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0-09-04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小班音樂活動大鼓小鼓教案反思,是優秀的小班音樂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感受歌曲的強弱變化,掌握× ×∣ ×× ×∣的節奏型。
2、引導幼兒學唱歌曲,體驗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大鼓、小鼓各一面,鼓槌;圖譜;樂曲《春天》、《春天在哪里》錄音磁帶。
2、事先排好律動,學會練聲曲《春天真美麗》。
3、幼兒成半圓坐好,中間空出空隙。
4、鋼琴伴奏,黑板、夾子、遮蓋布等。
活動過程:
一、律動導入師:"春天來了,小動物們都出來唱歌跳舞了,我們也來唱歌跳舞吧。" (幼兒聽《春天》的音樂做律動,并找個位置坐好。
二、練聲《春天真美麗》。
師:"小朋友,春天美嗎?我們一起來唱《春天真美麗》吧!"(教師彈琴,引導幼兒練聲。)
三、學唱新歌。
1、教師有表情地范唱歌曲,幫助幼兒熟悉歌曲的旋律和歌詞。
師:"春天真美麗,小朋友在春天里唱歌跳舞真快樂,大鼓小鼓也來唱歌了!我們一起來聽一聽,他們唱了些什么?"2、出示圖譜,幫助幼兒理解圖譜的含義。
3、引導幼兒邊看圖譜邊演唱歌曲。
4、出示大鼓小鼓,幫助幼兒感受歌曲的強弱,引導幼兒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5、引導幼兒用動作來表現歌曲的強弱。
6、引導幼兒跟著鼓聲來唱歌。
四、放音樂《春天在哪里》,引導幼兒到教室外面去尋找春天,結束活動。
師:"小朋友唱得真不錯!現在老師就把大鼓和小鼓放在我們的音樂區,等一下,感興趣的小朋友可以來這里一邊敲鼓一邊唱歌,好嗎?""小朋友你們看,春天來了,美麗的花兒開放了,我們一起跟著音樂到外面去尋找春天吧!"
活動反思
“大鼓和小鼓”是一節奧爾夫音樂活動。活動目標主要讓幼兒喜歡和教師、同伴一起參加音樂游戲;感受大鼓、小鼓的不同的節奏,發展音樂感知能力。
活動準備有大鼓和小鼓;活動過程中,小朋友們很喜歡敲大鼓、小鼓,打節奏。活動的重難點是激發幼兒喜歡參加音樂游戲的興致并感受大鼓和小鼓不同的節奏。
在本次活動中,小朋友們知道dong dong 和 tong tong,但在唱的時候,有的孩子不能區分強弱,什么時候唱的高,什么時候唱的低,覺著好玩有趣,象聲詞唱的都一樣高。因而在唱之前,要讓幼兒多聆聽感知。上課過程中,幼兒對于歌曲的學習雖然有些困難,但最終也能在教師的引導下初步的運用強弱對比,實物演奏的方法來演唱歌曲。在用大鼓小鼓敲擊樂器“感應強弱”時,小朋友很積極的敲,但節奏、強弱把握有待提高,部分幼兒節奏感不強,拿到樂器會敲個不停。對此,在發樂器之前,可先讓幼兒拍手,拍身體不同部位先進行練習,熟悉節奏;對于小朋友能力的預設不夠準確,關注不夠多,這一點主要體現在歌曲教學中,遇到問題未能靈活解決,老師掌控課堂的能力有待于提高。
《小班舞蹈教案:踵趾小跑步《蘋果豐收》》:小班音樂活動踵趾小跑步《蘋果豐收》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等內容,學習踵趾小跑步,并隨音樂合拍地做摘果子和跳踵趾小跑步動作。創編不同方位的摘果子動作,豐富幼兒的想象力。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小班音樂活動課,快來看看小班舞蹈踵趾小跑步《蘋果豐收》教案吧。
《小班音樂活動教案:春天教案(附教學反思)》:小班音樂活動春天教案(附教學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活動反思等內容,粗淺地感受歌曲的優美旋律,會用甜美的聲音歌唱,能根據歌詞內容用自己喜歡的動作進行表演,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小班音樂活動課,快來看看春天教案吧。
《小班音樂活動教案:小雨點跳舞教案(附教學反思)》:小班音樂活動小雨點跳舞教案(附教學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教學反思等內容,熟悉歌曲旋律,初步學唱三拍子歌曲《小雨點跳舞》,嘗試用繪畫的形式創編部分歌詞并在創編活動中體驗歌唱帶來的喜悅,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小班音樂活動課,快來看看小雨點跳舞教案吧。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