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10-22
這是10個寓言故事完整,是優秀的故事推薦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巨大的彩虹大蛇吉瑞亞拉扭動著身軀出發了。他要去尋找自己的部族。他從南到北橫貫了整個澳大利亞。
到達約克角城后,他停了停,造了一座紅色的大山,名叫納拉布爾岡。他順著風細聽,但是只聽到了一些操著奇怪語言的聲音:“這兒不是我的家鄉,他們說的話我根本聽不懂。我還得繼續尋找自己人。”
吉瑞亞拉離開了納拉布爾岡。他巨大的身軀經過的地方成了一條深深的峽谷。他向北爬去。每天晚上都停下來,順著風聽一聽,尋找自己人。他爬了許多許多天,經過的地方變成了大大小小的河谷。
在離開納拉布爾岡北行的路上,吉瑞亞拉又造了兩座大山。一座叫納拉唐嘎,這是一條連綿起伏的花崗石山脈,另一座叫戈芒岡,有陡峭的山峰和五個山洞。
接著吉瑞亞拉又在費爾維尤休息了一下。他拖著巨大的身軀轉來轉去,竟然在地上磨出了一個百合花形的環礁湖,這就是米納琳卡湖。可是因為地太硬了,盡管吉瑞亞拉轉了一圈又一圈,湖也沒有多深。
一天,他聽見隨風飄來的歌聲,“啊……哈哈,啊……哈哈。”吉瑞亞拉說:“這是我的人在唱歌。他們一定在舉行什么儀式。”他繼續向北走,歌聲也越來越大了。
吉瑞亞拉在兩條河交匯的地方找到了他的人。他們正在唱歌、跳舞。他輕輕地爬過去,躲在邊上看著他們。他看了很長時間才出來。他的人見到他都很高興。
他對他們說:“你們跳舞跳得不好。你們的衣服也不合適。看著我,我教給你們正確的方法。”吉瑞亞拉教給他們怎樣用蜂蠟的羽毛做頭飾。
他教給他們用露兜樹皮做護臂,在鼻子上穿上白色的骨頭當裝飾。他又教他們跳舞。大家都跟著他學。直到累得不行了,才停下來。
天上的烏云聚攏在了一起。人們趕緊搭小棚屋避雨。
兩個年輕人,比爾一比爾兄弟跑來找避雨的地方,實在沒有地方了。
比爾一比爾兄弟又去找吉瑞亞拉,他正在小屋里鼾睡。他們把他叫醒,可是吉瑞亞拉說:“我這兒也沒有地方了。”這時候雨下得更大了。比爾一比爾兄弟跑來跑去,還是找不到躲雨的地方。
后來,他們又回去找吉瑞亞拉,對他說雨太大了。吉瑞亞拉說:“好吧,你們等一會兒。我把小屋弄大些。”他張開大嘴,嘴巴一直頂在房頂,然后說:“行了,你們現在可以進來了。
比爾一比爾兄弟跑進吉瑞亞拉的嘴里,被他吞到肚子里去了。吉瑞亞拉覺得人們如果發現這兩上男孩兒不見了,肯定饒不了他,就跑了,向北邊的博納一布納魯山爬去。這是這塊土地上最大的一座山。
第二天早人,人們互相詢問比爾一比爾兄弟住在哪兒,終于發現兩個孩子不見了。后來他們又發現了吉瑞亞拉的蹤跡,就明白一定是他把他倆吞了。于是,人們帶上長矛去迫趕吉瑞亞拉。
吉瑞亞拉向高聳入云的博納一布納魯山爬去。這座山的四周都是懸崖,但是吉瑞亞拉還是爬了上去,然后就盤成一團睡著了。比爾一比爾兄弟還在他的肚子里。
人們追趕吉瑞亞拉,一直到了博納一布納魯山陡峭的懸崖下。他們想爬上那些懸崖,可是沒有成功。對他們說:“我們爬不上這些險峰的山峰。”汪古兄弟說:“我們要爬上去救比爾一比爾兄弟。”他們倆都做了一把石英刀帶著,然后開始爬山。
汪古兄弟爬了幾天幾夜,終于爬到了山頂。他們看見吉瑞亞拉正在沉睡,鼾聲如雷。
他們輕手輕腳地靠近了他。哥哥說:“我們割開他的肚子。你在下邊,我從這兒下手。”
他們割了好長時間才找到比爾一比爾兄弟,比爾一比爾兄弟已經變成了顏色像彩虹大蛇一樣美麗的鸚鵡。
汪古說:“出來吧。現在你們是有翅膀的彩虹鸚鵡,你們可以飛走了。”
比爾一比爾鳥飛走了。汪古兄弟趕快跑下了山。
一陣涼風吹進了吉瑞亞拉的肚子,他醒了過來,說:“怎么有點兒不對勁兒?”他四處看了看,發現自己的肚子被割開了,吃進去的東西不見了。
吉瑞亞拉氣得渾身發抖,他狂暴地到處抽打,那長長的紅舌頭像閃電一樣,博納一布納魯山震顫著發出隆隆巨響,在他的抽打下崩裂了。吉瑞亞拉把碎塊扔到全國各個地方,今天的丘陵和山脈就是打那兒來的。
博納一布納魯山崩裂的巨響把人們嚇壞了。有些人被飛來的碎石打死,另一些人跑得遠遠的躲藏起來,變成各種各樣的動物、鳥、昆蟲和植物。
所有這一切都起源于夢幻時代。當吉瑞亞拉停止發怒的時候,巨大的博納一布納魯山只剩下了一座小山丘。吉瑞亞拉從山上下來,跳到海里不見了。直到今天他還在海里。
現在,人們不得不去照顧動物們和其他有生命的東西。因為它們在最開始的時候都是人,只是因為太害怕老吉瑞亞拉,不敢繼續做人了。劃過夜空的流星就是吉瑞亞拉的眼睛,直到今天他還在看著人們呢。
“沒有看到我的弓,沒有看到我上箭,
這一只大豬已經嚇得渾身打戰。
看到了它這個樣子,我心里就想:
一定是閻王爺把它送到了我的跟前。”
于是他就用尖銳的箭射中了它。那一只豬大為發火,用它那像新月一樣發亮的撩開把他的肚子豁開,這一個部鄰陀就倒在地上,沒了氣了,野豬把獵人殺死以后,它自己也因為受了箭傷,痛死了。正在這時候,有一只豺狼,也是死到臨頭了,東逛一逛,西狂一逛,晃里晃當地走到這個地方來。它看到了那一只野豬和那一個部鄰陀,兩個家伙都死了,它心里高興起來。想道:“我的運氣不壞呀!它給我帶來了這一些沒有想到的食品。”
釣魚人曾經看見一個老人在寒風凜冽中趟過一條河。老人卷起褲腿一步一步走下水去。釣魚人喊住老人,他說上游有橋,老人說知道,他說下游有渡,老人也說知道。但老人沒有回來,他一步一步遠去,在呼嘯的寒風中走向對岸。
在那之后有無數青年也要過河,但在河邊他們停下了。他們問釣魚人附近有橋嗎?釣魚人說上游10里有橋,下游10里有渡。年輕人聽了,立即離開河邊,或上或下繞道而去。有一個人或許嫌路遠,沒走,他脫了鞋,一步一步走進水里,當冰凉的河水沒過膝蓋時,那人停住了,之后又一步一步走上岸來,穿好鞋離開河邊繞道而去。
從前,有一個非常有錢的人,他能用他的金錢買到世界上的一切,但是這個有錢的富人并不快樂,他每天都在想怎么掙錢,如何讓這些錢變得更多,漸漸的他的世界只有錢,失去了一切。
一天富人經過一個寺院,突然看到了一個老和尚,老和尚的寺院非常破舊,里面也只有他一個和尚,可是老和尚臉上卻掛著笑容,富人看了一眼便離開了。
第二天富人又來到寺院,看到老和尚依然臉上掛著笑容,富人想不明白的走上前去問:“您一無所有,如此貧窮為什么卻還能臉上掛著笑容呢?”
老和尚看了看面前這個衣榮華貴的人說:“正因為我一無所有,我才會如此開心,沒有什么,自然也就不會失去什么。”
富人明白了,自己因為怕失去現在的一切,太在乎得失,每天擔驚受怕,失去了原本屬于自己的生活,富人把所有的錢財都捐給了慈善事業,自己一個人游遍了世界。
一場罕見的狂風暴雨過后,爬了滿墻的爬山虎,翠綠的葉片被撕扯得所剩無幾,枝條也被扯落掉許多,讓人慘不忍睹,然而,爬山虎依舊緊緊地用殘缺的身子護衛著墻。
墻對爬山虎感嘆道:“我平日只是抱怨你把我當做自己的依托,卻沒有想到你會在關鍵之時舍得為我付出自己的一切!”
“能為別人做些什么,這是令我感到幸福和自豪的。”爬山虎道,“如果能有為別人付出的機會而不肯舍得付出,那豈不是太自私了嗎?”
墻慚愧地說道:“我……平日沒少抱怨你,你使我懂得了,真正值得自豪的是什么。”
相傳很久以前,蜈蚣與蛇都沒長腳,都依靠左右擺動著身軀前行,速度很快。
有一天,蜈蚣突發奇想,它找蛇商量:“我說蛇兄,你看動物界中不管類別個個都長腳,比如雞鴨兩只腳,牛馬四只腳,蟑螂八只腳,螃蟹還長了十只腳,現在大家都在提倡改革創新,咱們是不是也趕風頭長它幾只腳呀?”
蛇一聽笑了:“何必學它們的樣多此一舉呢,長腳為了走路,我們天生沒腳不也行走自如嗎?”
“但意義不同啊。他們有腳那是祖傳的;我們長腳是在改革創新,”吳蚣堅持著:“再說長了腳,行走速度可能會更快。”
“那倒未必,”蛇仍然反對:“改革創新也要尊重客觀實際,而不能想當然趕時髦。”
“不管怎么說,反正改革創新總比因循守舊強,這樣才能與時俱進不落伍。”蜈蚣不再理會蛇的勸告,打定主意去長腳。它思忖良久決定多多益善,于是長出二十對四十只腳來。
這下蜈蚣出盡了風頭,人人欽佩它的改革創新精神。蜈蚣洋洋得意,但馬上發現事與愿違,過多的腳相互制約成為累贅,使它邁不開步伐,速度反而更慢了。
蛇見了問它:“你改革創新后的速度與我相比如何呀?”
蜈蚣并不服輸:“我雖然速度慢了,畢竟是改革創新的結果;你速度快卻是墨守成規,不符合歷史潮流。”
蛇正色道:“我雖然因循守舊,但它符合客觀規律;你脫離實際瞎胡鬧,結果適得其反,這樣所謂的改革創新又有什么現實意義呢?”
百毒不侵
小友問:你是否百毒不侵?
才怪,血肉之軀,怎么可能做得到。可是,漸漸辨別到什么是毒,什么不是,閑雜人等閑言閑語,理它作甚,見怪不怪,其怪自敗,也就像喝過雄黃酒般,百毒不侵矣。
最佳防毒面具是不去理它,清平世界,自由社會,愛說什么就說什么,一定有若干人喜歡放冷槍、射毒箭,可惜級數不夠,多數老遠就凌空落地。
即使異常逼近,大可退后幾步,這里危險,不好玩,便到別處去,千萬不可以毒攻毒,有失斯文。
日子久了,并無沖突,看上去自然好似百毒不侵。
其實世上并無金鐘罩、鐵布衫這一類功夫,可是做人也不用太會生氣。人家要我們惱怒,何必聽話,呵,有這樣的事嗎?我不知道,沒聽說過。一問搖頭三不知即可。
不在場證據充分,是非不沾身,眼睛只看贊美之詞,耳朵只聽好話,其余一概不理,那些還不如我們的人,發表什么意見,管它哩。所謂毒箭毒針,根本不夠毒,大可一笑置之。
失去
智利名作家阿揚堤說:我終于了解了生命,原來,生命就是失去。
她這樣形容:你失去幼嬰是因為他變為孩子,你失去孩子是因為他已成長為少年。
我們自身何嘗不是如此,青春一下子就消逝,天真的想法、熱情的心態,都漸漸失落。
過去的歲月未曾好好利用,勇氣又不復當年,豪情更不知所蹤。
親友紛紛生離死別,這是至大的損失,往往叫人痛哭不已。
人生路上,失去的永遠最為寶貴,時間大神又不允許任何人走回頭路,不住鞭撻,喝令向前進。
也準許我們揀回一些東西作為賠償,利還可說有助生活,名卻一無所用。
人們還是往往哀哀回憶那一日當我們還年輕時某一美麗五月之晨,你曾說你愛我當我們年輕的一日。
可是失去的已經太多,所以至多只能說人生也并非不快樂。
真沒想到曾經擁有那么多,曾是那么富足,否則,又如何可以失去那么多。
為生活
一日,與T閑聊,說到取舍問題,溫婉的伊說:為了生活,也不得不
但生活是21歲開始的事。生活一直坐在某角落,笑瞇瞇、悠閑地,專等我們出錯,必須嚴慎應付,怎么可以輕視它,然后在中年時才到處訴苦:為了生活。不得不
根本不值得原諒,活該出丑,一踏入社會,就該明白,花無百日紅,人無千日好,一貫洗腳不抹腳,遇到失意,當然任人施舍,殘羹冷飯都不敢拒絕,還要怪生活?說不過去吧。
某與某,風光之際說不盡的快活風流,衣食住行,樣樣驕之同儕,到運程轉霉,無以為繼,就沒有資格埋怨生活了,生活對他們,已經太過厚愛。
誰不為生活,有時在報上看到血案主角竟是八九十歲,甚至是百歲老人,真是驚駭至說不出話來,整個人生,其實一句話可以講完,便是與生活搏斗。
五個亞洲人和一個美國人漂流到了一座荒島上。
迫于生計,他們決定分工協作:亞洲人負責打獵、捕魚并烹飪成食物;美國人占據了沙灘,他負責吃飯并將剩下的殘羹冷炙分給亞洲人。當亞洲人每天辛苦勞碌的時候,美國人則在自己的沙灘上享受著悠閑生活和食物。
后來有一天,亞洲人決定不再無償提供食物,于是美國人就開出了一張欠條給亞洲人,并承諾亞洲人今后可以用這些欠條,去兌換享受舒適生活的權利,比如在他的沙灘上散散步。亞洲人接受了這一交換條件,并且為了賺取欠條而繼續工作。
又過了一段時間,亞洲人手中的欠條越積越多,于是來了一位銀行家,專門幫助亞洲人收集和管理美國人的欠條。銀行家不斷地暗示亞洲人:當這些欠條累積起來之后,亞洲人早晚有一天能夠過上比美國人更幸福的生活。
這似乎產生了強大的激勵作用:亞洲人為了今后的幸福而更加拼命地賺取欠條;而美國人除了不得不更多地讓亞洲人來自己的沙灘上散步,還發明了一些有趣的把戲賣給亞洲人去玩耍,以此來收回原先的老欠條。美國人告訴亞洲人,這些把戲今后會讓他們得到更多欠條。
就這樣年復一年,美國人、亞洲人和銀行家之間的游戲越玩越大:亞洲人創造出了更多的財富供給美國人;美國人也發明了更加復雜的把戲教給亞洲人;亞洲人彼此之間也開始用欠條進行交易;而銀行家呢,他得到了更多的欠條業務并因此忙得不亦樂乎。
兩年前,華爾街的預言家彼得·希夫寫下這個“荒島故事”的時候,整個世界都像那座荒島一樣處處繁榮、人人樂觀。可是兩年之后的今天,次貸危機已經爆發、金融風暴彌漫全球,沒人說得清這座荒島的明天會變成何種面貌。
美國人說這事兒不能怨他,當初要不是他開出欠條,亞洲人哪兒來的動力建設荒島?
但是毫無疑問,如今是那五個亞洲人正在任勞任怨地為這場災難埋單。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