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園本教研活動——美術教育活動PPT課件這個PPT共15頁,該文件包含了PPT課件。主要包含兒童美術教育的重要意義,兒童美術的特點和分類,兒童美術教育的原則,學前兒童美術教育的方法,不同年齡階段的學前兒童的繪畫教育等,歡迎點擊下載。一 兒童美術教育的重要意義
1、美術教育就是要充分開發兒童的智力,提高孩子的審美能力,促進其在藝術個性方面的發展。
2、美術教育可以提高兒童學習其他學科的效果。
二 兒童美術的特點和分類
(一)兒童美術的特點
1、兒童美術中透出的是孩子直接的感知能力
2、兒童美術給了孩子無限的創作空間
3、兒童美術充分表現出孩子的想象力
(二)兒童美術的分類
1、繪畫
從使用工具材料及表現形式上區分:蠟筆畫、彩色鉛筆畫、粉筆畫、彩色水筆畫、手指畫、棉簽畫和水彩畫等;從性質上區分:命題畫、想象畫、故事畫、填色畫和集體畫;從內容上區分:物體畫、情景畫、意愿畫和裝飾畫等。
2、手工
運用可操作性的材料(如泥、剪刀、紙盒、蛋殼等),通過折、剪、編、插、粘貼、組合等造型手段,完成的具有一定平面、立體或可活動的形象,反映和表達幼兒對客觀世界認識和感受的造型藝術活動??煞譃榧埞ぁ⒛喙ず驼迟N。
3、自制玩具
4、美術欣賞
三、兒童美術教育的原則
1、自然性原則
自然性原則是指在學前教育中,教育者要樹立正確的學前兒童觀,遵循學前兒童身心發展的特點,開展既能促進學前兒童發展,又不失學前兒童自然天性的教育活動。
2、多樣性教育原則
多樣性包含豐富的含義,是豐富性與個別性的統一,它既是一個藝術標準,又是學前兒童發展上的需求。
3、興趣性教育原則
興趣性教育原則是指為了讓學前兒童對美術活動感到饒有趣味,帶著喜好的情緒積極熱心地參加,教學要注意引起他們濃厚的學習興趣,以調動起學習積極性
4、直觀性教育原則
直觀性教育原則是指在指導學前兒童進行美術活動時,要使兒童在直接感知客觀事物、形成鮮明的感性認識的基礎上,再進行繪制活動,學前兒童是“用形式、聲音、色彩和感覺思維的”。
5、系統性教育原則
系統性教育原則,是指在本學科內容的安排上由淺入深的連貫性;與其他各科教材內容縱橫聯系的邏輯性;學前認識客觀事物,掌握知識技能的順序性。(掌握知識技能要注意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安排教學進度計劃,要考慮繪畫、手工之間,繪畫、手工與其他學科之間安排合理搭配。
6、審美教育原則
審美教育原則是根據學前兒童美術教育的任務提出的重要原則。
7、發展性教育原則
發展性教育原則,是指在美術教學中,由教師提供與學前兒童年齡和發展階段相稱的刺激,使其在原有的知識、技能和智力的發展水平上,得到新的提高和發展。
8、靈活性教育原則
靈活性教育原則是指在美術教學中,由于教育諸因素的差異,教師施教時要靈活而富于創造性。
四、學前兒童美術教育的方法
1、觀察分析法:是指在教師的引導下,學前兒童有意識、有目的地通過視覺感官感知事物,用腦思考并進行比較的一種方法。
2、示范演示法:是以實際示范操作與語言解釋相配合,把事物的發展變化顯示出來。
直接示范講解法(直觀法)是美術活動常見的方法。運用直觀法發揮兒童主動性必須做到以下兩點:雙向提問(設置有效的問題,讓孩子帶著問題去看去聽;給孩子提問的時間)主次分明,主要講解重點、難點。
直觀法有兩種方式:結合實物講解;結合范例講解。
演示法有三種:
歸納法是引導學前兒童觀察所要表現的物象是由哪些基本形狀構成的,并加以歸類。(如筷子是直線,下雨是斜線,太陽、西瓜、氣球是圓形等等。)
分解法(分為幾個部分,從局部到整體的逐步掌握)
添加法就是教師課前畫出形象上的較難畫的部分,讓學前兒童在此基礎上添畫上短缺的部分使之完成。
3、游戲練習法:是使美術教學活動以娛樂或玩耍的方式驚喜,使學前兒童饒有興致地反復學習和操作的方法。(添畫游戲、涂色游戲、構圖游戲、智力游戲)
4、言語法:
講究科學的方法能夠增強語言記憶能力,具體方法如下:
故事記憶法、構圖記憶法、繪圖記憶法、提問記憶法、猜謎記憶法、表演記憶法、情境記憶法、操作記憶法。
5、形象比喻法:是在教兒童畫比較復雜的物體時,借用他們熟悉的簡單事物形象來比喻的方法。
6、情境激勵法: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為學前兒童精心選擇和設計一定的充滿色彩的情景、環境,以激勵他們表現物象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的方法。
7、豐富聯想法:是指教師在學前兒童的美術構思、構圖過程中,引導他們以感知事物為基礎,通過回憶一件事物想起另一件事物的方法。
以上幾種教學法,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往往需要結合運用,教師還要根據具體情況,靈活選擇,綜合運用,并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總結出更好的經驗,創造出新的、行之有效的好方法,豐富和完善學前兒童美術教育教學。
思考與練習:
1、以一個美術活動為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貫徹的教學原則及運用的教學方法。
2、對不同年齡段的學前兒童如何進行繪畫教學?
五、不同年齡階段的學前兒童的繪畫教育
(一)小班繪畫教育
1、小班兒童學習美術的心理特征
1)小班兒童對外界的各種事物都感到新奇,觀察時,不注意順序,只能觀察事物的粗略輪廓,識別面積較大的單個的形狀和突出的部分;喜歡隨意圖畫,能畫出單個物體的基本形狀和主要部分。
2)小班兒童能辨別紅、綠、黃、藍等基本顏色,但不能區別色度,不能把顏色及其名稱正確的聯系起來。
3)小班兒童能分辨上、下空間方位,但很難在畫面上表現出上下空間方位。
4)小班兒童手指和手腕的小肌肉尚沒有充分發育,手的動作很不準確,但對動手的活動具有一定的興趣,使用工具、材料很不熟練,還不能運用自如。
5)想象行為中無意想象占據重要地位,思維由直覺行動思維過渡到具體思維,情感具有易變性、沖動性。
2、小班繪畫基本要求
1)教會學前兒童認識和使用繪畫工具、材料。
一般是用蠟筆、彩色水筆、彩色鉛筆等工具、材料。
2)培養正確的繪畫習慣。
坐姿(頭正、身直、臂開、足安);執筆的姿勢;正確的擺放繪畫材料;認識筆和紙的功能。
3)指導小班兒童認識色彩
培養興趣;認識和學會使用3-6種顏色。
4)培養小班兒童掌握繪畫基本技能
(二) 中班繪畫教育
1、中班兒童學習美術的心理特征(略)
2、中班繪畫基本要求
1)用幾何形表現物體的主體部分和主要特征。
2)從物體畫發展到簡單的情節畫。
3)教學前兒童選擇與實物相似的顏色畫畫,逐步做到涂色均勻。
4)學習簡單的裝飾圖案畫技能。
5)學習運用多種材料作畫的能力
彩墨畫、紙版漏印、噴灑印畫、組畫。
(三) 大班繪畫教育
1、大班兒童學習美術的心理特征(略)
2、大班兒童繪畫基本要求
1)用幾何表現物體的特征和細節,初步學會描繪人物和動物。
2)能根據自己的印象和想象畫簡單的情節畫,并能恰當的安排畫面。
3)提高裝飾圖案化水平。
4)根據圖畫的內容,會使用各種顏色,色彩鮮明。
5)運用多種繪畫工具和手段,充分表現自己的認識和情感。
繪畫教學對于發展學前兒童的感知能力,培養學前兒童的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和形象思維能力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繪畫教學能豐富學前兒童的知識,教給學前兒童繪畫的簡單技能,并能培養積極的觀察生活、大膽的表現生活的良好習慣,因此,他在整個學前兒童美術教育中站著十分重要的地位。
思考與練習:(分組進行)
1、小班教師組:學前兒童美術繪畫活動設計哪幾個方面?繪畫活動指導應注意的問題?
2、中班教師組:學前兒童美術手工活動設計哪幾個方面?手工活動指導應注意的問題?
3、大班教師組:學前兒童美術欣賞活動設計哪幾個方面?欣賞活動指導應注意的問題?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