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13
這是半坡博物館游記300字,是優(yōu)秀的精選作文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今天,我和爸爸媽媽來到了碑林博物館。走進大門,我看到了一座很有文化氣息的一座亭子,那就是孝經(jīng)亭。
孝經(jīng)亭的歷史已經(jīng)有一千二百七十二年了,《孝經(jīng)》是孔子的學生曾參技術他與孔子的交淡語錄,主要內(nèi)容是講孝、悌之道。在亭子中間,有一個大石碑,它是由四石合成,上面有浮雕云紋碑額,下面有刻制精美的三層石臺,造型宏偉莊重,世稱 “開元體”
很快我們了大夏石馬,它已經(jīng)有一千五百九十三年之久了,這也是我最喜歡的文物了。它真是讓人嘆為觀止,一千五百九十三年了都屹立不倒,在馬足前留有“大夏真興六年”(424) “大將軍”等字,風格樸實雄健。
我們又來到了“石刻紀念館”讓我印象深刻的是“老君像”老君就是老子,姓李名耳,是春秋時代的思想家、道家的創(chuàng)始人,后被奉為道教天尊。這尊老子石像,系唐代華清宮朝元閣內(nèi)遺物。老君正襟危坐,雍容恬靜,在深思熟慮的儀態(tài)中,顯得深厚肅穆。是唐代石刻中的珍品,屬國寶級文物。
這一次參觀,讓我學習了很多的知識,希望我還能學會更多。
10月6日,我和好朋友小米一起去參觀西安半坡博物館,這是我期待已久的,所以我非常的興奮。
我們先參觀了半坡遺址保護大廳,里面是6000多年前母系氏族社會人們曾居住過的地方。有圓形和正方形的房屋;有他們生活和生產(chǎn)所需的各種遺跡遺物;有集體墓葬、兒童墓葬;有地窖;有灶坑……生動地展現(xiàn)了當時社會人們生產(chǎn)與生活情況。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當時的人們用手很辛苦的在他們房子周圍挖了一個大圍溝,這個溝長300多米,寬6-8米,深5-7米,主要作用一是防洪排水,二是防止野獸的侵襲和其他氏族的騷擾,是半坡人有效的防御措施。他們真是好聰明?。?/p>
緊接著我們參觀了半坡遺址出土文物展陳列室,里面有近萬件生產(chǎn)工具和生活工具,以及很多的彩陶、雕塑等藝術品。我還看見了那個時期的人們?yōu)榱烁玫臉擞浳锲匪鶆?chuàng)造的各種記號,我們現(xiàn)在的漢字就是從那個時期開始一點點演變來的。還了解了許多關于人面魚紋盆的知識。
通過這次參觀,我對半坡時期人民的生活情況有了很多的了解,我覺得他們真的是好勤勞、好聰明?。?/p>
我們來到了碑林,他有悠久的歷史。
碑林里又有一個講點是《石臺孝經(jīng)碑》,這是由李隆基親筆書寫并注釋,它形式獨特風格,四面都有刻字,碑冠刻得是青龍騰空,還有三臺碑座,每一座都刻有精美的圖案,那石碑上都畫了一個個小格,格子里是用楷書刻上了每一個小字。格子旁邊的小字是對刻字的注釋,他是仿照了顏真卿的字體,每一個字都很像顏真卿寫的如詩如畫。
昭陵六駿是李世民先后騎過的六匹駿馬,每一匹馬都有一個奇怪而好聽的名字,它們是飆悍的戰(zhàn)馬。第一幅圖畫的是將軍丘行恭在為駿馬颯露紫拔劍。第二幅圖畫的是駿馬拳毛騧不管刀槍火海始終邁著堅實的步伐向前進。第三幅圖畫的是駿馬白蹄烏為擊垮敵人奔馳兩百多里。第四幅圖畫的是駿馬特勒驃仰天一嘯,敵人落荒而逃。第五幅圖講述了駿馬青騅已身中五劍,仍昂首騰躍。第六幅圖刻的是駿馬什伐赤帶著李世民沖出包圍,然后長嘶后而亡?!罢蚜炅E”是中國雕刻史上的瑰寶,但“颯露紫”和“拳毛騧”這兩匹馬的雕像卻被小偷賣到了國外,剩下的雕像也有一些損壞了,那是因為當時被我們的人員搶了回來才能夠看的現(xiàn)在圖案我們在碑林看到的是用石膏和水泥制成的復制品。
10月5日,太陽公公露出了笑臉,看著久違的藍天、白云,沐浴著陽光,我的心情和腳步都雀躍了起來。媽媽帶我游覽了天一閣博物館和寧波博物館。
天一閣博物館是中國現(xiàn)存最早的私家藏書樓,也是亞洲現(xiàn)有最古老的圖書館和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圖書館之一。我見到了古代的藏書樓、書柜、書籍,也游覽的天一閣的亭臺樓閣。明代的范欽爺爺修建了天一閣,從設計建造、書籍歸集與收藏管理,都體現(xiàn)了范爺爺?shù)闹腔?。宣傳電影介紹乾隆皇帝修編的《四庫全書》,天一閣進呈了多部圖書,謝謝范爺爺?shù)呢暙I。天一閣、月湖景區(qū)有好多名人的故居,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愛讀書!
寧波博物館的建筑風格非常有特點,外觀由直線和斜線組成,窗子大小不一的長方形,象一艘船,博物館前地上的石頭象是大海的浪花。在寧波博物館我了解了寧波的文明史,在博物館展覽的香港長衫故事,通過觀賞旗袍制作,我知道了做一件事情必須要認真。
這是我第一次到碑林博物館參觀,我就覺得很漂亮,一進門就看見兩個半月形的池子和一個大門柱,導游阿姨說,那叫半月池,這半月池,是有講究的:只有中舉之人才有資格從這橋上走過,做成半月是告知舉人“學習是不能自滿的”。那個門柱嘛,也有500多年的歷史了。
我們進了碑林后,第一眼看到的不是碑,而是一大堆房子,我們進了最靠邊的一座,叫做:“桃花依舊”里面確實有碑,但是不像我們平??吹降哪敲创?,那么寬。原來啊,那些字有些是拓的,有些是真的。哪里還有兩個漢字拼圖,可好玩了,我們都玩了好幾遍呢。
出了這扇門后,我們又來到一個好大好大的碑前,我發(fā)現(xiàn)那個上面的碑字少了一畫,導游阿姨說,那是古代人為了漢字對稱而特意不寫的。“碑林”兩字出自林則徐之手。鴉片戰(zhàn)爭之后,他革職戍守新疆伊犁。當時路經(jīng)西安,寫下了這兩個字。象征他當時的心境,剛剛丟了烏紗帽?!氨帧眱勺殖鲎粤謩t徐之手。鴉片戰(zhàn)爭之后,他革職戍守新疆伊犁。當時路經(jīng)西安,寫下了這兩個字。
看完林則徐的碑后,我進入碑林的第一陳列室。這里展出的《開成石經(jīng)》,“開成”是因為它刻于唐文宗開成二年,也就是公元837年?!敖?jīng)”,是指中國古代儒家的經(jīng)典著作?!堕_成石經(jīng)》包括12部著作,除《孝經(jīng)》外,《周易》通過八卦形式推測自然和社會變化,是先秦思想史的重要資料;《詩經(jīng)》是編成于春秋時代的中國最早詩歌總集;《周禮》、《儀禮》和《禮記》是先秦典章制度與社會禮俗的匯集;《春秋左傳》、《公羊傳》、《谷梁傳》分別從史料和儒家義理角度闡釋我國最早的編年史《春秋》;《論語》是技記述孔子言行的專集;《爾雅》是我國最早解釋詞義的專著。這些都是當時文人學士的必讀之書。因為當時雕版印刷還不普遍,為避免傳抄錯誤,唐文宗下令把它們刻在石碑上,立于國家最高學府國子監(jiān)太學內(nèi),供人們校對。后人贊嘆它是“世界上最厚最重的書籍“。
跟著導游我來到了碑林的第二展室。這里主要陳列唐代著名書法家書寫的碑石,歷來都是人們學習書法的范本。其中有唐初著名書法家歐陽詢書寫的《皇甫誕碑》,以及他的兒子,也就是歐陽通書寫的《道因法師碑》。有顏真卿書寫的《多寶塔碑》、《顏氏家廟碑》,還有晚唐柳公權書寫的《玄秘塔碑》。唐代書法是我國書法藝術史上的高峰時代。自唐太宗以來歷任皇帝的酷愛和提倡,造就了全社會對書法的普遍重視。一大批書法家涌現(xiàn)出來,如同百花齊放。
我參觀完碑林后,就覺得碑林更偉大了,一出去,我就和媽媽去買拓片,我喜歡柳公權的書法,尤其喜歡拓片上淡淡地墨香味,現(xiàn)在柳公權最著名的《玄秘塔碑》的拓片就掛在我的房間里,我可以時時的感受著書法藝術的美好和神奇。
今天我和媽媽一起乘坐地鐵來到了碑林,里面所有在石碑上刻的字都是一些書。
來到第一展覽館是里面陳列了《尚書》、《詩經(jīng)》、《論語》等12部經(jīng)書,如果你仔細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長年失修的石碑棱角和內(nèi)容都被損害過。
接下來我們又來到了第二陳列室,主要是書法名碑,其中有我們熟悉的顏真卿的《多寶塔碑》,介紹的都是顏真卿的一生,寫了他怎么當上官,家庭怎么樣,總而言之內(nèi)容豐富。
然后,我們又去了書法字體名碑,提到書法大家都會想起一位偉大的書法家,他就是王羲之,我剪了之后驚嘆不已,不虧是一代大書法家啊,字體清晰流暢,看起來都很舒服。
最后我們踏上了返程之路,這次旅行讓我了解了中國偉大的歷史文化名城,真是太有詩書文化了。
10月5日,我和爸爸來到了西安市碑林博物館,碑林博物館座落在西安市文昌門內(nèi)學街,原為陜西省博物館。博物館里內(nèi)容豐富,它既是我國古代書法藝術的寶庫,又匯集了古代的文獻典籍和石刻圖案;記述了我國文化發(fā)展的部分成就,反映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史實,因而馳名中外。
碑林博物館分為孔廟、書法、石刻三部分。主體是陳列室,中有圣儒、哲人的浩瀚石經(jīng);秦漢文人的古樸遺風;魏晉南北朝的墓志;大唐名家虞、歐、褚、顏、柳、旭、素的絕代佳作及宋元名士蘇、黃、米、趙的灑脫墨跡;另外還有明、清兩代書畫大師的筆情墨趣。我們要感謝先輩們給我們保留下來這些文化遺產(chǎn),那燦爛的文明不僅僅停留在書本上,有了歷史的見證。
石頭雖不會說話,成碑之后便有了靈氣,這里的作品或內(nèi)容華美,或外表俊秀,或形神兼?zhèn)洹W屑毿蕾p著每塊碑刻,有一種穿越時空的感覺。用手去撫摸身負重碑的赑屭,去感受每塊石碑之后的故事,還有作者的心情。在博物館里,有些碑已經(jīng)禁止再拓,有些卻仍在繼續(xù),拓碑的師傅們還在不停的工作,他們?nèi)找辜娉?,為了給游客提供更多的紀念品,或者為了更多的收益。碑上的圖案日漸消瘦,石板已經(jīng)漸成墨色,不知道這樣還要持續(xù)多久,后來的人們還能不能見到那字中有畫,畫中藏字的關公詩竹、魁星點斗,還有一筆虎,一筆壽。
告別碑林,天開始起霧,這秋日里的霧,彌漫在古老的街巷里,隨便你走在哪里,都只能透過它去呼吸出那古老的文化韻味。
今天我和爸爸、姥姥一起去半坡博物館了,聽說那里面有原始人怎樣生活的情況,我非常想去了解一下。
終于,到了博物館門口,看到了一個大大的三角形建筑物,上面有一幅人面魚網(wǎng)畫。隨后我們進了門,看到原始人是用泥巴和木棍建成的方形房子和圓形房子,他們就住在這樣的房子里。他們已經(jīng)會用弓箭和箭,但是箭就是一根木棍頂上磨一點小尖尖就成他們的箭了,他們能用這些來捕獵了,有時也捕獵一些動物來吃,他們也知道養(yǎng)狗了,也會種菜和摘果子吃。
我們還看了小孩的骨頭和大人的骨頭,一兩歲的孩子死去后就埋在一個個罐子里,但是,成人死去后就埋在土堆里,小女孩也是一樣。
我們用的是掛耳式自助導游機,隨后看見了半坡的象征是一個人面魚網(wǎng)盆,上面畫著原始人的畫和魚的畫。半坡的原始人距今已有6000多年的歷史,當時是母系社會,由女性掌權,不由的贊嘆當時的女性真?zhèn)ゴ螅?/p>
這次參觀不僅讓我開闊眼界,還讓我了解了歷史,6000多年前的原始人已經(jīng)會蓋房子、會造工具、會打獵、會種地還會畫畫呢,我們的祖先真?zhèn)ゴ蟀。?/p>
幼兒園學習網(wǎng) | 聯(lián)系方式 | 發(fā)展歷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