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20
這是光的傳播與反射認識誤區總結,是優秀的物理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誤區一:對光的反射概念理解不清
1. 在反射光路中,關于反射角與入射角的大小關系,要說成“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而不能反過來說。因為有入射光線,才有反射光線;有入射角,才有反射角,即如果沒有入射角,也就不會有反射角了。
2. 在反射光路圖中,除了要了解入射角、反射角外,還要了解下面幾個角:入射光線與鏡面的夾角、入射光線與反射光線的夾角、反射光線與鏡面的夾角。
3. 發生漫反射時,反射面是凹凸不平的,就相當于有很多個反射面,不同反射面的方向一般是不同的。如果入射光是平行光,由于反射面方向的不同而引起入射角不同,因此反射角也就不同,反射光就向各個方向反射,不再是平行光,但每條光線的反射仍遵循反射定律。
4. 當光垂直地入射到反射面時,入射光線、反射光線與法線重合。
誤區二:容易忽視法線
1. 在對反射光路圖的理解與研究中,大家往往更注重對入射光線、反射光線、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分析,而忽視對法線的分析。其實,理解好法線對我們研究光路是大有好處的。
2. 法線是一條假想但很重要的幾何線,它是用來確定在反射現象里,光線(包括入射光線、反射光線)在空間里的方位,也可以說,它是決定入射角、反射角的一條輔助線。就像平面幾何中的輔助線一樣,借助它,關于反射的許多問題就很容易處理了。這樣也給我們解有關應用反射定律的題目提供了一條思路:不論是由入射光線求反射光線,還是由反射光線求入射光線,都要首先找到法線這條關鍵的線。
誤區三:對反射定律的邏輯關系不清楚
由入射光線和界面決定入射點;由入射點和界面決定法線;由入射光線和法線決定入射角;由入射角和反射角相等確定反射光線。
誤區四:畫光路圖不規范
畫反射光路圖時,光線(入射光線、反射光線)用實線來畫,并要標上箭頭,以表示光行進的方向,箭頭一般畫在靠近光線的中間部位;法線用虛線表示;反射面用實線來畫,并分清反射面的正面和背面,在背面加上短斜線。
誤區五:對視覺的認識誤區
有光進入眼睛,人才能感覺到亮,并且進入眼睛的光線越多,就感覺越亮。
只有眼睛逆著光線看,才有光線進入眼睛。如果在太空中,人不是對著光看,而是順著光傳播的方向看,眼前將是漆黑一片。
人是根據進入眼睛的光線和光沿直線傳播的規律來判斷物體的位置的,如果是反射光線或是折射光線進入眼睛,則我們看到的不是真實的物體,而是該物體的像。
同一物點進入眼睛的兩條以上的光線(或反向延長線)的交點,就是人看到的物點的位置。
看到的物體大小不一定是它的真實大小。人在視覺上看到的物體的大小,除了跟物體的實際大小有關外,還與物體離人的距離有關,這兩個因素合起來,就是視角。
如圖所示,同一物體分別位于B處和C處,人眼在A處看,則視角分別是,當物體位于B處時,人看到物體較大,即視角越大,人看到的物體就越大。
誤區六:對“影”和“像”的概念理解不清
因為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當光線照射到不透明的物體時,一部分光被反射,另一部分光則被擋住并被吸收,從而在物體后面的遮擋物或屏上形成與物體形狀相似的暗區,即為該物體的影。
像是物體發出的光(或物體被光源照射后反射的光)經過小孔或鏡而形成的與原物相似的圖形。像一般是明亮的,不論是光的直線傳播,還是反射都可以成像。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