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0-30
這是一年級識字口耳目教案,是優(yōu)秀的一年級上冊語文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十、木、禾”三個字。認識三種筆畫“豎、撇、捺”和一個偏旁“角子頭”。
2、培養(yǎng)觀察能力,激發(fā)熱愛祖國文字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認記生字,會寫“十、木、禾”3個字。
教學難點:會寫“十、木、禾”3個字。
教學工具
幻燈片。圖片。
教學過程
(一)、導 入:
1、師:在識字王國里,小朋友認識的字可真不少,還記得這幾位老朋友的名字嗎?學生認讀。
魚 飛 雨 風 土 云 馬 牛 山 水 下 大 田
2、導入新課:現在,識字王國里幾位有趣的新“朋友”正等著和大家見面。(出示12個生字彩圖)
(二)、圖文結合,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觀察,各抒己見(學生對象形字的特點只須意會即可)
2、了解學情:在這些新朋友中,有沒有你已經認識的?你是怎么認識的?
(如:在前面的課文中讀過;在電視上、書報上、廣告上、路牌上見過)
3、小結:小朋友們既懂得觀察,又會自己識字,真不錯,這節(jié)課我們要把這些字記得更牢。
(三)、揭示課題,教學“目”
1、出示課題:學生試讀,教師范讀,帶讀。
2、圖字對照,認記“目”字。
(1)看圖讀字。
出示生字卡片和實物圖片,學生看圖說說:圖上畫著什么?(指導學生說完整話,并學習用數量詞“一只”。
借助拼音認讀“目”,并知道“目”是“眼睛”。
(2)比形認字。
比一比:圖畫、圖畫右下角的古象形字和圖下的現代字“目”有什么相象的地方?
(教師隨學生的發(fā)言,相機作簡筆畫輔助教學,形象直觀地展示象形字的演化)
(3)識記生字:學生交流各自識記生字的'方法。
3、師生共同小結學習“目”的方法:看圖識字—比形認字—識記生字。
(四)、學習生字
小組合作,自學其余的11個生字。教師巡視。、,點撥指導。
(五)、匯報交流
1、各組選擇一個字,再派出一個小老師上臺教全班小朋友學習這個字。
2、臺上臺下之間、師生之間互相補充交流。
3、小老師沒有教的字,教師重點指導。
4、引導學生編順口溜記住容易忽略的筆畫。
5、新偏旁“角子頭”的教學要隨“兔”的教學進行,并拓展:你還認識哪些帶有“角子頭”的字?
6、學生看圖說話時,引導他們學習用“一張、一只、一輪、一團、一個、一棵”等數量詞。
(六)、鞏固生字
1、出示生字卡,帶拼音開火車讀,去掉拼音指名讀、齊讀。
2、做“開火車”游戲,復習12個生字。
(七)、指導書寫“十”
1、認識新筆畫“豎”。
(1)出示 “豎”的筆畫卡片,介紹筆畫名稱。
(2)教師示范寫,并介紹兩種寫法。
懸針豎(像吊著的一根針) 垂露豎(尾部像吊著一滴小露珠)
(3)學生書空。
2、書寫“十”。
(1)分析筆畫。
(2)介紹筆順規(guī)則:先橫后豎。
(3)學生觀察課本上的范字。
(4)教師范寫,并提醒學生:注意兩筆的交接處,橫筆左右較均勻,豎筆的上部短,下部長。
(5)學生描一個、寫一個;評議;繼續(xù)練寫。
教學目標
認識7個漢字,會寫四個漢字
掌握筆畫“橫折、撇、彎鉤”
讀兒歌,了解手耳目口足的作用。
教學重難點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熱愛祖國語言文字,感受識字的樂趣。
教學方式
互動教學、多媒體教學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游戲導入
師說口令:生說動作
站起來 (2)拍手 (3)眨眼睛 (4)唱歌 (5)捂耳朵
生說說剛才用到了我們身體的哪些部位:腳、手、眼睛、嘴巴、耳朵 (再展示下你的這五個部位)生做動作展示
師:那這些部位呢,在古代啊,都可以用一個字來描述它們。我們今天就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學習課文
結合圖片,學習生字
出示圖片,學習“口”
(1)生說說圖上是什么,猜一猜在古代叫什么. 指名說。
(2)認讀“口”,師教讀,生跟讀。并指一指在身體的哪個部位。(可游戲互動:口口口,口在哪里)
(3)記憶生字:數筆畫記憶:3 組詞:口水 開口 口袋
(4) 說一說:我們可以用口做些什么事情?
句子:我可以用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示圖片出示圖片,學習“耳”
(1)生說說圖上是什么,猜一猜在古代叫什么. 指名說。
(2)認讀“耳”,師教讀,生跟讀。并指一指在身體的哪個部位。(可游戲互動:耳耳耳,耳在哪里)
(3)記憶生字:數筆畫記憶:6 組詞:耳朵 耳鳴 耳垂
(4)說一說:我們可以用耳做些什么事情?
句子:我可以用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示圖片出示圖片,學習“目”
(1)生說說圖上是什么,猜一猜在古代叫什么. 指名說。
(2)認讀“目”,師教讀,生跟讀。并指一指在身體的哪個部位。(可游戲互動:目目目,目在哪里)
(3)記憶生字:數筆畫記憶:5 組詞:目光 題目 目的
(4)說一說:我們可以用目做些什么事情?
句子:我可以用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示圖片出示圖片,學習“手”
(1)生說說圖上是什么,猜一猜在古代叫什么. 指名說。
(2)認讀“手”,師教讀,生跟讀。并指一指在身體的哪個部位。(可游戲互動:手手手,手在哪里)
(3)記憶生字:數筆畫記憶:4 組詞:手心 雙手 拍手
(4)說一說:我們可以用手做些什么事情?
句子:我可以用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示圖片出示圖片,學習“足”
(1)生說說圖上是什么,猜一猜在古代叫什么. 指名說。
(2)認讀“足”,師教讀,生跟讀。并指一指在身體的哪個部位。(可游戲互動:足足足,足在哪里)
(3)記憶生字:數筆畫記憶:7 組詞:足球 足夠 滿足
(4)說一說:我們可以用耳做些什么事情?
句子:我可以用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師:現在我們來書中找一找這些生字吧。快看,你在哪里發(fā)現了它們?
指名說,什么字在什么旁邊(描述圖畫)
學習兒歌
師:小朋友們找的很棒,所以,五個生字朋友準備給你們獎勵一首小兒歌,看,你會讀嗎? (生自由朗讀)
說一說自己的理解:可做動作
站如松:站得好像松樹一樣挺拔(挺胸收腹,顯得有精神)
坐如鐘:坐得好像舊時擺放在桌子上的臺鐘一樣,四平八穩(wěn)。坐著要象座鐘那樣端正
(看起來端正、穩(wěn)健)
行如風:行走要象風那樣快而有力(體現出精神面貌、干脆利落)
臥如弓:睡覺像弓一樣繃直身體 (身體放松,能解除疲勞)
(生看圖片,再做動作) 認讀“站”、“坐”
理解含義:兒童青少年保持正確的姿勢,使身體正常生長發(fā)育是很重要的。(出示正確站、坐、行的正確姿勢)
4、齊背誦兒歌。
總結拓展
我們的口耳目手足很重要,我們也可以用它們做很多事情,那你還知道我們身體的哪些寶貝呢? 并說說作用。 生自由回答:鼻子、牙齒、大腦、頭發(fā)等
作業(yè)
熟讀兒歌,背誦,發(fā)語音。
說一說:我可以用( )做什么。
完成小練習:生字、圖片連一連
第二課時
復習
背誦兒歌
認讀生字,開火車讀
教學生字
再認“田某某”,生說一說組成部分
2、認讀二會字
2、教學四會字
學習新筆畫“橫折”、“撇”,“豎鉤” “橫折鉤”
師,范寫 , 注意:橫稍往上斜,折往左邊斜一點,靠近豎中線
生范寫2遍。 師點評
師范寫口,說筆順,生跟著書空,說筆順。共3筆
生仿寫2遍 口,師點評。(眼離書本一尺....提醒書寫姿勢)
說說詞語
師,范寫“豎鉤”, 注意:豎中線豎直下來,鉤斜一點,筆拎空
生范寫2遍。師點評
師,范寫“撇”, 注意:從右往左,起筆稍頓,收尾時筆尖拎空,撇出尖。
生范寫2遍。師點評 (范寫這里的平撇,稍平,稍短)
師范寫手,說筆順,生跟著書空,說筆順。共4筆
生仿寫2遍 手,師點評。(眼離書本一尺....提醒書寫姿勢)
說說詞語
師,范寫“橫折鉤”, 注意:橫稍往上斜,折往左邊斜一點,鉤往左,筆拎空
生范寫1遍。師點評
師范寫目,說筆順,生跟著書空,說筆順。共5筆
生仿寫1遍 目,師點評。(眼離書本一尺....提醒書寫姿勢)
說說詞語
師范寫耳,說筆順,生跟著書空,說筆順。共6筆
生仿寫1遍 耳,師點評。(眼離書本一尺....提醒書寫姿勢)
說說詞語
三、作業(yè)
抄寫筆畫、生字各2遍,拼音標好。
抄寫生字分步驟(筆順)1遍,并發(fā)語音。(分步驟說出來:一筆,二筆,共..筆)
【教學準備】
《口耳目》教案
課件、田字格紙、生字卡片,學生準備尺子、筆畫卡片,調試電腦及展示平臺。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活動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一、導入 創(chuàng)設情景,藍貓鼓勵大家學好生字。 看、聽、想。二、認讀12個生字
(一)學習“目” 1.課件:“目”字的演變:
(圖)這是什么?(古時候的字)這像什么?經過幾千年的變化,變成了“目”的樣子(誰會讀?)。
你們想想:“目”是怎么變過來的?
2.“目”就是指眼睛。我們就可以想眼睛的樣子來記“目”字。
3.再讀3遍。
觀察、齊答。
個別讀,齊讀。指名答。
齊讀。
(二)半扶半放,學習“鳥”字 指導用同樣方法學習“鳥”字。 同上。
(三)指導自學 1.課件:“日”字的演變,誰會讀?
2.你用什么辦法記住“日”字? 個別讀、齊讀。
指名答、齊讀。(四)小結學法,同桌自學交流 1.想東西的形象記漢字。
2.用這種方法學習其他9個漢字。(課件:9個字的圖—古漢字—生字逐個出示。)
3.老師巡視指導。 分小組學習:我是怎樣記住這些字的?(五)匯報,反復認讀 1.卡片出示漢字。
2.用喜歡的字組個詞、造句。
3.指導分小組學習:發(fā)一套生字卡片。
4.巡視。個別讀(1遍)。 個別說。
一人讀,三人聽。
要求:讀準字音,人人過關。
開火車讀、齊讀。
三、課中游戲(也是復習) 1.游戲:“一指就中”(課件:圖和字都同時出現),順序:口、目、耳、目、耳、口。
2.加加減減:(課件8)“日加一筆”“日減一筆”“木加一筆”變成什么字?(相應出示:目、口、禾。)
3.跟我學:(課件)小鳥小鳥飛,小兔小兔跳,小羊小羊咩咩叫。(錄音范讀。)
同學們讀得真好聽,我還想再聽一遍。
4.猜一猜。(課件:彩圖──日月火。)
5.我會連。(課件:P48的題目。)
(展示學生答案)你做的和他的一樣嗎?
誰認識這些字?請你讀?
老師沒有教,你怎么會讀?
我們用同樣的方法,以最快的速度學習這幾個字:“牛、龜、果、弓、瓜、眉”。(課件展示演變過程:圖—古漢字—現在的字。)
讀得好的獎“笑臉”。
請都學會的當“小老師”帶讀。
學生大聲讀出這個字,并指臉上相應的部位。
個別說。齊讀。
學生聽一遍后齊讀,自編動作。
再讀。
指名答。齊讀生字三遍。
學生在書上連線,邊連線邊試著讀一讀。
對答案,不一樣的請趕快更正。
個別讀。
講學法、齊讀。
學會哪個讀哪個。
齊讀。
四、小結 課件:藍貓說,同學們,通過剛才的游戲,我發(fā)現我們班的小朋友非常愛動腦筋,和我一樣聰明可愛!哈哈哈!
后面,還有更精彩的活動等著我們呢!下節(jié)課見!
第二課時
一、復習 (注:加框的字為生字,下劃線的字為應注拼音的字。)
1.導入:上節(jié)課,同學們的表現讓藍貓豎起了大拇指,希望這節(jié)課繼續(xù)努力。
2.聽故事、找生字。
故事里藏著上節(jié)課認識的'12個生字寶寶,請你把它們找出來。
課件、錄音(小娃娃說):十一,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鄉(xiāng)下玩。鄉(xiāng)下真美呀!苗樂彎了腰,小在林中唱歌,兒在山坡上吃草。我抱著小子坐在凳上。小兔子朵沅長長的,眼睛像紅的寶石,里不停地吃著蘿卜。我輕輕地摸著它白白的毛,它用溫柔的光望著我,好像在說:“歡迎你!”
3.游戲:
我大(老師大聲帶讀)──
我小(老師小聲帶讀)──
卡片出示12個生字。
4.生字寶寶藏起來了(卡片放背后),等它出來時,我們要大聲叫出它的名字。
卡片逐張抽出。聽、看、找。
指名答,課件相應的將找出的字變顏色。
──我小(小聲跟讀)。
──我大(大聲跟讀)。
齊讀三遍。
二、寫字(一)拼字游戲(準備彩色紙條筆畫3組)。 (二)指導寫字。
1.認識筆畫:板書“丨、ノ、”。
2.教師拼出:十(強調:先橫后豎)。
3.(逐個出示兩組筆畫條)誰會拼?強調:先橫后豎,先撇后捺。
1.這三個字怎么寫才漂亮?(課件:三個字在田字格中。)
2.指導寫,教師巡視。
3.展示作業(yè)。
4.同學們還有別的意見嗎?
5.小結觀察、齊讀、跟著老師書空。
兩名學生上臺拼:木、禾。其他學生觀察。
個別說,互相補充。
學生練寫
自評:哪個字最漂亮?哪一筆最漂亮?
其他同學評。三、總結1.課件錄音:藍貓鼓勵大家。
2.獎勵大家聽藍貓之歌(點播課件)。
聽歌下課。
《口耳目》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人教版)一年級上冊的教學內容。本課為象形字歸類識字。12個字按器官、動物、天體與物象、植物分類,每都用圖文結合的方式展示漢字演變的過程,以利于理解字義、識記字形,激發(fā)了學生熱愛漢字、學習漢字的興趣。因為本課識字體現了漢字構字規(guī)律,同時體現了學生的認識的規(guī)律。因而我在教學設計時,注重發(fā)掘學生的學習潛能,培養(yǎng)自主、探究學習的萌芽,并以游戲為主要學習方式,在玩中識字鞏固,使枯燥的識字改變?yōu)槿の蹲R字,既活躍氣氛,又增加興趣,也達到識記目的。根據教材的編排結構和設想,我是這樣設計教學過程的:
一、教師導入引趣,學生尋找規(guī)律
這一課生字體現了漢字的構字規(guī)律,安排了一組象形字,對于象形文字,教師沒有必要向學生作過多解釋,只求向學生滲透,讓學生會辨認即可。我在教學中首先出示羊與目的象形字,讓學生認一認,并說說怎么想出來的,接著出示相對應的圖與漢字,最后認讀這兩個生字。
二、師生互動,游戲識字
在認識羊與目這兩個生字后,我安排了兩個游戲,讓孩子們借助圖與象形文字進行兌換門票的游戲,孩子們用帶圖的門票兌換漢字的門票,讀一讀漢字,在游戲中學習了漢字,加深了記憶。接著,我又引導孩子把這些漢字歸了類,初步滲透了邏輯思維的培養(yǎng)。當孩子們認讀了12個漢字后,我又設計了貼字卡的游戲,讓孩子把不帶拼音的生字卡貼到相應的圖上,使孩子不但認識了字,還理解了意思,在游戲中鞏固了漢字。
三、鞏固漢字,加深記憶
學生認識了12個生字后,我沒有作過多的字形分析,安排了兩個練習,讓學生讀詞語,并選擇詞語說一句話,讓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鞏固漢字,使識字真正成為閱讀和寫作的基礎,讓學生提早進入識字閱讀階段。第二個練習“我會連”,課件出示“我會連”中圖畫、象形字和漢字,然后讓學生動手操作試著連一連,再說一說這樣連的理由,讓學生進一步感受漢字義形結合的特點。
教學設計完成后,我在腦中一遍又一遍地放映教學環(huán)節(jié),課堂的預設和生成我都進行了全面的設想。上完課后,我認真反思這節(jié)課的教學,雖然按計劃順利地完成了教學任務,但教學效果不是很好。回顧教學過程,認真反思總結,課堂上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一、由于我多年擔任高段語文教學,對低年級的教學缺乏一定的經驗,在教學過程中忽視了孩子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只是按部就班地進行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沒有及時地組織和調整教學,使得教學實效性不大,生字讀的不到位。另外,語言表達不夠生動、形象,吸引不了學生。
二、過分關注教學過程而忽視了教學效果。由于是公
開課,我只想把完整的教學過程、嚴謹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新穎的教學方法展示給老師、家長看,而忽視了教學的主體——學生。孩子不注意聽講,我沒有及時提醒;孩子讀得不美、不準、不到位,我沒有及時糾正。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都蜻蜓點水般地一帶而過,教學不扎實。
三、在教學過程中,沒有關注學生的點滴成功而給予
充分的鼓勵,課堂上沒有涌動著生命的活力。
課后,通過與領導和教師交流,我意識到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低年級教學不僅僅是教孩子學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在課堂教學中,一定要注意教學的實效性,選擇一些適合兒童年齡特點的教學方法,用贊賞的態(tài)度去對待學生的學習行為,讓學生享受到學習語文的快樂。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