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0-11-16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中班音樂豬小弟教案反思,是優秀的中班音樂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活動目標:
1、學習用快且跳躍和慢且連貫的兩種不同的方式歌唱,以表現歌曲的形象、內容、情感。進一步感受和表現歌曲的前奏、間奏和尾奏。
2、在老師的啟發幫助下 ,學習為歌曲創編第4段歌詞。
3、學習體驗在歌唱活動中進行創造、合作表演、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頭飾:(豬小弟、豬媽媽、小羊、小兔)
活動過程:
1、猜謎語。
教師請幼兒猜謎:“肥頭大耳一身膘,每天吃飽睡大覺,走路搖著小尾巴,嘴里唱著哼哼調。”猜一動物名稱。
2、學唱新歌
1)聽音樂《豬小弟》,進行提問:“豬小弟去找了誰?發生了什么事?分別又說了什么?”幼兒進行模仿小動物們所說的話及進行創造其動作。
2)幼兒跟著錄音機唱新歌1~3段,并唱出其切分音及念出對白處-“臟死啦!走開”念出其厭惡、討厭(與幼兒進行討論)
3)啟發幼兒用不同的表情和方式演唱,教師進行提問:
1、豬小弟找朋友玩時,他的心里怎樣(高興)應該怎么來唱(稍快且跳躍)
2、豬小弟哭著回家時他的心里又是怎樣(傷心)應該怎么來唱(慢且較連貫)
4)隨音樂〈洗澡歌〉做洗澡的動作。
師:“聽!這是什么聲音啊?哦是小豬在洗澡!讓我們一起來跟著音樂做一做洗澡的動作。”(隨音樂與幼兒做洗澡動作)
4、創編第4段歌詞,讓幼兒知道干凈的孩子人人愛。
1)音樂停止,出示干凈小豬。師:“澡洗完啦!小豬變得怎么樣啦?(與幼兒進行討論)這時的小豬再去找他的朋友玩時,他的朋友會怎樣來對待他呢?豬小弟變干凈了,他的心情怎么樣?會說些什么?”
2)教師幫助幼兒創編歌詞并填入歌曲中。
5、分角色進行表演。
教學反思:
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手段,結合音樂本身的要素,讓幼兒感受到不同的音樂形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學習音樂、享受音樂,音樂是情感的藝術,只有通過音樂的情感體驗,才能達到音樂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兒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實踐過程中,培養了幼兒的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通過成功的音樂活動,會提升孩子們對音樂活動的興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較為弱的孩子對音樂活動的自信心。
《中班音樂教案:小矮人找朋友》:中班音樂活動小矮人找朋友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等內容,通過撕報紙、傳球等游戲,感知歡快樂曲中的延長音,表達自己對音樂的理解,增強對音樂的敏感度。感受傾聽音樂、合作游戲帶來的快樂。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中班音樂活動課,快來看看中班音樂小矮人找朋友教案吧。
《中班韻律活動:小老鼠和泡泡糖(第二版)》:中班音樂活動小老鼠和泡泡糖(第二版)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學理論依據與實施策略,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活動過程等內容,知道亂扔泡泡糖會污染環境,建立初步的環保意識。探索泡泡糖粘在身體各部位的動作,體驗韻律活動的快樂。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中班音樂活動課,快來看看中班韻律活動小老鼠和泡泡糖(第二版)教案吧。
《中班音樂活動教案:風兒和云兒教案》:中班音樂活動風兒和云兒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動目標,活動重、難點,活動準備,活動流程等內容,通過欣賞,讓幼兒理解詩歌的內容,感受詩歌中的美感,引導幼兒按照詩歌提供的線索,創造性地想象和仿編,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中班音樂活動課,快來看看風兒和云兒教案吧。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