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5-21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大班科學45的組成和分解教案反思,是優秀的大班科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活動目的:
試將數量4、5的物體分成兩份。
感知一個數可以分成兩個部分數,理解總數與部分數之間的關系。
學習講述分合結果。
學會積累,記錄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很多種。
嘗試用線條記錄實驗結果,并能用恰當的詞匯進行描述。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分合板5塊,數量依次為1~5的小實物。
相關的數學書習題。
指導要點:
師示范操作方法:每次按分合板上的數字拿出相應個數的小實物,分成兩份分別放入分合板并列的兩個格子里。
觀察分解結果:看一看每種分法是否一樣,把分法相同的一組去掉,試一試還有沒有其他分法,鼓勵幼兒積極交流并總結每個數字有幾種分法。
講述分合結果:分合結果可用“5”可以分成幾和幾,幾和幾合起來是5來表述。
教學反思
在本次活動中活動圍繞著給小動物分房子進行,形象可愛的教具,如:可愛的小動物、小貓、小狗、大象等,還有漂亮的小房子的圖。再加上幼兒樂于幫助小動物分房子的喜悅心情,充分調動了幼兒動手操作、自主探索的積極性。在第一次給小動物分房子并記錄的過程中,幼兒通過操作、探索,找出了“5”的4種分法,在展示幼兒分房記錄時,有的孩子沒有找出了“5”的4種分法,還有的分出的一組數字合起來不是“5”,但大多數幼兒都能用語言表述自己的分合操作。這是孩子們第一次嘗試記錄,對沒有掌握好的在下一個環節中我會多給予關注。接下來引導幼兒學習有序進行“5”的分合,幼兒觀察“5”的分解式,初步掌握有序的進行“5”的分合,了解數組成的遞增、遞減規律、互相交換的規律。幼兒在第二次為小動物分房子時,掌握了有序的進行“5”的分解組成,記錄每次分房的結果。活動在游戲《找朋友》的歡快氣氛中結束,幼兒通過探索、操作、交流、在玩中學,學中玩,達到活動目標與幼兒興趣最優化的結合。
孩子們對活動興趣濃厚,積極參與到操作活動中去,體驗分合活動的樂趣。游戲是幼兒的最愛,是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最佳手段,于是,在教學中我便為幼兒創設了寬松、民主、愉快的學習氛圍,幼兒在各種游戲活動中一邊游戲一邊學習,玩中學、做中學,寓教于樂。
整個活動過程,通過讓幼兒自主嘗試探索,層層遞進,每個環節發散幼兒思維,從而知道了5的分與合,并能用較為清楚的語言表達分與合的過程。在活動中,幼兒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又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充分體現了“幼兒在前,教師在后”的以幼兒為主體的新理念,并創設了較好的生生互動的環境。
《大班科學活動:樹葉找家》:大班科學活動樹葉找家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延伸,活動過程等內容,培養幼兒對自然的濃厚興趣并喜歡探索自然奧秘。進一步加深對常綠樹和落葉樹的認識,能通過樹葉的不同區分常綠樹和落葉樹。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大班科學活動課,快來看看大班科學活動樹葉找家教案吧。
《大班科學活動:彩色陀螺》:大班科學活動彩色陀螺教案主要包含了設計意圖,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等內容,觀察陀螺旋轉時色彩的變化。探索學習彩色陀螺的制作方法。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大班科學活動課,快來看看大班科學活動彩色陀螺教案吧。
《大班科學教案:袋子為什么會“爆炸”》:大班科學活動袋子為什么會“爆炸”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等內容,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培養注意力、觀察力、思維力及動手操作能力。在操作過程中感知和發現空氣的存在,知道我們周圍都有空氣。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大班科學活動課,快來看看大班科學袋子為什么會“爆炸”教案吧。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