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4-17
這是飲湖上初晴后雨教學過程,是優秀的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材分析】
《飲湖上初晴后雨》是冀教版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一首寫景抒情的經典詩文,是宋代大詩人蘇軾的一篇傳世佳作。這是一首贊美西湖美景的詩。詩人抓住夏季時晴時雨的天氣特征,描繪了西湖的風采神韻, 首句“水光瀲滟晴方好”寫出了晴天的西湖在陽光的照耀下,水面波光粼粼的美。次句“山色空蒙雨亦奇”則描繪出在雨霧籠罩下,西湖周圍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無,非常奇妙。緊接著詩人用了一個奇妙的比喻“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寫出了西湖的神韻。這個比喻既傳神又巧妙,令人拍案叫絕!并且得到了后世的公認,因此“西湖”又稱“西子湖”。
【學生情況分析】
許多經典文學作品中蘊含著不少古代詩人的智慧與情感,學生如能仔細閱讀、層層深入,便能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學生進入五年級以后,已經初步具備了一定的語文閱讀能力。可以看出五年級學生已積累的古詩較多,但對于古詩的理解比較膚淺。教學時對于生澀難懂的詞語通過查字典、課件演示幫助理解,同時通過信息技術手段的使用為學生創設身臨其境的學習氛圍,幫助他們體會古詩所要表達的情感。
【教學目標】
一、具體目標:
1.正確認讀古詩,理解詩句意思,自然成誦。用心品讀詩文,體悟“水光瀲滟”、“山色空濛”構筑的畫面與意境,讀出詩的韻味與美感。
2.借助信息技術手段創設情境,以讀為主,讀中悟情。
3.感受詩人眼中的西湖,對西湖的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產生向往之情。 4.通過詩文對比,體會詩文的寫作方法,并在生活中嘗試運用。
二、 教學重點:
理解“水光瀲滟”、“山色空濛”構筑的畫面與意境,讀出詩的韻味與美感。 三、教學難點:
通過詩文對比,體會詩文的寫作方法,并在生活中嘗試運用。 【教學理念】
對于以上教學目標和重難點的確立,主要依據是教材的特點,學生的語文實際學習水平以及課標的要求。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們希望在熏陶感染、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高尚情操及健康的審美情趣。結合古詩這一獨特文學形式,教學中以學生讀為基本方法,讓學生在讀詩的過程中,自由地、充分地與文本進行對話,在師生互動的閱讀實踐中披文入境,“讀”占鰲頭;讓學生讀出自己的理解,讀出自己的體驗,讀中悟美,讀中悟情
【教學過程】
一、談話切入,欣賞畫面,引出新詩 1.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旅游嗎” “都到過哪些地方?誰愿意說出來和大家分享一下?
生:學生回答 師:老師發現每一次旅游,每一次親近大自然都能給同學們帶來一種愉悅的心情,一份特別的收獲。所以老師今天想再次帶領同學們去領略一處與水有關的,人人都為之向往的旅游勝地 杭州西湖。
2.欣賞畫面、談感受。 師:一起來談談感受吧。 生:談感受。 師:同學們被這種美景所吸引的絕不只是你們這群可愛的孩子們,詩人蘇軾對西湖更是情有獨鐘,接下來讓我們先來走進詩人蘇軾
3.了解詩人
師:誰能用一句話來說說你對蘇軾的了解。 生:回答
師:沒錯,蘇軾是北宋著名的詩人、文學家。他曾兩次在西湖為官,寫下了許多贊美西湖的詩”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其中的一首“飲湖上初晴后雨”
4.讀懂課題
師:請同學們仔細的觀察課題,看看從中我們能讀懂什么。 生答
師:了解了題目的含義,相信同學們讀起來味道就不一樣了,再來讀。 師:美景看不夠,好詩讀不夠,下面就讓我們快速的打開課本,自由的讀一讀吧。
二、初讀詩歌,讀通詩句,讀出韻味。 1.自由讀: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教師指導朗讀,讀出詩的韻味。 3.指名讀 4.男女生Pk 5.齊讀
三、組織合作、自主探究 1.查字典初步理解“瀲滟” 、“空濛”等重難點詞語 2.小組合作,理解詩文。 3.指出不理解的字詞。
師:這些問題老師都一一記下了,下面就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走進這首詩。 四、品讀詩文、走進詩境,升華情感
“詩人在西湖上飲酒,一開始是晴天,后來下起了雨,接下來讓我們結合畫面再次走進晴天的西湖”
1.欣賞畫面,談感受(用上一種修辭方法) 2.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
師:晴天的西湖除了眼前之景,還可能會有什么出現在我們的面前呢? 師總結:晴天的西湖星光閃耀,游人嬉戲,天鵝纏綿。漁人劃著小船游蕩在這青山碧水之間是何等的愜意與幸福,難怪詩人對晴天的西湖發出了這樣的感嘆。
(引出:水光瀲滟晴方好)
3.共同探討詩文中“方”字的解釋
師:同學們晴天的西湖在詩人眼中美的正好,美得恰到好處。
結合畫面,品讀詩句。讀出晴天的西湖“恰到好處” 的美。
● “詩人正沉浸在晴天的美景之中時,天空卻突然間下起了雨,雨中的西湖又會給我們帶入怎樣的.境界呢?”
1.在這個環節中,我先讓學生閉上眼睛傾聽,教師激情描述雨中西湖美景, 師:夏季的天正如三歲娃娃的臉說變就變,剛才還是一片艷陽天,突然間云遮住了月,天空突然暗了下來,緊接著一場細雨飄然而至,遠遠望去,湖面上瞬間多了無數條從天而降的細雨珠簾。遠處的樹,遠處的山,遠處的萬物都籠罩在這云霧之中,迷迷蒙蒙,若隱若現。
當學生的腦海中對這種情境已經有了一種朦朧的感知后,再出示畫面 2.師:誰能用自己的話來告訴老師“山色空濛”就是一幅怎樣的畫面? 教師在這一環節學生表述“山色空濛”的理解時,教師再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的感受。比喻說感覺雨中的西湖很神奇或是恰似仙境一般。
3師總結:恰似仙境一般的美難怪詩人對雨天的西湖有了這樣的評價 (引出:山色空濛雨亦奇) 4.晴天的西湖美的恰到好處、雨天的西湖也和神奇,我們應該怎樣通過朗讀把這不同的意境美讀出來呢,自己體會著讀一讀吧?
5.師:晴天的西湖陽光照在湖面上,遠遠望去湖面上正如一粒粒金子在閃爍著動人的光芒,這種美美的恰到好處。女生讀
師:雨天的西湖云霧繚繞迷迷蒙蒙的樣子更加神奇。這種美美的恰似仙境 男生讀。
●同學們:此情此境不禁讓作者想到了一個人,是誰呀同學們?─西子”(引出:欲把西湖比西子)
1.介紹西施
2.比較西湖與西施的相同之處,讓學生感悟到作者的妙筆駐就了這個傳世的比喻。
● “同學們,西湖很美,那么在作者眼中什么時候的西湖最美呢”(引出:淡妝濃抹總相宜)
理解:“總相宜”(有了前面的鋪墊,學生對“淡妝濃抹總相宜”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3.思考:什么時候的西湖是一種淡雅的美,什么時候的西湖有著濃艷之美。 師:西湖無論是淡妝還是濃妝,無論是晴天還是雨天,無論是早晨還是傍晚,無論是春天還是秋天,它總是那么美那么合適。(板書:總相宜)
●總體回顧詩文:
1.使人在西湖上飲著酒,有幸欣賞到了這一晴一雨的動人美景,完全陶醉其中,于是揮毫潑墨寫下了這首千古佳作。
2.教師分句解釋解釋,學生分別激情朗讀每句詩文。
●升華情感:激發學生喜愛西湖、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帶著感情全體朗讀詩文。 五、詩文鏈接,讀寫延伸。
1.出示另一首詩文《紅白蓮》 師:《飲湖上初晴后雨》這首詩文讓我們陶醉于“水光瀲滟”“山色空濛” 的意境之中,像這樣贊頌西湖勝景的詩文有很多,今天老師還為同學們帶來了一首 “楊萬里”的《紅白蓮》我們一起讀一讀。 2.簡單理解詩文。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0下載券 16人已下載
?下載
還剩1頁未讀,繼續閱讀
定制HR最喜歡的簡歷
我要定制簡歷
師:“紅白蓮”從題目中大家不難看出這首詩寫的是西湖的 師:詩人走進西湖,首先映入眼簾的是 一起讀(紅白蓮花開共塘) 師:“開共塘”是什么意思 生答
師:同學們,“紅白蓮花開共塘”是一幅怎樣的畫面呢?誰能發揮你的想象,形象的和大家說一說? 生答
師:隨著學生的回答出示課件(紅色和白色的蓮花各一枝)
師總結:就這樣無窮無盡的紅色和白色的蓮花亭亭玉立在西湖之中,競相開放。 這本是兩種不同的美,卻使詩人由衷的發出了這樣的贊嘆。 (兩般顏色一般香)
師:教師帶領學生一起分析這一句詩。
師:同學們“兩般顏色”分別指 生答:紅色和白色的蓮花
師:沒錯,這紅色和白色的蓮花在詩人眼中一樣的 生與師一起答 :漂亮!一樣的清香。 師:蓮花競相開放在西湖之中并不是想與誰爭芳斗艷,它們只是想把美和清香帶給人們。純潔、脫俗這就是“蓮”
這滿塘的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不禁讓詩人想到了。。。想到了誰?一起說 (漢殿三千女)
師簡介(漢殿三千女) 生對比相同之處。
生:1.很美, 2.很多
師:你們真是各個好眼力!同學們蓮花有“紅色和白色”之分,這“三千”佳麗之中亦有“淡妝和濃抹”之別 在這里老師引導學生和老師一起說,直接代過第四句詩,對第四句詩不再做解釋。 師:可愛的孩子們誰來告訴老師淡雅的妝容,和濃艷之美分別對應的是哪種荷花呢? 生答:
師:對不對呀!同學們《紅白蓮》這首詩你理解了嗎?好!接下來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開動腦筋對比分析一下《飲湖上初晴后雨》和《紅白蓮》在寫作方法上有何相同之處呢?
2.對比分析兩首詩在寫作手法上的相同之處。
李老師:接下來的環節我不清楚你想讓我如何拓展寫作,所以沒再往下設計。對于《飲湖上初晴后雨》的設計實在是沒有時間所以簡單寫的,有可能表達的不太清楚,您多包涵吧。
《飲湖上初晴后雨》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古詩二首》其一
教學目標:
1、認識“亦、妝”2個字。了解詩句的大概內容。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通過朗讀感悟,感受詩中描寫的景物,體會詩人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
教學重點:
通過朗讀感悟,感受詩中描寫的景物,體會詩人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話題導入
孩子們,從一年級到現在,我們已經學過或是課外閱讀過很多古詩了。我們知道,古往今來許多詩人都寄情山水,表達他們對自然,對美,對祖國山水的熱愛。例如,著名的唐代詩人李白就對“水”情有獨鐘:仰望廬山瀑布,他感嘆到——“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走在天門山上,他眺望遠處,提筆寫下——“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站在黃河邊上,他任思緒飛揚——“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這些風景無不讓我們神往,讓我們留戀。同時,也為我國的詩詞寶庫留下了寶貴的財富。
今天,我們要走進另一位久負盛名的偉大詩人,走進他心中的那個“水世界”,走進西湖的湖光山色。
二、初讀古詩
1、見過西湖嗎?想去西湖吹吹楊柳風嗎?帶著這種愉快、雀躍的心情朗讀課題,齊!
誰能來說說題目的意思?“飲”是什么意思?“湖”指的是?“初晴后雨”是什么意思?
誰能連起來說一說?
(指名答)
2、這首詩的作者是?他是何許人也?誰能來給同學們介紹一下?
蘇軾和杭州很有緣,他曾經兩度在杭州任職。在杭州任職期間,他組織百姓疏通了西湖,把從湖底挖出來的淤泥堆成了一道堤,后人把它叫做“蘇堤”?,F在,“蘇堤春曉”已經成為了西湖一景。蘇軾在杭州當官期間除了造福百姓,也為西湖的美景深深陶醉,寫下了不少贊美的詩篇。
3、蘇軾眼中的西湖究竟是怎樣的?有些同學已經迫不及待想去欣賞一番了。下面請同學們放生朗讀,注意讀音,爭取做到字正腔圓。
檢查反饋。
你們覺得哪個詞語比較難讀?
?。ń處熣簦簽囦賚iàn yàn 亦yì 宜yí)
① 指名讀。
?。ㄔu價)
?、谌帻R讀
3、了解了詩題和作者,讀準了古詩還不能算讀好了,還得讀懂古詩?,F在,請大家默讀古詩邊,思考問題:⑴文中哪句古詩寫的是“初晴”,哪句寫的是“后雨”?
?、颇囊痪鋵懢埃囊痪鋵懧撓??
把你的思考批注在詩句旁邊。
三、細讀詩句
(一)感受西湖在不同天氣下的湖光山色。
短短兩句詩,兩幅神奇的畫卷就在我們眼前出現了。我們先來看一看晴天的西湖。
晴天的西湖——水光瀲滟晴方好
1、 水光瀲滟
(1)(出示圖片)誰來說說,他看到了什么?
(晴天的西湖水面波光閃閃。)
誰能給“波光閃閃”換一個近義詞?
(波光粼粼,碧波蕩漾……)
你們的詞匯量可真豐富!我們一起把這些詞匯收入到知識寶庫里吧?。R讀)
?。?)“波光閃閃”用詩中的詞語來形容那就是?
?。囦伲?/p>
?。?)是什么讓西湖水面波光閃動?
(太陽)
想像一下,假如你現在就在西湖的游船上,明媚的陽光照耀著整個西湖,就在放眼望去,晴天下的西湖,景物有什么特點?
?。ㄎ骱乃陉柟庀赂油笍?,波光粼粼;西湖的山更青了;西湖的柳在陽光下仿佛披上了一層碎金;西湖的魚兒歡快地舞蹈,一躍而起,仿佛穿了一身金縷衣;西湖的荷花和荷葉更加鮮艷了……)
(4)是??!西湖的景物在晴日里這樣鮮艷明媚,如果你就是蘇軾,你會怎樣吟誦這句詩?
(指名讀)
你的心情是愉快的!
你的心情就如同這明媚的陽光!
我聽出來了,你的吟誦是發自內心的!
面對這波光粼粼的西湖水面,我們一起來陶醉地贊美——(齊讀)水光瀲滟晴方好!
雨天的西湖——山色空蒙雨亦奇
1、 山色空蒙
(1)正當詩人和友人陶醉在這明媚鮮艷的西湖山水之中,突然,天氣發生了變化,發生了什么變化?
(下雨了)
(2)在晴天里西湖的山是什么樣的景象?
?。ㄉn翠欲滴)
現在呢?
?。鼥V朧、山色蒙蒙、云霧彌漫、云霧迷茫、云霧茫茫、迷霧濃云……)
?。?)這朦朧迷茫的景象用詩句中的一個詞語就是——
(山色空蒙)。
2、 亦奇
(1)閉眼想象一下這西湖雨天的美景,看見這樣的西湖雨景你有什么感受?
?。ㄆ婷睿?/p>
把你的感受帶入詩句當中讀一讀。
(2)晴空萬里下水波粼粼的西湖十分奇妙!雨天里這朦朦朧朧的西湖奇妙嗎?
?。ㄒ财婷睿?/p>
(3)從哪個字當中你讀出了“也”?
(亦)
“亦”就是“也”的意思,在古詩文當中常常用到。我們學過孔子的名言——
?。ǔ鍪緋pt)“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ㄡ屃x)
?。?)西湖的美景是這樣的出神入化,誰能來讀一讀雨后的西湖美景?
贊嘆的語氣,誰能讀得更好?
這樣吧,你們在這句話背后加一個“呀”字,再試試!
(指名讀)
3、引讀前兩句
其實一句詩你仔細品讀,就會讀出它的韻味。晴天的西湖是——
雨天的西湖是——
風和日麗,當我們漫步西湖湖邊,我們會贊嘆道——
?。猩x)
細雨蒙蒙,我們蕩舟湖邊,我們會贊嘆道——
?。ㄅx)
4、古人在寫詩的時候,非常講究工整對稱。上下句每個詞,甚至每個字都能對起來?,F在誰能跟老師來對對子?
“水光”對?“瀲滟”對?“晴”對?“晴好”對?“晴方好”對?“水光瀲滟”對?“水光瀲滟晴方好”對?
說明同學們都知道什么是“對偶”了。
?。ǘ┯盐骱任髯?,淡妝濃抹總相宜。
1、領略西施之美
(1)一天之中,詩人享受了晴天和雨天兩種美,真是高興。這時他由西湖想到了什么(誰)?(西子)
(2)西子是誰?
?。ㄎ魇?/p>
誰來給大家介紹一下?
?。ù呵飼r期越國美女)
2、淡妝濃抹總相宜
?。?)從古詩當中找一找詩人是怎樣贊美西施的,哪一句?
(淡妝濃抹總相宜)
?。?)淡妝濃抹是幾種裝扮,有什么特點?
?。ǖ瓓y素雅,濃抹鮮明艷麗)
舞臺上那些漂亮的演員們鮮艷的妝扮是——
?。饽ǎ?/p>
生活中女孩子淡雅的妝扮叫做——
(淡妝)。
?。?)總相宜
A、那西施是著淡妝好呢還是濃抹好,詩人是怎么說的?
(都好)
你如何知道?
(總相宜)
B、淡妝適合西施,濃抹也適合西施,西施天生就美,所以不論淡妝還是濃抹都適合。
男生,我們來夸一夸西施的美——淡妝濃抹總相宜。
(4)這句話僅僅在贊美西子么?
(還在贊美西湖)
誰讀懂了這句話,說一說這句話什么意思?
?。ㄎ骱那缣炀腿缤魇饽ǎ晏炀腿缥魇┑瓓y,不管晴天雨天很美。)
(5)引讀:女生,我們一起來贊一贊這美麗的西湖。
看似說西子,實際上比喻的是西湖,晴天的西湖——水光瀲滟晴方好,恰似西子的(濃抹);雨天的西湖——山色空蒙雨亦奇,恰似西子的(淡妝)一天之中,詩人看到了西湖濃抹的美,領略到西湖淡妝的奇妙,想到這里,詩人不禁贊嘆——(齊)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四、拓展延伸
1、 大自然真是一位神奇的魔術師,讓美麗的西湖在不同的天氣中盡顯風姿,在詩人心中留下了永恒的畫卷,也讓我們跟隨者這位最愛西湖的詩人度過了一段難忘的西湖之行,現在我們要和它說再見了,讓我們把這幅畫映在腦海中,悄悄地帶走吧!(生伴樂齊誦)
2、學完了這首古詩,如果讓你用一個詞來形容西湖,你會怎么說?
?。ㄖ该穑?/p>
老師也想到了一些四字詞語來形容西湖,請同學們一起來看大屏幕:
?。ǔ鍪緋pt)風景如畫、山清水秀、游人如織、楊柳依依、山明水秀……
咱們一起把這些優美詞語收入大腦寶庫中吧!讀出這些詞語應有的韻味!
3、出示本課所積累的新詞,朗讀復習
波光粼粼,碧波蕩漾、風景如畫、山清水秀、游人如織、楊柳依依
五、作業布置
1、背誦并默寫這首古詩。
2、板書:
飲湖上初晴后雨
蘇軾
晴 濃抹
總相宜
雨 淡妝
徜徉詩的世界,鍛造詩意課堂
設計理念:
這首詩是描寫西湖的眾多詩歌當中最為膾炙人口詩歌之一,有人說“此詩一出,人人傳誦,從此名湖佳人相映成趣。”西子是古代美女西施,蘇軾的妙喻,讓美麗的西湖和這位美女從此結緣,西湖又稱“西子湖”。西湖之美如此傳神,無論是“水光瀲滟”的晴天還是“山色空蒙”的雨天都美得恰到好處,這緣于西湖自然之景美不勝收,也是作者與西湖獨有的緣分。
體會詩歌的意境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這首詩歌的教學,要在詩境與文章外顯的語境之間找到巧妙的融通點。要讀出西湖的美,走入晴日雨天豐姿不同而形神俱佳的西湖,從而感受到“淡妝濃抹總相宜”的意境,可以抓住西湖晴雨兩幅圖中的語境。從“水光瀲滟”、“山色空蒙”、“方好”、“亦奇”中挖掘西湖的在不同天氣下的不同的美,將這兩幅圖鋪展開來,將西湖的美讀得富有層次和厚度。從詩人信手拈來的比喻“淡妝濃抹”“總相宜”中尋找西湖和西子的共通之處,回文西湖晴雨圖,讀出西湖的自然出眾,走入詩文中作者由觸動心靈的感官之美內化為理性贊美的詩境。由此,詩歌“語境”和“詩境”緊密融通,生成詩歌課堂和美之境。
根據五年級學生學習詩歌的要求,開始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詩歌的能力,重視讀詩的方法,通過“美讀”和“趣讀”激發閱讀的主動性,同時通過“有方法”“有層次”地讀讓學生學會讀詩、品味詩歌語言,逐漸感悟出詩的意境,也有利于學生在語言實踐中感悟積累和進行課外閱讀延伸。
學習目標:
1、認識“亦、妝”2個字。了解詩句的大概內容。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通過朗讀感悟,感受詩中描寫的景物,體會詩人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在語言實踐中感悟,體驗、受西湖的自然之美,,感體會詩人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課件
學生準備:課前搜集有關古詩內容及詩人的資料,搜集描寫祖國大好河山的古詩。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課前談話:
古詩是我國文學史上的一朵奇葩,學會古詩對我們有很大的用處。人們常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同學們也學過不少古詩了,誰來給大家展示一下?
一、初讀古詩,整體感知。
1、板書詩題,學生齊讀課題。
2、(課件出示整首古詩)齊讀古詩,整體感知。
師問:你們知道古詩是描寫什么地方的嗎?(西湖)
3、學生介紹杭州西湖。
4、觀看西湖的美景,老師補充介紹西湖。
人們常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而西湖就像鑲嵌在杭州城西的一顆璀璨的明珠,自唐代以來就遠近聞名,許多文人墨客在這里飲酒賞景,吟詩作賦,而“蘇堤春曉”、“曲苑風荷”、“雷峰夕照”等等本身就是一首首優美的詩,一幅幅多彩的畫!
下面,我們就乘坐小船和蘇軾一起去欣賞西湖的美景吧!
二、初讀詩句。
1、詩的題目是(《飲湖上初晴后雨》),透過詩題,你讀懂了什么?(a.天氣變化——初晴后雨;b.地點——湖上舟中;c.干什么——飲酒聊天)誰能連起來說一說。
2、根據提示用自己的話完整地說說詩題的意思。
3、教師小結:了解了詩題是我們學習古詩的第一步,蘇軾寫詩信手拈來,跟大家寫日記似的,常常在題目中介紹一些寫詩時的背景,理解了詩題,我們再來讀一讀。
4、現在,請大家邊讀古詩邊看注釋,想一想文中哪句古詩寫的是初晴,哪句寫的是后雨。
初晴——水光瀲滟晴方好(晴天的西湖水面波光粼粼,)
后雨——山色空蒙雨亦奇(雨天的西湖朦朦朧朧)
三、品讀詩句。
1、短短兩句詩,兩幅神奇的畫卷就在我們眼前出現了。先讓我們來看一看晴天的西湖。
晴天的西湖——水光瀲滟晴方好
?。?)在這句詩中哪個詞用得很美?(瀲滟)瀲滟是甚么意思?
?。?)瀲滟讓你想到了哪些詞語?(波光粼粼,波光閃閃,波光閃動,湖水蕩漾,浮光躍金,湖水耀金……)我們一起來積累這些詞語。
?。?)是什么讓西湖水面波光閃動?(太陽)想像一下,假如你現在就在西湖的游船上,明媚的陽光照耀著整個西湖,就在放眼望去,晴天下的西湖,景物有什么特點?(西湖的水在陽光下更加透徹,波光粼粼;西湖的山更青了;西湖的柳在陽光下仿佛披上了一層碎金;西湖的魚兒歡快地舞蹈,一躍而起,仿佛穿了一身金縷衣;西湖的荷花和荷葉更加鮮艷了……)這樣的畫面很美!我們試著把這種美的感覺讀進去看,請大家自由地讀讀古詩。
?。?)學生試讀。
2、是啊!西湖的景物在晴日里這樣鮮艷明媚,如果你就是蘇軾,你會怎樣吟誦這句詩?(評價:你的心情是愉快的!你的心情就如同這明媚的陽光!我聽出來了,你的吟誦是發自內心的?。┟鎸@波光粼粼的西湖水面,我們一起來陶醉地贊美——水光瀲滟晴方好!
?。?)面對這樣美麗的湖光山色,請你用一個字來贊嘆。(好!美!妙!奇!……)詩人怎么表達?(方好)
?。?)老師用了查字典的方法來理解這個“方”字。我們一起來看看字典上關于“方”的解釋。①正直;②正當,恰好;③一種形狀。請大家選擇一下。
?。?)是怎樣的景致讓西湖的晴天美得恰到好處?晴天的西湖能不能少這一抹陽光?能不能少西湖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就是這晴日里的西湖讓世人從心底說出了——水光瀲滟晴方好?。R)
3、正當詩人和友人陶醉在這明媚鮮艷的西湖山水之中時,突然下起了蒙蒙細雨,幾條細線般的雨絲斜斜地飄進湖中,飄在臉上。
(1)你想用什么詞語來表達你的感受?(朦朦朧朧)
?。?)這朦朧迷茫的景象用詩句中的一個詞語就是(山色空蒙)。
雨天的西湖——山色空蒙雨亦奇
(3)同學們請閉上眼睛,一陣蒙蒙細雨,灑落在湖面上滴落在山林之中,這時的山,這時的水,這時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真可以用一個字表達?(奇)是啊,這是一種奇妙,也是一種奇特,更是一種神奇,你能把這種感覺讀進詩中嗎?
?。?)學生練讀,互評。
?。?)因為有雨,西湖的柳枝更加柔美;
因為有雨,西湖的小橋更加秀美;
因為有雨,西湖的小草更加嬌嫩;
?。?)師引讀:
當蘇軾看見柳枝在細雨的滋潤下更加柔美,不禁贊嘆道:山色空蒙雨亦奇;
當蘇軾看見小橋在細雨的沐浴下更加柔美,不禁贊嘆道:山色空蒙雨亦奇;
當蘇軾看見小草在細雨的澆灌下更加柔美,不禁贊嘆道:山色空蒙雨亦奇;
在晴朗的日子里,你來到西湖邊,不禁會吟誦起:水光瀲滟晴方好。
在下雨的日子里,你來到西湖邊,不禁會吟誦起:山色空蒙雨亦奇
4、領略西施之美。
(1)一天之中,詩人享受了晴天和雨天兩種美,真是高興。難怪蘇軾會贊嘆: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這時他由西湖想到了什么(誰)?(西子)西子是誰?(西施)誰來給大家介紹一下?(春秋時期越國美女)
?。?)插入圖片和資料,請大家自己讀一讀老師補充的有關西施的小材料。(材料補充:西施與王昭君、貂蟬、楊玉環并稱為中國古代四位美女,其中西施居首,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詞。傳說西施在河邊洗衣,魚兒看到西施的美貌以后都忘記了游動,沉了下去。)
?。?)通過材料,西施你讀到了西施是怎樣的美麗?(生答)所以我們夸贊一位美麗的女子常常說她有沉魚落雁之美。
5、淡妝濃抹總相宜。
?。?)從古詩當中找一找詩人是怎樣贊美西施的,哪一句?(淡妝濃抹總相宜)
?。?)淡妝濃抹是幾種裝扮,有什么特點?(淡妝素雅,濃抹鮮明艷麗)舞臺上那些漂亮的演員們鮮艷的妝扮是(濃抹)生活中女孩子淡雅的妝扮叫做(淡妝)。(看圖說一說)
?。?)西施化濃妝美不美?化淡妝呢?不化妝呢?為什么?(大自然所賦予她天生的美)詩中那些字最能表現她無論什么時候都美的特質?(總相宜)
(4)淡妝適合西施,濃抹也適合西施,西施天生就美,所以不論淡妝還是濃抹都適合。男生,我們來夸一夸西施的美——淡妝濃抹總相宜。
?。?)這句話僅僅在贊美西子么?(還在贊美西湖)誰讀懂了這句話,說一說這句話什么意思?(西湖的晴天就如同西施濃抹,雨天就如西施淡妝,不管晴天雨天都適合西湖)
?。?)引讀:女生,我們一起來贊一贊這美麗的西湖,看似說西子,實際上比喻的是西湖,晴天的西湖——水光瀲滟晴方好,恰似西子的(濃抹);雨天的西湖——山色空蒙雨亦奇,恰似西子的(淡妝)一天之中,詩人看到了西湖濃抹的美,領略到西湖淡妝的奇妙,想到這里,詩人不禁贊嘆——(齊)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這個比喻得到后世公認,從此“西子湖”成了西湖的別稱。所以當他想到將西湖比作西子這一奇妙而貼切的比喻時,他是那么欣喜得意,我們要這樣讀: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西湖如西子,美景若美人,詩人深深地陶醉了,我們也醉了,讀: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同學們,你們想親自去領略西湖的美嗎?雖然我們現在不能去那美麗的西子湖畔,但是詩的美還在于奇妙的想象,讓我們插上想象的翅膀,超越時空,隨著蘇軾再次暢游西湖吧!
四、朗讀拓展。
1、這首詩是詩人第一次到杭州時所作的,當他第一次見到這人間天堂的奇景的時候,你們猜猜,詩人的心情是怎樣的?(激動、興奮……)帶著這樣的心情,大家一起來讀一讀——
2、蘇軾喜歡西湖,更喜歡用詩來寫西湖,這里流下了他許多的詩、墨寶。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首詩《望湖樓醉書》。
(1)出示詩歌,生自由讀
?。?)這是什么樣的天氣,你看到了一幅怎樣的畫面。(風大雨急的西湖驟雨圖)
3、小結:
大自然真是一位神奇的魔術師,讓美麗的西湖在不同的天氣中盡顯風姿,在詩人心中留下了永恒的畫卷,也讓我們跟隨者這位最愛西湖的詩人度過了一段難忘的西湖之行,現在我們要和它說再見了,讓我們把這幅畫映在腦海中,悄悄地帶走吧!
板書:
飲湖上初晴后雨
蘇軾
方好
亦奇
總相宜
濃抹
淡妝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