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2-11-14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幼兒園案例分析:借尾巴
案例實錄:
當我請幼兒看完《借尾巴》課件后設置了一個懸念:我問孩子“可是森林里卻有一只小兔卻正為自己的尾巴發愁呢,到底發生了什么事呢?(幼兒思考片刻,出示第一幅圖片)原來老虎大王要舉行百獸大會,小兔在為自己又短小有難看的尾巴犯愁呢,它難過的心都快碎了,大家快幫它想想辦法吧!”
有的孩子說:要不在紙上畫一條,剪下來貼上去吧。還有的說:用棉花做一條,然后用雙面膠貼上去好了。也有的說:去買一條漂亮點的尾巴裝上去就好了……
接著孩子們的提議我緊接著問:如果你也有一條尾巴,你希望長一條什么樣的尾巴?希望你的尾巴能幫你做什么事?孩子們又開始紛紛議論起來:“我希望長一條猴子的尾巴,因為它可以讓我蕩秋千”;“我希望長一條牛的尾巴,因為夏天的時候,蚊子總是把我的腳咬得很癢的,所以我希望我的尾巴可以幫我趕蚊子”……(還有很多孩子想說自己的想法)
師:還有很多小朋友要說自己長的尾巴,那么今天回去小朋友把自己的想法畫下來,明天帶來和另外小朋友一起分享,好嗎?
案例分析:
積極的情感是激發豐富想象和創造力的內在因素。在本次活動中教師以親切,積極的態度全身心的投入,始終以民主、寬松和諧的師幼關系為基礎,教師用自己的情緒去帶動、感染幼兒。一句親切的提示,一個贊許的眼神都能激發幼兒積極發言的自信。如教師在引導中能說“這個辦法真不錯”“你真聰明”等。在課堂上,教師抓住起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設置懸念,帶領幼兒走進課堂情境之中,使幼兒主動、自覺、愉快地進行敏銳的觀察、豐富的想象,以保持昂揚的學習勁頭。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一旦被激發起來,他們學習和自我學習的能力就會得到盡情地釋放。依托幼兒的生活經驗,發展了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性語言
反思:
在活動中,教師教態親切,并且能和幼兒很好的互動起來。新《綱要》指出:“幼兒之間積極的互動和交往是幼兒重要的學習資源與環境。” 教師在給予指導時,采用遷移性、分層次的提問方式。如教師在引導幼兒想辦法時她說:小白兔可傷心了,這可怎么辦呢?小朋友愿意幫小兔想辦法嗎?大家快一起來動動腦筋吧!在幼兒回答時教師一步步耐心等待,留給幼兒思考的時間,讓幼兒體會到教師對他的信任。也更加鼓勵了幼兒發言的欲望,讓幼兒對活動更加投入,注意力更加集中。
在創設支持性環境時,教師與幼兒是構造愉快學習和交流過程的共同體,師生之間的關系是平等的、開放的,不是一種上對下的關系,教師是幼兒的朋友,營造一種相互分享和協作的關系。教師樂于充當幼兒的支持者和平等交流者。讓幼兒暢所欲言,教師以平等的身份參與、支持,在平等的師生互動中,讓幼兒體驗到教師的關愛,增強說的信心,體會平等、成功、快樂。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