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會中華百家姓PPT課件這個PPT共28頁,該文件包含了PPT課件,教案。PPT的教學目標通過活動使幼兒了解《百家姓》,知道自己的姓是百家姓之一,并學習關注周圍的事物,讓幼兒了解中國古老的文化史,培養幼兒熱愛祖國,作為中國人的自豪感。姓氏起源
古人有姓有氏,姓是一種族號,氏是姓的分支。
“姓”,許慎《說文解字》卷二四“女部”:“姓,人所生也,從女、生,生亦聲”。班固《白虎通德論》卷九曰:“姓者,生也,人稟天氣所以生者也。”《左傳·隱公八年》“天子建德,因生以賜姓”。這都說出了“姓”的本義是“生”。因此人們普遍認為,“姓”最初是代表有共同血緣、血統、血族關系的種族稱號,簡稱族號。作為族號,它不是個別人或個別家庭的,而是整個氏族部落的稱號。據文獻記載,我們的祖先最初使用姓的目的是為了“別婚姻”、“明世系”、“別種族”。它產生的時間大約在原始社會的氏族公社時期。
姓氏起源
“氏”,由于人口的繁衍,原來的部落又分出若干新的部落,這些部落為了互相區別以表示自己的特異性,就為自己的子部落單獨起一個部落共用的代號,這便是“氏”。從時間上來講,這已是父系氏族社會的事情了,“氏”帶上了這個時代的烙印。所以“氏”可以說是姓的分支。
《通鑒·外紀》說:“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可見姓和氏是既有區別又有聯系的。
秦漢之前,姓和氏在不同場合使用,哪些人有姓,哪些人用氏有嚴格規定,漢代以后,姓氏不加區分,姓氏合一,統稱為姓。
姓氏起源
1.帶女字旁的姓氏:如:娰、姬、姜、媯、贏等
這是母系氏族社會女性崇拜的反映。有些直接就是女族長的名姓稱號。
2.以動植物或其它自然物為姓氏
如:馬、牛、羊、豬、蛇、龍、柳、梅、李、桃、花、葉、谷、麥、桑、麻、粟、山、水、林、木、風、云、河、江、金、石、鋼、鐵、玉等,
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部落的圖騰。
3.以封國、采邑或職官、爵位為姓
如:齊、楚、燕、韓、趙、魏、秦、魯、蔡、鄭、陳、宋、阮;司徒、司馬、司空、樂正、上官、太史、少正、王、侯、公孫、伯子等,由于古代封爵職官名目繁多,故此類姓很多。
姓氏起源
4.以出生地、居住地或職業為姓
如:姚(虞舜生姚墟)、東方(伏羲住處)、西門、東門(魯莊公子遂后代封住地)、東郭、南郭、百里、歐陽(越王勾踐,被封在烏程歐陽亭)、陶、巫、卜、醫等。
5.以祖先族號、謚號為姓
如:唐、虞、夏、商、周、殷,文、武、昭、穆、康、莊、宣、平、成等。
姓氏起源
6.其他(在姓中還有幾種變種,突變情況):
(1)皇帝賜姓。如劉邦賜項伯姓劉。李煜賜奚廷圭(墨務官)姓李。
(2)為避災難而改姓。如伍子胥在吳被殺后,子孫逃到齊國,改姓王孫;陳厲公子陳完,在陳內亂后逃到齊國做了大夫,改姓田。
(3)為避皇帝或圣人諱而改姓。如荀改孫,莊改嚴,丘改邱等。
(4)嫌原姓復雜、字多而改姓。如司馬簡姓司或馬或馮,歐陽簡姓歐。
(5)少數民族主動從漢姓。如北魏孝文帝規定鮮卑族人改用漢姓。如陸、穆、賀、于等,皇族帶頭,由原來的姓拓跋改為姓元。
(6)另外,拓跋、單于、宇文、長孫、呼延、尉遲、耶律、完顏,愛新覺羅等都是少數民族姓的漢語譯音。有些少數民族姓在譯成漢語后,嫌字太長就簡化,如愛新覺羅改姓羅、金。
從以上可看出,同姓不一定一家。
Y染色體是一個家族真正的血統
專家建議:子隨父姓,女隨母姓。線粒體DNA來自母親。
我國《婚姻法》第十六條規定:“子女可以隨父姓,也可以隨母姓”
中國人的姓氏不僅是一種傳統文化,從科學角度來看,是祖先留給我們的非常好的研究遺傳學的標本,是歷史上男性活動的忠實記錄者。
《百家姓》
是我國流行最長,流傳最廣的一種蒙學教材。
它的成書和普及要早于《三字經 》。
據南宋學者王明清考證,該書前幾個姓氏的排列是有講究的:趙是指趙宋,既然是國君的姓理應為首;其次是錢姓,錢是五代十國中吳越國王的姓氏;孫為當時國王的正妃之姓;李為南唐國王李氏。
《百家姓》
《百家姓》本來收集四百一十一個經增補到五百零四個姓,其中單姓四百四十四個,復姓六十個。
“第一” 至 “第五”
今天中國還存留著許多奇怪的姓氏,在我們的祖先還曾經有過“第一”到“第八”這樣的“序數詞”復姓,尋根溯祖,其出自田姓。
現在仍存在于世的只有“第五”姓氏,其他序數姓氏已轉為他姓。
神奇的“第五”
復姓第五可以追溯到舜帝。這個姓氏在續《百家姓》里最后一句“第五言福,百家姓終”。
中國目前復姓第五主要聚居在陜西省咸陽市的魏落村和口五村。另外在全國各地的其它地方也散居著很多復姓第五。目前臺灣有7家復姓第五,其祖先在今天的魏落村,主要住在內湖一帶。
最不能開玩笑的姓
慈母:《姓考》說:是齊宣王舅舅胡母氏的后代。
家父:《姓考》說:是周大夫家父的歷代的姓。
高堂:《姓考》說:齊國的卿大夫高敬仲的食邑在高堂,因以地名為姓。
父:這個姓見于《急就篇注》。《呂氏春秋》記載中有吳國的父之儀。
母:《姓纂》說:是母邱氏的后代。《唐書》記載中的開元十八學士有母照。
最易迷惑人的姓:王子
《姓源》說:是鄭大夫王子伯廖的后代。《姓考》說:王子晉的兒子宗敬曾任司繼,他的后代以王子為勝。
最傷自尊的姓:丑
《元史》記載中有丑閭。
2010年8月成都人口普查,發現一人名為“丑帥”。
以五岳為姓:泰、華、恒、衡、嵩
以五常為姓:仁、義、禮、智、信
以五方為姓:東、西、南、北、中
如:東瓜、西瓜、南瓜、中東、中立等。
南氏起源于山西,為春秋晉隱士后裔。
高居榜首的五大古怪姓氏
死、難、黑、老、毒
死
據說這是中國倒數第二小姓,主要分布于中國西北部,是由北魏時期少數民族的四字復姓發展而來。
難
據說這是中國倒數第一小姓。這個“難”,讀去聲,據說“難”姓隨鮮卑北遷,松花江當時也一度改稱“難江”。幾經輾轉,難姓鮮卑族才涉足朝鮮半島。現中國境內的“難”姓主要分布在河南四座小村里,世代居住在此的男女老少,全都姓“難”。
黑
任何文化都崇尚光明正大,黑字往往給人不祥的預感。這個字作為姓氏讀作“賀”,只是落到紙上時較為尷尬。
老
關于老姓的來源,有兩種不同說法。一說是老姓是由“薩克達”這個滿族姓更改漢姓而來。一說是廣東佛山的四大土著姓氏之一,現在該市南海區西南的世老村,村民大多姓老。
毒
這個姓氏據說來源于一個唐朝的故事。唐代有個宰相,名叫竇懷正,雖然權傾朝野,但這位竇丞相還預謀奪取江山,推翻李姓皇上,結果被皇上發現,叛亂沒有成功。后來,氣憤難平的皇上為了表示對竇丞相的懲罰,就據“竇”諧音,“賜”其及后代姓“毒”!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