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0-09-02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小班語言活動抓癢癢教案反思,是優秀的小班語言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活動目標:
1、理解兒歌的內容,知道要關心老人。
2、通過觀看情景表演的方式,感知兒歌內容,學習有表情地朗誦兒歌。
3、能與同伴合作輪流抓癢癢,體驗抓癢癢的感受和樂趣。
活動準備:
1、教師和一位小朋友排練兒歌情景表演。
2、扮演奶奶的道具,例如:頭巾、眼鏡等。
3、幼兒用書人手一冊。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故事表演,初步感知故事內容。
教師:小朋友,你們猜猜我是誰?對了,我是老奶奶,哎喲!我的背后癢癢了,讓我自己來抓一抓吧,哎,夠不著,抓不到怎么辦?
幼兒邊念兒歌邊根據兒歌內容表演相應的抓癢動作。老師配合表現奶奶笑哈哈的樣子。
二、理解故事1. 你看見了誰?他們在干什么?
2.寶寶為什么要幫奶奶抓背?他是怎樣幫奶奶抓背的?奶奶高興嗎?
三、再次欣賞兒歌表演。
1.表演兒歌,鼓勵幼兒跟著小朋友一起朗誦兒歌。
2.學習表演兒歌《抓癢》。
啟發并鼓勵幼兒根據每一句兒歌的內容,嘗試探索用身體動作表演兒歌。教師:奶奶年紀大,背癢沒辦法,做什么動作表演呢?……帶領幼兒完整地邊念兒歌邊表演動作。重點引導幼兒感知練習:輕輕地從左到右、從上到下地抓癢癢。
四、感知體驗抓癢癢的身體反應,體驗癢癢的樂趣。
1.幼兒討論:為什么抓到胳肢窩,奶奶就笑哈哈呢?
2.你知道抓哪里會有癢癢的感覺?你知道怎樣抓會有癢癢的感覺呢?幼兒與同伴相互抓一抓癢癢,探索感知抓癢癢的奇妙感受,提醒幼兒注意動作不要太重,以免傷寒對方。
3.鼓勵幼兒大膽講述抓癢的感受,交流抓癢癢的經驗。
五、活動延伸小寶寶真可愛,奶奶背癢能主動關心她,小朋友,你在家里也關心老人嗎?你是怎樣關心他們的?
教學反思
活動生動有趣,層次清晰。教師在遵循小班幼兒年齡特點和學習規律的基礎上對活動進行設計和組織,創設輕松愉悅地心理環境和游戲情境,提高幼兒對音樂活動的興趣。首先,教師的語言生動形象,具有親和力和感染力,在活動的整個過程中,為幼兒創設了一個寬松的心理環境,幼兒情緒愉悅,積極參與。其次,游戲情境的創設,包括手指游戲和情境表演游戲。尤其是手指游戲的創新運用,調動起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幼兒在玩中學,手指動一動,唱一唱,體驗到歌唱活動的輕松和愉悅。 藝術活動的價值在于幼兒情感的體驗和創造性的表達。而幼兒的學習有個慢慢內化的過程,因此在第一次教學活動中教師不必操之過急,應該給孩子留一些內化的時間,情緒到了幼兒自然就唱地更好了。
《小班語言:下雨的時候》:小班語言活動下雨的時候教案主要包含了設計意圖,活動目標,活動難點,活動準備,活動過程等內容,理解故事內容,能用連貫語言表達動物間的對話,并學習詞:頂、避雨。感受幫助別人和被別人幫助的快樂情感。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小班語言活動課,快來看看小班語言下雨的時候教案吧。
《小班講述活動:離群的小雞》:小班語言活動離群的小雞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等內容,觀察圖片,理解圖片的內容,能大膽于表達自己的想法。懂得不能隨便離開大人世或集體。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小班語言活動課,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講述活動離群的小雞教案吧。
《小班繪本教案:老鼠阿姨的禮物》:小班語言活動老鼠阿姨的禮物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等內容,著仔細觀察畫面的細微處,對故事充滿期待與好奇。過操作,進一步理解眼睛、耳朵、手、鼻子、嘴巴等器官的作用。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小班語言活動課,快來看看小班繪本老鼠阿姨的禮物教案吧。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