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生活中的垃圾
活動目標 1、知道垃圾的來源及處理方法。 2、激發保護環境的情感。 活動準備 1.ppt課件:垃圾分類與處理
活動過程 一、美麗的公園 1.觀察圖片:公園 教師:你們看,公園里美嗎?公園里的什么很美麗?為什么?
2.激發幼兒產生保護環境的意識 圖片:隨意丟瓜皮、果殼、包裝盒的行為。 討論:隨意亂扔的行為對嗎?應該怎樣做? 知道應該將瓜皮、果殼、扔到垃圾箱內。
二、了解垃圾的來源及處理方法 課件:垃圾分類與處理
1.哪些地方會產生垃圾? (工廠、菜場、餐館、賓館、辦公室、家庭、超市等等。)
2.討論:垃圾最后都到哪里去了?
3.教師小結:垃圾被倒入垃圾桶后,由環衛工人收集起來運走。 大部分會被埋到填埋場,但填埋場既占地方又不利于環境保護。 有的垃圾會被送到焚化爐焚化,但這又會排出有害煙霧。
三、了解垃圾的回收利用 課件演示 1.有些垃圾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因為他們是用大自然中的寶貴材料制成的。 討論:哪些垃圾可以回收再利用?為什么?
2.垃圾中可以再生利用物品大致可分四類。 (1)金屬。如可樂罐等回收后送往工廠,可以再生為各種金屬物品; (2)紙張。利用舊報紙、包裝盒、包裝紙等做原料,可以制成各種餐巾紙、紙盒等; (3)玻璃。汽水瓶、酒瓶等玻璃瓶經過清洗、消毒后,可以重復使用; (4)塑料、香蕉。如酸奶瓶、廢輪胎等經過加工可以制成其他塑料、橡膠制品。
四、不會腐爛的垃圾 觀看課件 1.塑料不容易腐爛,是白色垃圾。 2.樹葉,紙制品等時間久了可以腐爛。 3.告訴幼兒:不要隨地亂扔那些不會腐爛的廢品。 五、討論:日常生活中哪些東西是由垃圾再生材料制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