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27
這是游碑林感想作文500字,是優(yōu)秀的精選作文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今天,我去了碑林歷史公園,在那里,我看見很多的碑石,那些碑石都是古代流傳下來的名品,我能見到它們,真是太高興了。
我在碑林里觀了諸多大書法家的作品,有歐陽詢的皇甫倓碑、柳公權(quán)的玄秘塔碑、顏真卿的顏氏家廟碑、多寶塔感應碑和最負盛名的顏勤禮碑和王羲之的集王圣教序碑等。還有一些重在內(nèi)容的碑石,例如十三卷開成石經(jīng)、石臺孝經(jīng)、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這個石碑是介紹基督教在中國流傳的經(jīng)過的一塊石碑。
在這里,我更喜歡的是顏真卿、柳公權(quán)和王羲之的字,顏真卿的字橫輕豎重、撇輕捺重,筆畫渾厚、圓潤,整體筆力較重些,鉤較輕,幾乎看不出來,很適合做毛筆書法的范本。而柳公權(quán)的字眉清目秀,方方正正,與顏真卿形成了很大的對比,很適合做硬筆書法字帖,對此,外國人贊譽柳公權(quán)使用最軟的筆寫出了最硬的字。而王羲之呢,這塊集王圣教序碑雖然不是他寫的,只是一個和尚把它的作品一個字一個字的拼接而成的,但是這一切足足花了二十四年的時間才拼接完成。此外,這塊碑石上有三十六種寫法,可謂是千古奇篇。
今天,我很高興,看見書法家的真跡真是太好了,我以后一定也要好好練習書法,我也想當書法家。
今天我參觀了被譽為文化歷史寶庫書法藝術(shù)殿堂的西安碑林博物館。它是由孔廟、碑林和石刻藝術(shù)館組成的專題性博物館。在此之前,我老爸給我看了有關碑林相關事件及其由來的視頻,我才得知它是由孔廟、碑林和石刻藝術(shù)館組成的專題性博物館。我從昨天晚上以及開始期盼今天的參觀活動,說老實話,我其實對碑林并不感興趣,期盼參觀活動其實是為了見到安老師、張老師、陳老師和我的同班同學們,平時上課時老師很嚴肅,下課時在學校又不能盡情的玩耍,今天終于有人組織了這個活動,這個人就是楊梓安的媽媽,他是多么偉大啊,讓我們有了這次課外活動的機會,有了盡情玩耍的時間,我真心感謝他媽媽。
我一進博物館的門就開始管不住自己了,開始大聲喧嘩,和小朋友做游戲,和小朋友分享我的美食,這時爸爸走過來,讓我站在一個大石碑前,嚴肅地批評了我,并帶我去了每一個展室,我仿佛走到了石碑的森林,到處是石碑,還有石碑上漂亮的刻字,我想這一定是打印機打上去的,否則怎么那么整齊,爸爸告訴我這時刻字刀一個一個手工刻上去的,我感到很驚訝,在石頭上刻字我以前可從來沒有聽說過,而且還像打印的字體一樣,真是太神奇了,太佩服了,我被石刻大師的高超技術(shù)徹底折服了,走到第五展廳,我看到一個工作人員正在把一張紙貼到石碑上,爸爸告訴我這個叫“拓印”,相當于現(xiàn)在的“復印”,我仔細觀察了一下,首先拿出潮濕的宣紙,用嘴巴對著宣紙的一角吹口氣,宣紙就打開了,然后貼于需要“拓印”的碑上,用鬃毛刷子刷平整,再用“拓包”沾些墨汁不停地在紙上敲打,濃濃的墨香味使我陶醉,不一會兒,石碑上的字清晰地顯露出來,和石碑上的字體簡直一模一樣啊!真是大開眼界了。
爸爸說碑林是收藏我國古代碑石時間最早、名碑最多的一座文化藝術(shù)寶庫,從九百多年前開始, 一代代有識之士為使碑石文化不被人們遺忘,他們耗盡心血集藏石 碑,并竭盡全力保護它們不受戰(zhàn)火的摧殘,才有了今天恢宏的碑林。我這才明白為什么這里是一座文化藝術(shù)寶庫,石碑上的漢字告訴我,古人用最軟的筆寫出了最硬的字,頂天立地、落落大方,而現(xiàn)代人在電腦出現(xiàn)以后,動手寫字的人越來越少, 寫一筆好字的人越來越少,提筆忘字的人越來越多。我不想成為其中的一員,我以后要認真聽講、認真寫字,改掉我上課愛說話、愛做小動作不好的習慣,我要將中國文字的藝術(shù)傳承下去。
中國的漢字是神秘的,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碑林。
碑林位于我們西安文昌門三學街,是陜西創(chuàng)建最早的博物館,它以收藏、陳列和研究歷代碑刻、墓刻為主,成為在中國獨樹一幟的藝術(shù)博物館。一進門,最顯眼的大字當然是門牌上的金字“碑林”真奇怪,“碑”這個字怎么少了一個撇呢,原來,這個字是清朝的林則徐寫的,當時,他的官職扯了,官帽飛了,他在心里想:心情真郁悶,瞥就不寫了吧,于是,“碑林”的那一瞥也就沒有了。在唐朝年末,我國的碑牌遭遇了嚴重的破損,直到北宋,才建立了“西安碑林”在北宋朝代,發(fā)明中國漢字的人是倉頡,當然,發(fā)明古碑 的人也是倉頡,再來說說“碑林”這個名字吧,為什么要在后面加一個林字呢?原來,那里有很多的古牌,就像森林一樣,所以就在后面寫一個林字。在很多古牌上都有一個洞,這是誰在破環(huán)公物?哈哈,這里在唐朝是用來拴馬的,后來,古人用它的影子來判斷時間,再后來,也就是現(xiàn)在,變成了古牌。
碑林保存的石碑真多,石碑上的書法真是了不起。有王羲之、張旭、顏真卿等等,還有些人名我不認識,但是他們的字也寫的很漂亮,值得我們好好學習。
今天,我去了碑林歷史公園,在那里,我看見很多的碑石,那些碑石都是古代流傳下來的名品,我能見到它們,真是太高興了。
我在碑林里觀了諸多大書法家的作品,有歐陽詢的皇甫倓碑、柳公權(quán)的玄秘塔碑、顏真卿的顏氏家廟碑、多寶塔感應碑和最負盛名的顏勤禮碑和王羲之的集王圣教序碑等。還有一些重在內(nèi)容的碑石,例如十三卷開成石經(jīng)、石臺孝經(jīng)、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這個石碑是介紹基督教在中國流傳的經(jīng)過的一塊石碑。
在這里,我更喜歡的是顏真卿、柳公權(quán)和王羲之的字,顏真卿的字橫輕豎重、撇輕捺重,筆畫渾厚、圓潤,整體筆力較重些,鉤較輕,幾乎看不出來,很適合做毛筆書法的范本。而柳公權(quán)的字眉清目秀,方方正正,與顏真卿形成了很大的對比,很適合做硬筆書法字帖,對此,外國人贊譽柳公權(quán)使用最軟的筆寫出了最硬的字。而王羲之呢,這塊集王圣教序碑雖然不是他寫的,只是一個和尚把它的作品一個字一個字的拼接而成的,但是這一切足足花了二十四年的時間才拼接完成。此外,這塊碑石上有三十六種寫法,可謂是千古奇篇。
今天,我很高興,看見書法家的真跡真是太好了,我以后一定也要好好練習書法,我也想當書法家。
10月2日,我參觀了歷代著名書法藝術(shù)珍品的薈萃之地——碑林博物館。在剛進碑林博物館的時候,我看到了兩個字“林碑”(碑字上面少一撇),講解員一看我的表情,就知道了我的心思,就說道:“這是清代的林則徐寫的,筆力到位、蒼勁有力!但是古代人為了平行,所以去掉了這個撇,而古代字只要從右往左讀的,它就讀碑林。”
我聽完了講解員的一些解釋之外,我就快速的跑向第一展廳。這時我眼前一亮,馬上就知道了“碑林”的林這個字是怎么來的,無數(shù)塊碑擺在一個又一個的展廳里,就像一棵棵不一樣的樹亭亭玉立在一個很大的花園里,好像就是一片片樹林吧!而碑就是:他們種的可不是樹,而是辛苦刻出來的碑。
在這么多碑中,有適合我們小孩子練字的《多寶塔感應碑》、還有令我比較難忘的“開成石經(jīng)”……但是,我最喜歡的還是《曹全碑》,講解員說了,這塊碑非常適合我們女孩子學,而且這塊碑還有“回眸一笑百媚生”的等等很多美譽,我特別喜歡里面的一個李字,這李字上緊下松,好像仙女下凡,飄然欲飛,??!真是美極了!
時代在進步,但是好多人也忘了這個非常美的藝術(shù),已經(jīng)不想再自己手寫字了!而我也不想成為其中的一員,西安是古城,有那么多古代的建筑和傳統(tǒng),我想把這些經(jīng)歷過風雨的傳統(tǒng)歷史都一起傳下去!
在碑林大門前,就有兩座噴泉“鎮(zhèn)守”在大道兩旁。這個噴泉和一般的噴泉不一樣,一般的噴泉是一個口噴水,而這個噴泉卻是上面噴水,下面鑲嵌的龍還噴水。水池里還有一些魚。
進入碑林之后,第一個映入眼簾的便是它的時代——漢至近代。同時我還了解到了它在國務院總編號里是第125號,在石刻及其他分類號里是第一。再往進走,就能看見唐代皇帝李隆基寫的字了。李隆基的字是楷體,我覺得非常好看。接下來我們就進了第二展廳,剛進第二展廳時,我們快要擠死了我們在第二展廳里看到了王羲之寫的《釋大雅集》我還在它的上面找到了幾種“之”字的寫法。我又在一個楷書的碑上找到了幾個我認識的漢字,我們就又去了第三展廳。第三廳有草體了,草體是懷素寫的,本來懷素很崇拜張旭,可是張旭嫌懷素寫字不好,于是不當他的老師??墒穷佌媲浜軔鄄?。于是,顏真卿就收懷素為徒,所以導致了最后把行草和顏真卿的字體結(jié)合了,就寫出了那樣的草書。在第三展廳,我還知道了一種字體,名叫:小篆,而且它是一個像課本一樣的東西。他是害怕你不認識小篆,于是在下面標上楷體文字,起到注釋作用。最后,我們就出了碑林。
這次活動讓我感受到了中國歷史中字體的偉大,它們?yōu)槲覀儩h字的殿堂添磚加瓦。讓我們漢字的殿堂變得多姿多彩。
10月5日,在這個令人歡喜的日子里我和爸爸一起去了祖國寶貴的書法藝術(shù)博物館---碑林博物館。這里碑石如林,所以稱為碑林,它簡直就是中國古代書法藝術(shù)寶庫,讓我們一起走進這里感受一下祖國的寶庫吧。西安碑林是中國古代書法藝術(shù)圣殿,因碑石如林而得名。北宋元祐二年便有了拯救文化,集藏碑石的愿望。策劃是,1087年將第一批碑石移入“府學之北墉”。經(jīng)過宋元明清歷代人的搜集和保護,終于使今天的西安碑林成為擁有近三千余方藏石的中國最大的碑石聚集地和最為豐富的書法藝術(shù)寶庫。
其中顏真卿的楷書“結(jié)字端莊,寬潤舒朗,氣勢雄強,骨架開闊?!薄胺叫瓮馔?,橫細豎粗非常鮮明,方圓轉(zhuǎn)折的筆法清晰。”很多人都很喜歡顏真卿的字,我就是其中一員。
雄偉的中華五千年的文化使我覺得一定要努力學習,發(fā)揚光大!少年強則國強,我們要讓我們的祖國走上巔峰,成為世界最富強最團結(jié)的國家!
西安碑林博物館是我國最著名的石碑收藏藝術(shù)館,作為西安人,我借國慶之際懷著敬仰之情走進了西安碑林博物館,來一睹它的風采!
他坐落在鬧中取靜的文昌門內(nèi),三學街口,建于公元1087年,距離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九百多年歷史,館區(qū)內(nèi)由孔廟,碑林,石刻藝術(shù)室三部分組成,占地面積31900平方米,現(xiàn)有館藏文物11000余件,11個展室,陳列面積4900平方米。館區(qū)內(nèi)幽靜莊嚴,讓人肅穆起敬!
碑林不愧被譽為中華書法藝術(shù)寶庫,石刻藝術(shù)的殿堂,這里保存了大量珍貴的書法藝術(shù)資料,其中有最著名的顏真卿的楷書,化瘦硬為雄渾,氣勢恢宏,有歐陽詢 , 虞世南 的書法真跡,還有最著名的書法大師王羲之的寶墨,今天,就讓我來說說王羲之在行書上的杰出造詣!唐太宗喜歡王羲之的書法文筆,曾一度在民間收集他的寶墨,這早已被人們傳為佳話!王羲之被人們稱為書圣!他最大的成就在于把質(zhì)樸書體變?yōu)楣P法精致,美輪美奐的書體,把漢字書寫從實用引入一種注重技法,講究情趣的境界。王羲之在年少之時,每天都不停的勤練書法,寫完后就在門前的池子里洗筆、硯,久而久之這池水就變成了有名的墨池,后來在衛(wèi)夫人的指導下,書法大有長進,王羲之為了博采眾美,他去了很多地方,看到了很多名家的書法作品,他取長補短,獨創(chuàng)字體,從而超越了前人!
我隨講解人員帶領著穿梭在大大小小的石碑間,不由對古人肅然起敬,看著那碑文上的石刻時而恢宏時而柔軟,總感覺得中國書法的博深和偉大!
我戀戀不舍得徘徊在碑林,神往與古代大書法家的字體間,留戀不舍。
幼兒園學習網(wǎng) | 聯(lián)系方式 | 發(fā)展歷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quán)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