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7-24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小班數學優質課修路教案反思,是優秀的小班數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活動目標:
1、區分圓形、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
2、初步感知圖形之間的轉換關系,嘗試拼合圖形。
3、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4、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5、培養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
活動準備:
1、用硬紙板制成一條“小路”,上面鏤刻大小不同圓形、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土坑”,鏤刻下來的圖形涂上顏色即成“石塊”。(將個別圓形、正方形兩等分)
2、兔媽媽胸飾。
活動過程:
1、游戲“做夾心餅干”,復習對圓形、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的認識。
教師扮成兔媽媽,幼兒扮成小兔。
教師:“天氣太冷了,兔奶奶生病了,我們去看望她好嗎?”
教師:“我們帶點什么去好呢?”
游戲“做夾心餅干”,要求將圖形標記貼在胸口,找一個貼相同圖形的幼兒做朋友,最后要說出做的是什么形狀的夾心餅干。
2、引起幼兒玩“修路”游戲的興趣。
教師:“做好了夾心餅干,我們一起到兔奶奶家去吧,到兔奶奶家要經過一條小路,可是這條小路壞了,怎么辦呢?”
3、幼兒“修路”,辨知圖形。
教師先帶領幼兒觀察一下小路有哪些圖形,然后請幼兒拿“石塊”一一對應地嵌入小路的“土坑”中。
3、嘗試組合圖形。
啟發幼兒想辦法把兩塊半圓形的“石塊”和兩塊長方形的“石塊”嵌入“土坑”中。
4、游戲“踩石頭”。
教師:“小路修好了,我們一起到兔奶奶家去吧,不過在過小路的時候我們一起來玩個踩石頭的游戲,我拿出什么形狀的圖形,你們就去踩什么形狀的“石頭”并說出這是什么形狀。“
5、到兔奶奶家,結束活動。
教學反思:
數學活動對于小朋友來說是個很愉快的課程,因為整節活動中游戲的時間多,而且小朋友動手操作的機會比較多,但是要讓孩子們能真正的理解這節教學活動的內容,并做到熟練掌握、靈活運用卻不是那么容易。
《小班數學教案:上下關系》:小班數學活動上下關系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等內容,能區別兩個物體之間的上下關系。在操作中能正確使用方位詞表達兩者之間的上下關系。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小班數學活動課,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數學上下關系教案吧。
《小班數學教案:去小熊家做客》:小班數學活動去小熊家做客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動目標,準備,過程等內容,創設生活化的游戲情景,鼓勵幼兒大膽運用各種感官來感知同一物體中的“最大”和“最小”,并試著用簡單的語言描述自己的操作過程。在游戲中體驗學數學的快樂。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小班數學活動課,快來看看小班數學去小熊家做客教案吧。
《幼兒園數學教案:3以內的數數》:小班數學活動3以內的數數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等內容,在操作活動中學習3以內的數數。學習單位量詞,了解數的實際意義。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小班數學活動課,快來看看幼兒園數學3以內的數數教案吧。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