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9-27
這是小學語文gkh教案,是優秀的一年級上冊語文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目標:
1.充分利用插圖學習三個聲母,能正確地書寫三個聲母。練習聲母和韻母的拼讀。
2.學習三拼連讀音節的拼讀方法。
3.繼續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興趣。
教具準備:
插圖、拼音卡片、漢字卡片、頭飾。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聲母,你們還記得聲母和韻母的不同嗎?
學生背:聲母不能獨立成音節,韻母可以獨立成音節。聲母不能標聲調,韻母可以標聲調。聲母本音不響亮,韻母發音響亮。
二、學習三個聲母
(一)出示圖1
教師啟發學生用一句話說出圖意。
例:一只和平鴿叼著一根柳條像個9。學生看圖,問:你看到了什么?跟同學們講一講圖意。下面的字母會讀的讀一讀。教一教不會的同學,告訴他你是怎樣發音的。
教師邊板書邊與學生:“g”字像個9,尾巴往左扭。
(二)出示圖2
學生說圖意。小組內互相學一學字母的讀音。
例:兩只小蝌蚪在水草旁邊游玩。
師生:“k”字一大豎,蝌蚪中間住。
(三)出示圖3
學生自學。不會的請教老師和同學。
師生:“h”字一大豎,椅背兒靠左立。
充分發揮了兒歌的作用,使學生易學,易記,興趣濃厚。
三、練習拼讀
(一)教師出示“個”字及音節g-8-g8,讀一讀字音。想一想,探討:字的讀音與音節讀音有什么關系?(引導學生出:字與音節想同,拼準音節就等于知道了字的讀法。)
(二)練習拼讀
1.“課”怎么拼?自己試試。
k-8-k8
2.小河的“河”怎樣拼呢?在小組里拼一拼。
h-6-h6
3.我們還可以拼讀哪些音節?自己練一練。
出示:歌、可、湖、哭、古、嘎、庫、哈、戶
4.學習三拼連讀音節。
教師談話導入:同學們,試一試,這樣的音節怎樣拼?
教師:通過拼讀音節,你有什么發現瑪?
h-u-1-hu1 師生共同出拼讀的要領是“前音輕短后音重,介音一劃猛一碰。”告訴學生可以做介母的只有三個:i u {
練習拼讀:
g-u-$-gu$
h-u-%-hu%
g-u-1-gu1
以上音節分別拼出了:花、國、火、瓜
通過學生自己練習,出拼讀要領。
四、鞏固練習
學生戴上頭飾表演。
教師請幾個學生戴上“g k h”再請幾個學生戴上“a e u”教師請學生自己找朋友。
通過動態的游戲,讓學生主動參與,使學習效率提高。
五、老師指導寫字母
讓學生自己發現這三個字母應該怎樣寫?在討論的基礎上讓學生動筆書寫字母。然后,老師有針對性地進行講評。
六、教師
今天我們學習了“g k h”三個字母,練習了拼讀,又學習了三拼連讀音節。收獲真不少。
學習目標:
1.學會 g、k、h 三個聲母,讀準音,記住形。
2.學習三個聲母的書寫。
3.練習 g、k、h 和單韻母的拼讀。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引入新課
1、小朋友,在拼音王國里我們已經認識了好多朋友,瞧,它們來了,和它們打打招呼吧!(出示字母卡片,生開火車讀。)
A o e I u v b p m f d t n l
(溫故而知新,鞏固復習已學習過的字母,加深學生的印象)
2、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1)談話:今天,我們又要認識三個新朋友,他們藏在一副圖畫中,想和大家玩捉迷藏的游戲,想一起玩嗎?
(2)課件展示課文插圖。
(3)仔細看圖,說說你看到了什么?
(4)指名交流:藍藍的天空下,一只鴿子嘴里銜著橄欖枝快樂地飛翔。清清的小河里兩只小蝌蚪在自由自在地玩耍。小朋友玩累了,坐在公園的椅子上喝水
在評價中可以針對以下幾方面進行評價:
觀察仔細,會觀察,如,
生:我看到兩個小朋友坐在椅子上高興地喝水。
師:你能注意到兩個小朋友高興的表情,真是個會觀察的孩子。
用詞準確,詞匯豐富,如:
生:我看到小蝌蚪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來游去。
師:會用“自由自在”這樣的詞,你真不簡單!
(5)揭題。
那你們找到這三個新朋友了嗎?他們是誰?藏在哪里?
(出示圖二:g、k、h的卡通形象,教師模仿卡通人物說話:“小朋友們好,我們是聲母寶寶g、k、h,希望和大家交朋友。”)
【設計意圖】創設拼音王國的情景,將文中的插圖變靜為動,且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用游戲的方式,以卡通的形象引出g、k、h,為課堂營造了一種和諧、寬松、愉快的氣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師生平等對話的氛圍。
二、學習聲母 g、k、h
小朋友愿意和他們做朋友嗎?那就要記住新朋友的名字和樣子喲!
1、學習聲母 g:
⑴ (出示課件)看,這是誰?
快來和鴿子打個招呼吧!如:鴿子,你好!早上好,小鴿子。
(2)師:把鴿子的鴿讀得輕短就是聲母g的音,請小朋友跟我讀。
(3)生跟讀、齊讀、開火車讀、個別抽讀。
(4)師:小朋友們,你有什么辦法記住g的樣子呢?
(5)生:g像個9字。
G像鴿子嘴里銜的彎曲的橄欖枝。
G像a的尾巴變長了,彎到左邊了。
(6)大家觀察得真仔細,你能用你靈巧的小手做出g的樣子嗎?
(7)生自己動手做做g的樣子,教師巡視,發現做得好的推薦做給全班同學看。
(8)師:小朋友的手可真靈巧,我們發現g是由一個左半圓和豎左彎組成的。(左手大拇指和其他并攏的四指彎成半圓形,右手大拇指與其他四指成90度,左右手合在一起,組成g的形狀。)
(9)師教讀兒歌(同時做手勢):一個9字ggg,圓圓臉彎尾巴。
(10)你知道g該怎么寫嗎?
抽生說,注意提醒g的占格。師示范寫g。
(11)學生跟寫三個g,邊寫邊說出寫的筆畫:先寫左半圓在中格,再寫豎左彎中下格。
2、學習聲母 k:
⑴ 又有一群小動物游過來和我們打招呼了。讓我們一起和它們打個招呼吧!
⑵ 蝌蚪的蝌發音再輕一點兒,短一點兒,就是我們這個聲母的發音。(出示聲母卡 k)
⑶ 誰能給大家讀一讀這個聲母,其他同學認真聽,他讀對了嗎?指名評價。)
⑷ 比較 g、k 發音的異同:
① 出示兩個聲母。
師:我請一名同學來讀一讀這兩個聲母,其他同學認真觀察他的口型,看看你有什么發現。指名一人到前面讀 g、k 各三遍,其他學生認真觀察口型。
② 指名說發現。(引導學生發現 g、k 發音時口型基本相同)
③ 師:同學們觀察得真仔細,能發現這兩個聲母的相同之處很不簡單。不過,要發現它們的不同可就更難了,有信心嗎?那就要做好準備,用心去體會。聽好老師的'要求:請大家拿起桌上的小紙片,放到嘴巴前面,對著小紙片發一發 g、k 的音,你會有一個有趣的發現。
④ 學生練習,指名說發現。
(引導學生體會 k 在發音時送氣,g 發音時不送氣)
⑤ 教師評價,總結:
g 和 k 多么像一對孿生兄弟呀,你能讀好他們嗎?先自己試著讀一讀。
⑥ 學生自讀體會 g、k 發音的異同,鞏固 g、k 的發音。
(5)請生說說k的樣子,用小手做一做。
(6)師:把k放倒像什么?(說兒歌:一挺機槍k k k,一根水草兩蝌蚪。)
(7)師指導書寫:先寫一豎,再寫左斜右斜在中格。
(8)學生跟寫三個k,邊寫邊說口訣。
3、學習聲母 h:
⑴ 我們今天認識的最后一個聲母寶寶是h,喝水的喝。
⑵ 出示 h 的聲母卡。
⑶ 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來學一學這個聲母。如果你的合作伙伴讀對了,請你鼓勵鼓勵他,如果讀不好,請你幫一幫他。
⑷ 小組合作,教師巡視,以檢查糾正h的讀音為主。
⑸ 開小火車檢查 h 的認讀情況。
(6)誰來說說h的樣子像什么?(注意區別h和n)
師教讀兒歌:一把椅子h h h ,高高椅背彎彎座。
(7)生邊跟讀兒歌邊用手做出h的樣子。(左手五指并攏豎直,右手四指微曲放在左手指根處。)
(8)師邊范寫邊說口訣:先寫一豎上中格,再寫左彎豎在中格。
生跟寫三個h,邊寫邊說出口訣。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說說做做g k h的樣子,激活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鍛煉了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通過手、口、腦的有機配合,讓學生在不經意間記住了形,最重要的是讓他們品嘗到了成功的喜悅,從而樹立起學好拼音的信心。
三、課中操,念兒歌
1、點擊課件:卡通人物g k h告訴我,小朋友學得不錯,他們要送給你們一首兒歌:
一群鴿子 g g g; 9加拐彎 g g g;
一群蝌蚪 k k k; 蝌蚪水草 k k k;
一人喝水 h h h; 一把椅子 h h h。
2、生跟讀兒歌,邊讀邊跟老師做動作。
【設計意圖】一年級學生的注意力集中時間短,好動是他們的天性,所以在課堂中宜采用形式多樣的練習。在這里,設計“動作表演念兒歌”,以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避免了學拼音的枯燥乏味;二來可以把剛學到的聲母g k h在兒歌中進行復現,起到鞏固記憶的作用。
四、學習g k h的兩拼音節
1、大家已經和 g、k、h 交上了朋友,有幾個韻母寶寶也想和 g、k、h 交朋友。出示單韻母卡片 a、e、u。
2、還認識它們嗎?指名讀三個單韻母。
(提醒學生注意口型不變,發音長而響亮。)
3、它們能和 g、k、h 交上好朋友嗎?快來幫幫它們。請小朋友們在小組內試著拼一拼,看誰拼得最準確。
(提醒學生兩拼音節的拼讀方法:前因輕短后音重,兩音相連猛一碰。)
4、師生合作拼讀(師用手指讀):師——我讀a,生——我讀ga
師——我讀a,生——我讀ka
師——我讀a,生——我讀ha
同桌合作拼讀。
5、同樣的方法學習g k h與e和u相拼。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運用前面學到的兩拼音節的方法主動地進行拼讀,在小組中充分發揮優生的作用,促進學生拼讀能力的提高。教師的參與使拼讀不再是學生跟著老師念讀,而是老師讀出韻母做好支架,降低拼讀難度,讓學生很自然地聲韻連讀拼成音節,讓學生真正體會到自己拼讀成功的喜悅,激發學生拼讀的興趣。
五、拓展游戲
小朋友讀得可真好!敢挑戰更難得音節嗎?
請摘下帶有音節或聲母的蘋果,帶領全班同學讀正確便送給他作為獎勵。(抓住每一個學生的閃光點,及時給予肯定,讓他們感受成功的喜悅,從而增強他們的學習興趣。學生非常渴望得到別人的贊賞,臉上幸福快樂的光芒就會情不自禁地顯露出來,就會更有勁頭地學習下面的內容,從而有利于學生學習自主性發揮。)
【設計意圖】通過這個游戲讓學生進行帶調音節的拼讀,對教材進行了拓展,提高了學生的拼讀能力。
六、小結
今天這節課我們學會了什么?請學生說。
下節課我們在和聲母寶寶g k h一起玩吧,再見!
【教學目標】
1、了解拼音對學習普通話的意義,自覺學習和使用普通話。
2、通過拼音鞏固學過的字,滲透識字:鼓、哭、狐、果。
3、認識3個聲母,能用這3個聲母拼讀,學習三拼音。
【教學準備】
背面寫有音節的生字卡片;圖片。
【教學過程】
一、獎品激勵,復習導入
1、游戲中復習、導入。
⑴看《漢語拼音字母表》,帶讀學過的拼音。
⑵猜字母游戲,復習學過的拼音。圓圓臉蛋梳小辮(a);小魚吹泡(o);小傘把兒(t);一個門洞(n);兩個門洞(m)。
⑶猜字游戲,復習拼讀及學過的漢字。bǐtǔdàbàmāmùéyī(注意比較dàbà)。
二、學習認讀聲母gkh
1、老師又給大家帶來了三位新朋友。(在四線三格中板書g、k、h)它們也有好朋友。(出示三張圖片:鴿子圖、蝌蚪圖、椅子圖)請同學分別說說圖上畫著什么,該貼在哪個字母旁邊。(由同學上臺完成)
2、有誰會讀?(試讀,老師不作評判)
3、老師正音、帶讀。
4、誰能給這些字母編編順口溜?
一只白鴿ggg(9字加彎ggg)
兩只蝌蚪kkk。
一把椅子hhh。(小朋友喝水hhh)
請學生上臺找找圖中藏著的字母。
5、帶讀順口溜。順口溜接龍。小組順口溜接龍比賽。(一組比時,其他組休息)
6、出示卡片:hónggěikuài,請學生認讀聲母。(齊讀,指名讀,讓每個學生都有一次單獨發言的機會。)
7、發放學過的聲母是gkh的.卡片,同桌兩人一組,認讀聲母,能拼的拼出來。(練習一段時間后,讓學生按聲母分類排隊,讀一讀。)
三、課間休息
唱《上學歌》,愿表演的起立表演,不愿意的拍拍手,唱一唱。
四、學習拼讀
1、出示板書:g―ǔ→gǔ鼓;k―ū→kū哭;h―ú→hú狐;分別認讀聲、韻母,學生試讀。(拼出來認認字。上臺大聲地拼一次,便可選擇相應的圖片貼上去。)
2、出示gē、kè、hé、gè。誰會拼?能猜著卡片后的字嗎?
3、會拼兩拼音的同學了不起。會拼三拼音的同學就更了不起了。今天,我們就學習三拼音。
出示板書:g―u―ǒ→guǒ果;h―u―ǒ→huǒ火;g―u―ā→guā瓜;h―u―ā→huā花。
(老師示范拼第一個,學生模仿,老師帶讀。學生試拼后面幾個,老師注意糾正。能上臺來拼的,可以選擇圖片貼上去。)
4、游戲鞏固。(學生閉上眼睛聽音樂休息,老師趁機將板書中的字和圖片移動位置。然后請學生上臺拼讀音節,拼對了可以將音節、漢字、圖片用線連起來。)
五、激發探究的興趣
1、丁丁的話:
小朋友,你們學得太棒了,我真為你們高興。拼音是我們的好朋友,學好了拼音,我們就能認識許多字,就能說好普通話。所以我們要每天念一念。你們能做到嗎?
2、回去找找“查字表”中你認識的字,哪些有我們剛學過的聲母gkh。多認幾個字。
【案例點評】
謝老師的拼音教學,把學生帶進了學習拼音的樂園。
這節課的復習導入很有特色,不是簡單的出示字母,而是設計猜字母的游戲,誰猜中誰有獎品,激發了學習的興趣。
接著,學習新的聲母gkh,在學習的過程中,無論是貼圖片,還是讀字母,無論是編順口溜,還是讀卡片,都放手讓學生獨立完成。學生憑借已有經驗,通過嘗試、參與,體會到了成功的歡樂,樹立了學好拼音的信心。這一環節,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學不是傳授,而是教會學生認識自己,發現自己,進而發展自己,成為會學習的可持續發展的個體。
在學習拼讀音節時,先拼兩拼音,后拼三拼音,內容由易到難,層次分明,學生易于接受。在學習中,設置挑戰,學生樂于學習。同時,貫穿兩個鞏固的小游戲:一個是“出示gē、kè、hé、gè。誰會拼?能猜著卡片后的字嗎?”這個游戲,既復習了拼讀,又和漢字緊密相連,真是一舉兩得。另一個是“學生閉上眼睛聽音樂休息,老師趁機將板書中的字和圖片移動位置。然后請學生上臺拼讀音節,拼對了可以將音節、漢字、圖片用線連起來。”這個游戲,一則讓學生放松休息,二則復習鞏固拼音,三則使學生動手動腦訓練思維,可謂一箭三雕。
最后,請出學生的朋友丁丁,鼓勵學生讀拼音,學認字。
一節課,訓練到位,高潮不斷,學生學得投入,學得快樂!
教育目標:
1、了解聲母g、k2個聲母,發音方法。
2、學會g、k2個聲母的字形及發音,并會在四線格中書寫。
3、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發音習慣。
教學重點:學會認讀g、k并會正確書寫。
教學難點:“g”書寫
教具準備:課件,一棵蘋果樹(圖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出示課件,讓我們一起來復習已學過的聲母(生齊讀)
2、出示課件,請在這兩個小題中任選一題來讀一讀
①b、m、f、p、d、n、l、t
②b—dm—nf—tb—p
指導讀
3、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聲母,用我們上幾節課學習聲母的方法來編順口溜,編故事,希望小朋友們積極開動腦筋,大膽舉手發言,我們來看哪個小朋友最聰明。
二、教學g
1、(出示課件)看了圖你最想說什么?
2、“鴿子”的“鴿”的聲母就是我們要學的第一個聲母“g”(板書)
3、師教學發音方法:
在發g時,舌根抬高碰到軟腭,舌根突然離開松腭,讓氣流出來。
①看老師發音,小朋友仔細看、聽。
②學生跟讀,指名讀、齊讀,開小火車讀。
4、你能編順口溜或編故事來記住它嗎?
5、指導g的書寫及在四線格中的位置。
6、學生在《課堂作業》抄寫g,師巡回指導。
三、教學k
1、講故事引出k(邊講故事邊出示課件)
2、區別k、g,請小朋友把手心對準嘴,想想讀g、k有什么不一樣?
3、教師領談,學生跟讀。
4、你也能像前面的小朋友一樣編小順口溜來比較k嗎?
5、指導k的書寫及在四線格中的位置。
6、學生在《課堂作業》抄寫k,師巡回指導。
四、鞏固練習
1、老師給g、k找了一些朋友,出示:gegukegukeku學生拼讀。
2、游戲:摘蘋果
3、老師這有一棵蘋果樹,樹上結了許多又大又紅的蘋果,小朋友們想吃嗎,但要吃這些蘋果需要拼拼這些音節,拼對了才能把蘋果摘走。
五、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又學到了2個聲母,這2個聲母還可以和許多韻母交朋友,下節課再一起來學習。
第二課時
設計理念
《gkh》拼音教學在設計上運用了多種教學原則,以學生為本,創設學習“生氣”,增強基礎“底氣”,培養語文“靈氣”。在教學過程中重視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其特點體現如下:
1.童話中漫游,情境中體驗,心靈中融合。將枯燥乏味的拼音教學內容貫穿在童話故事之中,借助情境激發學生積極探求知識的興趣。在童真、童趣中教師與學生心靈融合、平等對話,摒棄脫離學生感情基礎的空泛地說教,注重情感的滲透。通過情境的營造、視聽感官的感受達到學生的心靈與學習內容相結合的境界。
2.快樂中學習,活動中表演,歡笑中教育。讓教與學盡量在游戲中展開,在活動中感受學習的快樂與輕松,在歡笑中傳遞各自獨特的體驗。
3.合作中探究,規律中求知,想象中創造。《語文課程標準》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學中學生多次在小組長的帶領下,自己拼讀,找到對應卡片,并說出相關詞語或句子,然后交流反饋。同時尊重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和好的學習方法,在教師精心設計的教學環節和創設的情境中拓展學生思維和想象空間;尊重學生年齡特點與認知規律,授之以漁。
學習目標
1.學會g、k、h3個聲母,讀準音,認清形,正確書寫。
2.讀準g、k、h與單韻母相拼的音節。
3.初步掌握三拼連讀的拼音方法。
4.認識5個生字,會讀兒歌。
教具準備
cai課件拼音卡片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復習音節
1.小朋友們,我是花仙子姐姐,跟我打個招呼吧!
(課伊始,以花仙子姐姐的角*和著音樂進入課堂,由教師的角*轉為學生喜愛的平等的角*。為“語文學習中,教師與學生平等對話”打下良好基礎。)
2.花仙子姐姐今天請來了一些拼音朋友,看誰能叫出他們的名字?(指名讀,齊讀)
ɡǔhúɡēɡākēhā
(復習第一課時中所學的的兩拼音節,與新課中的三拼音節進行對比學習,為三拼音節的學習做好鋪墊,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聯系語境,練讀三拼
師:小朋友們拼得這么好,花仙子姐姐決定帶你們到花仙子王國去玩,不過得先過了智慧橋才行,守橋的小不點兒會提出2個問題,答對就能過橋,有信心嗎?
1.小不點提出第1個問題:身穿綠衣裳,肚里紅瓤子,生的兒子多,個個黑臉膛,猜一種水果。
(謎底:西瓜)
2.小不點提出第2個問題:誰能把西瓜的瓜這個音節拼出來?
(到花仙子王國,過智慧橋,猜謎語,不斷創設情景。讓學生在好奇中饒有興味地學習,不僅進一步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而且不經意地引出了三拼音節“gua”的讀音。)
3.學習拼讀三拼音節gua:
(1)師出示音節ga,全班齊讀。
(2)師在音節ga中*入u,介紹介母,學生試拼。
(3)看課件小女孩推動卡片,全班齊拼gua。(課件一次出現聲母、介母、韻母,然后課件演示“三音相碰”成一個音節的過程)
(4)小不點指導拼讀方法:聲輕,介快,韻母響,三拼連讀很順當。
(5)學生再拼,教師相機指導拼讀方法。
(學習三拼音節“gua”之前,讓學生從“ga”過渡到“gua”,有助于幫助學生區分三拼音節與兩拼音節的概念。而三拼音節的拼讀方法是本課的重點,也是本課的難點。課件演示三拼音節“相碰”的過程,既形象,又直觀,再輔以歌訣的形式,不僅幫助學生明白了三拼音節的拼讀要領,而且是一種學習方法的傳授。再通過小組、個別的形式反復練讀,三拼音節的拼讀技巧很快便掌握了。)
4.練習拼讀其他三拼音節。
師:都會拼了嗎?花仙子姐姐還要再考考你們。
(課件出示:ɡ-u-ɑ──guɑɡ-u-o──guokuɑhuɑkuohuo)
(1)學生自由拼讀。
(2)在小組內合作學習,糾正讀音。
(3)開火車認讀三拼音節。(教師抽讀拼音卡片)
5.拼讀帶調三拼音節
師:瞧,這就到了花仙子王國了,我們一起來玩個“找朋友”的游戲,好嗎?
(1)生生互動,小組學習,拼拼音節,看看圖片,找到朋友,貼在一起,想象練說。
師:花仙子姐姐把你們剛才拼的那些音節都變成了音節花貼在黑板上,誰愿意上來拼一拼?
(2)指名摘取音節花,當小老師領讀三拼音節。
(經過一段時間有意注意學習,適時設置情景,將學生從有意注意轉移到無意注意狀態。在花仙子王國里,設計“找朋友”的游戲,這是一種動作記憶;摘取“音節花”的學習形式,在鞏固三拼音節的拼讀方法與技巧的同時讓學生調動生活的積累,給音節賦予具體的組詞、造句,使無意義的音節鮮活生動起來,既鍛煉了學生組織語言的能力,又調動了學生學習拼音的積極*。)
三、課間律動
(在“花仙子王國”里,和著《花仙子》的音樂跳舞)
四、圖文結合,學習生字
1.觀察情景圖,看看你在小河邊都看到些什么?(課件相應出現詞語)
2.聯系實際,認識5個生字
(1)這些詞語里,那些字是你已經認識的?你是怎么認識的?(鼓勵、肯定學生的認字方法:“媽媽教給我的!”“拼拼音認識的!”)
(2)還有哪些字是你不認識的?自己想辦法認識它。
(3)看圖齊讀詞語。
師:我把他們從圖上變下來了,你們還認識嗎?
(4)出示詞語卡片,指名認讀。
師:摘掉拼音小帽子,還會不會讀?
(5)去掉拼音,在小組里認讀。
(6)開火車認讀單個的字。
(備課既要備教材、備大綱更要備學生,很多學生在學前已認識了不少字,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首先肯定了學生的各種識字方法,然后指導學生用拼音識字,授之以漁。同時也增強了學生學習拼音的成就感。)
3.在“走迷宮”的游戲中鞏固認字。
師:瞧,熊妹妹想吃到迷宮那頭的*淇淋,可她不會認這上面的字,你們能想辦法幫幫她嗎?同桌兩人趕快商量商量該怎么認怎么走!
(1)同桌自由認讀。
(2)指名認讀生字,走迷宮。
(設計“走迷宮”的游戲,讓學生在輕松愉快中學習漢字,在游戲中體驗生活.)
師:生字朋友都認熟了,猜謎語一定也沒有問題吧?
4.讀兒歌,猜謎語
(1)打開書自讀謎語,找出紅*的音節拼一拼!
(2)跟著花仙子姐姐一邊拍手,一邊讀謎語。
(3)生齊讀謎語。
(4)猜謎底。
(5)師小結:我們每個人都有一雙靈巧的手,它能寫會算還會畫,回家后還可以把這個謎語說給你們的爸爸媽媽猜,好嗎?
五、回歸整體,小結
(《花仙子》的音樂響起)
師:小朋友們,今天我們在花仙子王國里讀拼音、認漢字、做游戲,你們玩得高興嗎?可惜時間不早了,聽!音樂又響起來了,小朋友們,再見!
(充分利用教材內容,讀兒歌,猜謎語,將枯燥無味的拼音、識字變得生動有趣,并不失時機地滲透德育教育,真正體現了“在生活中學習語文,在語文中體驗生活。”)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