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6-03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大班科學活動會變的蠶教案反思,是優秀的大班科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一、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了解蠶寶寶長大及結繭的過程。
2.用語言、繪畫等方式記錄表達自己觀察的過程。
3.對喂養活動感興趣,體驗蠶寶寶結繭的艱辛,萌發關愛小動物的情感。
4.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5.培養探索自然的興趣。
二、活動準備:
1.蠶寶寶生長過程的 PPT。
2.熟蠶的照片和圖片,錄像,紙和筆。
3.蠶繭幾個。
三、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回憶經驗。
提問:
最近,我們班來了許多小客人,它們是誰呢?那蠶寶寶是什么樣子的?
2、出示圖片:
這是小朋友畫得蠶寶寶,它和你們講得一樣嗎?
(1)現在的蠶寶寶還吃桑葉嗎?不吃桑葉的蠶寶寶叫什么名字?
(2)蠶寶寶剛來時是什么樣子?你們是怎樣喂養的?
(3)從蟻蠶到熟蠶它們是怎樣長大的?請你們邊看錄象邊商量,請一個小朋友來記錄蟻蠶到熟蠶的生長過程,3、幼兒分組畫畫。
4、蠶寶寶結繭。
(1)這些蠶寶寶長大后會干什么?它們是怎樣結繭的?是不是這樣呢?
(2)幼兒看錄像。
提問:
蠶寶寶結繭要幾天時間?當你看到蠶寶寶結繭這么辛苦,你們心里有什么想法?我們小朋友一起來學學看,學了以后感覺怎樣?
5、蠶寶寶吐了絲,接了繭,還會變嗎?會變成什么?你們想知道嗎?
6、出示繭。
(1)繭里面有什么呢?它和吐絲前的熟蠶一樣嗎?什么地方不一樣?
(2)老師總結:蠶寶寶真了不起,它從小變成大,從大變成不一樣的東西。那蠶蛹還會變嗎?會變成什么?
7、幼兒猜想。
小朋友猜了很多,蠶蛹到底會變嗎?會變成什么?
活動延伸:關于蠶的一生還沒有玩,我們將繼續帶領孩子在科學區中觀察蠶蛹變成了什么?蠶媽媽是怎樣生寶寶的,這樣他們對小蠶的一生就有一個系統的、完整的認識。
活動反思:
由于自身經驗的不足,在課程審議時將這一活動安排在了還沒有蠶寶寶飼養的季節。由于這次的活動安排的時間還不是蠶寶寶飼養的季節。所以沒有蠶寶寶可以讓小朋友飼養,因此對蠶寶寶的生長、活動等習性不熟悉。
農村本是家家戶戶都飼養蠶的,但是現在飼養蠶寶寶的家庭越來越少。所以大部分的小朋友都沒有接觸過蠶寶寶,對于蠶的生長過程一點都不了解。在出示蠶的生長過程圖后,我先讓孩子們猜蠶寶寶最初的樣子,小朋友都猜錯了。但是由于請小朋友自己自由的猜蠶的生長過程,小朋友對這個活動非常的感興趣。積極主動的參與活動、回答問題。還會因為自己猜對蠶寶寶生長的一個環節而歡呼雀躍。孩子們對于蠶寶寶在生長過程中會蛻皮充滿了好奇。這些都只能留待到養蠶的季節時再讓孩子們進行觀察。
主要采用了圖片和教師講解為主。如何讓孩子們在本次活動中主動、積極參與呢?我就讓孩子們根據自己的經驗和猜想先討論、講述。我再進行糾正、補充,這樣不僅讓孩子參與到活動中來還能讓對所學知識映像更深刻。
在以后課程審議的過程中一定要更加注意到季節性活動的時間安排。
《大班科學教案:神奇的關節》:大班科學活動神奇的關節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動目標與關鍵經驗,活動材料與相關環境創設,活動準備,活動過程,相關經驗,活動評價等內容,知道關節能使身體彎曲,對人體活動有重要作用。學會簡單保護關節的方法。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大班科學活動課,快來看看幼兒園大班科學神奇的關節教案吧。
《大班優秀科學教案:各種各樣的燈》:大班科學活動各種各樣的燈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等內容,讓幼兒認識幾種常見的燈,了解它們的用途,知道日常生活離不開它。了解燈的發展史,擴大認識范圍,激發幼兒對各種燈的興趣。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大班科學活動課,快來看看大班優秀科學各種各樣的燈教案吧。
《大班科學教案:讓空氣更干凈》:大班科學活動讓空氣更干凈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延伸,活動過程等內容,讓幼兒初步了解空氣污染的情況及其危害性。培養幼兒關心和保護環境的意識。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大班科學活動課,快來看看大班科學讓空氣更干凈教案吧。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