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05
這是關于愛護校園環境的建議書,是優秀的建議書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你們好!
我是六年級一班的一名學生,芬芳的花香,碧綠的小草,高大的教學樓……在這個美麗的學校里,我們在綠樹成蔭的校園中漫步,在窗明幾凈的教室中讀書,在整潔優雅的環境中學習,在優美的校園環境沐浴著陽光收獲,吸取著營養成長。
然而,隨著一天天長大,我發現,校園里同學們亂扔垃圾的現象隨處可見,操場成了垃圾的天堂。盡管操場旁邊的垃圾筒日益增多,但在學生面前如同虛設。水龍頭里的水嘩嘩地流著,而衛生間里早已空無一人,更有甚者,一下課就拿著飲料瓶去接水玩“打水仗”。有誰想過全中國1人浪費1瓶水,世界上就會瞬間驟減13億瓶水。如果長期不加節制地浪費下去,那么不久的將來,最后一滴水將成為人類的眼淚!
為了能使校園變得更加美麗,我向學校提出以下建議:
1、開展保護環境活動,全校師生一齊來保護草木,不踐踏綠地草坪,不攀摘樹枝花朵;愛護每一片綠葉,愛護每一株幼苗;
2、舉行環保知識比賽,使“浪費可恥、節約光榮”的道理更加深入人心;
3、教育同學們養成良好衛生習慣,不隨意亂扔瓜皮果殼、煙頭、食品包裝物等,不隨地吐痰。培養同學們擁有愛心,撿起地上的一張廢紙、一個煙蒂、一只廢塑料袋,為校園的整潔彎一彎腰,動一動手。
4、在校園的貼上保護環境的標語,時刻提醒同學們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
5、采取“撿垃圾,贏積分,得獎品”的方法刺激同學們愛護環境,評選“十大杰出環保衛士”,加以表揚、鼓勵。
希望老師們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仔細看看我的建議并采納我的建議,也希望我這小小的建議能為母校增添一片色彩。
全校的同學們
你們好!學校是我們學習、成長的地方,學校的環境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可是,最近我發現在學校門口總有一些廢紙、食品袋、飲料瓶;中心大路兩邊的草坪里,總有同學踐踏的腳印;花壇里的花兒被采摘,樓道里時常能看到被丟棄的花朵。還有,樓梯上經常有痰的痕跡,班級內散發著“垃圾食品”的氣味……因此,為了保護學校的環境,為了全校同學的身心健康,我向大家提出以下建議
1.不隨便亂扔廢紙、飲料瓶。在班里分別設置裝廢紙和飲料瓶的箱子,把廢紙、飲料瓶等可回收的廢品積攢起來集中賣掉。這樣,既能保護環境,又能用所得的錢為同學們做些有益的事情。
2.不隨便購買校門口小攤點上的零食。因為這些食品大多對我們的身體有害,還會影響我們的智力。至于一些包裝袋,大家更不要隨意丟棄。
3.吐痰既污染環境又傳播病菌,是非常不文明的表現,所以我們不要隨地吐痰。如果見到有同學隨地吐痰,我們要加以阻止和勸告。
4.愛護學校的花草樹木,不亂摘花朵,不亂踩草坪,讓花草樹木自由自在地生長。在保護的同時,大家還要積極種一些花草樹木,這樣可以美化環境,還能凈化空氣。
同學們,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共同創建一個潔凈、美麗的校園吧!
敬愛的校領導們:
你們好!
我是蔣光鼐紀念小學六年3班的學生。我們學校是一個多姿多彩的地方,校園里那一棵棵高大挺秀的樹木、一朵朵嬌艷的鮮花、清澈見底的池塘、鮮紅翠綠的塑膠跑道、寬敞明亮的教室??總能讓我們快樂的度過每天8小時的學習生活。不知不覺,我們已經和校園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可是,在這多姿多彩的校園里,我們總會發現一些不良現象在發生:教室里空無一人時經常燈火通明、使用多年的空調水滴墻濕、廁所里自來水管的水經常滔滔不絕、垃圾分類箱內外被隨意撕掉的廢紙多如牛毛、午餐后的潲水桶里殘羹剩飯堆積如山、課間走廊里同學們喧鬧聲震耳欲聾??這一切,既浪費資源又破壞校園環境,真讓我們觸目驚心!
究其原因,既有同學們環保意識不強,沒有從思想上重視的因素,又有大家長期形成的不良行為習慣的原因。當然,這跟學校教育、監管、懲處乏力也有關系。
為了保護我們學校的環境,也為了珍惜資源,我想向學校提出以下建議:
1、學校和各班制定環保類規章制度來約束壞的習慣,逐漸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進而形成一股“愛環境,講衛生”的良好校園風氣。
2、成立由老師和班隊干組成的環保監管隊伍,加強巡視和登記,給不浪費資源的班級頒發獎勵,對浪費資源的班級頒發獎勵,對浪費資源的班級做出相應的懲罰。
3、加強宣傳教育,校園里多粘貼一些衛生標語,使大家明白保持環境衛生的重要性,明白環境對個人生活、成長的意義,從而使保護環境深入人心。
4、舉辦環境衛生知識講座和知識競賽,讓同學們系統的接受相關教育,并參與進去,娛教結合,做到一舉兩得。
5、開展“節約資源”的班隊會活動,組織校內外公益勞動,讓同學們體會體力勞動的辛苦,參與日常生活的實踐,在學習和實踐中增強環保意識。
希望校領導能抽入一點時間來看看我對學校提出的建議,衷心地希望我這一份建議書能讓學校的明天更美好!
祝工作順利!
老師們、同學們:
藍天碧水、陽光明媚、鳥語花香、空氣清新是我們夢寐以求的優美家園,但是廢氣、污水、白色垃圾、重金屬侵蝕了她,環境污染已危及到我們的健康與生存。有誰會想到,那些泛著刺眼的白色的飯盒會污染多少土地?有誰會想到,那些廢棄的塑料袋飄散在風中,會污染家園的多少角落?
保護家園,就是保護自己;熱愛家園,就是熱愛生命。我們要用愛心去關注環境的變化,用熱情支持傳播環保的觀念,用行動肩負起環保的重任。近年來,我院精心綠化、美化、凈化校園環境,營造人文、和諧的育人氛圍、拓展各種渠道,普及綠色理念、倡導綠色文明。在6月5日環境日到來之際,后勤服務中心特向全校師生發出以下倡議:
1、以節水為榮——隨時關緊水龍頭,別讓水空流。
2、以節電為榮——省一度電,少一分污染,多一分貢獻。
3、以節糧為榮――愛惜糧食,讓節儉美德代代傳。
4、珍惜紙張――參加植樹造林,保護森林資源。
5、養成好習慣――不隨地吐痰,不隨地亂扔亂倒廢棄物。
6、少用一次性制品――節約能源,維護環境整潔。
7、愛護一草一木――做綠色使者,保持空氣清新。
8、做動物的朋友――善待生命,與萬物共存。
9、選擇環保購物袋,養成自覺節制使用塑料袋的良好習慣。必須要用塑料袋時,能利用的要充分利用,能少用一只是一只。
10、自覺保護生活環境,積極參與校園綠化美化活動,保護綠地花木。
地球的安寧,世界的美好,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老師們、同學們!你心中有一個綠色之夢嗎?請參加我們的環保活動吧!讓我們把環保承諾變為實際行動,為改善校園的環境質量盡力。最后,讓我們用手牽手,托起綠色的希望!
天空因鳥兒而有生機,春天因萬物而覺溫暖,大山因綠水而顯靈氣。可是,若有一天,萬物皆空,地球將不復存在。我們的家,亦不復存在。我們,亦不復存在!
這種話,人人皆懂,然而呢?
東北防林,由于過度砍伐森林導致森林面積減少;黃土高原,以前是森林由于秦漢時期修建宮殿森林破壞嚴重導致水土流失加劇;西北過度放牧,過度開墾水資源不合理利用,土地沙漠化,植被破壞,河流斷流……
一幕幕,一樁樁,自然環境要有多大的承受力,才能經得起人類的破壞!
所以,行動起來吧,為家園,為明天,共建綠色未來吧!
當然,在我們生活中,也不乏護家之人:
楊善洲,一位老書記,他放棄高官厚祿,放棄了安享晚年,選擇了大亮山,就是為了改變家鄉的生態環境,造福家鄉人民。他說:“我是在兌現許給家鄉老百姓的承諾,在黨政機關工作多年,因為工作關系沒有時間回去照顧家鄉父老,家鄉人找過我多次,叫我幫他們辦點事我都沒有答應,但我答應退休以后幫鄉親們辦一兩件有益的事,許下的承諾就要兌現。至于具體做什么,經過考察我認為還是為后代人造林綠化荒山比較實在,這既對全縣有利,也對當地群眾生產、生活有利。”
家鄉的人聽說他要回來種樹就勸他:“你到別處去種吧,這地方連野櫻桃和鋸木樹都不長。”然而,楊善洲創辦林場的設想和決心沒有被動搖。他請地、縣林業部門的領導和科技人員到大亮山上作多次調查研究。他們帶著帳篷,風餐露宿,徒步24天,對姚關、舊城、酒房等地進行了調查。經過調研,更堅定了楊善洲改變大亮山面貌、“種樹扶貧”的決心,并將場址選在施甸縣的舊城、酒房、姚關3個鄉結合部的大亮山。
后來,楊善洲把自己用23年時間辛苦創辦的大亮山林場的經營管理權,正式無償移交給施甸縣林業局。有人算過一筆賬:大亮山林場占地7。2萬畝,其中5。8萬畝華山松中有3萬畝已郁閉成林,按1畝地種200棵樹,一棵樹按最低價30元計算,大亮山林場的活立木蓄積量價值已經超過3億元。移交林場時,他不沾林場一點好處,不帶林場一根草,留下的是可觀的綠色存款,留下的是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留下的是精神財富。
他是我們的榜樣,是我們的驕傲。
讓我們為自然,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吧!
共建生態文明,共享綠色未來!
不知從何時起,我的腦海中多了一抹綠色。它靜靜地,卻在我的腦海中蔓延開來,觸碰著我的每一個細胞,同時迸發出新的智慧的火花,那就是在我書桌旁的一株小花。
它是從鄰居家移植過來的,剛來我家時,它只有一條細細的莖,根也很短,僅有的一片小葉也枯的發黃,宛如一位憔悴的病人。我只好把它泡在水中,靜候著她慢慢生長。每次放學回到家后,它那頹廢的樣子,讓我漸漸的失落了。可是又過了幾天后,它的根已經長了一大截,快衰敗的黃葉也仿佛綠了起來。到現在,根如龍須一般,盤在水中,葉子仿佛嬰兒的手,稚嫩中透露出一絲絲生機,葉子綠的沒有一點兒瑕疵。
春天,它望著窗外,看著春姑娘把每朵鮮花點綴在枝頭,把每縷春風送過樹梢,把每滴春雨侵入泥的土。自己便也欣欣向榮,蓬勃生長。那抹怡人的綠,我看到了希望。它總是翹首望著藍天,似乎是想目睹日出到日落,云彩聚集而又消散在蒼穹之下的過程吧!當傍晚時,它才會微微低下頭,望著最美麗的夕陽消失。晚上,臺燈下的它,是顯得那么柔弱,可在我的眼里,卻熠熠生/輝。
秋天,習習的秋風卷下一地黃葉時,它似乎惆悵了,似乎也在為葉的離別而感到惋惜。也許,大自然的輪回就是這樣,不朽的只有精神。這時候,它長出的那幾片幼小的新葉也許是大自然饋贈給世界的另一份禮物吧!我守望著這抹綠色,這抹綠色卻守望著這個轉瞬即逝而又凄涼的秋天。
冬天,一場大雪過后,天地在白色的洗禮下,顯得無比圣潔,它一大早便懷著憧憬,感受著這令人興奮的第一場雪。在銀裝素裹之下,它的綠色,是寶貴的、是美麗的、也是沁人心脾的,為這冬天添上了一抹象征生命的色彩。它期盼著春天的來臨,期盼著新生命的開始,期盼領略更美好的天地。它向往著,向往著天空、向往著大地、也向往著太陽。它生長著,生長在每個角落;它守望著,守望著春天到來的那抹綠色。我同樣也在守望著,守望著它每天的歡笑與痛苦、失落與憂愁。在這蒼茫的冬日,我們守望著心中的小小天空,這才是綠色帶來的生機。
我曾經想挽留那抹綠色,可是現在,我發覺守望那抹綠色會更有價值、意義。至少,它可以再我腦海中浮現出來……
三月和風催暖了樹梢,早春款款走來,衣裾飛揚。午后的陽光熱烈得有些反常,完全
沒有早春應有的料峭寒氣。我垂著頭在路上行走,地面被照成白亮亮的一片,令人禁不住瞇起眼睛。
轉過樓梯的拐角,我才發現一抹綠色早已在路邊等候。
一小片墨綠在蒼白的背景上更加顯眼,泛著布料特有的細碎光芒,夾雜著幾點更為濃深的墨色,呼吸吐納之間微微起伏。
“這是您的快遞,請查收。”我簽好字,看他又要向下一個目的地駛去,不禁說了一句:“真辛苦啊。”他似乎一愣,轉而又笑了出來:“這是我的工作嘛。”汗珠從他的額前滲出,緩緩流至脖頸,而她的笑容卻燦爛而真誠,比陽光更加耀眼。
他轉身,疾行而去,視線里漸行漸遠,最終消失不見,而我原本有些煩躁的心緒似乎也平靜幾分。回到家,我便迫不及待地拆開包裹,是前幾天訂購的書。墨綠色的封面沉穩而厚重,讓習慣了花哨色調的眼球得到一點放松感,翻開書頁,隱隱約約散發出油墨的微苦的清香。
閱讀著沉靜如水的文字,不知為何,我想到了那位郵遞員,或許,他們都擁有某種令人心安的力量吧。
接下來的幾次收郵,發現都是他來派送。幾番來往之后,我便也和他攀談起來。他說他是本地人,高中畢業后就開始工作了,郵遞員雖然辛苦,但他卻樂在其中。“把你們所需要的東西送到家門口,我也很有成就感啊。”他笑著,眼睛瞇成一條細縫,牙齒反射太陽光,白花花的閃了眼。
他沖我揮揮手,跨上車離開。微風輕拂,將他的墨綠色制服下擺高高揚起,如同一面高傲的、勝利的旗幟。
我仍站在原處,目送他的背影。
造訪過千家萬戶,將人們的期待與喜悅盡收眼底,而后微微一笑,轉身離去,繼續為下一個顧客送去歡欣。
站在書架前,我伸出手,抵住墨色的書脊,手指勾挑,將那本未讀完的書展開。午后的陽光澄澈透明,窗臺邊擺著的蘭花微吐芳蕊,細碎的絨毛將心搔得酥癢,纖毫畢現。我從文字的罅隙中抬起頭,目光投向窗外,一抹熟悉的綠色又敲響了誰家的房門?
蕩滌了心靈的塵埃,撫平了心間的毛刺。那一片沉厚、真誠的綠色,我將永遠珍藏心間!
親愛的同學們:
教室是我們求知的殿堂,學校是我們生活的家園。當我們在綠樹成蔭的校園中漫步、在整潔干凈的教室中學習、在柳樹依依的翠薇湖畔運動時,一定會感到心情舒暢。你是否為擁有這樣的舒適生活而感恩、珍惜呢?為了能夠使我們的學習更順利,生活更愜意,校園更和諧,針對我校實情,特向全校師生發出如下倡議:
一、愛護學校環境,不隨地吐痰、不亂刻亂畫,不亂扔、亂放垃圾,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自覺維護校園的清潔衛生。
二、愛護學校綠化,做到不踐踏綠地草坪,不攀摘樹枝花朵,不翻越綠化帶,不在綠化帶上停放車輛,愛護花草樹木。
三、愛護學校公物,愛護教室桌椅門窗、塑膠操場、校園體育設施等公共物品設備,不損壞、不攀爬摸高。
四、愛護學校資源,隨手關燈擰緊水龍頭,節約每一度電每一滴水,杜絕浪費。
五、愛惜餐廳食品,有序排隊,文明用餐,倡導勤儉節約。
六、遵守公德,團結友愛,舉止文明,行為規范,共同維護校園秩序。
在這方屋檐下共同學習,在這片綠蔭下一起成長。讓我們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爭做建設和諧校園的先行者!讓我們攜起手來,使衛生不再是外在強加的約束,而是我們內化的自律;使文明不再是純粹的理念,而是我們自覺的言行;使文明成為習慣,讓校園更加
尊敬的校長:
您好。感謝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來看這封建議書。我是本校六年級一班的學生。我感謝學校領導老師六年來對我的教育培養。在即將離開母校之際,我想留下一點建議,算是對母校的一點貢獻吧。
學校教學大樓東邊的那個廢棄的水泥池子,每當下雨的時候,里面總是積著許多水。其他的時候還好些,一到夏天秋天,水里落進許多樹葉,樹葉變成腐殖質滋生出大量的孑孓。五、六年級的教室離水池最近,上課的四十分鐘里,不知什么時候,同學們就被蚊子叮了。這是些花斑蚊,白天就盯人,被它叮著的地方,總是鼓起一個好大好大的包,非常癢。這個水池歸我們六年級兩個班的同學打掃。但打掃池里的樹葉很麻煩,每周一下午六年級的全體同學一起打掃,也要用一節課的時間。所以,我建議將這個水池用土填滿,種上花草。這樣,既美化了環境又減少了同學們打掃衛生的辛苦,豈不是一舉兩得?為了母校的明天更加美好,請您接受我的建議吧!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