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2-04-25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小班健康活動自己動手剝教案主要包含了設計意圖,活動目標,重點與難點,活動準備,活動過程等內容,學習自己動手剝-些食品的皮、殼或包裝紙等,提高實踐操作能力。?能把剝下來的食品外殼或殘渣放在指定的地方。?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小班健康活動課,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生活自己動手剝教案吧。
幼兒園小班生活教案:自己動手剝
一、設計意圖:
幼兒的生活教育離不開基本的生活技能和生活衛生習慣的培養。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一般家長都不夠重視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總是認為孩子張大了就什么都會了。就是幼兒園教育中,似乎也或多或少存在著忽視之處。如我們經常會在托班和小班看到這樣的情景:幼兒正在吃已剝好殼的茶葉蛋,已剝了皮的水果,或者是已剝了包裝紙的點心等。老師可能是出于為了不讓孩子弄臟衣服或地面或者是孩子速度太慢等等可以說是好心的原因吧。但其實這種潛意識里,是把幼兒的獨立動手的機會給剝奪了,不僅如此,慢慢地幼兒的依賴性也會滋生而長。因此,無論是家庭教育和幼兒園的教育都應該加強重視幼兒獨立生活能力的培養。
小班幼兒手的小肌肉動作發育還很不完善,那么我們更應利用日常生活教育的契機,讓他們學習一些簡單的、基本的生活技能,發展他們的動手能力。
“自己動手剝”這一生活活動,就是幫助幼兒在遇到吃些帶皮、帶殼、帶包裝紙的食品時,能不依賴于別人,自己動手剝,學習一些剝食品的技能。在開展這一活動過程中,應該充分結合幼兒的日常生活活動,如午餐、午點,讓幼兒嘗試如何動手剝,獲得感知的體驗,并可創設一些游戲,再提供多種可剝的食品,讓幼兒進一步練習動手剝、喜歡剝、會剝。以至在日常生活中,再也不要依賴于別人,自己動手剝,甚至能幫大人剝一些東西。在這同時,除了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以外,還應注意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在剝食品時,不亂丟外殼和殘渣,并能放在指定處。
二、活動目標
1、學習自己動手剝-些食品的皮、殼或包裝紙等,提高實踐操作能力。
2、能把剝下來的食品外殼或殘渣放在指定的地方。
三、重點與難點
重點:掌握一些剝食品的技能。
難點:在日常生活中不依賴別人,會自己動手剝。
四、活動準備:
提供若干帶皮、帶殼、帶包裝紙的食品。
五、活動流程
嘗試——練習——鞏固
1、嘗試
利用在園午餐午點,提供一些帶皮、帶殼、帶包裝紙的食品,讓幼兒嘗試如何剝去這些食品的外殼、皮、包裝紙。結合當日的膳食:
(1)如吃白煮的雞蛋時,先讓幼兒看看桌上的這些蛋能不能吃?為什么?怎么剝去蛋殼?可讓幼兒動手嘗試。請剝得又快又好又干凈的幼兒為大家示范,邊示范教師邊念順口溜:“拿起蛋要輕輕敲,敲碎蛋殼再好剝。剝呀剝,剝呀剝,剝下的蛋殼要放好”。在剝剝、念念的過程中,增加幼兒動手剝的興趣,并掌握剝蛋的技能。
(2)如遇吃水果(桔子、香蕉、葡萄等),也要讓幼兒知道:吃這些水果,先要剝皮,嘗試自己動手剝,果皮要輕輕剝,剝下的果皮也要放放好。
(3)如遇吃包裝糖果、點心時,讓幼兒動手嘗試,怎樣剝開這些糖果和點心的包裝紙?有的可直接用力拉開封口,有的則要順封口的齒形拉,讓幼兒觀察、掌握不同的拆啟方法。
2.練習
創設游戲活動,進一步讓幼兒練習動手剝多種食品。
(1)結合我班開展的主題活動:《甜甜蜜蜜》和《秋天的水果》,開設“糖果超市”和“水果店”(幼兒自帶一些食品和水果),讓幼兒挑選自己喜愛的食品,并互相品嘗喜歡的食品,但要求幼兒必須要自己動手剝去這些食品的皮、殼或外包裝紙。
(2)開設生活區角活動:提供更多種類的可剝食品(如浸泡過的花生米、蓮子等),讓幼兒知道,這些食品在燒煮之前,先要剝掉外殼和皮,我們小朋友在家里要幫大人勞動,學會剝這些食品。在剝這些食品時要仔細、認真、分類堆放所剝好的食品殼和殘渣物。
(3)比賽性游戲,如比賽項目要過三關:剝皮、剝殼、剝包裝袋。
3、鞏固
在日常生活中,成人要堅持讓幼兒自己動手剝,不要輕易地包辦代替。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擴展指導幼兒掌握如何開啟瓶蓋、拆啟粘貼、解開繩索等其他方法,不斷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