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0-12-18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小班音樂好娃娃教案反思,是優秀的小班音樂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歌曲,激發幼兒尊敬長輩,關心他人的情感。
2、培養幼兒的節奏感和音樂表現力。
3、引導幼兒理解歌詞內容,教幼兒學會較準確地唱歌。
教學準備:
提前聽錄音、錄音機、磁帶、有關情境表演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出課題。
師:今天老師要給你介紹一位懂禮貌,尊敬老人的好娃娃,你猜猜他平時的表現是怎樣的?(啟發幼兒結合平時對待老人的態度,猜猜好娃娃的表現。)
二、在音樂聲中情景表演,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并初步感受歌曲。提問:
1、好娃娃帶來了誰?(爺爺、奶奶、爸爸、媽媽)
2、爺爺是怎樣的?好娃娃是怎樣對待爺爺的?爺爺高興嗎?用同樣的方法啟發孩子說奶奶。
3、爸爸媽媽看了是怎樣的態度?是怎樣說的?教師可以根據幼兒的回答用歌詞進行總結。
三、幼兒學唱歌曲。歌曲的題目叫做《好娃娃》在此環節中解決重難點。
1、教師示范唱一遍。
2、請幼兒跟唱。
3、請幼兒集體唱。
四、延伸活動:辦家家
附歌詞:
爺爺年紀大呀,嘴里缺了牙,
我給爺爺端杯茶呀,爺爺笑哈哈。
奶奶年紀大呀,頭發白花花,
我給奶奶搬凳坐呀,奶奶笑哈哈。
爸爸和媽媽呀,齊聲把我夸,
尊敬老人有禮貌呀,是個好娃娃。
活動反思:
今天的音樂活動,內容是一首活潑歡快的歌曲,講述的是好娃娃如和尊敬關心爺爺奶奶的事情。幼兒在熟悉歌詞的基礎上體會情感,表現歌曲的氣氛,愿意學學歌中的好娃娃,在家中做個關心老人的好孩子是活動的重點。歌曲的意境可以通過具體的音樂形象來表現、恰當地根據歌曲的內容創設生動具體的情景,使幼兒通過想象、聯想來理解歌曲,可使教學活動情趣盎然,生動活潑。如教歌曲《好娃娃》時,我創設了情境化教育環境,頭發花白的“爺爺”走了上來(拄著拐仗),“小娃娃”急忙為“爺爺”搬凳子,爺爺笑哈哈;“奶奶”走了上來,步履蹣跚,嘴巴一張一合(沒牙),“小娃娃”急忙給“奶奶”端了一杯茶,然后再學唱相應的句子,這時大部分幼兒很有興趣,迅速理解了這首歌的內容。當“爸爸”“媽媽”親切地夸獎“你尊敬老人有禮貌是個好娃娃”時,歌曲《好娃娃》就充滿了感情色彩,“尊老愛幼”得到了自然的表現,幼兒真正領會了“尊敬老人有禮貌”的“光榮”、身臨其境才能“心”臨其境,產生同感音樂活動中讓幼兒身臨其境,可以增強幼兒的主動參與意識,自然地將自己角色化,與角色融在一起。
《小班音樂活動:全靠小耳朵》:小班音樂活動全靠小耳朵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等內容,愿意模仿小動物的叫聲和動作,體驗音樂活動的樂趣!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小班音樂活動課,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音樂活動全靠小耳朵教案吧。
《小班音樂活動:誰是小懶蟲》:小班音樂活動誰是小懶蟲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等內容,初步學唱歌曲,能較自然地唱弱起拍,借助動作的提示,理解并記憶歌詞。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小班音樂活動課,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音樂活動誰是小懶蟲教案吧。
《小班音樂教案:小猴與鱷魚》:小班音樂活動小猴與鱷魚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等內容,在樂曲情節提示中初步學玩《小猴與鱷魚》的游戲。能分辨在樂曲“鱷魚來了”處小猴藏起來,在“鱷魚走了”處跑出來自由玩耍,并啟發幼兒嘗試利用身體不同部位進行“蕩秋千”、“藏起來”。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小班音樂活動課,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音樂小猴與鱷魚教案吧。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