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碰一碰干杯PPT課件教案這個PPT共13頁,該文件包含了PPT課件,教案。PPT的教學目標理解“碰”的動作,初步學唱歌曲《碰一碰》,通過參與音樂游戲,培養初步的合作精神。
一、活動目標:
1、體驗競賽活動的快樂,發展語言表達能力,判斷能力及思維能力。
2、通過多種形式的競賽題,豐富安全知識,形成自我保護意識。
二、活動準備:
材料的準備:智力題、金蛋、彩帶、木錘
幼兒的準備:學習關于安全的兒歌及游戲的口號。
三、活動過程:
1、通過談話引出課題。
⑴、師:小朋友,現在是快樂碰碰響時間了,今天我們將以安全保護作為主要話題開展智力競賽,小朋友有沒有信心?
⑵、介紹參加《快樂碰碰響》的三隊隊員。
①師:小選手們請入場吧!歡歡隊、聰聰隊、樂樂隊分別入場:“小朋友好,老師好。”
②師:先自我介紹一下。歡歡隊:我們是歡歡隊,歡歡歡歡,歡歡最棒!聰聰隊:我們是聰聰隊,聰聰聰聰,聰聰第一!樂樂隊:我們是樂樂隊,樂樂樂樂,樂樂必勝!
2、以多種形式圍繞安全保護問題進行《快樂碰碰響》活動。師:我宣布,《快樂碰碰響》現在開始,一二三……幼:快樂碰碰響,碰呀碰呀碰,YE!
⑴、第一輪比賽是單人必答題。(解答操作:分問答題、錄象題、題板題、表演題。)看!這邊是快樂碰碰響,每組請一位選手上來擊破任何一張彩色紙,取出題目,再從這籃子里抽出選手號碼進行必答,答對的可得一條彩帶,彩帶最多的就是今天的勝利者。
①請說說自己父母的姓名,電話號碼。
②請找出有關安全保護的標志。(看題板)
③請說說哪些行為是不安全的?至少說出兩種。
⑵第二輪是小組必答題(一個人回答后,同一組的選手可以補充,每人都有發言的機會)
①表演題:請朗誦一首關于安全保護的兒歌。
②一個人在家里怎樣防止被壞人誘騙?(看圖板)
③刮臺風時我們要注意注意哪些?(看圖板)
④怎樣撥打報警電話?;本文.來源:屈,老,師.教案網;要說清楚什么?(看圖板)
⑤如何避免被燙傷、刮傷!
⑥在路上跟爸爸媽媽走失了,你要怎么辦?
⑶全班集體賽題
①消防救火的電話是A、110B、119
②發生火災時,我們小朋友可以參加救火嗎?A、可以B、不可以
③蘋果有一個小洞洞爛掉,這個蘋果還能吃嗎?A、不可以B、可以
④遇到壞人搶東西時,我們是把東西給他還是跟他搏斗?A、給B、搏斗
⑤過馬路時只要沒有車了,我們就可以過去,還是要等綠燈亮了再過去。A、沒車B、綠燈
⑥打雷天,打電話,接電話可以嗎?A、不可以B、可以
⑦覺的自己生病了,是馬上告訴爸爸媽媽,還是等我玩夠了再告訴爸爸媽媽?
⑧能不能跟小朋友比賽看誰吃的冰淇淋比較多?A、能B、不能
3、情景演習觀看錄象,一起學習火場逃生的辦法。
4、游戲評獎(砸金蛋)請彩條最多的6名幼兒上來砸金蛋領獎品。
5、小結、結束。注意安全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記的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
活動反思:
本活動是針對大班年齡段幼兒設計的,全課都以娛樂的方式,進行安全教育。一開始每隊都有非常響亮的口號,使得全場的氣氛一下子調動起來。孩子們都表現出積極的一面,可是接下來的單人問答題,卻出現了原先沒有預料的問題,平時能力都不錯的孩子,由于太過于緊張的原因,既然把簡單的問題都忘記怎么回答了,這是我沒有預料到的,也說明自己對這節課考慮的還不夠周到。但是到了最后,在全班游戲比賽中,孩子那太過于緊張的神經終于放下來了,這個時候的他們反而表現的更為踴躍,將整節活動推向了高潮。在以后的教學活動中,我一定的把全場預料問題都考慮周到,才能更好的推動孩子發展。
一、活動目標:
1、體驗競賽活動的快樂,發展語言表達能力,判斷能力及思維能力。
2、通過多種形式的競賽題,豐富安全知識,形成自我保護意識。
二、活動準備:材料的準備:智力題、金蛋、彩帶、木錘
幼兒的準備:學習關于安全的兒歌及游戲的口號。
三、活動過程:
1、通過談話引出課題。
⑴、師:小朋友,現在是快樂碰碰響時間了,今天我們將以安全保護作為主要話題開展智力競賽,小朋友有沒有信心?
⑵、介紹參加《快樂碰碰響》的三隊隊員。
①師:小選手們請入場吧!歡歡隊、聰聰隊、樂樂隊分別入場:“小朋友好,老師好。”
②師:先自我介紹一下。歡歡隊:我們是歡歡隊,歡歡歡歡,歡歡最棒!聰聰隊:我們是聰聰隊,聰聰聰聰,聰聰第一!樂樂隊:我們是樂樂隊,樂樂樂樂,樂樂必勝!
2、以多種形式圍繞安全保護問題進行《快樂碰碰響》活動。師:我宣布,《快樂碰碰響》現在開始,一二三……幼:快樂碰碰響,碰呀碰呀碰,YE!
⑴、第一輪比賽是單人必答題。(解答操作:分問答題、錄象題、題板題、表演題。)看!這邊是快樂碰碰響,每組請一位選手上來擊破任何一張彩色紙,取出題目,再從這籃子里抽出選手號碼進行必答,答對的可得一條彩帶,彩帶最多的就是今天的勝利者。
①請說說自己父母的姓名,電話號碼。
②請找出有關安全保護的標志。(看題板)
③請說說哪些行為是不安全的?至少說出兩種。
⑵第二輪是小組必答題(一個人回答后,同一組的選手可以補充,每人都有發言的機會)
①表演題:請朗誦一首關于安全保護的兒歌。
②一個人在家里怎樣防止被壞人誘騙?(看圖板)
③刮臺風時我們要注意注意哪些?(看圖板)
④怎樣撥打報警電話?要說清楚什么?(看圖板)
⑤如何避免被燙傷、刮傷!
⑥在路上跟爸爸媽媽走失了,你要怎么辦?
⑶全班集體賽題
①消防救火的電話是A、110B、119
②發生火災時,我們小朋友可以參加救火嗎?A、可以B、不可以
③蘋果有一個小洞洞爛掉,這個蘋果還能吃嗎?A、不可以B、可以
④遇到壞人搶東西時,我們是把東西給他還是跟他搏斗?A、給B、搏斗
⑤過馬路時只要沒有車了,我們就可以過去,還是要等綠燈亮了再過去。A、沒車B、綠燈
⑥打雷天,打電話,接電話可以嗎?A、不可以B、可以
⑦覺的自己生病了,是馬上告訴爸爸媽媽,還是等我玩夠了再告訴爸爸媽媽?
⑧能不能跟小朋友比賽看誰吃的冰淇淋比較多?A、能B、不能
3、情景演習觀看錄象,一起學習火場逃生的辦法。
4、游戲評獎(砸金蛋)請彩條最多的6名幼兒上來砸金蛋領獎品。
5、小結、結束。注意安全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記的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
活動反思:
本活動是針對大班年齡段幼兒設計的,全課都以娛樂的方式,進行安全教育。一開始每隊都有非常響亮的口號,使得全場的氣氛一下子調動起來。孩子們都表現出積極的一面,可是接下來的單人問答題,卻出現了原先沒有預料的問題,平時能力都不錯的孩子,由于太過于緊張的原因,既然把簡單的問題都忘記怎么回答了,這是我沒有預料到的,也說明自己對這節課考慮的還不夠周到。但是到了最后,在全班游戲比賽中,孩子那太過于緊張的神經終于放下來了,這個時候的他們反而表現的更為踴躍,將整節活動推向了高潮。在以后的教學活動中,我一定的把全場預料問題都考慮周到,才能更好的推動孩子發展。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快樂碰一碰
活動目標:
1、復習6以內數的組成,能正確地記錄分合方法。
2、進一步感知數的互補關系。
3、在活動中,獨立思考,認真書寫。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學習過6以內數的組成。
2、物質準備:
教具:記錄紙和筆。
學具:(1)《幼兒用書》人手一冊,筆人手一支。(2)組成連線:做成各種小動物形狀的底紋,頂部寫有6以內的總數,其他地方分為兩排,可以使組成總數的數字或點子。
活動過程:
1、快樂碰一碰。
◎“碰球”游戲。教師和幼兒共同玩“碰球”游戲,復習6以內各數的組成。
◎ 找朋友碰一碰。請每個幼兒自己做一張5以內的數卡,貼在胸前,聽音樂《找朋友》唱歌:找找找,找朋友,找到一個號朋友,握握手,碰一碰,我們合起來就是6。邊唱邊拍手找朋友,找到朋友后與他握握手,碰一碰身體。唱完以后還要再說一說:×和×合起來是6。
2、操作活動。
◎填空格。引導幼兒打開幼兒用書,觀察分合式填空格。
◎幫瓢蟲找花。觀察花盆上的算式和瓢蟲身上圓點的數量,請你連線幫瓢蟲找花。
◎給鄰居涂色。觀察樓房里居住的動物,請你用相同的顏色給他們的鄰居涂色。
◎看算式填空格,進行5以內的加減運算。
◎數一數動物的數量,圈出相應的數字。
3、活動評價。
◎請個別幼兒講述自己的活動過程及結果。
◎對能獨立思考,按要求認真書寫的幼兒給與表揚和肯定。
設計思路:
現在的孩子許多都以自我為中心,一般有比較強的自我表現欲,幼兒期的兒童有正向高估的特點,但他們對于自身的優點與缺點沒有清楚的概念,《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為每個幼兒提供表現自己長處和獲得成功的機會,增強其自尊心和自信心”。所以,設計《小小“閃光點”》這個活動,我們以動物關于優點和缺點的認識引發幼兒對自身優缺點的關注。使孩子們認識到自己的優點,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同時也要看到自己的不足,使自己能全面發展。教學從三個層次展開:首先,從幼兒看圖片結合自身生活經驗,講講這些動物的特點,其次是通過故事幫助幼兒感受每個動物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第三部分是教學的重點環節,讓幼兒找自己的優點和不足,通過同伴間相互找優點,引導幼兒相互學習優點,改正缺點,從而樹立自信。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進一步了解作品中動物的特點;
2、知道每個人都有優點和缺點,自己的優點要看到,也要看到別人的優點;
3、在清楚自己的優點的基礎上,發現自己的缺點。同時學習別人的優點,寬容別人的缺點。
活動準備:
1、教師了解和掌握幼兒主要的能力發展情況及幼兒各自的特點
2、豬、蜜蜂、大象、猴子卡片及它們各自展現優點的圖片5—6套
3、歌曲《找朋友》
活動重點:幫助孩子清楚的看到自己的優點和缺點。
活動難點:不只看到自己的優點,還要看到別人的優點。
活動過程:
一、說說“我"眼中的動物們
1.發放準備好的圖片,(今天我們請來了一些動物朋友,小組討論下喜歡我們這些動物朋友嗎?為什么喜歡?為什么不喜歡?)
2.各抒己見,說一說討論的結果。(體現《綱要》中說的:“發展幼兒語言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
二、聽聽動物自己怎么說
1.剛才小朋友們都說了自己對請來的動物朋友的看法,我們的動物朋友也知道自己的優點,讓我們來聽一聽他們是怎么夸自己的吧。
2.老師講故事,并根據故事情節請出動物朋友
3.小朋友們說一說我們的動物朋友夸自己都有什么特點呢?它們又都是怎么看待別人的呢?(老師慢慢重復小動物的話并從旁指導孩子發現每個小動物的特點,并把動物們的優點畫在黑板上,激發孩子的興趣)
4.教師小結:每個人都有優點和缺點,夸自己的優點是對的,但不能把別人說的都不好。我們要向大象和小蜜蜂學習。
三、找找身邊的閃光點
1.夸夸自己的優點,同時也夸夸別人。
(1)我們今天的動物朋友都展示了自己的優點,我們小朋友該怎么和他們介紹自己呢?老師給小朋友一段時間,快想想自己都有哪些優點呢?
(2)玩擊鼓傳花的游戲,拿到花的小朋友起來講講自己的優點,最好能展示出來。在說之前老師有個要求,就是請其他的小朋友仔細的聽并認真記下他的優點,想想自己有沒有做到。在小朋友說完后,老師請其他小朋友講講他還有什么優點是自己不知道的?是我們應該向他學習的呢?(游戲進行三到四次)(優點可以是:算數好、唱歌好、畫畫好、朗誦好、做操好、講衛生……)
注意:鼓勵那些不自信的兒童,根據課前準備的了解到的他的優點,引導他們自己找到自己的優點,建立自信。
(3)小組內討論一下,都給別的小朋友說說自己有什么優點媽咪愛&嬰網_幼兒園_教案_頻道
2.說說自己的缺點,也說說別人的缺點。
剛才我們小朋友啊都說了自己的優點,那我們身上還有哪些缺點呢?我們要像小蜜蜂那樣勇于承認自己的缺點,這樣我們才能變的更多人喜歡。
3.說說怎樣把自己的缺點變為優點。
根據自己的缺點,以尋找好朋友的形式,交流要互相學習什么,讓幼兒建立互助互利的同伴關系,相互監督,相互影響。(放歌曲《找朋友》)
4、教師小結:我們都有自己的優缺點,如果小朋友們之間相互學習好的方面,那我們的優點就會越來越多,我們的小朋友就會變得越來越棒。
活動延伸:
1、把自己的優點用不同的形式展現出來,可以是畫作、也可以是照片或DV
2、設計主題墻,每一個孩子都有屬于自己的一個區域,把小朋友們的展示布置上去(DV可以截圖),過一階段我們都會再做一份展現新優點的作品加在自己的墻面上,記錄下自己的成長。
故事:
今天老師到森林里去玩,認識了好多動物朋友。動物朋友們聽說老師要來給我們小朋友上課,都爭先恐后的要跟來和小朋友們交朋友。小朋友們我們要怎么做啊?來一起歡迎動物朋友!
小猴子自告奮勇的要第一個出場:“小朋友好,我是小猴,我本領可大了,我能上樹,能從一棵樹上輕松的到另一棵樹上,我和人類是親戚哦!我最聰明了,不像小豬,又懶又笨。小朋友們一定要喜歡我哦。”
小豬急了,跑上來:“不對不對,我一點也不笨,我最憨厚了,我長得圓圓胖胖的,多可愛啊,再說我脾氣好,大家都喜歡和我做朋友,不像大象,身體不勻稱不說,還總喜歡甩鼻子,難看死了”
大象不高興了,生氣的說:“不能隨便批評別人的長相,這樣很不禮貌。我個子高可以望的遠,再說我也有我的優點,身體大乘得人多啊,看幼兒園的小朋友都請我去做滑梯呢!大家都有長處的嘛,看忙忙碌碌的小蜜蜂也來了,它多勤勞啊。”
小蜜蜂高興的飛上來:“謝謝大象夸我,我就是小蜜蜂,每天忙著采蜜,小朋友們喝的甜甜的蜂蜜都是我采的哦,我們小蜜蜂最勤勞而且還很團結。可是我也有缺點就是做事容易沖動,只要有人靠近我們的家,我們就會緊張,有時候還會傷到無辜的人,這點我也在努力的跟小豬學習,爭取改正。”
教學反思:
從執教的情況來看,我覺得自己在課堂上的組織語言還有待加強,如何讓孩子對你的提問或是小結能更好的明白、理解,是自己在以后的教學中需要關注的一個重要方面。
幼兒園大班主題教案:碰一碰
活動背景
音樂給予人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情感的愉悅與釋放。所以,讓孩子在玩耍中感受音樂,應該是我們進行音樂教學活動的態度。
所以,本活動通過與指套傀儡、老師和同伴的玩耍和碰觸,使孩子體會音樂的節奏和舞蹈的動作,從而完成音樂教學的目的。
活動設計的主旨在于創設讓孩子多次感受音樂的機會,如欣賞指套傀儡的游戲、跟隨老師隨意地舞蹈、與同伴有模仿地舞蹈等,都是讓孩子在反復感受中,輕松而有興趣地進行游戲。
另外,孩子可能會在游戲進行了一段時期以后,產生自己的新玩法和新規則,我們要給予孩子—個寬松的環境,激發孩子的創造想象力。
內容與要求
1、感受歌曲和游戲的規則,養成聽音樂做游戲的習慣。
2、用踵趾小跑步積極參與游戲,并樂意表現歡快的情緒。
活動準備
指套傀儡。
過程與指導
欣賞感受—一理解體驗—一表現表達
(木偶游戲) (師生玩耍) (投入游戲)
一、看木偶做游戲
1.誰來了?小木偶要玩游戲,玩什么游戲呢?(木偶做“碰一碰”游戲二遍)
——熟悉音樂的旋律。
2.他們在做什么游戲?我們也來做吧。(先由兩個老師聽音樂玩游戲,反復時請出幼兒一起玩游戲,直到全體幼兒都參與游戲為止)這個游戲好玩嗎?(坐下休息休息)
——在跟玩中感受音樂的旋律、節奏、歌詞和動作。
二、了解游戲里的歌、動作和規則
1.這個游戲里有首歌的,我們是一邊玩一邊唱的,這首歌唱了些什么?(一起學唱)
——在多次感受之后,孩子相互補充,完整地學唱。
2.老師做游戲,你們幫我們唱歌。看看,你們唱到哪里,我正好找到好朋友了。
——既鼓勵了孩子歌唱,又提出了新要求。
3.老師和孩子一起玩,感受聽音樂正好找到好朋友的游戲規則。
4.剛才,你還用什么好看的動作來找朋友的?(提示:除了手的動作,還有好看的腳的動作嗎?——聽音樂用踵趾小跑步找朋友玩。)
~一新的舞蹈基本動作,就在玩的情緒的驅使下,進行著。
三、玩游戲
1.我們既要用好看的動作找朋友,又要很快地找到朋友。(玩游戲2~3遍)
2.你還想和好朋友碰哪里?(可以碰身體的任何部分)
——孩子在相互的碰觸中,體會著游戲的樂趣。如,他們頭碰頭、腳碰腳、屁股碰屁股,玩得非常高興。 ‘
如果孩子們可以,這個游戲的動作,可以由孩子們用自己喜歡的動作,重新表現。
活動目標:
1.積極愉快地參加游戲,并注意在游戲過程中不與他人擠在一起。
2.樂意邊唱邊與同伴合作游戲。
3.在熟悉音樂的基礎上,根據音樂內容及教師提示進行游戲。
4.在活動中幼兒傾聽音樂,大膽的游戲表演。
5.通過活動幼兒學會游戲,感受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幼兒準備:幼兒已學唱歌曲《碰一碰》。
2.教師準備:布娃娃一個。
活動過程:
1.教師一邊演唱歌曲,一邊手拿布娃娃隨音樂內容與幼兒互動進行游戲。
2.引導幼兒進行游戲。布娃娃唱歌,引導幼兒找一個朋友聽指令玩游戲。重點指導幼兒注意聽清楚教師的指令,“碰”之后,再開始做動作,并注意碰的動作不要太用力。
3.啟發幼兒想想還可以用自己身體的什么地方去與朋友碰一碰,邊唱邊做動作。
4.教師與幼兒共同游戲,提醒幼兒注意在游戲中不與他人擠在一起。
活動提示:
1.剛開始游戲時,可引導幼兒先集體商量好碰哪里,由老師說出,熟練后可先確定一名回答問話的人,這名幼兒會碰哪里,全體都碰哪里。
2.在音樂區角活動中可以提供此音樂,供幼兒結伴玩耍。
3.可作為親子游戲,增進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感情。父母可與孩子玩一些稍有難度的身體接觸游戲,如:小腳碰肩膀等。
附錄
碰一碰
1=C 4/2
( 1 1 3 4 ∣5 5 3 ∣4 4 2 2 ∣ 1 - )∣ 1 3 4 ∣
找 一個
5 3 ∣ 6 4 ∣ 2 –∣ 1 3 4 ∣ 5 3 ∣ 4 2 ∣
朋 友 碰 一 碰, 找 一個 朋 友 碰 一
1 – ∣ 4 4 ∣ 6 –∣x x x x ∣ x 0 ∣
碰 碰 哪 里? x x碰 x x
1 1 3 4 ∣ 5 5 3 ∣4 4 2 2 ∣ 1 - ║
(動作)
游戲玩法:
兩兩結伴游戲。
1 ~ 8小節:一邊唱歌,一邊走路。
9 ~10小節:臉轉向教師唱。
11~12小節:教師合唱:**碰**
13~16小節:兩名幼兒將指定的地方碰在一起。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以音樂游戲貫穿始終,由于我采用了邊唱邊和幼兒一起跳的形式,因此幼兒在不知不覺中就學會了歌曲的動作。通過與老師和同伴的玩耍和碰觸、與同伴有模仿地舞蹈等。都讓孩子在反復感受中,輕松而興趣地進行游戲。使孩子體會到了音樂的節奏和舞蹈的動作,從而完成了音樂教學的目的。也充分調動了孩子們“玩賞”“碰觸”的熱情,同時對身體各部分的名稱也有了深刻的認識。而圓圈的動作、換朋友的動作我又是以游戲的形式在商討中引導幼兒學習的,這樣既滿足了幼兒自由表現、自主創編的愿望,同時幼兒在藝術審美能力上也得到了提升。
情況分析
新學期開始了,今年我帶小班,孩子們每天來園時都是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可下午起床后,許多孩子都會把鞋子穿反。有一天我數了一下,班上居然有一大半的孩子都穿著反鞋子。為了幫助幼兒盡快適應幼兒園的生活,掌握穿鞋的本領,我仔細觀察了童鞋的基本特點,并結合幼兒的身心發展情況和《綱要》的要求設計了這個活動。
活動目標
1、能分清鞋的左右,學會自己穿鞋,提高觀察辨別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2、體驗自己做事的成就感。
3、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
4、了解保持個人衛生對身體健康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難點
分清鞋的左右,能正確地穿鞋。
活動準備
"鞋寶寶"木偶,每人一雙玩具鞋。三個分別貼有紅、藍、紫顏色標記的玩具筐,"找朋友""碰一碰"的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導入:音樂游戲"找朋友"
師:你找到好朋友了嗎?他是誰呀?小朋友知道嗎?我們的小腳也是一對好朋友呢!
二、新授
1、木偶劇《鞋寶寶》。
師:聽,什么聲音?誰在哭?原來是鞋寶寶,你為什么哭呀?
鞋寶寶:我被小朋友穿反了,我可難受了。
師:哦,原來是這樣呀,別急,我們來幫助你,誰愿意來幫忙呢?(請一幼兒幫忙)
鞋寶寶:謝謝小朋友,你們真是愛幫助人的好孩子,再見。
2、引導幼兒進一步辨別鞋的正反。
師:老師今天也帶來了兩雙鞋,你知道哪雙是正確的,哪雙穿反了嗎?它們有什么不同呢?
教師小結:穿對的鞋就像兩個好朋友頭碰頭,中間有個小窩窩,張著嘴在笑呢?
3、做游戲,反復操作,分清鞋的正反。
(1)音樂游戲"碰一碰"。
師:你們想和笑嘻嘻的鞋做游戲嗎?
老師為小朋友準備了很多鞋子,請你去選一雙一樣顏色的鞋子穿在小腳上,看看哪個小朋友穿得又快又正確。(做游戲"碰一碰")
(2)送鞋寶寶回家。
師:我們的鞋寶寶累了,它們的家在哪兒呀?(按顏色把它們送回家。)
(3)脫下自己的鞋子做游戲"碰一碰"。游戲結束,迅速穿好鞋子。
三、拓展:鼓勵幼兒盡量學會自己的事自己做
師:在以后的生活中我們要學會自己正確穿鞋,其實我們還會做很多很多的事呢。小朋友,你都會做些什么事呢?
師:你們真棒!我們要從小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一個能干的好孩子!
活動反思
這個小班健康活動為時二十五分鐘,孩子們在音樂聲中邊玩邊學,不亦樂乎。在和同伴一起尋找“小窩窩”的過程中,幼兒掌握了穿鞋的本領。(文章出自.快思教案網)在此后每天下午的起床這一環節,孩子們不僅自己動手穿鞋,還主動地和同伴互相檢查,尋找“小窩窩”。
我發現,雖然剛入園時孩子對家人的依賴較強,自理能力和常規知識懂得較少,但他們同時又是聰明的和善于學習的。只要老師勤于指導、巧妙構思和設計一些教育環節,就能幫助幼兒盡快適應集體生活,同時養成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設計意圖:
歌曲《碰一碰》是一首表達朋友之間相互友好的情感,體現朋友之間其樂融融的氛圍。它的歌詞淺顯易懂、易學易唱而且具有游戲性和趣味性,非常適合小班幼兒學唱、游戲。
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特別是小班的孩子,剛入園時,都有一定的自我中心傾向,在社會交往方面表現出如退縮、拒絕、遠離等情緒傾向,與同伴之間還沒有達成很好的溝通。為此,我設計了《碰一碰》這個音樂活動。讓孩子們在通過對歌詞進行動作演繹,體驗與同伴碰頭、碰肩、碰手的快樂,初步培養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使其身心健康的發展。
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大膽的用身體不同部位創編不同的相互觸摸動作,體驗游戲帶來的快樂。
2、感受2/4拍樂曲的節奏特點,練習一拍一下有節奏的動作。
3、認識、區別身體部位,培養幼兒初步的合作游戲意識。
活動準備:
音樂磁帶(伴奏帶、有唱詞帶)、身體各部位圖片
活動前幼兒已熟悉歌曲《碰一碰》
用即時貼貼好的內外雙圓形場地間隔20厘米。
活動過程:
一、聽《碰一碰》音樂伴奏帶拍手入場,走成一個圓圈。
我們的活動室里有兩個圓圈,一個是大圓圈媽媽,它里面有個小圓圈寶寶。我們聽著好聽的音樂走大圓圈媽媽吧!
二、游戲:與小圓圈寶寶碰一碰
1、我們的身體有許多不同的部位,這是(教師手指頭部,幼兒回答),這是(教師伸出雙手,幼兒回答),還有······幼兒自由回答。
2、教師出示相應身體部位圖片,請幼兒找出自己相應部位
3、我們小腳和大圈圈媽媽交朋友了,小圓圈寶寶也想和我們交朋友,你想把身體的哪個部位和小圓圈碰一碰,交個朋友呢?
根據幼兒回答集體游戲,幼兒看身體部位圖片游戲。
4、幼兒聽音樂碰一碰進行游戲。(在音樂的最后一句與小圓圈碰一碰)
三、游戲:碰一碰
1、我們把身體的許多部位都和小圓圈交朋友了,真有趣!
2、還有一個更有趣的游戲,想不想玩?怎么玩的,先來聽一聽。
3、你聽到這個游戲是怎么玩的?引導幼兒講述歌詞內容。和誰碰一碰?碰哪里?(教師示范)
4、你想和哪個朋友碰一碰,碰哪里?(幼兒個別示范)
引導幼兒用不同部位替換歌詞表演歌曲。如:鼻子碰鼻子、屁股碰屁股、臉碰臉、腳碰腳,并出示圖片。
5、剛才的小朋友碰了哪些地方?(看圖片)
6、幼兒分組、集體游戲。
四、結束活動
我們今天玩得真開心,走!我們去和別的朋友玩玩《碰一碰》的游戲吧!
附錄
碰一碰
1=C 4/2
( 1 1 3 4 ∣5 5 3 ∣4 4 2 2 ∣ 1 - )∣ 1 3 4 ∣
找 一個
5 3 ∣ 6 4 ∣ 2 –∣ 1 3 4 ∣ 5 3 ∣ 4 2 ∣
朋 友 碰 一 碰, 找 一個 朋 友 碰 一
1 – ∣ 4 4 ∣ 6 –∣x x x x ∣ x 0 ∣
碰 碰 哪 里? x x碰 x x
1 1 3 4 ∣ 5 5 3 ∣4 4 2 2 ∣ 1 - ║
(動作)
游戲玩法:
兩兩結伴游戲。
1 ~ 8小節:一邊唱歌,一邊走路。
9 ~10小節:臉轉向教師唱。
11~12小節:教師合唱:**碰**
13~16小節:兩名幼兒將指定的地方碰在一起。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以音樂游戲貫穿始終,由于我采用了邊唱邊和幼兒一起跳的形式,因此幼兒在不知不覺中就學會了歌曲的動作。通過與老師和同伴的玩耍和碰觸、與同伴有模仿地舞蹈等。都讓孩子在反復感受中,輕松而興趣地進行游戲。使孩子體會到了音樂的節奏和舞蹈的動作,從而完成了音樂教學的目的。也充分調動了孩子們“玩賞”“碰觸”的熱情,同時對身體各部分的名稱也有了深刻的認識。而圓圈的動作、換朋友的動作我又是以游戲的形式在商討中引導幼兒學習的,這樣既滿足了幼兒自由表現、自主創編的愿望,同時幼兒在藝術審美能力上也得到了提升。、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