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2-11-05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教育筆記:直面“匿名信”
充滿著對新一年的憧憬,滿懷著對新年的期望,踏著心中的快節奏,邁著堅定的步伐走向幼兒園,開始了新學年的第一個工作日。
剛進園,傳達室遞上一個白色底綠色線沒有落款的信,收信人地址:如師附小幼兒園園長辦公室園長收,顯然是“匿名信”。打開信,大概內容是這樣的:
尊敬的園長,你好!
我是貴園的友情者。我把外界對貴園的評價轉告您。有的說:“如師附小幼兒園的名聲最大,城里城外的都想把孩子送到那所幼兒園。可就有的條件夠不上,去不了。”有的說:“附小幼兒園名聲之大,風氣之壞,沒有錢的干脆別去,除了繳納應該的費之外,對班上的幾位老師還必須要‘意思’一下,如不給‘那個’,有的老師公開提示就請她們吃飯。(一個班3個老師,每學期開學、過年什么的,起碼200-300元不等)三年幼兒園該要多少錢”……聽了這些議論,不禁使我回想起開學初在你園外幾位家長的對話:你們怎么辦的?意思了嗎?那你呢?沒辦法,人家都意思,如果不,恐怕對孩子有看法,孩子要受委屈。還有兩位家長在旁邊臉上露出苦澀的笑。唉……
孩子是父母的心肝寶貝,一切為了孩子。如果是高薪的父母到不在乎,一個普通職工家庭的心情是可想而知。
其實不知是否屬實,如有這種現象,這不損壞了大名鼎鼎的幼兒園的聲譽嗎?是否該查一查。
讀信時心情是復雜多變的,因為關于這方面的反映不是一次了,有其他行業朋友的面訓,有關心的領導曾經的明示。在物欲橫流的社會大環境下,這偌大的幼兒園,上千個孩子,七、八十號教職工,我實在不敢斗膽地說:這種現象沒有。可我還是比較自信地認為:“大多數老師還是好的,不能排除個別人影響了大家的名譽和幼兒園的聲譽。”如果讓這個別滋長漫延開來,那后果不堪設想。于是,每當我聽到一丁點兒反映時,都曾通過暗示的方式友情提醒,還在每學期都發放的、作為考核重要指標的“家長滿意度調查表”上增加了“是否存在受收禮品禮金現象”。
感謝這位沒有留名的朋友的友情提醒,讓我再一次面對這個問題。我何嘗不想將這個害群之馬揪出來,可當我看完最后一句話的時候,自己還是禁不住自言自語了一句“朋友,這可讓我怎么查?一點線索都沒有。”
于是,又一次做了以下三個回應:
首先,放下手里其他活,將原來安裝在幼兒園大門里邊的“園長信箱”進行重新油漆,并放置到大門外顯眼位置。
接著,立即申請了一個專門的電子郵箱,以“如師附小園長信箱”的第一個拼音字母來命名,作為家長檢舉類似問題,提出良好建議的專用信箱,在門外的“園長信箱”上用大紅字公布了電子信箱的地址,同時通過家校通向全園家長進行了公布,還同時公布園長室電話號碼。
第三,今天在開學的全體人員會上通讀“匿名信”,在大家分年級組自由討論形成基本統一意見后,給大家再敲警鐘,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同時,再一次嚴明紀律,一經發現查實,作為違反師德要求嚴肅處理。
但愿大家嚴于律己,樹師德好形象。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