅仿寫,老師巡視指導,最后展示評議。
六.板書設計:
7媽媽睡了
美麗 溫柔 勞累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會寫本課8個生字,會讀文中11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深刻體會同學之間的關愛之情。
過程與方法:
1、學生反復誦讀,借助插圖,展開想象來理解課文的情感。
2、展開小組討論,對課文的思想內容及情感進行分析。
3、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擴大學生閱讀量。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幫助學生建立同學之間要互幫互助,團結有愛的情感。
課前準備:
課件、獎勵評價志等。
教學過程與設計說明:
教學過程
設計說明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播放學生的照片集
2、學生談觀后的感受
3、拿出自己準備的家庭照,互相交流、分享。
4、過渡
師:誰關注過爸爸媽媽?(學生回答)
師:有這么一個小朋友,在媽媽睡著了的時候,仔細地看著媽媽,你們想不想聽聽他講講?
二、學文
(一)揭示課題理解課題。
1、出示課題:媽媽睡了
2、指導讀題目,讀出情感。
(二)配樂范讀
(三)交流感受
讓學生談談聽了課文之后,有什么想說的。
(四)學習生字。
1、自讀課文,老師提示要注意認讀生字,多和生字打招呼,直讀到自己滿意為止。
2、同桌互讀。
3、指名接段讀文。
4、學生評價剛才那幾個同學讀書的情況。
(1)評價優點
(2)提點意見
5、出示帶生字的重點句子。
(1)讀句中的生字。
(2)讀句子
(3)去掉生字的讀音再讀。
(4)去掉生字所依存的語境,只剩下生字,再讀。
(五)有感情地讀課文。
師:仔細想,睡夢中的媽媽是什么樣子的。
1、自讀
2、班內交流。教師適當引導學生在讀中理解“睡夢中的媽媽真美麗”、“睡夢中的媽媽好慈祥”、“睡夢中的媽媽好累”
第二課時
一、升華文中的情感和思想
1、你想對媽媽說什么?
2、展示并朗讀班內一位學生母親寫給女兒的信。
3、再讀課文。
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入手,讓學生感受、交流、分享家庭照。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進入知識的形成過程。引出課題自然流暢。
從指導讀課文題目,到教師范讀,圖文并茂,引發學生的情感共鳴。
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進行讀、品活動,同時教給學生評價的方法。使學生懂得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別人。
識字是低年級學習的重中之重,采用循序漸進的方法進行符合低年級孩子的特點。
充分相信學生的能力。放手學生讀中感悟,并有機的將生活實際聯系在一起。利于學生理解。
采用本班學的一位母親給孩子寫的一封信來感染學生,將母愛的博大進一步升華。對體會中心很有幫助。
二、寫字
1、出示生字認讀。
2、在具體環境中認讀:課件出示帶有生字的超市標簽、公益廣告……
3、出示要寫的生字
以各種形式和生字“打招呼”
4、讓學生挑出最難寫的字進行指導。
(1)老師范寫
(2)學生描紅
(3)討論怎么記住這個字?
5、讓學生找其他生字之間的聯系和規律,如左右結構的字在田字格中的占格位置等
6、學生練寫其他的生字。
采用在語言環境中認讀和以各種方式和生字“打招呼”兩種形式進行生字認讀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年齡特點。
三、學后總結
老師讓學生總結這節課有什么收獲。
四、課后延展
1、推薦短文
2、在小本本上積累。
培養學生從小積累運用的能力,并通過對課外短文的閱讀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