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10
這是關于大學校園文明倡議書范文精選,是優秀的檢討書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全縣廣大師生及家長朋友:
勤儉節約,艱苦奮斗,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然而,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物質生活的逐漸富裕,校園內穿名牌講排場、過生日宴請送禮、慕虛榮比闊氣等各種現象愈演愈烈,不僅致使人情消費持續攀升,家庭經濟不堪重負,而且阻礙了正常的身心發展,敗壞了學校風氣。
在臨沭縣移風易俗工作推進中,教育部門集中開展“我帶頭、我承諾、我踐行、我傳播”活動。
我們倡議:
一要遵德守禮,文明行事,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者。
培養健康文明的生活理念,崇尚科學文明,遠離封建迷信,遵守社會公德,維護公共秩序,培育健康文明的校園生活方式。
二要倡樹新風,領塑情操,做文明新風的傳播者。
樹立健康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廣大少年隊、團干部、黨員要發揮先鋒模范和示范帶動作用,率先垂范,營造校園高尚道德情操的風景線。
三要崇尚節儉,低碳生活,做傳統文化的弘揚者。
倡導崇尚節儉,喜事新辦、喜事小辦,提倡問候祝福等簡約方式表達心意,增進感情,合理適度消費,堅持勤儉節約,摒棄搞攀比講排場的不良風氣,杜絕生日宴請、穿名牌慕虛榮等鋪張浪費的不良現象。
四要恪守孝道,破除迷信,做社會新風的引領者。
在全縣弘揚孝老敬老風尚,樹立厚養薄葬的新觀念,倡導簡樸文明的喪葬禮俗和簡約環保的“八提倡、八取消”,全縣師生要積極支持參與家庭共同創建活動中,遵守社會公德,傳承尊老、孝老、愛老的傳統美德,實現小手拉大手,新風共創建(“八提倡、八取消”,即,提倡紅白理事會全程辦理,取消家族自己辦喪;提倡戴白花、黑紗,取消披麻戴孝;提倡短喪,取消多日喪;提倡播放哀樂,取消吹鼓手;提倡大鍋菜,取消大擺筵席;提倡直接埋葬骨灰盒,取消裝棺再葬;提倡簡化程序,取消繁文縟節;提倡文明喪葬,取消封建陋習。
加強喪葬活動管理,禁止辦理喪事活動妨害公共秩序、危害公共安全、侵害他人合法權益和污染環境的行為,堅決取締封建迷信活動。)
五要愛護公物,保護環境,做生態文明家園的建設者。
愛護公共設施,保護公共環境衛生,不亂拋亂扔,堅決抵制在道路兩旁樹木、燈桿、窨井蓋等張貼紅紙、大肆燃放鞭炮等不良習俗,做生態城市的維護者。
全縣廣大師生,倡導移風易俗,樹立良好風尚,是社會發展的重要內容,也是我們每個公民責無旁貸的義務,讓我們攜起手來,破陳規,除陋習,傳文明,樹新風,為建設幸福臨沭貢獻力量!
親愛的老師們、同學們: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被稱為“文明古國,禮儀之邦”。從古至今,我們中華民族一直有許多人的優秀品質被歷代傳頌。文明禮儀代表著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整體素質。因此,我們要將文明禮儀的養成放到重要的位置。要做一個講文明、懂禮儀的人,應該從提升自己的修養入手。
老師們、同學們,本周三下午我們要迎接包頭市文明校園的驗收,來自包頭市不同區縣的評委將深入到學校進行方方面面的考察,具體有,環境建設、文明禮儀、班團隊建設、還要進班聽課。走廊觀察所有人的行為舉止,深入到班級進行班級文化的考察。進入各個庫室看我們的管理使用情況。可以說跟上次一樣進行全方位的考量。
為了迎接好本次文明校園的驗收,建立整潔優美、文明有序的校園環境。個個成為有禮貌,講究禮儀的新時代好少年。我們向全體師生發出倡議:
1.注重個人品德修養,尊老愛幼,尊敬師長,關愛同學,做到交往得體,明禮誠信,謙虛謹慎,團結友善,儀表端莊,語言文明。
2.管住自己的口,不吃零食,不說臟話,不出口傷人,不大聲喧嘩;管住自己的手,不亂扔垃圾,不亂涂亂畫,不吵鬧打架;管住自己的腳,不跑,不跳,不在墻壁上留下腳印。
3.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勤換衣服、勤洗澡。以朝氣蓬勃、文明高雅的形象展現在大家面前。
4.要學會站、學會坐、學會走、學會微笑。知道“站如松坐如鐘”、知道微笑是人類最美的語言。牢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4字方針”、校訓、校徽、校歌、校風、學風、教風。
5.節約能源,用水、用電一定要及時關閉,杜絕浪費現象。
6.遵守公德,倡導文明,愛護公共設施,維護公共秩序,愛護公共衛生。
7.愛護校園環境,勇于勸阻損壞校園環境的行為。
同學們,文明整潔的校園需要我們共同來創建。希望每一位老師、同學積極行動起來,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讓文明禮儀之花開遍整個校園。
北重一小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師生是校園文明的建設者和受益者,我們有理由、有責任為文明校園創建工作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為此,發出如下倡議:
一、從我做起,積極參與。“創建我有責,創建我參與”。每一位師生都要做文明校園創建的主人,踴躍參加到創建活動中來。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細節做起,爭做文明師生。自覺形成人人參與創建,個個為創建出力的良好格局。
二、傳播禮儀,踐行文明。廣大師生要認真學習傳播文明禮儀知識,培養良好的習慣,弘揚中華傳統美德。要自覺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規范》和《中學生守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說文明話、辦文明事、做文明人、建文明校園。要摒棄各種不文明行為,主動勸阻不文明的人和事,自覺抵制和糾正不文明言行。
三、立足本職,熱心公益。廣大師生要積極參加本單位組織的各種文明創建活動及社會公益活動,做個愛崗敬業的標兵、干事創業的先鋒、勇于奉獻的模范。師生要充分發揮典型示范作用,爭做文明創建領頭人。
四、遵章守法,嚴以律已。每一位師生都應遵守各項行為守則,服從指揮和管理。不隨地吐痰,不說臟話、粗話,不在公共場所吸煙;不亂扔雜物,不亂貼亂畫,不損壞公共設施,不踐踏花草。做到對自己好、對他人好、對環境好,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共生共榮。
親愛的師生們,創建文明校園,爭做文明師生,大家義不容辭!你的每一次參與,都會為我們的學校增光添彩;你的每一份付出,都會讓我們的家園更加和諧美好。讓我們迅速行動起來,用自己的辛勤勞動和聰明智慧,為建設文明和諧的新校園,貢獻我們的力量吧!
交通出行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為響應我縣“車讓人 人禮行”文明交通創建活動,彰顯城市精神風貌,提升師生、家長文明意識,創建文明和諧的平安校園,我校特向全體師生及家長發出如下倡議:
一、率先垂范,做文明禮讓的踐行者。
全體教師駕車進出學校區域時,車輛提前減速,并低速通過,隨時做好停車讓行準備;如遇學生正在通過,停車讓行,不鳴喇叭催促學生、不爭道搶行,待學生全部通過后方可行使;學生上放學、課間休息期間禁止車輛進出學校。
全體家長上放學接送學生時,將車輛停放在學校區域100米以外,步行到達接送學生的指定地點;當有學生或行人通行斑馬線時,必須停車讓行,待全部通過后方可行使;當無學生或行人通過斑馬線時,必須低速通行,讓斑馬線真正成為安全的生命線。
二、點贊禮讓,做文明禮讓的推動者。
禮讓與尊重是相互的,當機動車禮讓學生時,學生應當快速安全通過斑馬線;并向禮讓的駕駛員以大拇指點贊、微笑點頭等方式表示感謝。
全體師生及家長在校外乘坐公共汽車時,在站臺或人行道上等候,養成自覺排隊的習慣,車輛停穩后依次先下后上;言行舉止要文明,公共場合內,不高聲喧嘩,不打鬧;禮讓他人,不搶座,主動為老弱病殘、懷孕及懷抱嬰兒的乘客讓座。
三、全民禮行,做文明禮讓的傳播者。
全體教師和家長可加入到交通文明志愿者、勸導員行列,傳播文明禮讓知識,傳遞文明禮讓理念,爭當文明交通的宣傳員。
全體學生做文明交通的踐行者,校外出行主動遵守交通規則,校內課間活動不奔跑,上下樓梯靠右行,不擁擠,不打鬧,文明禮讓。
讓我們行動起來,自覺遵守交通法規,安全文明出行,積極參與大荔文明交通創建活動,共建和諧家園,共享幸福生活!
全體市民和旅游行業從業者:
旅游是一項發現美、欣賞美、享受美的活動,更是一項創造美的活動。市民在旅游活動中的一言一行,不僅體現了個人的文明水平,更是一個城市文明程度的主要體現和重要標志。
xx是中國優秀旅游城市,更需要文明旅游。拒絕“到此一游”,倡導文明旅游,是建設轉型城市的道德支撐。為此,我們向全市旅游行業和全體市民發出如下倡議:
一、加強學習,提高文明旅游素質。
認真學習公民基本道德規范,學習文明禮儀,嚴格遵守《中國公民國內旅游行為公約》,切實掌握《中國公民出境旅游行為指南》;要識別不文明行為的各種表現,明辨旅游活動中的是非、美丑,不斷提升思想道德境界。
二、加強管理,營造文明旅游環境。
文明管理、文明執法、文明服務,杜絕粗暴執法、不規范服務等行為;規范經營行為,杜絕出售假冒偽劣商品,文明經營,誠信服務。要營造文明旅游的環境,使廣大游客在旅游活動中,提升文明素養。
三、積極參與,塑造文明旅游形象。
市民在旅游活動中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廢棄物,不在禁煙場所吸煙;遵守公共秩序,不在公眾場所高聲交談;保護文物古跡,不在文物古跡上涂刻,拍照攝像遵守規定;對身邊的不文明行為及時勸阻;不長時間占用公共設施,尊重服務人員的勞動,尊重各地風俗習慣。
文明旅游,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希望全市旅游行業從業人員及廣大市民,無論是在xx,還是在外地,時刻把“文明”記在心里,落實在行動中,因為你就代表著xx!
xx市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辦公室
xx市旅游局
老師們、同學們 :
在我們建設和諧社會、和諧學校、和諧課堂的今天,互聯網技術得到迅速普及并逐漸滲透到學習、生活的各個領域,互聯網帶給我們大量信息,也拓寬了我們交往的渠道,網絡已成為學習知識、交流思想、休閑娛樂的重要平臺。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越來越多的學生成為“網民”。網絡是一把雙刃劍,它在給我們生活帶來方便的同時,不良資訊、長時間上網也危害著我們的身心健康,尤其是在互聯網快速發展的同時,個別網站也存在著傳播不健康信息、刊載格調低下的圖片、提供不文明聲訊服務,甚至傳播暴力文化及嚴重危害社會的內容,使青少年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受到侵蝕,身心受到摧殘,行為失范。
營造健康文明的網絡文化環境,清除不健康信息已成為社會的共同呼喚、家長的強烈要求和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迫切需要。為使網絡成為傳播先進文化的陣地、虛擬社區的和諧家園,我們向全體老師、同學們發出如下倡議:
一、樹立正確的榮辱觀,抵制腐朽思想的侵害,接受科學進步的思想。不進營業性網吧,不訪問網站,不瀏覽非法網站。
二、爭做《全國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的實踐者,營造文明、安全的網絡環境。要自覺遠離網吧,不利用網絡煽動鬧事、撥弄是非、造謠生事;不在網絡上冒名頂替、誣蔑欺騙;不散布虛假言論,不輕信網上流言。
三、共同維護文明網絡環境,共同清掃網絡垃圾。不制造和傳播網絡病毒,維護網絡安全,不在網上宣傳、迷信、暴力的內容,不在網上謾罵、攻擊他人,注意文明用語,自覺抵制不文明行為。
四、文明上網,安全上網,做有正義感、責任感、上進心的網民。要增強自護意識,不隨便約見網友;牢記學生身份,只擷取有益的信息和資料,自覺文明上網,爭當新時代的好青年、好少年。
青年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是最具科技意識和創新能力的一代,青年是網絡活動中的主體,我們要信守倡議,從現在做起,從自我做起,自尊、自律、自強,自覺遠離網吧,弘揚網絡文明,上文明網,文明上網,讓網絡伴隨我們健康成長。
親愛的同學們:
互聯網的日益發展在給我們帶來諸多好處的同時也產生不良的影響和危害,從而,營造健康文明的網絡文化環境已成為保障大學生健康成長的迫切需要。為了深入貫徹和全面落實四川大學錦城學院“三風”建設的要求,院校園文明勸導志愿服務隊特向全院同學發出以下倡議:自覺遵守《全國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自我約束,互相監督,健康文明上網,積極營造網絡文明新風。
一、大力宣傳、貫徹、落實“八榮八恥”社會主義榮辱觀和“三講三心”明德教育,以崇尚科學、團結互助、誠實守信為榮,堅持文明上網,把互聯網建設成宣傳科學理論、傳播先進文化、塑造美好心靈、弘揚社會正氣的陣地。
二、不在網上發布違反四項基本原則和國家法規的言論,不利用網絡進行煽動鬧事,不在網上宣傳、、迷信、暴力的內容。
三、堅決抵制與社會公德和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美德相背離的不良信息,自覺抵制網絡低俗之風,凈化網絡環境,不刊載不健康文字和圖片。
四、不發送不健康短(彩)信,不在網站社區、論壇、新聞跟帖、聊天室、博客等中發表、轉載違法、庸俗、格調低下的言論、圖片、音視頻信息。
五、不沉迷于網絡游戲,不利用網絡做造謠生事、冒名頂替、污蔑欺騙、撥弄是非、騷擾恐嚇的事情,不利用網絡進行個人攻擊、毀人聲譽、損害他人利益的行為。
六、不利用網絡進入未經授權的計算機,不在網上使用可能引發病毒傳染的各種來歷不明的軟件,不在網上制作和散步計算機病毒。
校園文明勸導志愿服務隊
要樹立正確網絡道德觀。廣大青少年朋友要自覺遵守憲法和互聯網相關法律法規,樹立正確的網絡道德觀,自覺抵制各種網上不良行為,養成文明上網良好習慣,不造謠、不傳謠、不信謠,不跟風炒作;不制作、不傳播危害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違反法律法規以及、、迷信等有害信息;不點擊不健康網站,不運行帶有兇殺、內容的游戲,未成年人不進入營業性網吧。
要增強安全上網意識。廣大青少年朋友要了解網絡安全的重要性,增強網絡安全意識,監督和防范不安全的隱患,維護正常的網絡運行秩序。上網時要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上網時不能偏聽偏信,不隨便約見網友,不隨意打開不明網站,不輕易在網上透露個人隱私和重要身份信息,自覺遵守網絡規則,維護網絡安全。
親愛的20屆全體畢業生同學:
當青草又一次鋪滿校園,當夏氣又一次漸漸浮起,六月的空氣開始彌漫著離別的味道。
四年前,我們滿懷渴望與夢想相聚于東華,如今我們又將帶著希望與憧憬即將踏上新的征途。
在東華的一千多個日日夜夜,有過彷徨、快樂、感動、失敗與成功;校園的每個角落,布滿了我們青春的腳步。
美味可口的食堂飯菜你會不會想再多吃幾口,綠蔭環繞的東華小道你會不會想再多走幾遍,高大上的體育場跑道你會不會想再多跑幾圈......四年的一切都仿佛如電影般在腦海中回放,如此清晰,如此美好。
相伴四年,一人一物皆難忘,一花一草皆有情,離別之際,環境學院畢業生向全體20屆畢業生發出如下倡議:
1、積極進取,讓青春在這瞬間定格。
繼續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認真完成畢業考查、考試、論文設計及答辯等學習任務,爭取以優異成績,給自己的大學學習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離校前按規定辦理好離校手續,認真做好畢業前的各項準備工作,向老師、同學、學弟學妹們展現一個積極向上的畢業生形象高校文明倡議書高校文明倡議書。
2、遵規守紀,留下最美麗的剪影。
在學校最后的時間里,自覺遵守校規校紀,不打架,不酗酒,不向窗外扔舊物、雜物。
愛護學校公共設施,保持宿舍衛生,保證內部家具完好無損;遇到困難和問題,通過正規渠道反映解決,采用理性手段宣泄情緒。
3、牢記師恩,真情地向老師們表示感謝。
四年大學時光,老師們在學習和生活上引導著我們變得更加成熟和獨立,在離別之際,讓我們向所有的師長道一聲誠摯的感謝,感謝老師們四年的培養和付出,感恩之情我們永懷心中。
4、敞開心扉,讓那些不快云淡風輕。
四年的朝夕相處讓我們彼此了解、相互扶持,分享快樂與酸楚。
當分別的時刻來臨,還有多少時間讓我們相互埋怨呢?就讓所有曾經的誤會與不解都隨風而去,讓我們的友誼日久彌香。
5、盡己所能,給校園增添愛心色彩。
積極開展有意義的活動,給師弟師妹傳授自己的經驗,讓他們在今后的日子里更好地學習和生活;為母校的建設和發展提出建議,讓母校更好更快地發展;將自己不便帶走的衣物、書籍捐贈給有需要的同學。
6、注意安全,讓謹慎陪伴我們一路平安。
注意自身財務安全,搬離宿舍時寢室要有人時刻留守,以防已打包完畢的行李丟失。
加強自我保護意識,用愉悅的心情開始新的生活。
7、端正心態,以一顆無畏的心去迎接挑戰
高校文明倡議書倡議書。
無論是讀研、就業還是出國,我們都應該滿懷信心與勇氣和面對挫折失敗的沉著與坦然,以高昂的斗志迎接激烈的競爭。
“崇德博學 礪志尚實”的校訓,我們謹記心中。
四年前成為東華人,今天就讓我們帶著母校的祝福奔赴前程,我們堅信:明天,東華以我們為榮。
最后,衷心祝愿我們的母校青春永駐,祝全體畢業生在未來的日子里,身體健康,工作順利,家庭美滿,一帆風順,前程似錦。
倡議人:
日期:20年月日
全縣廣大師生及家長朋友:
勤儉節約,艱苦奮斗,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然而,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物質生活的逐漸富裕,校園內穿名牌講排場、過生日宴請送禮、慕虛榮比闊氣等各種現象愈演愈烈,不僅致使人情消費持續攀升,家庭經濟不堪重負,而且阻礙了正常的身心發展,敗壞了學校風氣。
在臨沭縣移風易俗工作推進中,教育部門集中開展“我帶頭、我承諾、我踐行、我傳播”活動。
我們倡議:
一要遵德守禮,文明行事,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者。
培養健康文明的生活理念,崇尚科學文明,遠離封建迷信,遵守社會公德,維護公共秩序,培育健康文明的校園生活方式。
二要倡樹新風,領塑情操,做文明新風的傳播者。
樹立健康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廣大少年隊、團干部、黨員要發揮先鋒模范和示范帶動作用,率先垂范,營造校園高尚道德情操的風景線。
三要崇尚節儉,低碳生活,做傳統文化的弘揚者。
倡導崇尚節儉,喜事新辦、喜事小辦,提倡問候祝福等簡約方式表達心意,增進感情,合理適度消費,堅持勤儉節約,摒棄搞攀比講排場的不良風氣,杜絕生日宴請、穿名牌慕虛榮等鋪張浪費的不良現象。
四要恪守孝道,破除迷信,做社會新風的引領者。
在全縣弘揚孝老敬老風尚,樹立厚養薄葬的新觀念,倡導簡樸文明的喪葬禮俗和簡約環保的“八提倡、八取消”,全縣師生要積極支持參與家庭共同創建活動中,遵守社會公德,傳承尊老、孝老、愛老的傳統美德,實現小手拉大手,新風共創建(“八提倡、八取消”,即,提倡紅白理事會全程辦理,取消家族自己辦喪;提倡戴白花、黑紗,取消披麻戴孝;提倡短喪,取消多日喪;提倡播放哀樂,取消吹鼓手;提倡大鍋菜,取消大擺筵席;提倡直接埋葬骨灰盒,取消裝棺再葬;提倡簡化程序,取消繁文縟節;提倡文明喪葬,取消封建陋習。
加強喪葬活動管理,禁止辦理喪事活動妨害公共秩序、危害公共安全、侵害他人合法權益和污染環境的行為,堅決取締封建迷信活動。)
五要愛護公物,保護環境,做生態文明家園的建設者。
愛護公共設施,保護公共環境衛生,不亂拋亂扔,堅決抵制在道路兩旁樹木、燈桿、窨井蓋等張貼紅紙、大肆燃放鞭炮等不良習俗,做生態城市的維護者。
全縣廣大師生,倡導移風易俗,樹立良好風尚,是社會發展的重要內容,也是我們每個公民責無旁貸的義務,讓我們攜起手來,破陳規,除陋習,傳文明,樹新風,為建設幸福臨沭貢獻力量!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