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11-19
這是關于馬的古詩50首推薦,是優秀的古詩詞大全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浮舟橫大江。
討彼犯荊虜。
武將齊貫錍。
征人伐金鼓。
長戟十萬隊。
幽冀百石弩。
發機若雷電。
一發連四五。
入夏樓偏迥,推窗揖遠山。柳煙籠岸碧,梅雨著衣斑。
喬木年年異,幽齋日日閑。風流無復見,坐待暮鴉還。
上圣崇明祀,元臣屬有文。內香開寶炷,制幣出玄纁。
授節臨前殿,傳臚聽后軍。酒清黃木廟,魚祭武夷君。
千兩金盤浴小兒,玉釵雙墮燕差池。繡窗白日無針線,卻笑羅敷不畫眉。
華屋驚隨劫火飛,江山空自繞邦圻。靈蹤可便超千載,妙解誰從寄一微。
著屐尚堪窮碧落,據床聊伴俯清輝。追尋會識關心處,未怪衰翁苦憶歸。
潭潭古屋云幕垂,省中文書如亂絲。
忽見伯時畫天馬,朔風胡沙生落錐。
天馬西來従西極,勢與落日爭分馳。
龍膺豹股頭八尺,奮迅不受人間羈。
元狩虎脊聊可友,開元玉花何足奇。
伯時有道真吏隱,飲啄不羨山梁雌。
丹青弄筆聊爾耳,意在萬里誰知之。
干惟畫肉不畫骨,而況失實空余皮。
煩君巧說腹中事,妙語欲遣黃泉知。
君不見韓生自言無所學,廄馬萬匹皆吾師。
君馬黃,臣馬白。君馬為神,追躡風云,
幽居抱孤明,懷古思舊京。渴望寶連山,老桂不勝清。
萬選膠庠上,三長渠觀中。
端從繡衣使,直擬黑頭公。
柯爛全枰換,舟移絕壑空。
素交與年盡,老眼視天夢。
濁酒對清夜,停云懷古人。
才高翻不偶,多難轉相親。
鴻雁看南國,風云望北辰。
莫因秋節至,傷爾別離神。
鳥烏聲樂報新晴,起覓鄰翁作隊行。
愛日葵心傾爛漫,尋春蝶夢去縱橫。
人歸高屋山逾碧,船到平灘月已生。
客里不諳風景好,欲將此夕并登瀛。
疏松歷落映層臺,綠字巖間覆錦苔。
誰掃青天屏障出,獨搖紅粉酒船來。
歌移灘下涼風入,詩借峰頭暮雨催。
此日川光容易夕,相呼秉燭莫言回。
陳編落落韋三絕,浮世茫茫海九環。經濟功成疏傅老,漢庭前日得身還。
黃屋匡扶事已非,遺黎空自淚沾衣。眾星耿耿滄溟底,恨不同歸一少微。
世人怪韓生,畫馬身苦肥。
干寧忍不畫驥骨,當時廄馬君未知。
開元太平國無事,戰馬卷甲飽不騎。
玉關橐駝通萬里,長安第宅連諸姨。
笙歌錦繡遍一國,六龍長閑空食粟。
霜甜秋草沙苑游,日暖春波謂川浴。
脽圓腰穩目生光,細尾豐膺毛帖肉。
珠鞍玉鐙驕不行,豈有塵埃侵四足。
韓生丹青寫天廄,磊落萬龍無一瘦。
豈知車下骨如墻,饑食草根刺傷口。
君家古圖才半身,千里騰驤已有神。
回身側顧不無意,剪鬃絡頭嗟失真。
君不見太宗戰馬拳腹毛,身騎此馬縛群豪。
龍虎精神金鼓氣,豈有閑地供脂膏。
至令畫圖快胸臆,想見虬須親破賊。
那知但愛廄中肥,漁陽筋腳蹄如石。
神駒入水隨煙云,蜀山石路無行人。
六驥悲鳴足流血,騎騾遺事一酸辛。
功名幸多種,何事苦生離。誰言似白玉,定是愧青驪。
必取匣中釧,回作飾金羈。真成恨不已,愿得路傍兒。
介馬渡龍堆。
涂縈馬屢回。
前訪昌海驛。
雜種宼輪臺。
旌幕卷煙雨。
徒御犯冰埃。
落落謝塵寰,遂意寄空谷。地偏心愈遠,物外愜幽獨。
山光凝竹窗,云影帶茅屋。耽此云山趣,世路任反覆。
或當松徑間,或傍花影宿。愛謝復愛陶,好句供我讀。
一唱三嘆息,瑯瑯振林麓。
將詩尋古意,呼酒散幽情。日逐黃塵遠,風吹綠水明。
地偏堪獨坐,人老慎多營。好在故園里,行耽野鳥聲。
懶向東風更乞妍,離披生意轉悠然。古墻臥蘚畫三面,禿干著花春半邊。
垂老子山休作賦,出關宣武合知憐。漫言臃腫無姿態,桃李何曾到百年。
鳥飛不到處,乾坤剩此山。萬里架娑影,蕭然古洞間。
虎來依法住,云出羨僧間。亦復何須食,鄉人送米還。
黃彭骨已蛻,何年遺兩山?我壽年齡外,后地與先天。
南客南歸必買馬,冀北馬群最多者。白銀星粲賤如塵,千金買得那論價。
龍媒之駒鐘駿骨,矯如驚鴻蹄切玉。神物本是房駟精,一夕分輝耀南陸。
有時踣躠忽長鳴,乾龍坤■各有靈。世人賤材但貴貨,縱有眼顧誰終青。
一從上船當船頭,百計管束如拘囚。仰首向天俛首地,馬與天地皆蜉蝣。
乾坤再造須清寧,豈獨人人望有生。當時舊將封侯尚未老,何為馬也不得逢中興。
唐時奚官善餋馬,南人養馬尤閒雅。千方調飼如擾龍,生芻細莝那盈把。
浪濤風捲狂欲顛,船頭入井尾刺天。前僵后躓戰欲死,一生九死無因全。
當時人命尚弗保,已
紅紫春爭妍,那復俟秋宰。茲花如端人,凌飆振輝彩。
英英剪輕云,粲粲絡珍琲。天清月色留,日淡霜華在。
高標比松竹,芳氣壓蘭茝。飄零飫夕餐,韡韡富晨采。
中有神仙滋,收功逸而倍。調丹雜樗楮,服之毋豫怠。
能駐好容顏,延齡向千載。事著抱樸書,劉生豈予紿。
睿賞葉通三,宸游契重九。蘭將葉布席,菊用香浮酒。
落日下桑榆,秋風歇楊柳。幸齊東戶慶,希薦南山壽。
影轉郎官宿,春隨剌史天。
相從忽相別,同舍況同年。
我愛吳兒說,只如邵父然。
賜金真浪費,喚取從甘泉。
淡月生清輝,隱隱當窗戶。披衣望楚陵,蒼蒼多草樹。
醴筵不復陳,銅泉竟何處。好賢虛襟期,悲歌感寐寤。
盈虧視桂輪,已矣復奚慕。
齒齊臕足毛頭膩,秘閣張郎叱撥駒。洗了頷花翻假錦,走時蹄汗蹋真珠。
青衫乍見曾驚否,紅粟難賒得飽無。丞相寄來應有意,遣君騎去上云衢。
別業逸高情,暮泉喧客亭。林回天闕近,雨過石門青。
野果誰來拾,山禽獨臥聽。要迎文會友,時復掃柴扃。
長安少年無遠圖,一生惟羨執金吾。騏驎前殿拜天子,
走馬為君西擊胡。胡沙獵獵吹人面,漢虜相逢不相見。
遙聞鼙鼓動地來,傳道單于夜猶戰。此時顧恩寧顧身,
為君一行摧萬人。壯士揮戈回白日,單于濺血染朱輪。
回來飲馬長城窟,長安道傍多白骨。問之耆老何代人,
云是秦王筑城卒。黃昏塞北無人煙,鬼哭啾啾聲沸天。
無罪見誅功不賞,孤魂流落此城邊。當昔秦王按劍起,
諸侯膝行不敢視。富國強兵二十年,筑怨興徭九千里。
秦王筑城何太愚,天實亡秦非北胡。一朝禍起蕭墻內,
渭水咸陽不復都。
老子西城住,今踰十載期。栽花成茂樹,種柳長高枝。
移接從渠巧,誇傳到處知。擔頭挑賣去,一一是趨時。
好爽利,好豁暢。坐臥住行,逍遙坦蕩。細尋思、名利之人,怎知此味況。向閑中,搜修養。鍛煉一顆,神珠晃朗。算三次、海變桑田,是仙
太行之勢高倚天而險拔,地鴻蒙磅礴不可以涯際兮,中原萬古之名山。
山中之路不知何年始開辟,羊腸縈紆孰得以形狀,險巇可畏驚塵寰。
下瞰澗壑微茫之天井,上擁峰巒縹緲之云鬟。商來賈往迤邐而不絕,梯危磴絕勞躋攀。
嗟予乘蹇十步五步一下,時見草腥而木惡,土老而石頑。
搴衣扶杖以登頓,遠望俯視黃河之在目,微如潦水澄一灣。
山家誅茅斬木作旅館,小如蝸舍蔽風雨,衣食之資何其難。
一尺樹根不出土,鑿臼舂米于道左兮,行人為嘆生涯慳。
流民負戴襁褓者,吾亦憫其婦寡而夫鰥。青林仰不見白日,中無人兮不可以久留,三日之路萬曲而千彎。
惟有珍禽奇鳥得所樂,惺忪巧語和綿蠻。石城之畔幾蹭蹬,石苔樹蘚蒼斕斑。
黃崖之巔雨中過,行不可行,立不可立兮,使人睥睨凋朱顏。
欲下未下更回首,不數馬陵之道居庸關。卓卓仙李英華秦仲裔,梁棟之梓非茅菅。
往返相送五百里,我獨東去君西還。翩翩文采不忍別,雙鵠飛入青云間。
傳道授業有師在,愿加雪窗螢幾之功兮,寸陰莫使成虛閑。
后日南宮戰藝想得雋,玉筍并列楓宸班。送君有詩無好句,蕪詞正望重加刪。
霜山曉氣下連江,水影寒花的的雙。清絕不知乘一羽,遙天似有碧云幢。
宦薄無妨吏隱尊,清風一拂百年存。流移滿目誰堪繪,念爾監門舊子孫。
涼飆瑟瑟柳條稀,千里青驄駐落暉。問俗何人歌五褲,征車此地賦緇衣。
風高驛路凝霜肅,秋老郵亭湛露霏。夜半襟寒勞夢破,可庭新月對清輝。
山勢崚嶒躍馬來,當檐朝暮翠屏開。四時物色煙花里,百疊峰巒錦繡堆。
長許臥游碧落外,何須濟勝白云隈。知君雅有看山興,不厭憑闌日幾回。
敬臣閨闥彥,處世怕自拘。朝謁金馬門,暮向青瑣趨。
朝隱慕方朔,修辭劇相如。太阿不在掌,非君獨嗟吁。
遙岑昨夜別,獨樹今朝迎。高峣連榻處,清話到三更。
綠楊吹雪滿河干,煙水茫茫客路難。白舫乘風容我共,冰弦邀月為君彈。
山移斷岸孤帆過,潮落空江二月寒。此去吳閶花正滿,計程好向虎丘看。
小臥不成睡,掩關尋舊題。調饑田百畝,扶病藥千畦。
虛牖云初住,閑階鳥亂啼。黃花姿正好,愛客且相攜。
六軍剛要罪楊妃,空使君王血淚垂。何事國忠誅死后,不將林甫更鞭尸。
江上群山翠作堆,人家門檻對江開。小樓應有憑闌者,天遠歸帆似不來。
綿綿靈氣與天游,日月盤旋定幾周。七十三翁同甲子,八千馀歲一春秋。
欲詢齊物南華老,誰是平生馬少游。堂下芝蘭森玉立,未容丹桂獨風流。
世人相見貴揖讓,山僧不識背與向。城市紛紛事迎送,山僧不識輕與重。
沉埋日久無道力,出門每被尊官斥。朝辭穗石不轉頭,暮宿蓮峰未煖席。
晨鐘催起懶披衣,門外傳呼來貴客。輕裘緩帶光照人,蓬蒿咫尺生顏色。
貴人恕我太無禮,直到床頭問頑石。頑石真頑頑不移,多謝知音為拂拭。
主賓傾蓋無幾何,邀我還家歡日夕。將軍殺賊不殺生,自摘嘉蔬供飲食。
野人一飽腹便便,起坐西軒面東壁。壁間珠玉光陸離,白者為紙黑者墨。
時人道我文字禪,豈知一字全不識。自從出世到于今,沒處藏身沒蹤跡。
無端覿面漫相呈,笑殺當今老詩伯。
香山老將有奇節,匣里青萍三尺雪。自從百煉受恩多,感激良工心倍切。
當時大冶躍精金,此日上方歸巨闕。心同鐵石不銷磨,身老風潮豈埋沒。
出匣分明見膽肝,兩手摩挲五情熱。生平懷抱為知音,當陽漫與時流說。
殷勤借問報恩誰,山西夫子非等夷。歐冶門中無鈍鐵,馬融帳底見威儀。
文章禮樂述周孔,刑名功利皆糠秕。有時耳提復面命,不待嚴父加鞭笞。
有時解衣更推食,恍惚慈母憐嬰兒。天高地厚誡罔極,日臨月照均無私。
登壇未遂凌煙志,把劍還思在冶時。我聞將軍言款款,我愛將軍不忘本。
閒人洞見貴人心,馀生恨識先生晚。先生之德高且深,先生之道舒能卷。
先生之教無藩籬,先生之壽無邊岸。但愿先生百億春,眼見玉門歸定遠。
酒三觴,茶七椀。高歌文水濱,永作隱泉伴。白發參差總不知,黃河清濁休相管。
沛艾如龍馬,來從上苑中。棣華恩見賜,伯舅禮仍崇。
鏡點黃金眼,花開白雪騣.性柔君子德,足逸大王風。
色照鳴珂靜,聲連噴玉雄。食場恩未盡,過隙命旋終。
練影依云沒,銀鞍向月空。仍聞樂府唱,猶念代勞功。
帝里誰無宅,青山只屬君。閑窗連竹色,幽砌上苔文。
遠近高低樹,東西南北云。朝朝常獨見,免被四鄰分。
桃花馬
問劉郎驥控亭槐,覺紅雨瀟瀟,亂落蒼苔。溪上籠歸,橋邊洗罷,洞口牽來。
搖玉轡春風滿街,摘金鞍流水天臺。錦繡毛胎,嘶過玄都,千樹齊開。
垂楊古路策東風,忽憶霜蹄失舊蹤。
白發重來韉{革登}在,爾應行雨去為龍。
共事咸淳帝,俱生嘉定年。
江湖正寥闊,梁楚忽姻連。
不作武擔掾,翻成葛水仙。
豈忘渠劍閣,來閉此荒阡。
不知象魏欲何為,布政頒條總在茲。
凡有往來須仰視,庶幾眾庶可周知。
后來江左當新造,好向城隅踵舊規。
卻指牛頭作天闕,此言多少被人嗤。
黃鷅鹠鳴處處聞,花開時候度重門。
啄花莫啄枝頭錦,留與東皇覆酒樽。
人日泛青溪,青溪曲易迷。
船回波上下,簾卷日東西。
景物行行見,壺觴處處攜。
浮航消得醉,極目水云低。
黃屋匡扶事已非,遺黎空自淚沾衣。
眾星耿耿滄溟底,恨不同歸一少微。
六龍親御奠神州,甲子如今甫再周。
百世尚瞻虞帝祀,五傳遽抱杞天憂。
臣民莫廢瓜華敬,今古長悲禾黍秋。
嘆息余生孤露甚,門弧弓棘總成愁。
邊人牧馬如牧羊,群族散置初無傷。
妙哉龍眠筆有眼,作此冀北才而臧。
素紈盈尺十二匹,骨相毛物皆非常。
青驄紫燕五色滿,骍騏騮駱骃驪黃。
旁行側睨復回顧,矯首奮鬛嘶風霜。
背馳正立盡變態,意氣磊落如騰驤。
想當盤礴初運思,工與造物爭毫芒。
此中念慮詎可熟,至言發藥誠難忘。
從此絕筆不畫馬,但寫妙相依圓光。
斯人于今又黃土,斯畫可寶宜珍藏。
東南詳讞得材臣,親對天墀奉至仁。
舜服暫平惟恤典,漢庭曾譽不冤民。
圜扉鞠草提封靜,高蓋容門令德新。
最好齋航初按部,柳汀花瀨正逢春。
平湖如鑒見寒林,誰作高亭據靜深。
到海水源終有本,從龍云影自無心。
芰荷一片隨幽賞,鸂鶒雙飛近醉吟。
顧我倦游歸欲早,寒門獨覬數窺臨。
子真王濟徒,愛馬有馬癖。
每嫌駑駘眾,未睹千里格。
朅來飛龍廄,一一數白黑。
始驚麒麟骨,秀出無與敵。
旗旄亂云霞,鼓吹喧霹靂。
從容看回旋,感激私嘆息。
此當逝昆侖,上與天無極。
奈何局軒陛,終歲老羈靮。
主人貴公子,埽榻多命客。
聊欲寬其意,無為稍戚戚。
珍羞雜水陸,清酒漾金碧。
嘲笑心目開,留連日已夕。
歸來興不盡,駐馬問所適。
知我方會友,投鞭遽登席。
貧家竟何如,脯醢乏余力。
歌舞復無素,兒童強敦逼。
多君平生懷,不與貧富隔。
歡來亦酩酊,俯仰愧三益。
冰操從來畏四知,漢江南畔擁藩麾。
地經謝守開油幕,人憶山公倒接{罒離}。
風入射堂飄鼓吹,雨隨行縣濕旌旗。
前朝叔子流遺愛,拂蘚應看峴首碑。
紅梅定自開,有酒無人對。
歸時應好在,常恐風雨晦。
連山四望何高高,良馬本代君子勞;燕地冰堅傷凍骨,胡天霜縮落縮寒毛。
愿君回來鄉山道,道傍青青饒美草;鞭策尋途未敢迷,希君少留卷(養)[二]疲老。
(‘卷’,原卷作‘養’。
)君其去去途未窮,悲鳴羸臥此山中;桃花零落三春月,桂枝摧折九秋風。
昔是浮光疑曳練,常時躡景如流電;長揪塵闇形影遙,(‘長揪’,蔣、項皆云當作‘長楸’。
)上策(林)[三](‘策’,原卷作‘葉’。
)日明蹤跡偏(遍)。
漢女[四]彈弦怨離別,楚王興歌苦征戰;赤血沾沾(君)[五]君不知,白骨辭君君不見。
少年馳射出幽并,高秋搖落重橫行;云中想見游龍影,月下思聞飛鵲聲。
千里相思浩如失,一代英雄從此畢;鹽車-14-垂耳不知年,妝樓畫眉寧記日?高門待封杳無期,遷喬題柱即長辭;(‘遷喬’,蔣校作‘仙橋’,指成都升仙橋,用《華陽國志》載司馬相如事。
)八駿馳名終已矣,千金賣(買)骨復何時?([一]劉希夷的詩在敦煌卷子里面傳鈔的不少,如《白頭老翁》〖《全唐詩》作《代悲白頭翁》〗有三個寫本,并且題著劉希夷的名字。
和《死馬賦》寫在同一卷子〖伯三六一九〗上的,還有《搗衣篇》和《北邙篇》〖《全唐詩》作《洛川懷古》〗,《搗衣篇》也題著劉希夷的名字。
此題作‘劉希移’,誤。
[二]依俞、劉說。
[三]依劉校。
[四]劉云:‘漢女謂烏孫公主,見石崇《王明君辭序》。
’[五]依俞校。
)。
別來心事幾悠悠;恨續長波曉夜流。
欲知起望相思意,看取山云一段愁。
知公不奈二毛何,尋訪天臺所得多。
宿處仙人千載宅,悟時禪友一聲歌。
道心夷曠忘名勢,句法清新為琢磨。
每到西湖懷使節,春風紅紫照清波。
日日花前金叵羅,百年能得幾經過。
花開花謝人還老,狂客狂吟莫厭多。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