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9-11-15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中班科學活動《什么不見了》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指導要點,活動過程,活動延伸,活動反思等內容,在操作中初步感知溶解現象,知道哪些東西可以溶解,哪些東西不可以溶解,大膽表達自己的發現,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中班科學活動課,快來看看《什么不見了》教案吧。
活動目標
1、在操作中初步感知溶解現象,知道哪些東西可以溶解,哪些東西不可以溶解。
2、大膽表達自己的發現。
3、感受活動帶來的樂趣。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每個幼兒四個塑料杯、一根筷子
2、白糖、味精、鹽、米、沙子、記錄表
指導要點
1、活動重點:幫助幼兒理解,掌握溶解的現象。
2、活動難點:大膽表達自己在活動中看到的現象。
活動過程
1、小實驗:引起幼兒觀察、學習的興趣。
師:“今天老師帶來一些好玩的東西,我們一起來看看。”
?。?)老師出示一杯溫水、一些白糖,幼兒觀察。
師:“白糖和水要一起玩游戲了,我們來看一下。”
老師示范:糖放入溫水中,并攪拌。
(2)討論:白糖放入水里怎么樣了?剛才老師做了什么動作?
師:糖放入水中、經過攪拌,就不見了,溶化了。
2、幼兒實驗活動:分出哪些東西可以溶解,哪些不溶解。
(1)師:“老師也準備一些材料,你們來做一做,待會告訴老師你們觀察到的現象。”
介紹操作材料和要求
?。?)幼兒進行操作并回答問題
師:“小朋友把這些材料放入水中出現了什么現象?
(3)幼兒再次實驗,并做好記錄(一幼兒操作一幼兒記錄 )
(4)教師帶領幼兒進行分類:可溶解和不可溶解的,并記錄下來。
小結:有些東西是可以溶解的,有些東西是不溶解的
3、師:“你覺得還有哪些東西在水里能溶解的?”
活動延伸
師:“小朋友用你們學會的方法,回家動手做一做,看看哪些東西是可以溶解的,哪些是不溶解,來學校告訴老師。”
活動反思
教師教態親切、自然,思路清晰,教具準備充分,幼兒積極參與操作過程。但在演示講解時,表述還不夠清楚。在幼兒操作時,對幼兒的觀察不夠。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