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7-21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小班科學公開課什么不見了教案反思,是優秀的小班科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活動意圖:
小班幼兒剛入園,年齡小、動手能力弱,所以選擇了直觀、操作性強的活動《什么不見了》,讓幼兒初步感知溶解現象,把自己的發現運用簡單的語言告訴老師和同伴。
活動目標:
1.感知溶解現象。
2.把發現用語言表達出來。
3.通過活動發展思維,激發求知欲。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每人一個杯子,一根攪拌器。
2.白糖、鹽、奶粉、果珍、味精、肥皂片、水果(蘋果片、橘子瓣等)、大豆、紅豆、綠豆、小石子,沙子等。
活動過程:
一、引起幼兒觀察與學習的興趣
1.出示一杯清水,白糖,觀察白糖放進水里的變化?
2.又拿出一杯清水,小石子,小石子放進水里的變化?
什么東西放進水里能溶化?
二、任選一種材料幼兒實驗
1.讓幼兒知道實驗材料的名稱。
鹽、奶粉、果珍、味精、肥皂片、水果片、紅豆、綠豆、大豆、小石子、沙子等。
2.選一種材料放進水里,觀察結果。
3.知道有的東西放進水里看不見,溶化了,有的東西不溶化能看得見。
三、教師提問
說一說你把什么東西放在水里了?怎么樣了?把自己的發現告訴老師和小朋友。
活動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觀察物質溶解于水的現象。
活動反思:
科學活動要選擇貼近幼兒生活,又能激發幼兒的興趣,具有生活性和游戲性的內容。整個活動的步驟比較清晰,操作性和探索性很強,操作過程中,初步感知溶解現象,進而發展發展幼兒的思維和語言,激發求知欲。在整個活動進行中,幼兒自己發現有些能溶解,有些不能溶解的現象,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不足之處:
每位幼兒一個杯子,只能做一次實驗,減少了幼兒的操作次數,局限了幼兒的思維發展。
《小班優秀科學教案:有生命和無生命》:小班科學活動有生命和無生命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動前評析,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實錄等內容,在操作活動中讓幼兒學會區分有生命的與無生命的物體,進一步掌握分類的方法。讓幼兒了解有生命的物體是不斷生長變化的,而無生命的物體則不能。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小班科學活動課,快來看看小班優秀科學有生命和無生命教案吧。
《小班科學教案:我有耳朵和鼻子》:小班科學活動我有耳朵和鼻子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等內容,初步知道耳朵和鼻子的用處,了解一些簡單的保護方法。能用耳朵聽辨不同聲音,學習用鼻子聞氣味的方法。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小班科學活動課,快來看看小班科學我有耳朵和鼻子教案吧。
《小班科學教案:可愛的蛋寶寶》:小班科學活動可愛的蛋寶寶教案主要包含了課題生成,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課題評價等內容,在玩蛋的過程中讓幼兒探索蛋的秘密,培養幼兒大膽敢于創新的能力,并在活動中獲得成功的喜悅。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小班科學活動課,快來看看小班科學可愛的蛋寶寶教案吧。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