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24
這是五水共治的優秀責任書,是優秀的責任書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湖州市五水共治責任書
一、治污水
(一)清淤泥治污泥
完成河湖清淤900公里1800萬立方米以上;完成重點航道疏浚30公里54萬立方米,京杭運河(湖州段)三級航道整治工程開工建設。建成一批淤(污)泥資源化利用、規范化處置的試點項目。
(二)工業污染治理
創建1家以上領跑示范企業;完成危重企業消減工程3個,計劃完成整治企業132家;完成小散企業集聚工程1個,計劃搬遷入園80家。
(三)污水處理等基礎設施建設
新增污水管網185公里以上,新增污水處理2萬噸/日;按照省建設廳要求,完成城市污水處理率、負荷率、達標率提高,城鎮污水處理廠主要污染物減排、城鎮污水處理廠投運等年度任務;全面推行污水處理廠第三方運行,切實加強污水處理廠運行考核管理。
(四)農業污染治理
組織開展關停養殖場廢棄沼氣池安全清理。完成年存欄生豬50頭以下和水禽1500只以上養殖場的擴面整治,其中生豬戶均存欄5頭以上的2個縣(市、區)需制定一縣一策整治方案和驗收辦法。完成5個畜牧業縣、鄉鎮、村三級畜禽養殖污染線下網格化巡查機制和2個生豬重點縣線上智能化防控網絡建設;
大力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有機肥替代以及統防統治、綠色防控、環保農藥替代等集成技術,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推廣覆蓋率達到77%,主要農作物(小麥、水稻、玉米)肥料利用率達到37%。氮肥使用量比20_年減少1.3%,農藥使用量比上年減1.5%;
水產養殖塘生態化改造2.6萬畝,稻魚輪作共生減排9000畝,禁養限養區劃定和整治5000畝,淡水增殖放流8500萬尾。
(五)農村生活污水治理
完成治理村數110個,受益農戶數24963戶。
(六)河道綜合整治完成
實施中小河流及縣鄉河道綜合治理工程建設,完成河道綜合整治270公里。
(七)湖泊生態保護
實施老虎潭水庫、對河口水庫、合溪水庫和賦石水庫生態環境保護工程,完成年度生態環境保護任務。
(八)落后產能淘汰
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下降5%以上;萬元工業增加值工業廢水排放量下降5%以上;清潔生產審核企業50家。
(九)加油站地下油罐更新和防滲
完成22個加油站90個地下油罐更新任務。
(十)監測監管能力建設
推進市環境監察支隊標準化建設;實施1個應急監控中心改建項目;新增2項水環境指標監測能力;完成11個水質自動監測站能力提升工作。
二、防洪水
(一)擴排工程
苕溪清水入湖工程:完成疏浚29.2公里,計劃投資13.2億元;擴大杭嘉湖南排工程:完成疏浚20公里,投資1.7億元;太嘉河工程:完成拓浚6.9公里,計劃投資2.85億元;環湖河道整治工程:基本完工,計劃投資0.5億元。
(二)千塘加固工程
實施4座中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安吉賦石水庫除險加固工程主體開工建設;完成城西水閘、七里亭排澇站的除險加固;萬方以上病危屋頂山塘標準化整治30座;圩區標準化整治13萬畝。
三、排澇水
(一)綜合整治城市河道1條;(二)改造易淹易澇片區6處;(三)建設雨水管網60公里,提標改造管網30公里,雨污分流改造管網29公里,清淤排水管網1000公里;(四)新增應急排水設備0.3萬立方米/小時。(五)開展海綿城市試點不少于1.5平方公里。
四、保供水
(一)太湖水廠投入使用,新增供水能力20萬噸;(二)新增供水管網50公里,改造管網45公里;(三)完成農村飲水條件提升7.32萬人;(四)新增改善灌溉面積4萬畝,德清縣湘溪灌區改造工程完工,老石坎水庫灌區完成改善灌溉面積1.2萬畝。
五、抓節水
(一)建設屋頂集雨等雨水收集系統500處;(二)改造節水器具0.3萬套;(三)改造一戶一表0.2萬戶;(四)開展2個縣區的節水型社會建設;(五)新增高效節水面積1.45萬畝。
麗水市五水共治工作責任書
一、治污水
(一)工業污染治理。完成1家領跑示范企業創建,完成1個小散企業集聚工程,計劃搬遷入園5家。
(二)污水處理基礎設施建設。新建污水管網90公里;完成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一級A)1座;開工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一級A)6座。
(三)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完成年存欄生豬50頭以上養殖場生態治理掃尾工作;完成年存欄生豬50頭以下和水禽1500只以上養殖場的擴面整治;完成9個縣畜牧業縣、鄉鎮、村三級畜禽養殖污染線下網格化巡查機制和禁限養區調整劃定工作。實現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推廣覆蓋率達到85%,主要糧食作物肥料利用率達到37%。氮肥使用量比20XX年減少2%,農藥使用量比上年減少1.5%。
(四)水產養殖污染治理。完成水產養殖塘生態化改造385畝;稻魚輪作共生減排34340畝;禁養限養區劃定和整治16900畝。建設1個市級漁業環境監測信息平臺,集成1個縣級終端和1個自動監測控制終端。
(五)河湖庫塘清污(淤)。完成河湖庫塘清污(淤)年度工作任務。
(六)河道綜合整治。完成河道綜合整治195公里。
(七)飲用水源保護。完成20XX年度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狀況評估。完成日供水規模1000噸或服務人口10000以上水源保護區,以及日供水規模200噸以上農村飲用水水源保護范圍劃定工作。
(八)落后產能淘汰及節能降耗。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下降5%以上。萬元工業增加值工業廢水排放量下降5%以上。清潔生產審核企業25家。
(九)湖泊生態保護。實施云和縣緊水灘水庫生態環境保護工程。實施遂昌縣錢塘江流域湖山湖(烏溪江庫區)生態環境保護項目。
(十)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完成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設施建設村數413個,新增受益農戶數55380戶。
二、防洪水
(一)麗水盆地易澇區治理工程。實施好溪堰水系河道建設2公里,完成投資0.7億元。實施麗陽坑水系河道建設3公里,完成投資1.3億元。
(二)六江固堤工程。實施甌江大溪治理工程6公里,完成投資7066萬元;實施龍泉溪流域綜合整治工程開工建設5.5公里,完成投資6000萬元。實施云和縣龍泉溪治理工程,完成投資1300萬元。
(三)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實施蓮都區高溪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完成投資1500萬元。全市計劃實施水庫除險加固10座,完工8座;山塘整治開工28座,完工25座。
三、排澇水
(一)綜合整治城市河道5條。
(二)新開城市河道1條。
(三)改造易澇積水點2處。
(四)建設雨水管網60公里。
(五)提標改造管網40公里。
(六)雨污分流改造管網34公里。
(七)清淤排水管網1000公里。
(八)增加應急設備0.1萬m3/小時。
(九)落實暴雨預警工程。
四、保供水
(一)完成慶元縣蘭溪橋擴建工程可研批復,完成遂昌縣清水源水庫可研批復;完成景寧縣金村水庫及供水工程可研審查、完成麗水市灘坑引水工程可研審查、完成龍泉市瑞垟引水工程可研審查。
(二)加快推進縉云縣潛明水庫、青田縣好溪水利樞紐工程建設,新開工建設松陽縣黃南水庫。
(三)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積3.14萬畝,新增高效節水灌溉2.26萬畝。鞏固千萬農民飲用水工程建設成果,實施農村飲水安全提升工程,改善11.54萬農村居民飲水安全條件。
五、抓節水
(一)建設屋頂集雨等雨水收集系統300處。
(二)改造節水器具2500套。
(三)改造一戶一表20XX戶。
(四)繼續推進城市供水價格改革,全面實施非居民超計劃用水累進加價制度和差別化水價政策。
湖州市五水共治責任書
一、治污水
(一)清淤泥治污泥
完成河湖清淤900公里1800萬立方米以上;完成重點航道疏浚30公里54萬立方米,京杭運河(湖州段)三級航道整治工程開工建設。建成一批淤(污)泥資源化利用、規范化處置的試點項目。
(二)工業污染治理
創建1家以上領跑示范企業;完成危重企業消減工程3個,計劃完成整治企業132家;完成小散企業集聚工程1個,計劃搬遷入園80家。
(三)污水處理等基礎設施建設
新增污水管網185公里以上,新增污水處理2萬噸/日;按照省建設廳要求,完成城市污水處理率、負荷率、達標率提高,城鎮污水處理廠主要污染物減排、城鎮污水處理廠投運等年度任務;全面推行污水處理廠第三方運行,切實加強污水處理廠運行考核管理。
(四)農業污染治理
組織開展關停養殖場廢棄沼氣池安全清理。完成年存欄生豬50頭以下和水禽1500只以上養殖場的擴面整治,其中生豬戶均存欄5頭以上的2個縣(市、區)需制定一縣一策整治方案和驗收辦法。完成5個畜牧業縣、鄉鎮、村三級畜禽養殖污染線下網格化巡查機制和2個生豬重點縣線上智能化防控網絡建設;
大力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有機肥替代以及統防統治、綠色防控、環保農藥替代等集成技術,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推廣覆蓋率達到77%,主要農作物(小麥、水稻、玉米)肥料利用率達到37%。氮肥使用量比20XX年減少1.3%,農藥使用量比上年減1.5%;
水產養殖塘生態化改造2.6萬畝,稻魚輪作共生減排9000畝,禁養限養區劃定和整治5000畝,淡水增殖放流8500萬尾。
(五)農村生活污水治理
完成治理村數110個,受益農戶數24963戶。
(六)河道綜合整治完成
實施中小河流及縣鄉河道綜合治理工程建設,完成河道綜合整治270公里。
(七)湖泊生態保護
實施老虎潭水庫、對河口水庫、合溪水庫和賦石水庫生態環境保護工程,完成年度生態環境保護任務。
(八)落后產能淘汰
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下降5%以上;萬元工業增加值工業廢水排放量下降5%以上;清潔生產審核企業50家。
(九)加油站地下油罐更新和防滲
完成22個加油站90個地下油罐更新任務。
(十)監測監管能力建設
推進市環境監察支隊標準化建設;實施1個應急監控中心改建項目;新增2項水環境指標監測能力;完成11個水質自動監測站能力提升工作。
二、防洪水
(一)擴排工程
苕溪清水入湖工程:完成疏浚29.2公里,計劃投資13.2億元;擴大杭嘉湖南排工程:完成疏浚20公里,投資1.7億元;太嘉河工程:完成拓浚6.9公里,計劃投資2.85億元;環湖河道整治工程:基本完工,計劃投資0.5億元。
(二)千塘加固工程
實施4座中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安吉賦石水庫除險加固工程主體開工建設;完成城西水閘、七里亭排澇站的除險加固;萬方以上病危屋頂山塘標準化整治30座;圩區標準化整治13萬畝。
三、排澇水
(一)綜合整治城市河道1條;(二)改造易淹易澇片區6處;(三)建設雨水管網60公里,提標改造管網30公里,雨污分流改造管網29公里,清淤排水管網1000公里;(四)新增應急排水設備0.3萬立方米/小時。(五)開展海綿城市試點不少于1.5平方公里。
四、保供水
(一)太湖水廠投入使用,新增供水能力20萬噸;(二)新增供水管網50公里,改造管網45公里;(三)完成農村飲水條件提升7.32萬人;(四)新增改善灌溉面積4萬畝,德清縣湘溪灌區改造工程完工,老石坎水庫灌區完成改善灌溉面積1.2萬畝。
五、抓節水
(一)建設屋頂集雨等雨水收集系統500處;(二)改造節水器具0.3萬套;(三)改造一戶一表0.2萬戶;(四)開展2個縣區的節水型社會建設;(五)新增高效節水面積1.45萬畝。
杭州市五水共治責任書
一、治污水
鞏固提升地表水環境質量,全市地表水水質穩中有升,省控劣Ⅴ類斷面水質持續改善,確保完成省下達的劣Ⅴ類斷面消除年度任務。推進工業污染防治,鞏固提升重點行業和地方特色行業整治成果。做好飲用水源保護工作。全面實施農村河道保潔長效管理,加強溪、溝、渠、池水環境治理及水面長效保潔管理,完成河道綜合整治210公里。完成小水電生態示范區建設8座。完成河湖清淤(污)1000萬立方以上。新增污水收集管網180公里;污水處理廠一級A提標改造完成7座,污水處理廠擴建投運4座,開工擴建污水處理廠4座,開工建設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處置設施1座;20XX年市本級污水處理率比20XX年提高3.65個百分點;完成省下達的污水處理率、運行負荷率、COD、氨氮等污染物減排計劃。完成全市余下的160個行政村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新增受益戶數38450戶。年存欄生豬10萬頭以上縣落實規模養殖場線上監管。推廣測土配方施肥面積425萬畝、配方肥3萬噸、商品有機肥17萬噸、病蟲害統防統治面積56.4萬畝次、農藥減量技術應用面積135萬畝次,實現化肥減量2700噸、農藥減量105噸。完成水產養殖塘生態化改造和生態養殖模式技術推廣面積13600畝,推廣稻魚共生輪作面積7330畝,實施增殖放流10630萬尾。
二、防洪水
實施強庫工程,全市完成小型水庫除險加固15座,萬方以上山塘除險加固92座。實施固堤工程,全市完成海塘河堤加固20公里以上,繼續實施蕭圍東線二十至外十八工段標準塘建設工程、富陽區富春江治理工程、建德市新安江蘭江治理一期工程、蕭山區浦陽江治理工程。實施擴排工程,全市新增強排能力50立方米/秒,完成七堡排澇泵站擴建工程、西湖四五排灌站改建工程,繼續建設濱江浦沿排灌站、苕溪清水入湖河道整治工程、富陽區皇天畈區域鹿山閘、青云橋閘、受降閘除險加固工程。
三、排澇水
推進城市防汛排澇工作,完成管網清疏20XX公里;增加應急設備0.4萬立方米/小時;綜合整治城市河道18條;改造易澇積水點20處;新建雨水管網90公里;提標改造管網70公里;雨污分流改造26公里。
四、保供水
新建供水管網60公里,改造供水管網35公里,完成祥符水廠改造25萬噸/日。繼續實施農村飲水安全提升工程,完成農村飲水安全提升7.22萬人;全市新增改善灌溉面積2.51萬畝,新增高效節水面積1.92萬畝。
五、抓節水
完成建設屋頂集雨收集系統450處,完成節水器具改造0.25萬套,一戶一表改造0.36萬戶。進一步貫徹落實省政府《關于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全面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的意見》,啟動淳安、桐廬等2個縣的節水型社會建設任務。
舟山市“五水共治”責任書主要目標
一、治污水
鞏固提升地表水環境質量,做好飲用水源保護工作,全市地表水水質穩中有升,縣級以上飲用水源地和市控以上劣Ⅴ類斷面水質持續改善,完成省下達地表水環境治理年度任務。推進工業污染防治,鞏固提升重點行業和地方特色行業整治成果,完成危重企業消減工程1個,整治工業企業5家。完成河道綜合治理37公里,完成河湖清污(淤)150萬立方以上。進一步深化本島污水處理一體化,加快推進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完成污水處理廠一級A提標2座,開工一級A提標2座,新增污水處理能力2萬噸/日,完成污水管網建設40公里,完成省下達的污水處理率、運行負荷率、COD、氨氮等污染物減排計劃。在前兩年完成漁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務的基礎上,進一步推進重點區域的深化提升和污水處理設施長效運維管理。加強畜禽養殖監管及執法力度,防止養殖污染反彈。繼續做好近岸海域污染治理工作,完成水產養殖塘生態化改造2700畝,實施3個農漁業區漁業水質和底質常規監測,實施增殖放流4.2億尾。
二、防洪水
實施“強庫”工程,完成病險水庫除險加固8座,病險山塘加固8座。實施“固堤”工程,完成海塘堤防加固6.5公里以上,完成配套水閘加固5座,進一步提升海島防洪抗臺能力。
三、排澇水
結合城區排澇規劃,加快推進城市防汛排澇工作,完成城區河道綜合整治1條,完成易澇片區改造1處。推進排水管網建設,完成雨水管網建設20公里,提標改造10公里,雨污分流5公里,實施排水管網清疏300公里,全面提升新老城區的排澇能力。
四、保供水
重點推進舟山大陸引水三期工程,開工建設大沙調蓄水庫。進一步推進城鄉供水設施建設,新建供水管網15公里,改造供水管網30公里,新增供水能力6萬噸/日,改造供水能力2萬噸/日,完成3.19萬農村人口飲水提升工作。通過農田水利重點縣和農田水利標準化建設,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積7580畝。
五、抓節水
全面鞏固舟山國家級節水型社會和節水型城市創建成果,建設大型雨水利用示范工程1處,建設屋頂集雨等雨水收集系統300處,改造節水器具10000套,“一戶一表”改造1000戶,同時進一步推廣農業節水措施,實施滴灌、噴微灌等農業高效節水2000畝。
溫州市“五水共治”責任書主要目標
一、治污水
繼續圍繞“清三河、兩覆蓋、兩轉型”的目標要求,以提升水質為核心,突出抓好劣Ⅴ類斷面削減、工業污染防治、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城鎮污水收集與處理基礎設施建設、水產養殖污染治理、河湖庫塘清污疏浚。
完成河道綜合整治130公里。全面消除黑臭河,消除省控斷面劣Ⅴ類水質2個,清三河不反彈,達到或優于Ⅲ類水質斷面比例與上年相比保持穩定。
新增污水管網270公里;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一級A)完成2座,開工16座;新增污水處理能力17.8萬噸/日。
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達到*,地下水和近岸水域水環境質量保持穩定。
二、防洪水
實施防洪減災能力建設三年(2016~2018年)行動計劃,以盡快補齊防洪排澇短板為主要任務,舉全市之力,集中推進“三大江重大防洪工程”“沿海平原排澇骨干工程”等一批事關全局、保障性強的重大防洪排澇項目,完成海塘干堤加固15公里,水庫除險加固4座,山塘整治/新建48座。
三、排澇水
扎實推進城市內澇防治工作。基本消除易淹易澇片區和影響城市正常生產生活秩序的嚴重災害現象,綜合整治城市河道12條、新開6條,建設雨水管網90處,提標改造管網60公里,雨污分流改造管網60公里。
四、保供水
加快推進重要主要城鎮供水水源工程建設,解決供水水源突出問題。永嘉縣南岸水庫完成可研審查,并按照國家要求完成相關工作。全年農村飲水安全提升11.06萬人,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積3.5萬畝,新增高效節水面積2.71萬畝,新建供水管網60公里,改造供水管網65公里。
五、抓節水
從用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轉變,深入實施*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開展2個縣(市、區)節水型社會建設,建設屋頂集雨等雨水收集系統600處,改造節水器具0.5萬套,改造“一戶一表”0.3萬戶。全面提高農業、工業和城鎮生活節水水平,提高水資源利用率。
湖州市五水共治責任書
一、治污水
(一)清淤泥治污泥
完成河湖清淤900公里1800萬立方米以上;完成重點航道疏浚30公里54萬立方米,京杭運河(湖州段)三級航道整治工程開工建設。建成一批淤(污)泥資源化利用、規范化處置的試點項目。
(二)工業污染治理
創建1家以上領跑示范企業;完成危重企業消減工程3個,計劃完成整治企業132家;完成小散企業集聚工程1個,計劃搬遷入園80家。
(三)污水處理等基礎設施建設
新增污水管網185公里以上,新增污水處理2萬噸/日;按照省建設廳要求,完成城市污水處理率、負荷率、達標率提高,城鎮污水處理廠主要污染物減排、城鎮污水處理廠投運等年度任務;全面推行污水處理廠第三方運行,切實加強污水處理廠運行考核管理。
(四)農業污染治理
組織開展關停養殖場廢棄沼氣池安全清理。完成年存欄生豬50頭以下和水禽1500只以上養殖場的擴面整治,其中生豬戶均存欄5頭以上的2個縣(市、區)需制定一縣一策整治方案和驗收辦法。完成5個畜牧業縣、鄉鎮、村三級畜禽養殖污染線下網格化巡查機制和2個生豬重點縣線上智能化防控網絡建設;
大力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有機肥替代以及統防統治、綠色防控、環保農藥替代等集成技術,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推廣覆蓋率達到77%,主要農作物(小麥、水稻、玉米)肥料利用率達到37%。氮肥使用量比20_年減少1.3%,農藥使用量比上年減1.5%;
水產養殖塘生態化改造2.6萬畝,稻魚輪作共生減排9000畝,禁養限養區劃定和整治5000畝,淡水增殖放流8500萬尾。
(五)農村生活污水治理
完成治理村數110個,受益農戶數24963戶。
(六)河道綜合整治完成
實施中小河流及縣鄉河道綜合治理工程建設,完成河道綜合整治270公里。
(七)湖泊生態保護
實施老虎潭水庫、對河口水庫、合溪水庫和賦石水庫生態環境保護工程,完成年度生態環境保護任務。
(八)落后產能淘汰
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下降5%以上;萬元工業增加值工業廢水排放量下降5%以上;清潔生產審核企業50家。
(九)加油站地下油罐更新和防滲
完成22個加油站90個地下油罐更新任務。
(十)監測監管能力建設
推進市環境監察支隊標準化建設;實施1個應急監控中心改建項目;新增2項水環境指標監測能力;完成11個水質自動監測站能力提升工作。
二、防洪水
(一)擴排工程
苕溪清水入湖工程:完成疏浚29.2公里,計劃投資13.2億元;擴大杭嘉湖南排工程:完成疏浚20公里,投資1.7億元;太嘉河工程:完成拓浚6.9公里,計劃投資2.85億元;環湖河道整治工程:基本完工,計劃投資0.5億元。
(二)千塘加固工程
實施4座中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安吉賦石水庫除險加固工程主體開工建設;完成城西水閘、七里亭排澇站的除險加固;萬方以上病危屋頂山塘標準化整治30座;圩區標準化整治13萬畝。
三、排澇水
(一)綜合整治城市河道1條;(二)改造易淹易澇片區6處;(三)建設雨水管網60公里,提標改造管網30公里,雨污分流改造管網29公里,清淤排水管網1000公里;(四)新增應急排水設備0.3萬立方米/小時。(五)開展海綿城市試點不少于1.5平方公里。
四、保供水
(一)太湖水廠投入使用,新增供水能力20萬噸;(二)新增供水管網50公里,改造管網45公里;(三)完成農村飲水條件提升7.32萬人;(四)新增改善灌溉面積4萬畝,德清縣湘溪灌區改造工程完工,老石坎水庫灌區完成改善灌溉面積1.2萬畝。
五、抓節水
(一)建設屋頂集雨等雨水收集系統500處;(二)改造節水器具0.3萬套;(三)改造一戶一表0.2萬戶;(四)開展2個縣區的節水型社會建設;(五)新增高效節水面積1.45萬畝。
舟山市“五水共治”責任書主要目標
一、治污水
鞏固提升地表水環境質量,做好飲用水源保護工作,全市地表水水質穩中有升,縣級以上飲用水源地和市控以上劣Ⅴ類斷面水質持續改善,完成省下達地表水環境治理年度任務。推進工業污染防治,鞏固提升重點行業和地方特色行業整治成果,完成危重企業消減工程1個,整治工業企業5家。完成河道綜合治理37公里,完成河湖清污(淤)150萬立方以上。進一步深化本島污水處理一體化,加快推進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完成污水處理廠一級A提標2座,開工一級A提標2座,新增污水處理能力2萬噸/日,完成污水管網建設40公里,完成省下達的污水處理率、運行負荷率、COD、氨氮等污染物減排計劃。在前兩年完成漁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務的基礎上,進一步推進重點區域的深化提升和污水處理設施長效運維管理。加強畜禽養殖監管及執法力度,防止養殖污染反彈。繼續做好近岸海域污染治理工作,完成水產養殖塘生態化改造2700畝,實施3個農漁業區漁業水質和底質常規監測,實施增殖放流4.2億尾。
二、防洪水
實施“強庫”工程,完成病險水庫除險加固8座,病險山塘加固8座。實施“固堤”工程,完成海塘堤防加固6.5公里以上,完成配套水閘加固5座,進一步提升海島防洪抗臺能力。
三、排澇水
結合城區排澇規劃,加快推進城市防汛排澇工作,完成城區河道綜合整治1條,完成易澇片區改造1處。推進排水管網建設,完成雨水管網建設20公里,提標改造10公里,雨污分流5公里,實施排水管網清疏300公里,全面提升新老城區的排澇能力。
四、保供水
重點推進舟山大陸引水三期工程,開工建設大沙調蓄水庫。進一步推進城鄉供水設施建設,新建供水管網15公里,改造供水管網30公里,新增供水能力6萬噸/日,改造供水能力2萬噸/日,完成3.19萬農村人口飲水提升工作。通過農田水利重點縣和農田水利標準化建設,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積7580畝。
五、抓節水
全面鞏固舟山國家級節水型社會和節水型城市創建成果,建設大型雨水利用示范工程1處,建設屋頂集雨等雨水收集系統300處,改造節水器具10000套,“一戶一表”改造1000戶,同時進一步推廣農業節水措施,實施滴灌、噴微灌等農業高效節水20_畝。
溫州市“五水共治”責任書主要目標
一、治污水
繼續圍繞“清三河、兩覆蓋、兩轉型”的目標要求,以提升水質為核心,突出抓好劣Ⅴ類斷面削減、工業污染防治、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城鎮污水收集與處理基礎設施建設、水產養殖污染治理、河湖庫塘清污疏浚。
完成河道綜合整治130公里。全面消除黑臭河,消除省控斷面劣Ⅴ類水質2個,清三河不反彈,達到或優于Ⅲ類水質斷面比例與上年相比保持穩定。
新增污水管網270公里;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一級A)完成2座,開工16座;新增污水處理能力17.8萬噸/日。
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達到_,地下水和近岸水域水環境質量保持穩定。
二、防洪水
實施防洪減災能力建設三年(20_~20_年)行動計劃,以盡快補齊防洪排澇短板為主要任務,舉全市之力,集中推進“三大江重大防洪工程”“沿海平原排澇骨干工程”等一批事關全局、保障性強的重大防洪排澇項目,完成海塘干堤加固15公里,水庫除險加固4座,山塘整治/新建48座。
三、排澇水
扎實推進城市內澇防治工作。基本消除易淹易澇片區和影響城市正常生產生活秩序的嚴重災害現象,綜合整治城市河道12條、新開6條,建設雨水管網90處,提標改造管網60公里,雨污分流改造管網60公里。
四、保供水
加快推進重要主要城鎮供水水源工程建設,解決供水水源突出問題。永嘉縣南岸水庫完成可研審查,并按照國家要求完成相關工作。全年農村飲水安全提升11.06萬人,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積3.5萬畝,新增高效節水面積2.71萬畝,新建供水管網60公里,改造供水管網65公里。
五、抓節水
從用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轉變,深入實施_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開展2個縣(市、區)節水型社會建設,建設屋頂集雨等雨水收集系統600處,改造節水器具0.5萬套,改造“一戶一表”0.3萬戶。全面提高農業、工業和城鎮生活節水水平,提高水資源利用率。
為切實監管好轄區食品市場,保障廣大消費者的人身健康和合法權益,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城鄉個體工戶管理暫行條例》、《國務院關于加強食品等產品安全監督管理特別規定》的規定,甲、乙雙方特簽定本責任書。
一、乙方必須完善進貨手續。進貨渠道必須合法,必須從有正當經營手續且手續完備的經銷商處進貨。
二、乙方必須完善進銷臺帳的建立及登記。每次購進的食品種類、數量、價格必須如實登記。銷售食品也應建立相應的臺帳,并將進、銷貨臺賬于每月25日前報甲方。
三、乙方進購食品,必須向進貨商索取相應的手續,進貨商提供的各項手續(復印件),食品經營者應保存二年以上,以備存查。
四、乙方在食品經營活動中,應根據消費者需要向消費者出具售貨發票,并對銷售食品進行日常清理,將清理情況登記造冊備查。
五、乙方經營的食品必須隨時接受甲方的檢查,對存在重大質量問題的食品,必須立即下架停止銷售。主動向甲方報告,并及時告知消費者,將售出的不合格食品召回一并交甲方處理。
六、乙方經營的食品必須符合保障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未制定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必須符合保障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要求。
七、乙方不得銷售以下食品:
(一)沒有食品檢驗合格證明的食品;
(二)沒有中文標明的食品名稱、生產廠名和廠址的食品;
(三)沒有食品合格證明材料的食品;
(四)無廠名、廠址、生產日期、出廠日期、保質期的食品;
(五)過期、失效、變質食品;
(六)冒用他人廠名、廠址的食品;
(七)偽造或者冒用認證標志、名優標志等質量標志的食品;
(八)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等不合格食品;
(九)注水、未經檢疫合格、偽造檢疫標記的畜禽食品。
八、乙方在進購食品中因不慎、疏忽購進不合格食品,一經發現,不得投放市場銷售,應自覺退市。
九、乙方不得進銷來源不明、不合法、票證不齊全的食品,凡擅自進銷者,一切后果由乙方承擔。
十、乙方必須嚴格執行不合格食品退市制度。如在進購食品中因疏忽購進不合格食品,由乙方自行退市。乙方隱匿不報,被甲方發現,甲方將責令乙方強制退市并依法進行處理。
十一、乙方不建立進、銷臺賬,不執行自查、退市、召回制度的,甲方有權進行督促,責令限期改正或停業整頓,并依法進行查處。
十二、乙方不認真按本責任書履行義務,因銷售不合格食品給消費者造成人身、財產損失的,必須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并自覺接受甲方的檢查處理,構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十三、本責任書一式二份,甲、乙雙方各執一份,經雙方簽字后長期有效。
甲方:
乙方:
為了加強安全防范、杜絕隱患、落實責任、確保學校財產和師生生命安全,落實每位教師的工作責任,杜絕工作中玩忽職守、敷衍了事的失職行為的發生。按照上級安全工作會議的要求,本著分級管理,明確責任的原則,學校與教師簽訂安全責任協議書。內容如下:
一、學校責任
1、學校責任檢查、維護學校教學設施,預防和消除教育教學環境中存在的安全隱患。
2、每學年的工作計劃和總結應有安全工作的內容并按計劃實施。
二、教師責任
1、上課鈴聲一響,任課教師必須馬上進入教室,任何教師未經教導處同意,不得擅自調課,教師不得中途擅自離開課堂。
2、重視做好學生思想工作,不能體罰、變相體罰、謾罵、驅趕學生。課間要關注學生行為,學生出現行為異常時,要及時詢問、制止、防止發生意外情況。學生上課時,教師不準以任何理由讓其離開課堂。無特殊情況,課間不得指派學生外出。未經學校同意,不得提前下課、放學。
3、體育教師在上課時,要組織好學生,在學習中要做好示范動作,并有保護措施。
4、班主任需教育學生節假期不做危險的游戲,如亂拋石頭、土粒、雜物,拿彈弓、木棍、鐵器、刀具等追逐嬉戲,不模仿電視節目中的危險動作。不在未告知家長的情況下私自外出,不到建筑工地、施工場地或危險樓房、地段、橋梁等處玩耍、逗留,不攀爬樹木、樓房、圍墻、橋欄等。教育學生外出時應向家長交待去向,如遇意外傷害、侵害應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
5、班主任需教育學生節假期嚴禁私自到溝塘、河壩、水庫去游泳,游泳須由家長陪同,注意雷雨天氣,嚴防危險事故發生。
6、教師是課堂安全的直接責任人,上課期間,學生突發疾病或發現學生有異常情況,任課教師應及時妥善處理并報告班主任,協助班主任做好學生的就醫工作。班主任應及時和學生家長取得聯系,重大事故應及時向學校報告。
7、如有學生無故沒按時到校,班主任必須及時與其家長聯系,追查缺課原因。科任教師每節上課時,應清點該班學生人數。對缺席的學生應逐一核實。
校長(簽字):__________
責任教師(簽字):__________ 東關小學
20_年x月x日
為確保全校師生的生命財產安全,增強教師安全防范意識和責任意識,明確崗位安全職責,根據上級的要求,特制定教師安全工作責任書。
一、按照“誰上課,誰負責”的原則,教師對本教學班學生安全工作負全責,承擔本節課和本崗位學生安全管理責任。
1.上課時,任課教師是學生安全的第一責任人,負責本節課內學生學習活動的安全,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并匯報。組織活動應做好學生安全保護工作。
2.發現學生身體不適,應及時通知班主任及學生家長。
3.每節課前清點人數,對缺勤學生要及時了解原因,必要時與班主任、家長溝通。
4.綜合實踐課、勞動課、美術課等使用刀具等工具,教師一定要進行指導,學生在上課時,特別是在操作時,老師不能離開現場,下課后清點工具并歸位。
5.實驗課教師不得讓學生直接接觸有毒、有害物體和氣體,實驗前教師一定要進行安全教育,明確注意事項和操作規程,認真指導,下課后要把儀器、藥品等歸位,關掉電源等。
6.體育或其它活動課不得讓學生離開集體,課前要教育學生,活動要講究方式方法,力求做到適時、適量、適度;教師要把學生控制在自己的視線范圍之內。掌握特殊體質學生的情況,防止意外事故的發生。
7.學校內進行維修時,上課時間,科任教師要教育學生不要靠近、進入施工現場,防止發生意外事故。
8.在微機室、實驗室等上課的老師,要引導和組織學生排隊前往,下課后按順序排隊依次回到教室,嚴禁學生在走廊或樓梯上推搡、打鬧。嚴防因教師指揮不利,課前電源、器材、備品檢查不到位或教學組織不當,操作不規范,導致的火電災害和導致學生人身傷害。
9.音樂和體育教師在教師用品的搬運和安裝過程中,不得學生參與,以免造成學生人身傷害。在教學過程中認真關注特異體質學生,講解指導到位,嚴禁實施動作不符合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的教學方法,避免學生受到傷害。
10.上課期間,學生因特殊情況提出離開學校,必須有家長(或親屬)到校或與家長認真進行溝通后教師方準給假。學生應持班任教師假條離校,值班門衛應認真查驗核實,并做好登記。
11.正確處理好師生關系,不得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留懲罰性作業,對學生進行語言傷害,人身攻擊,影響學生身心健康或造成一定傷害和影響。
二、本著“誰的崗位誰負責”的原則,根據有關規定,下列情況引起安全事故,視情節輕重,追究教師相應行政和經濟責任,并在年終考核中扣除相應的分數。
1.教師負責自己所使用專用教室及教具、電教設備等物資的保管和安全檢查。教育學生要愛護公物。放學后,要切斷所有電器的電源,門、窗要上鎖。每天堅持做好自己
所負責專用教室的設施設備的日常檢查,發現問題和安全隱患要及時與后勤取得聯系,妥善處理,避免因發現不及時,報告不及時造成學生人身傷害事故和安全事故。
2.上課時教師管理不到位,離開教學現場或曠課而致使學生出現受傷等安全事故;不按時放學,學生在放學途中出現意外事故。
3.課間學生發生意外事故,樓內由樓層護導員負責,樓外由操場護導員負責,中午在校吃飯學生發生意外事故班級內由班任教師負責,走廊由樓層護導員負責、操場由操場護導員負責。
4.校內外大型活動時,教師無故未到場,班上的學生出現踩踏等安全事故。
5.因未盡到教育的義務,或教室里有安全隱患未及時排除并未及時向學校反映,因而使學生出現的安全事故。
6.學生私自逃學未及時與家長聯系并未向學校反映的;家長已向班主任通知學生有特殊疾病,教師未采取相應措施使該學生在教學活動中造成傷害事故。
7.因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教師語言或行為不當所引發的意外事故。
8.遇緊急情況發生,教師和相關人員未到場或未在第一時間趕到所負責場所,出現踩踏等安全事故。
三、本著“誰的職責誰負責”的原則,根據有關規定追究該教師相應的責任。
1.按照學校的特定時間安全工作崗位職責,要求教師必須在指定時間指定地點堅守和執行本崗位工作(包括放學、眼操、間操、大課間及學校統一組織的大型的安全演練和一切教育教學活動),在崗必須認真履行崗位職責,防止學生傷害事故發生。
2.全體教師應在事故發生的第一時間及時處理并報告直接領導(包組領導)和主管領導,防止因處理不及時或遲報、漏報、瞞報造成學生傷害和財產損失。
3.每一位教師都要教育學生在校園內不追逐打鬧,不隨意攀登校內建筑物及大型器械,不準在校園內撕瘋打鬧,不準在樓梯扶手上滑溜和走廊的護欄上攀爬,若發現學生進行不安全活動時,要及時進行制止和教育。
教師的安全工作考核與文明班評比,與評職、晉級、選拔、評優選先掛鉤,并且實行重大安全事故一票否決制。
此責任狀一式二份,校方和教師本人各保留一份,適用時間為20_年4月至20_年12月
校長簽字:
教師簽字:
20_年 4月 1 日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