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4-18
這是遨游漢字王國教學設計,是優秀的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一、 活動意圖:
漢字神奇有趣,有著悠久的歷史,蘊藏著豐富的文化。有人說漢字堪稱中國的第五大發明。祖國語言的博大精深,我們可以自豪地說:“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最美麗的文字。”
《遨游漢字王國》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的一個綜合性學習主題單元,集中了綜合實踐課的特征。本單元主要分為兩部分:一、有趣的漢字;二、我愛你,漢字。介紹了我國漢字的產生、發展、演變及漢字的構造規律。對于五年級學生來說,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很強烈,對漢字學習有濃厚興趣,并已具備一定的小組合作經驗和能力。為此,我精心設計了本次綜合實踐活動,目的在于增進學生對漢字的了解,感受漢字的美,激發對漢字的熱愛之情,對祖國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和傳承之心。
二、活動方案
(一)活動主題:遨游漢字王國
(二)活動目標:
1、通過綜合性學習,展示學生對漢字的起源、演變等知識,以及對漢字中的諧音歇后語等有趣的語言的了解掌握,從而進一步激發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和自豪感。
2、在活動中,學會制定計劃,并能通過獨立與合作學習,較好地完成任務。
3、初步培養學生利用網絡資源搜集資料、整理資料的能力。
(三)活動班級:五年級(二)班
(四)活動地點:
(五)活動安排:
1、組織學生討論,制定活動計劃。
(1)、瀏覽“活動計劃”的一般格式。
(2)、自由分組并討論活動計劃。
(3)、制定活動計劃。(活動計劃包括:活動時間、活動內容、參加人員、分工情況等)
2、學生按照方案確定“遨游漢字王國 ”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方案。
第一小組:介紹漢字來歷及演變史
(1)、搜集漢字的來歷及漢字的演變并制作閱讀資料卡 。
(2)、組員分別負責一塊內容引導同組成員進行“溫習 ”。
第二小組:猜一猜、說一說、想一想
(1)、學生從網上搜集收集字謎 、諧音笑話。
(2)、尋找最佳的表達方式。
第三小組: 社會用字調查
(1)、學生調查校園、社會的錯字并制成統計圖。
(2)、搜集錯別字危害故事 。
第四小組:千姿百態的漢字
(1)、學生搜集不同字體的書法作品。
(2)、小組合作創作漢字秀。
第五小組: 我愛你,漢字
(1)、認真閱讀教材《我愛你,漢字》。
(2)、以“別樣的漢字,用尊重贏得快樂”和“我的眼里只有你——漢字”為題目進行寫作。
三、活動展示階段課堂實錄:
(一)、展示活動導入。
師:同學們,前段時間大家經過討論,確定了我班“遨游漢字王國”綜合實踐的活動方案,接著全班分為五組,各組根據自己的計劃進行了實踐,搜集到了不少資料,現在到了該我們收獲的時候了。今天這次活動,就請大家展示自己的成果。
(二)、學生展示。
第一組匯報:
組長:大家好,我是組長,我們組一共有8人。我們 的任務是:了解漢字的起源及演變過程。我們運用了上網查詢,資料查詢,訪問他人等調查方式。我們把搜集的資料做成卡片,準備來舉辦“漢字·演變”知識競賽。
首先,請馬江同學展示資料——漢字的起源與演變。
下面,請同學們以自由搶答的形式開展活動——
填空題(以下劃線部分是填空內容)
A、關于漢字的起源,中國古代文獻上有種種說法,如“結繩”、“八卦”、“圖畫”、“書契”等,古書上還普遍記載有黃帝史官倉頡造字的傳說。
B、中國考古界先后發布:較殷墟甲骨文更早的刻劃符號,是出現在陶器上面的刻畫或彩繪符號,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歷史。
C、半 坡 人 的 刻 劃 符 號 多 保 留 在 彩 陶 上, 這可 以 看 作 是 原 始 的 中 國 文 字。近 年 來, 中 國一發 現 了 一 批 墓 葬(距 今 已 有 4500 多 年), 出 土 了 大 量 的 文 物。 在 一 些 陶 尊 上 各 刻有 一 個 圖 象 文 字, 這 些 文 字 是 按 照 實 物 的 形 狀 描 繪 出 來 的, 所 以 稱 為 “象形 字”。
第二組匯報:
猜一猜、說一說、想一想
組長:從祖先最初創造漢字到今天我們靈活運用漢字已有五千年歷史。漢字不僅神奇,更充滿了趣味性,我們小組的8名同學就圍繞著“猜一猜、說一說、想一想 ”這一主題展開了活動,我們主要通過上網的方式,分為幾個小小組進行合作搜集資料。下面請一小小組展示成果。
1、由一小小組拋出字謎,首次組織全場師生“猜字謎”。教師提出活動要求。
(1)全班分成四個活動大組。將每個小組成員進行編號,每個組人數盡可能相等。
(2)在小組中選出一位活動主持人,一位裁判員,一位記分員。必答題每題5分。答對加5分,答錯不扣分。搶答題每題8分。答對加8分,答錯扣8分。
(4)評選優秀小組。
(說明:教師根據活動的效果和學生人數進行控制,盡量使每個學生都有參與活動的機會。)
2、交流體會,感受樂趣。
活動結束后,可以請自編字謎的同學介紹編字謎的過程和自己的體會,也可以紹自己在收集字謎的過程中發生的一些有趣的事。
一小小組:我們的展示完畢,請二小小組展示有趣的諧音,你可要仔細聽噢!
二小小組:我們從網上找到了一些有趣的諧音笑話(朗讀諧音笑話),通過搜集整理資料,我們體會到中國的漢字非常神奇、有趣。
(1)歇后語:一學生說自己搜集的歇后語前半句,指名其他人說其中的諧音字。
(2)古詩:一學生讀自己搜集的古詩,指名其他人說后半句。
(3)對聯:一學生說自己搜集的對聯上聯,指名其他人說對聯下聯,并說出其中的諧音字。
(4)笑話:一學生介紹自己搜集的笑話。其他人說為什么好笑。
組長:我們這組的匯報結束了,謝謝!
師:你們從網上也學到了不少資料,看來網絡也是我們獲取知識的有效途徑。
第三組匯報:社會用字調查
組長::漢字源遠流長,瑰麗多姿,是我們民族五千年文化形象。漢字的規范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精神文明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然而我們身邊卻滋生漫延著一種病毒──錯別字。規范優美的漢字招牌,標語,廣告牌是街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一些廣告創意中卻隱藏著許多隱形炸彈。請聽我們組的同學匯報。
一小小組:
1、出示:找出錯別字。
2、糾錯:調查報告
3、組長:寫錯或讀錯漢字都會給我們造成不良后果,甚至嚴重的損失,請聽故事《一字毀千軍》,《一字值萬金》。
4、談感受。
5、為了捍衛漢字的尊言,請聽我們發起的倡議書。
組長:我們的匯報馬上就要結束了,不知大家有什么問題和感受?
學生總結匯報。
第四組匯報:千姿百態的漢字
組長:我們收集的“千姿百態的漢字”說“具體的某個漢字來自哪里?得到過誰的幫助?最喜歡的漢字是哪個?”
教師和其他4個學習小組組成的共同體一起以“補白”的方式對上述成果“我們收集的‘千姿百態的漢字’”做“二次展、說”。
其中,教師重點介紹不同字體的書法作品。
組長:接下來請欣賞我們的“漢字秀”。內容有不同字體的作品、個性
名等。在我們的介紹完后請大家評議。
第四小組展示漢字秀作品:李娜繪制了自己的個性簽名,有草書簽、藝術簽等。劉旭同學書寫的花鳥字;張強、李書函分別隸書、楷書兩種不同的字體。
組長:我們小組的匯報結束了,謝謝大家。
師小結:從你們的匯報中,老師發現了你們具有無窮的創造力。
第五組匯報:我愛你,中國的漢字
組長:走進漢字,我們領略了它的神秘。我們感受到它的有趣。一個個方塊
就是一幅幅跳躍的圖畫:讓我們一同誦讀《我愛你,中國的漢字》。
一小小組:我們以“別樣的漢字,用尊重贏得快樂”為題進行寫作。請欣賞我們的作品。你們現在覺得漢字美嗎?談談你們的體會吧!
二小小組: 我們以“我的眼里只有你——漢字”為題目進行寫作。請欣賞我們的作品。你們現在覺得漢字美嗎?談談你們的體會吧!
四、教師總結
漢字,中華民族的瑰寶,這個我們天天相見的卻又似乎離我們很遙遠的事物, 通過本次活動讓我們對她已有所了解,有所感觸。也許你們對漢字的歷史與文化,還是”霧里看花”,也許你們為現代社會中不規范使用漢字的現象而困惑,也許你們對書法藝術似懂非懂。但你們關注漢字、熱愛漢字的熱情卻已被點燃了。真心希望,我們的漢字能夠源遠流長。
五、活動反思
一、教學中時刻為中華漢字搭建舞臺。
中華幾千年的漢字文化,有著豐富的內涵、神奇的魅力。在課堂上,我選擇活動式教學。縱觀整堂課, 由一個個精心設計的活動構建成。讓課堂在中華源遠流長的漢字文化的舞臺上馳騁,讓實踐活動課堂富有文化味。
二、把課堂還給學生
這是一堂語文綜合性學習課,我把語文知識與綜合實踐活動有機地整合。讓它既體現語文學習的特點,流淌著濃濃的語文味,又體現綜合實踐課的探究性學習特色。活動過程始終把獲取語文知識的研究能力作為第一目標。課上,學生的交流是主要的,老師的話語不多,只是從不同的角度發現問題并作出結論,所起的就是總結和過渡的作用,把課堂還給了學生,真正實現了課堂屬于學生、學生是課堂的主人的教學理念。
三、課堂交流的形式多
本設計重在讓學生策劃和開展活動,為學生創設一個互動交流的環境,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及展示學習成果的能力,通過組長介紹,成果展示,如:漢字秀、對聯等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調動同學積極參與,真正投入到漢字的研究中來。五個小組,他們把收集到的不同的成果帶到了課堂,真實地展現實踐結果。我們看到每個研究小組用喜聞樂見的形式向大家展示了不同的視覺資料,在組織形式上很靈活,既有個人活動,也有小組活動,讓課堂別有一番情趣。
在教學活動中,我也發現了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首先,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要加強對學生合作的指導,要對學生合作的任務分工、資源共享、過程成果的展示進行有效的安排,使小組合作有規劃,有分工,又有協作。其次,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知識基礎、興趣愛好、所處農村的環境和條件,開發課程資源,創設問題情景,引導學生對要探究的主題進行搜集和整理資料,以便確定合理可行的活動主題。
最后,教師指導學生規劃和設計活動方案時,指導的內容是合作方式與技術,注重審視學生預期的探究方法與實踐途徑的可行性并作相應的指導,引導學生選擇適當的成果展現方式,落實活動的價值。
寫在前面
“痛并快樂著”,用它來形容此刻的心情是再貼切不過的了。回顧兩個星期的語文綜合學習,忙碌、焦灼、不安、擔憂、種種情緒都曾困擾過我,快樂卻也未曾間斷過,它來自于孩子們克服困難后的燦爛笑容,來自于孩子們發現新知識的欣喜,來自于他們收獲中的喜悅,更來自于孩子們一聲聲渴望:好希望上語文課,老師要帶我們再搞這樣的學習哦!于是,我和他們笑,一起愁,一起感受綜合學習帶來的別樣體會。
一、說說對“綜合學習”目標定位的認識
接到任務,曾經把兩個星期的活動想得很完美,很“大”,希望學生能通過研究獲得很多知識,頗有一番“不做出一點轟轟烈烈之事不肯罷休”之味道。但深入實際,經過實踐之后才知道,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漢字,那是一個多么宏大的話題,漢字的歷史,漢字的表現形式,書法,對聯,謎語……任何一個領域都如浩瀚的海洋,帶領學生去做研究,想要在知識領域有質的提高,是不可能的。于是,開始反思自己的定位,開始不斷調整,重新學習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語文課程標準》,習得關于綜合學習的精神大體如下:它重在學習過程,注重激發學生的創造潛能,能較好地整合知識和能力,尤其有利于在實踐中培養學生的觀察感受能力、綜合表達能力、人際交往能力、搜集信息能力、組織策劃能力、互助合作和團隊精神等等。……使他們在廣闊的空間里學語文、用語文,拓寬視野,豐富知識,砥礪能力。于是,我開始冷靜思考:我希望通過活動,讓孩子得到什么?反復思量,訂下以下目標:
知識能力:
1、各組確定自己感興趣的研究主題,能對相關知識有所了解,有所感受。
2、能設計一份可實施的活動計劃;將自己的所見,所想真實地記錄下來;部分同學能進行報道稿、倡議書,采訪稿的撰寫。
過程和方法:
1、過程中培養查找資料,運用、分析資料的能力。
2、各組選擇合適的匯報方式,做準備。
情感態度、價值觀:
1、培養小組間的協作精神、解決問題的能力。
2、通過活動感受到學習帶來的愉快,能感受到漢字的獨特之處,拓展視野,能在日常行為中有所觸動和行動。
二、說說對此次活動的過程
本次活動,在師生討論的基礎上,分為2個階段。
第一階段分成六個組:書法研究、諧音研究、漢字歷史研究、對聯研究、錯別字研究、謎語研究。主要學習時間在校內。
此階段的學習任務主要有三項:
* 在教師指導下完成第一份活動計劃書。能根據本組特點選擇合適的學習方式及匯報形式是這次活動的重點,同時了解計劃書的基本要素,學寫計劃書。
* 通過網絡和圖書收集有用的資料,學習并努力消化有用的信息。在此階段,重點指導學生如何根據需要收集、刪選資料,培養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 小組合作學習資料,內化知識,根據匯報形式完成相應工作。(書法組:介紹書法名人的故事,邀請書法老師做講座,出一份小報;對聯組:學習對聯的各種形式,小組內準備誦讀對聯活動,出一份小報;字謎組:學習字謎的知識,歸納字謎的各種分類以及猜字謎的一些方法,策劃周末家庭猜字謎活動。諧音組:了解諧音的不同表現方式,編輯一本關于“諧音知識”的.小冊子。漢字歷史研究小組:出一份知識競答題,準備對全班同學做15分鐘的知識競賽和漢字歷史的介紹;出一份知識小報。錯別字研究組:求得語文教研組長李老師的幫助,在全年級發出“告別錯別字”的倡議,到各班調查錯別字問題;收集網絡媒體上關于錯別字問題的信息報道。
第二階段:以周末社會調查實踐為主,分三個層次進行。
第一層次,完成調查問卷。此層次是希望每位學生都能參與到社會實踐活動,同時又兼顧部分學生周末集中活動有困難。問卷調查可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也可在父母的帶領下自主完成。完成調查任務的對象須是不認識的人,以增強學生的社交能力。在活動前,需給學生講解采訪調查的一些基本禮儀和要求。
第二層次:小組內居住得比較近的小組繼續開展研究活動,以游戲、完善成果匯報為主。
第三層次:書法組、對聯組、校外不規范漢字小組在老師和家長的帶領下上街做調查研究。活動前制定了詳細的活動計劃,以確保活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回顧活動的過程,有兩點值得總結:
1、學生參與應有層次。綜合學習中的一個瓶頸問題就是學生外出活動的安全。綜合學習的形式應該是多樣的,學生的參與也可根據其本身的學習能力,家庭實際情況,做出有層次的規劃,這樣的思路既保證每個學生都有最基本的收獲,同時,又促使一些能力強的學生,家庭條件許可的學生,能有更多的發展空間。實踐證明,只要后期推動恰當,學生中優勢資源同樣可以成為全體同學進步的共同資源。我們班的這次綜合學習在設計上特別考慮到了這個問題,因此把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都放在了校內,通過查閱、刪選、學習資料培養學生收集信息的能力,通過邀請書法老師做講座,通過向語文老師暢談想法,通過請求美術老師、電腦老師的幫助這樣的活動,鍛煉了學生的交際能力;在第二階段的推動時分成了三個層次,確保每個同學都能在條件允許的范圍內參與活動,做力所能及的實踐,得到鍛煉。
2、教師指導應有層次。時間不夠,精力不夠,知識領域不夠寬泛,這是教師在指導綜合學習上最容易碰到的問題。試想,短短兩周,會牽涉到知識層面、能力層面等各方面的問題,要完成對學生各類活動的指導,教師的壓力可想可知。對不同的學生,對不同的小組,教師應該學會有側重地指導,如面面俱到,精力不夠不說,更重要的問題是會影響學生能力的發展,這是有違于綜合學習本質特點的。為使活動有效進行,教師的前期策劃非常重要,哪些點需要全面鋪開,集體指導,哪些點需要個體交流,點上指導;哪些活動需要扶著學生做好活動計劃,哪些活動可以完全放手,哪些活動應該全程參與,教師都應做到心中有數,有的放矢。
三、說說今天的匯報成果形式
“成果匯報課”,無論是從網絡還是報刊雜志,所介紹的形式一般都是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的呈現,每一組上臺介紹時就如“演員”,沒有輪到的學生則是“觀眾”,這樣的形式類似于班隊活動課。怎樣體現語文的味道?這些“小觀眾”在聽的過程中能收獲寫什么?基于這樣的疑惑,我對這堂課的有了這樣的定位:希望通過這節課讓小組的優勢資源能有共享的過程,能帶給同學以新的視野和知識。匯報不應該僅僅是成果的一種展示,它更應該成為每個同學積極參與的,一個新的學習過程,是一個思維碰撞的過程,知識能力提高的過程,情感價值觀提升的過程。
鑒于這樣的認識,我在課堂設計中重點突出的是三點:一是準確把握“語文綜合學習”這一特點。這是一堂語文綜合學習課,所以體現語文學習的特點,體現濃濃的語文味都不可忽視。教學過程中始終把獲取語文知識,語文能力作為第一目標。匯報課中學生的發言材料都是來自于學生的日記、作文。課堂中結合教材,學習拓展對聯知識等等,動筆寫字,將自己的情感化成韻文等等都是基于這樣的定位。二是全體學生的積極參與,在學生匯報時穿插彈性的空間,比如讀對聯,寫對聯,猜謎語,介紹自己克服錯別字的方法,端端正正地寫字等等,讓其余學生有話可說,有事可做,思維有發展的空間。二是體現教師的指導作用。盡管是以學生為主的匯報,但教師在課堂上的指導、點撥作用不可忽視,適時的插話,及時的糾正,恰當的評價,都能引領學生以更高、更寬的視野去看待問題。
兩周時間結束了,通過活動,我深深地感受到只要教師肯花時間,肯花精力,認認真真和學生一起去嘗試搞這樣的學習,學生一定會收獲很多。
【教學目標】
1、通過綜合性學習,學會制訂活動計劃,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并能通過獨立或合作學習,較好地完成任務。
2、能夠認真閱讀教材提供的材料,從中受到啟發,搜集到更多體現漢字有趣的資料。
3、通過綜合性學習,能夠增進對漢字的了解,感受漢字的美,激發對漢字的熱愛之情,能為純潔祖國的語言文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4、通過活動,能夠很好地與他人進行合作學習,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增進對漢字的了解,感受漢字的美,激發對漢字的熱愛之情。
【教學時間】
兩課時。
【課前準備】
相關的教學掛圖、搜集的有關漢字的資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揭示學習內容
同學們,我們平常看書、看報、寫信以及寫作文都離不開漢字。你們看,老師在黑板上就寫了兩個漢字,板書:漢字。你們對漢字有哪些了解呢?
同學們,聽了你們的發言,這僅僅是對漢字的初步了解,你們想不想更多地了解漢字?讓我們一起遨游漢字王國,開展綜合性學習,感受漢字的有趣和神奇,了解漢字文化,并為純潔祖國文字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吧。
板書課題“遨游漢字王國”。
二、整體閱讀,感受漢字的神奇
1、首先,請大家一起走進課本,共同閱讀“閱讀材料1~4”,感受漢字的神奇。
2、出示閱讀要求:
⑴認真閱讀“閱讀材料1~4”,思考:
這四則材料分別從哪個方面說明漢字的有趣的?為什么說是有趣的?
⑵除了上述四種有趣的漢字現象外,你還知道哪些有趣的漢字現象?
⑶閱讀后,就自己的想法在小組內進行交流。
3、學生匯報。
三、合作討論,制訂活動計劃
1、指名讀“活動建議”。
2、圍繞“漢字的有趣”,有選擇地開展活動。
3、學生自由分組,討論活動計劃:
提示:討論時要作好分工,如專人記錄討論結果,專人負責整理討論意見,并形成完整的計劃。
4、討論交流,完善活動計劃:
學生根據擬定的計劃,進行相關的搜集、查找、整理等工作。
第二課時
一、展示交流,匯報學習成果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認真制訂了小組活動計劃,大家按照計劃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在活動中,我們體會到了漢字的有趣。這節課,我們就來看看大家開展活動的情況。
1、字謎大擂臺:
首先,我們從猜字謎開始。同學們,你們在課外收集了不少漢字字謎,還有的同學自己編寫了一些字謎,現在,我們就舉行字謎大擂臺活動,你們都準備好了嗎?
說明:教師事先應將學生收集和編寫的字謎和謎底集中進行整理,按照一定的比例確定必答題、搶答題若干道,分別用不同的信封裝好,方便活動時使用。
⑴出示活動要求
①全班分成三個大組,每組人數大致相等。
②選一名主持人,三位裁判員,一位記分員。
③先進行必答題,再進行搶答題。
⑵開展活動。
⑶交流體會:
在活動結束后,可以介紹一些自己在收集字謎的過程中發生的有趣的事,也可以請自編字謎的同學介紹編字謎的過程和自己的體會。
2、諧音大舞臺:
剛才我們進行了緊張激烈的字謎大擂臺,大家不僅通過猜字謎積累了漢字的知識,而且從中感受到了漢字的無窮樂趣。下面就讓我們輕松一下,進人諧音大舞臺,再次感受漢字給我們帶來的快樂!
⑴歇后語:
一人說自己搜集的歇后語,指名說其中的諧音字。
⑵古詩:
一人讀自己搜集的古詩,指名說后半句。
⑶對聯:
一人說自己搜集的對聯上聯,指名說對聯下聯,并說出其中的諧音字。
⑷笑話:
介紹自己搜集的笑話,其他人說為什么好笑,感受諧音的有趣。
3、漢字歷史知多少:
同學們,漢字已經有了幾千年的歷史,從最早的甲骨文開始,就開始有著許多動人的傳說,現在就請大家將搜集到的資料和其他同學一同分享吧。
⑴分組交流,共享資料:
學生提供各種材料,有一般文本的文字、圖片,有在網上搜集到的電子文本,還可以口頭介紹。
⑵小小故事會:
正確使用漢字,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十分重要的。大家一定還記得“一字值萬金”的教訓吧,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像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通過課外實踐,相信大家一定搜集到不少這樣的事例吧,就讓我們一起來交流交流。
⑶組內互說,在此基礎上推選代表全班交流。
⑷說說聽完故事的體會和感受。
3、小小書法展:
同學們,中華漢字不僅是文明的使者,也是一門特殊的藝術,歷來為眾多文人墨客所喜愛,無論是古代還是現在,喜歡書法藝術的人不勝枚舉。而我們學校本來就是書法特色學校,因此,在此次綜合性學習的活動中,我們將舉辦一次書法作品展覽。看,我們的教室現在就是書法藝術的天地,大家可以自由參觀。(事先把教室用學生自己書寫的書法作品進行布置。)
⑴明確參觀要求:
①言行文明,不要擁擠和大聲喧嘩。
②認真欣賞,了解各種書法藝術的特點。
③在參觀的過程中,可以向班上有書法特長的同學請教練字的方法。
⑵學生進行參觀活動,教師參與學生活動隨時與學生進行交流。
二、總結回顧,拓展延伸
同學們,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大家通過認真擬訂計劃,積極參與實踐活動,不僅增長了知識,還培養了學習和動手的能力。希望大家把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學到的知識應用到日常的學習中去。這次綜合性學習雖然結束了,但對漢字的探究并沒有結束。有興趣的同學還可以繼續探究漢字的相關問題,可以參考教材中的提示,想一想自己最想探究哪些方面,利用課余時間繼續學習。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