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02
這是橋公開課一等獎教案,是優秀的教學設計一等獎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老支書在危難面前所表現出來的無私無畏、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質和人格魅力。
2.積累課文特色語言,了解課文布局謀篇、人物刻畫、環境描寫等方面的表達特點。
學習重點
學習課文的表達方法,體會和學習老支書忠于職守、舍己為人的崇高品質。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歌曲《為了誰》導入
上課前,我們先來欣賞一段音樂,想想歌名是什么?同學們,這首歌是不是很熟,這首歌的歌名是—?它歌頌了那些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人,今天課文中也有一個不平凡的人,他是誰?(老漢)而題目卻叫“橋”這是為什么呢?請同學帶著這個問題默讀課文,并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二、品讀課文,感悟老漢的形象:
1、感受暴雨和山洪的可怕
(1)自由朗讀課文,劃出描寫洪水和暴雨的句子。
(2)如果老師讓你用一個字概括這場山洪暴雨的特點,你會用哪個字?(猛、野)作者到底怎樣表達才讓你們有這種感覺呢?(出示三組句子)作者用了三種表達方式,自己讀讀看,讀清楚了嗎?
(3)那我要問了,哪一組有最簡短的句子。(一起告訴我)在哪,幾個字。(兩個字)過去見過沒有?自己讀讀看,有什么感覺?這場暴雨有什么感覺?(兇猛、可怕、傾盆大雨);
(4)師總結:短句才會有力,簡短才能有力,這樣寫才能寫出雨的力度。第二句我們換一種方式讀。(指名三個學生讀)三個孩子讀前三個語句,第四句全班一起讀。(開始)
(5)第三種,你們自己來發現,發現什么?(擬人)
(抓住舞蹈一詞)舞蹈并沒有讓我們感到美好,反而讓我們感到恐懼,文中還有這樣的句子嗎?(出示三個句子)(抓住獰笑等紅色的詞來體會)看這些紅色的詞,讓我們覺得洪水跟我們很親近,而實際上你們覺得呢?而實際上,給我們的感覺是……(膽戰心驚)有感情地朗讀。
2、暴雨洪水中村民和老漢的不同表現
(1)讀得真好。是啊,這場山洪給我們的感覺是那樣可怕,簡直就是一場惡夢,恐懼籠罩著這個山村,在這場可怕的洪魔面前,村民和老漢的表現有什么不一樣呢?
(2)現在請同學們讀三到十自然段,拿起筆劃出表現村民和老漢的關鍵詞。(女生劃村民,男生劃老漢)(出示詞)
(3)現在我請同學們在這兩組詞中選擇一組讀,讀出你的思考。(對比朗讀,引導讀出村民的紛亂,老漢的鎮定)
3、感悟老漢的偉大形象
(1)在鎮定自若的老漢面前,紛亂的人群終于安靜了。聽(播放洪水聲音)只有洪水聲,讓我們靜靜地讀這一句:人們停住腳步,望著老漢(出示句子)—-求肋的眼神,求救的聲音。
(2)洪水聲中,響起了老漢的聲音(出示句子)誰來讀一讀這種聲音。(指名讀)
a、咱們來思考一個問題:在這生死存亡的關頭,老漢就說了簡單的三句話,一定很重要,大家要讀出它的重要來。(引導從感嘆句入手-感情強烈)(熱愛村民)
b、想一想:為什么要強調橋窄,一定要排成一隊?(橋毀人亡)為什么還要有最后一句?(黨員是為了人民的,所以要村民先走。只有黨員排后面,才能讓更多的群眾脫離危險)
(3)是這位冷靜的老漢,在他的指揮下,人們脫離了危險,一個個登上了橋,離開了危險之地。
(4)在課文中,有這樣一幅圖,穿黃衣服的人是誰?(老漢的兒子)
a、老漢在干什么?(揪他兒子)他和兒子沒有感情嗎?他不愛自己的兒子嗎?你怎么知道不是?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b、我們發現了這樣一個情節。(出示句子)既然愛他的兒子,為什么吼他?還推他?(想讓兒子活著)那老漢可以好好說:走??!快點走?。蓵r間來及了,木橋呻吟,水爬上老漢胸膛)這一推一吼,我們讀出的是什么?(父愛)
(5)我們都知道自己含辛茹苦撫養的孩子誰能不疼,誰能不愛。可是這么疼,這么愛,老漢他怎就這樣做呢?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第十五段。(出示句子)這段話中,哪個字深深地扎疼了你的心呢?一齊說。(揪)
(6)這毫不留情的揪,這一小小的細節,老漢無情還是有情,我們靜靜地思考。(有情)老漢不想因為自己的兒子而失去了全村村民的生命。(失去的是兒子,愛的是大家。)
三、總結升華
1、五天過后,洪水退后,那個受全村人愛戴的老漢在這場山洪中犧牲了。那個曾經鮮活在人群中求生的兒子也被洪水吞沒了。一位老太太,被人攙扶著,來到這里祭奠。他來祭奠兩個人,她的丈夫和她的兒子。同學們,此時此刻,假如你就是被救村民中的一個,你最想對老漢說什么?(及時點評,盡量用到橋)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用簡潔的語言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2.學習并理解生字詞“咆哮、獰笑、揪”等。
3.學習課文7-27自然段,用心觸摸文句,在品詞析句中感悟優秀共產黨員的光輝形象。
4.通過文本初步感受小說的文體特點,學會抓住小說的三要素讀小說。
圖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題,確標入文
1.師:孩子們好,請同學們打開課本53頁,今天我們進入第四單元的學習,讀讀單元導讀,說說你知道了什么?這就是我們認識的新文學體裁:小說
課件出示:
小說:以刻畫人物形象為中心,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和環境描寫來反映社會生活的一種文學體裁。
2.師:我們怎樣讀小說呢?
關注情節、環境,通過情節、環境描寫,來感受其中的人物形象,本單元的習作的要求是發揮想象,創編生活故事。
接下來,我們一起學習本單元的第一篇小說《橋》。齊讀課題。
二、檢查預習,學習字詞
1.課件出示:
咆哮 獰笑 揪著 勢不可當
嗓子 淌著 沙啞 廢話 呻吟
2.指名讀、齊讀。
3.師:有不理解的詞語嗎?
三、初讀文章,了解大意
1.師: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說說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2.生匯報交流。
四、品詞析句,感悟人物
1.師:同學們,《橋》這篇小說共634個字,27個自然段,最短的一段才七個字,卻塑造了一個鮮明的人物形象,那就是(老漢),接下來我們走進小說,品味這位老漢的形象。
課件出示:
自讀提示:
①默讀7-22自然段,用橫線畫出老支書的句子。
②多讀幾遍,寫好批注。
2.學生匯報交流。
師:誰先來說說?
(1)課件出示句子1:
老漢清瘦的臉上淌著雨水。他不說話,盯著亂哄哄的人們。他像一座山。
(2)課件出示句子2:
老漢沙啞地喊話:“橋窄!排成一隊,不要擠!黨員排在后邊!”
指名讀。
師:讀得怎么樣?誰來評價評價。
課件出示:橋窄!
排成一隊,不要擠!
黨員排在后面!
師:看這三句話,你發現了什么?
生1:都有感嘆號
生2:都很簡短。
師:為什么如此簡短?
師:情況瞬息萬變,時間就是生命,不可以這樣浪費。所以只能怎么喊?
師:用最簡短的語言清楚、明白得表達最重要的意思,這就是一種語言智慧。
師:課文像這樣描寫老漢語言的句子,還有哪些?
(3)課件出示句子3:
老漢突然沖上前,從隊伍里揪出一個小伙子,吼道:“你還算是個黨員嗎?排到后面去!”老漢兇得像只豹子。
師:為什么黨員排在后面?誰排在前面?(村民)為什么呢?請看入黨宣誓詞。
出示:入黨宣誓詞
師:這句話有個動作讀得好,“揪”,揪可以換成什么詞?(拉、扯、拽、拖)揪就是用力地拉、毫不猶豫地拉、狠狠地拉。
生帶著自己的理解讀句子。
(4)課件出示句子4:
老漢吼道:“少廢話,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橋。
師:他把誰推上木橋?(小伙子)小伙子是誰嗎?(他兒子)在最后關頭,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橋。說明他是個好父親!那么我們再讀這個揪字,這是一位父親什么樣的揪?(不忍心、痛苦、難受的揪)
3.總結:此時,你讀出了一位怎樣的老漢?不徇私情、臨危不懼、大公無私的老漢。這就是共產黨員。這就小說中對老漢人物形象的刻畫。
圖片
《橋》教學設計
(第二課時)
圖片
學習目標:
1.學習課文1-8自然段,感悟洪水的環境描寫對烘托情節,襯托人們恐慌以及老漢的鎮定、沉著的作用。
2.通讀課文,重點讀好雨和洪水的句子,感悟比喻、擬人、短句等表現形式。
3.借助文本喚醒真情,關注生活,感悟優秀共產黨員的光輝形象。
圖片
【教學過程】
一、回顧課文,直接入題
師:我們接著讀小說,讀小說,我們要抓住它的三要素環境、情節、人物。
二、關注洪水,感悟環境
1.出示學習要求。
師:作為當年榮獲全國優秀獎的短篇小說,除了老漢這個主人公,小說還花了大量的筆墨來寫雨和洪水,請看學習提示。
課件出示:
快速瀏覽課文,用波浪線畫出描寫雨和洪水的句子。
2.交流匯報。
課件出示句子:
黎明的時候,雨突然大了。像潑。像倒。
山洪咆哮著,像一群受驚的野馬,從山谷里狂奔而來,勢不可當。
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經在路面上跳舞了。
死亡在洪水的獰笑中逼近。
水漸漸躥上來,放肆地舔著人們的腰。
水,爬上了老漢的胸膛。
(1)師:自由讀讀,你覺得這場雨下得怎么樣?
師:選擇一句你印象最深的一句,讀一讀。
(2)師:同學們關注的都是修辭手法的運用,老師還關注到了一個特別有意思的句子。特別短,兩字成句。
出示:黎明的時候,雨突然大了。像潑。像倒。(對比閱讀)
師:短詞成句,簡潔有力的詞語,突出了當時情況的危急。
(3)師:這些句子都非常簡潔,下面我們來讀一讀。你發現了洪水有什么變化嗎?
小結:洪水上漲的速度如此之快,讓形勢越來越緊張,越來越危急。讓我們一起來感受。
(4)課件出示視頻:
師:多么緊急的情況,齊讀。
師:面對這突如其來的洪水,人們有哪些表現?
課件出示:默讀1-6自然段,面對這突如其來的洪水,人們有哪些表現?
師:是啊,于是人們你擁我擠、瘋了似的、跌跌撞撞全朝著木橋擁去,接下里可能會——可能會——可能會——
師:太恐怖了,是什么讓人們如此驚慌啊!
生:是洪水
師:是洪水讓人們驚慌失措,是洪水讓我們感受此時形勢危急,可同樣面對的是洪水,只有一個人沉著冷靜,誰?(老漢)
三、回讀情節,領悟秘訣
1.結合環境描寫,再次感受人物形象。
師:孩子們,課文中洪水的描寫與老漢的描寫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我們一起來讀課文,我讀黑色字體,同學們讀紅色字體:
課件出示:
黎明的時候,雨突然大了。像潑。像倒。
山洪咆哮著,像一群受驚的野馬,從山谷里狂奔而來,勢不可當。
一百多號人你擁我擠地往南跑。
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經在路面上跳舞。人們又瘋了似的折回來。
死亡在洪水的獰笑中逼近。人們跌跌撞撞地向木橋擁去。
老漢清瘦的臉上淌著雨水。他不說話,盯著亂哄哄的人們。他像一座山。
……
2.梳理情節,體會環境描寫對推動情節的作用。
課件出示:五天以后,洪水退了。
師:人們回到村莊,望著這被洪水摧毀的家園,五天前的情景一幕幕的浮現在了眼前,用文字定格下來。
山洪來臨 洪水上漲 水沖橋塌 洪水退去
(村民逃生) (老漢組織) (吞沒兩人) (祭奠父子)
師:這就是小說的情節,環境描寫推動著情節的發展。
四、總結延伸,升華感情。
1.體會結尾的巧妙。
師:課文最后才寫到;一個老太太,被人攙扶著,來這里祭奠。她來祭奠兩個人。她丈夫和她兒子。(音樂)
師:孩子們,當你第一次讀到課文的最后,你有什么感受?
師:為什么小說到最后才點明老漢和小伙子之間的關系呢?
生:設下懸念,讓讀者的心都揪起來了。
師:這樣的情節、這樣的構思,的確讓人揪心,讓人震撼。
2.點題升華感情。
師:現在我們再來讀課題,你覺得它還僅僅是一座普通的橋嗎?生命之橋,希望之橋…
3.聯系生活談感受。
小說大多是虛構的,卻又有生活的影子。走出橋,走進生活,我們有許多像老漢這樣的人,你想起了誰?他可能就是抗洪搶險的軍人;抗疫的一線醫護人員;逆行而上的鐘南山院士。當災難來臨時,處在絕望中人們,總能與這些偉大的而神圣的靈魂相遇,這才是人應有的模樣。
一、課題入課
回顧學過的“橋”的文章。
生:《趙州橋》
師:這是一篇什么樣的文章?
生:是寫趙州橋的說明文。寫了趙州橋有多美,工藝很高超。
師:我們還學過
生:《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師:這篇文章寫了?
生:寫了一個大陸青年患了白血病,臺灣的醫生救助了他。
師:一座美麗的橋,一座充滿愛意的橋。那今天的課又會見到一座怎樣的橋呢?
二、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全文,了解文章主要內容。
2.檢查課文朗讀
3.你有什么問題或者有什么發現?
生:勢不可當,為什么不是勢不可擋?
生:氣勢上,勢不可當感覺更有氣勢。
生:我覺得讀音也很重要,當是一聲,讀的時候更有氣勢。
生:我發現這篇課文句子都很短,比如,像潑,像倒,都是小短句。
旁邊板書:小短句。
生:這篇課文的結局很有意思,它不是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來寫的,而是在最后才寫了那個老漢和兒子的關系,我覺得這個有點不一樣。
師:聽出來了,你覺得這篇課文的情節很有意思。
旁邊板書:情節
生:我的發現是這里面有很多的修辭手法,而且常常把水當作人來寫。
師:我還發現,有很多詞語也用得很好。
師:這些詞語,和你們發現的修辭手法,常常都是來描寫什么的?
生:都是對環境的描寫。
師:同學們有很多發現,這些發現都是因為這篇課文與其他的課文有一點不一樣。這是一篇小小說。我們學過小說,知道,小說有非常重要的三要素是
生:人物、情節、環境
板書
師:是的。剛才只讀過兩遍課文,大家就敏感地發現了這篇課文有很多的不一樣。就是因為小小說也具備這三要素,而且因為它的篇章更小,所以讀的時候,你的感受就會更明顯。
三、再讀課文,感知老漢
1.再讀課文,勾畫描寫老漢的句子,批注你看到了怎樣一個老漢。和同桌交流。
2.全班交流
生:老漢沙啞地喊話:“橋窄!排成一隊,不要擠!黨員排在后邊!”
師: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老漢?
生:我覺得在關鍵的時候老漢想到了讓別人先走,讓他這樣的黨員留在后邊。他有一種先人后己的品質。
師:你能讀出這種感受嗎?
生讀
師:從你的朗讀中,聽到了老漢的堅定和你對他的敬佩。真好。
生:我覺得老漢很有威信。你看,前面人們都很慌亂,但是到了木橋前,他們都看著黨支部書記,那個全村人都擁戴的老漢。他們都很尊敬他,可以看出老漢很有威信。也還能看出老漢的鎮定。
師:我很喜歡她學習的方法,聯系上下文,對比老漢和群眾的態度來看,更能發現老漢的特點。同學們可以再看看課文,文中是怎么寫群眾們的慌亂的?
生:驚慌地喊了一嗓子
生:你擁我擠地往南跑。
生:瘋了似的折回來。
生:人們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橋擁去。
師:還有嗎?
生:亂哄哄的。
板書
師:你看,這樣一對比,老漢的鎮定,淡然就凸顯出來了。你們能讀出老漢的鎮定,他的威嚴,他的受群眾愛戴嗎?
生讀
師:真好。他像一座山。很穩,很實,一個堅定的共產黨員的形象就出來了。(下課了)我們下節課繼續學習。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咆哮、 勢不可當、 獰笑、 沒腿深、 放肆、你擁我擠、 瘋了似的、 跌跌撞撞、 亂哄哄、擁戴 、清瘦 、沙啞 、揪出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領悟課文在表達上的特點。
【教學重難點】
通過重點詞句的品讀,學生想象,換位思考,入情入境,體會老漢黨員形象和父親形象,達到情感上的共鳴。
【教學具準備】
課件、洪水錄像、背景音樂班德瑞《神秘園》。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入新課。
1、由生活中的橋談話導入課題,讓學生感受不同姿態的橋都有它獨特的美,而這種美都是通過視覺感知的。(課件展示生活中的橋)
師:是的,生活中我們見過很多橋,這樣的橋造型美觀、壯觀、古樸,這樣美是我們用眼睛去看到的,但有這樣一座橋,它的美需要我們用心靈去感受的。今天我們就來學一篇文章——橋(板書)。橋是一篇小說,全文只有五百來字,由于篇幅短小也叫小小說。
質疑:文章以“橋”為題,你有什么問題想問的嗎?(生質疑)
二、通讀全文,學習字詞。
1.請學生帶著問題自讀課文,標出自然段序號,讀準字詞,讀通句子
2.認讀三組字詞
咆哮 勢不可當 獰笑 沒腿深 放肆
你擁我擠 瘋了似的 跌跌撞撞 亂哄哄
擁戴 清瘦 沙啞 揪出
3.你能發現這三組詞語分別是寫文中的誰?(洪水、村民、老漢)
三、研讀交流,重點品悟。
(一)創設情境,感受山洪的兇猛
1.通過情境創設,拉近學生與文本的距離。
同學們,見過山洪爆發的場景嗎?交流觀看后的感受(可拍——大、猛、狂)(播放山洪視頻)
2.請同學們從書本上找出這樣的句子并用波浪線畫起來。
3.相機出示描寫洪水的句子,體會洪水的可拍。(課件)
山洪爆發前:黎明的時侯,雨突然大了。像潑。像倒。(簡短、有力,同時為下文做好鋪墊)
山洪爆發時:
山洪咆哮著,像一群受驚的野馬,從山谷里狂奔而來,勢不可當(聲音大、速度快、勢頭猛)。
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經在路面上跳舞了;水漸漸竄上來,放肆地舔著人們的腰;水,爬上了老漢的胸膛。(可怕、畏懼、膽戰心驚)
4.了解洪水暴發時,村民驚慌失措的樣子。思考:此時這座橋是一座什么橋?(板書:逃生橋或生命橋)
課件出示:
“村莊驚醒了。人們翻身下床,卻一腳踩進水里。是誰驚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號人你擁我擠地往南跑。人們又瘋了似的折回來。”
“東面、西面沒有路,只有北面有座窄窄的木橋!”
“人們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橋擁去。”
(二)聚焦老漢,體會老漢大山的形象
1.面對可怕的洪水,村民驚慌失措!但有個人沒有驚慌,誰沒有?(板書:老漢)生找出關鍵句,師相機課件出示:
“木橋前,沒腿深的水里,站著他們的黨支部書記,那個全村人都擁戴的老漢。
老漢清瘦的臉上淌著雨水。他不說話,盯著亂哄哄的人們。他像一座山。”
2.思考:為什么說老漢像一座山呢?
3.品讀老漢這危急關頭,下的一道命令。請生找出來,讀一讀?
老漢沙啞地喊話:“橋窄!排成一隊,不要擠!黨員排在后邊!”(課件出示)
(1)此時情況危急,死亡逼近,老漢是怎樣喊話的?(聲音沙?。?/p>
(2)哪一個標點引起你們的注意?有什么作用?(是啊,他的聲音像大山一樣堅定,鏗鏘有力。讓我鏗鏘有力的讀讀這段話。)
(三)設置矛盾,體會老漢父親形象。
1.“像一座山”的形象,讓我們刻骨銘心。除了老漢,文中還有一個人,作者也進行了具體描寫,是誰?(板書:小伙子)
請同學們認真默讀書本1520小節,找出描寫老漢與小伙子動作的詞語,用標出來。
課件出示:
老漢的動作:“沖”“揪” “吼”“推”。 【師板書】
小伙子的動作:“瞪”“說”“推” 【師板書】
2.人物對比,感受老漢高大形象。
兩個人的動作,似乎有點矛盾,令人費解。但是,如果你讀了文章的結尾,老師相信,你在頃刻間會明白許多許多……
出示課件:五天以后,洪水退了,一個老太太,被人攙扶著,來這里祭奠。她來祭奠兩個人,她丈夫和她兒子。
同學們,這是這篇課文的結尾?,F在,你懂了嗎?老漢與小伙子之間是什么關系?父親跟兒子!
(1)品讀第15小節,通過人物動作的詞感受在大災面前,老漢作為一名老黨員,群眾利益高于兒子的生命。這是一種無私、不徇私情的黨員精神。
(2)品讀第20小節,通過人物動作感受在生命岌岌可危的時刻,兒子的生命高于自己的生命。這是父愛如山!
師:可是一切太遲了,洪水吞沒了兒子,一個浪頭也吞沒了他。但村民安全啦。
(3)品讀23-27小節,品讀祭奠感受老漢光輝高大形象。
四、思維拓展,情感升華
1.領悟“橋”的內涵
同學們,故事講到這,透過老支書的盯、喊、沖、揪、吼、推,相信你已經明白了全村人為什么會如此擁戴他。木橋雖然被洪水沖塌了,但老漢卻用他的血肉之軀為全村人架起了一座不朽的永不坍塌的橋梁,你們知道是什么橋嗎?(生命橋)
2.寫一寫:面對老漢,你肯定有很多話想說,把你最想說的寫在課文的空白處。
【板書設計】
橋
希望橋 生命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