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9-08-27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小班科學罐子的聲音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設計背景,活動目標,重點難點,活動準備,活動過程,教學反思等內容,讓幼兒在聽聽玩玩中,感受罐子發出好聽的聲音,聽辯不同的物體發出的不同的聲音,發展聽覺能力,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小班科學活動課,快來看看罐子的聲音教案吧。
設計背景
小班幼兒很愛玩,對聲音也很感興趣,結合教材,我設計了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在聽聽玩玩中,感受罐子發出好聽的聲音。
2.聽辯不同的物體發出的不同的聲音,發展聽覺能力。
3.感受聲音給人帶來的快樂。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重點難點
重點:能聽辯出不同物體發出的不同聲音,發展聽覺能力。
難點:能根據指示找到不同的罐子。
活動準備
1. 裝有核桃,花豆,沙的罐子若干,空罐子一個。
2. 《幸福拍手歌》伴奏,標記牌,黑板。
活動過程
一.聽一聽,搖一搖
1. 老師出示一個空罐子,搖一搖,問:“這個罐子里有東西嗎?”“你們怎么知道沒有東西的?”(沒聽到聲音)
2.老師變戲法,把核桃放進罐子里,搖一搖,問:“現在里面有東西嗎?”“為什么?”(有聲音因為里面有東西)
二.聽一聽,猜一猜
1.教師請幼兒用耳朵找到一個有東西的罐子玩一玩。
2.讓幼兒為自己的罐子,找相同的朋友,老師根據罐子的聲音把幼兒分三組坐下
3.讓幼兒了解每個罐子中的材料。
教師:“今天老師在罐子里放了三種東西(沙寶寶,花豆寶寶,核桃寶寶),出示標記牌,讓孩子依次認識沙,花豆,核桃標記牌。
“請你們猜猜哪個罐子里的是沙(花豆,核桃)寶寶?”感知不同的物體發出不同的聲音
三.延伸探究活動
聽聽想想,罐子里沒聲音就代表沒物品嗎?出示裝有紙的罐子,搖一搖,沒聲音,為什么?
教學反思
本節課,幼兒對活動很感興趣,學習積極性很高,課堂氣氛活躍,能充分調動他們動手,動腦和動口的能力,提高了他們的觀察力和聽覺能力。能達到教學目的。
不足:可能在最后加上一些品德教育效果會更好一些。(如:聲音雖然好聽,但在別人休息或工作的時候,我們不能發出太大的聲音,以免影響別人……)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