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美術(shù)教案版畫活動:可愛的中國娃
活動目標(biāo): 1.在欣賞阿福等中國娃娃造型、色彩和圖案的基礎(chǔ)上,嘗試表現(xiàn)具有民族傳統(tǒng)特色的娃娃形象。 2.嘗試用折疊的方法剪出左右對稱的人物形象。 3.會用兩種色彩創(chuàng)造性地印制作品,感受色彩的變化所帶來的美感。
活動準(zhǔn)備: 1.幼兒欣賞過阿福等民間娃娃形象。 2.課件:阿福等具有民間特色的胖娃娃形象(作品和圖片)。 3.剪刀,筆,油畫顏料,海綿球等。
活動過程: 1.回憶并講述自己看過的阿福的外形特征。 教師:你見過的阿福是什么樣的?頭是什么樣的?身體什么樣的?穿著什么樣的衣服?衣服上有什么?是什么樣的?
2.欣賞阿福等具有民族特色的人物形象。 (1)教師:你喜歡哪一個娃娃?他是什么樣的?什么樣的姿勢?穿的是什么樣的衣服?衣服上有什么?是什么樣的? (2)教師:這是中國的小朋友還是外國的?這是古代的小朋友還是現(xiàn)代的?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為什么人們喜歡將古代的小朋友畫成這個樣子?
3.探索娃娃的折、剪方法。 (1)教師:看看娃娃的左半邊和右半邊,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2)教師:猜一猜,娃娃可以怎么剪?先干什么?后干什么?折好后的紙,開口對哪一邊?人物怎么畫?
4.幼兒創(chuàng)作。 (1)重點:人物的遣型和動作。 (2)難點:半邊人物的設(shè)計。
5.拓印。 選擇自己喜歡的、比較喜慶的顏色拓印作品。
6.展評幼兒作品,鼓勵幼兒大膽介紹自己的作品。
活動建議: ☆活動延伸 嘗試用毛筆給剪紙作品染色。 ☆區(qū)角活動 展示各種民族娃娃的實物和圖片,幼兒欣賞、交流自己喜歡的民族娃娃形象、顏色和服裝。
【評析】 教師除了以提問題的形式幫助幼兒遷移已有的經(jīng)驗,還特別提示幼兒用邊折邊剪的方法處理臉部五官和四肢上的花紋,起到了比較好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