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31
這是狼牙山優質課一等獎教案,是優秀的教學設計一等獎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內容和教時安排:
1、第一教時:初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并學習理解課文的前三部分。
2、第二教時:理解課文四、五兩部分,緊扣"壯"字,抓住重點詞句,通過有感情地朗讀,體會五壯士的英勇豪邁,激發學生對五壯士的崇敬之情。
3、第三教時:檢查背誦情況,概括文章中心思想,并體會課文的詳略安排。
第二教時教學目標:
?。薄⒗斫庹n文四、五兩部分,了解頂峰殲敵、英勇跳崖的英雄事跡,學習五壯士熱愛人民、仇恨敵人、勇于犧牲的精神。
2、緊扣"壯"字,抓住重點詞句,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讓學生理解體會五壯士的"壯言"、"壯行"、"壯志",激發學生對五壯士的無限崇敬之情。
?。?、嘗試背誦五壯士英勇跳崖的部分。
教學重、難點:
理解描寫五壯士頂峰殲敵和英勇跳崖的動作、語言、神態的語句,體會他們的思想感情和偉大精神。
課前準備:
電腦課件。
教學設想:
?。?、以讀為本,讀中悟情。
本課我設計了以讀導情,以議悟情,以情激情的教學方法,讓讀書貫穿教學活動的始終,并根據不同的訓練目的,設計了自由讀、試讀、品讀、指名讀、引讀、分男女生讀、齊讀等多種形式的讀,使學生在讀中感受,讀中理解,最終達到感情朗讀,使情感升華。
2、重視自主學習,激發主體潛能。
在教學的各個環節中,盡可能地讓學生自我活動,去讀書,去思考,參與議論,參與交流,使課堂上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信息和情感交流呈現出雙向和多向并存的局面,讓學生始終有一種自覺、主動、熱情的學習狀態,使他們能更充分、更直接、更自如地接觸課文,從而更好地去感知課文、理解課文。
?。?、鼓勵大膽質疑,啟發合理想象。
?、抛寣W生在讀書中質疑,在讀書中解疑,師生交流共同解疑。
?、仆诰蚪滩牡膭撛煨越逃蛩?,啟發學生合理想象,以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如"五壯士臉上露出勝利的喜悅"一句,我設計了一個啟發想象的訓練點:"想想看,五壯士為什么臉上露出勝利的喜悅,此時他們心里會想些什么?"從而對學生進行創造性思維的訓練,開發他們的創造潛能。
教學過程實錄:
一、復習: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這篇課文的前三部分,誰來說說,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讀懂了什么?
?。ㄉ杂烧f,師相機畫懸崖圖;板書:接受任務、殲敵誘敵、引上絕路;涂紅課題中的"壯"字。)
二、引導歸納學習目標:
三、自學討論,理解課文:
㈠、請同學們看一段錄像(播放錄像1:五壯士頂峰殲敵的場面),可以說說你看到了什么?也可以談談你看了錄像有什么感受?
(生自由說師相機板書:頂峰殲敵)
㈡課文又是怎么描述的呢?請同學們自學課文的四、五兩部分。
(出示自學提示,女同學讀:
自學課文四、五兩部分:
1.劃出最讓你感動的語句,說說為什么?并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2.提出你不明白的問題。)
在自學的過程當中,能獨立完成的,就獨立完成,如果有困難,可以通過小組合作學習討論解決。(學生自學、討論)
?、鐧z查自學情況:
1、告訴老師,哪些語句讓你最受感動?
a、說說看,為什么這些語句讓你深受感動?
b、自由品讀,體味這些語句該怎樣讀才能讀出感情?
c、同桌對讀;師范讀后讓學生評點;生齊讀。
d、師小結:剛才我們抓住重點詞句,通過有感情地朗讀,理解了課文內容,這是一種很好的閱讀方法。
2、還有你不明白的地方嗎?提出來讓大家幫你。
a、學生質疑。
b、學生解疑。
c、播放錄像2:五壯士英勇跳崖的感人場面,(重點理解詞語:堅強不屈、驚天動地、氣壯山河;理解五壯士完成任務后選擇跳崖的原因。)(師相機板書:英勇跳崖)
3、理解得真棒!五壯士用自己的壯舉,向日寇和所有的侵略者證明了:中國人民是——(堅強不屈的),正如課文結尾所說的——(生齊讀最后一節)
4、是呀,歷史不會忘記英雄,讓我們全體起立,向這些可敬的英雄們行一個莊嚴的隊禮?。ㄉ卸Y)讓我們捧起書本,再次把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對敵人的仇恨、對英雄的敬佩都融入我們飽含激情的誦讀吧!(生齊讀第五部分課文,會背誦的可試著背一背。)
四、總結談話:
用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氣壯山河的抗日頌歌,人民永遠懷念為國獻身的英雄們!
五、課堂練筆:
請同學們照例拿出摘抄本,把本課的好詞好句積累下來。
六、自由作業:
學了課文,你們回去想做什么?(生自由說)
你們的想法都很好,喜歡哪項就做哪項,下節課我們再來交流。
一、瀏覽課文,根據敘述順序填空:
接受任務→(
)→(
?。?rarr;(
?。?rarr;跳下懸崖。
二、自讀、感情朗讀,完成教學任務:
1、自讀。
課文五部分內容,哪一部分給你的印象最深?這部分中哪些句子讓你感動?為什么?感情朗讀這些句子。
2、交流。
生1:我喜歡“跳下懸崖”這部分內容。“說罷,他把那支從敵人手里奪來的槍砸碎了……相繼從懸崖往下跳。”這幾句話讓我感動。我從這幾句話中體會到“五壯士”堅強不屈的精神。
生2:(補充)從這幾句話中還可以看出“五壯士”不怕犧牲。
師:說得好。我發現同學們真善于動腦。你們是從哪些詞語體會到的呢?
生:“縱身”、“昂首挺胸”兩個詞充分體現了“五壯士”面對死亡從容不迫、不畏犧牲。
師:你真聰明。誰能為大家演示一下“縱身”、“昂首挺胸”。(學生紛紛舉手,老師抽一人演示“班長第一個縱身跳崖”,四人演示“宋學義等四位壯昂首挺胸”)。
師:五位壯士面對死亡,從容不迫,無所畏懼。你對五壯士懷有什么樣的感情呢?(生:敬佩。)你能讀讀這幾句話嗎?
生:(讀)。
師:同學們,對這位同學的朗讀,你們滿意嗎?
生1:我認為他沒有把五壯士不怕犧牲的精神表現出來,我認為該這么讀。(感情朗讀)。
生2:我認為作者是抓住五壯士的動作寫出他們堅強不屈、不怕犧牲的精神的,所以,表示人物動作的詞語要讀重音,我來試讀一下。(讀)。
師:你真會讀書。讓我們一起學著這位同學讀一讀這幾句話。
生齊讀。
師:剛才,我們抓住句中描寫人物動作的詞語體會到了人物品質。這部分內容中還有令你感動的句子嗎?請同學們接著匯報。
生:“狼牙山上響起了他們的壯烈豪邁的口號聲……這聲音驚天動地,氣壯山河!”這幾句話令我感動。我從五壯士的語言中體會到他們熱愛祖國,熱愛人民,仇恨敵人的感情。
師:你真愛動腦筋。同學們,聽了你們的交流,老師也被五壯士的言行所感動。我也想讀一讀這些話,表一表我對五壯士的敬佩之情,但我擔心自己讀不好,大家愿意幫助我嗎?(師用較平淡的語氣朗讀“五壯士跳崖”的部分,學生聽后踴躍發言。)。
生1:老師,我認為讀五壯士英勇跳崖的壯舉,要注意語速、停頓及重音。我認為該這樣讀。
生2:五壯士壯烈豪邁的口號聲后面是“!”,它表達了強烈的感情,我認為可以這么讀。
師:謝謝大家的熱情幫助,現在我的體會深刻多了,愿意再聽我讀讀嗎?(師聲情并茂地朗讀)。
師:大家想不想也來表達一下對五壯士的敬佩?
生齊讀“五壯士跳崖”的部分。
3、結合插圖,讓學生自由“講”。
師:大家觀看課文插圖。這就是勝利完成掩護任務的五壯士,這就是頂天立地的英雄形象。大家看了這幅插圖,想說點什么嗎?
生1:五壯士啊,你們頂天立地的形象與日月同輝;你們堅強不屈的聲音驚天地,泣鬼神!
生2: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雖然你們離我們而去了,但我們會永遠記著你們的。不是嗎?在解放軍的一個連隊,至今保留著這樣的傳統,每天早晨點名時,連長喊:“馬寶玉,葛振林……”隊列里一片肅靜,沒有人應聲,直到點到第六名戰士的姓名時,才有人答“到”。
生3:我想代表戰友說,好兄弟!安息吧!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你們的死比泰山還重??!我們為有你們這樣的戰友而自豪,你們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生4:我想代表群眾說,五壯士啊,你們的言行譜寫了氣壯山河的頌歌;你們的犧牲換來了欣欣向榮的祖國;你們的光輝形象永遠矗立在人們心中!
生:……
4、讓我們把五壯士的壯舉牢牢地刻印在頭腦之中吧!請大家練習背誦這部分課文。
5、師生共同質疑、解疑。
〖教學反思〗
從以上《狼牙山五壯士》教學片段實錄不難看出,這是一個充滿生命活力的課堂。課堂成為學生自主實踐的樂園。對此,我頗有感慨。同樣的教材《狼牙山五壯士》,卻有不同的感受。以前的我費力地分析著故事情節,牽著學生的鼻子走,課堂平靜得如死水一潭。而今,我輕松地和學生在一起學習,興致勃勃地探究著,回味著,激動著,課堂上智慧的火花四處飛濺。課后,我認真反思了這節課成功的原因:
首先熟備課文。它使我在課堂上前后貫通,游刃有余。課前并非一定要精心設計教學框架,只要課前做好充分準備,在課堂上完全可以隨機應變,以學定教。例如,以上教學實錄,我事先并不知道學生首先會匯報“跳下懸崖”這部分內容,由于我能夠把握住課文的骨架,將各部分內容了然于心,因此這部分內容學生想學、愿學、樂學。
其次,在情境中師生互動,構建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在教學過程中我努力建立一種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師生關系,形成了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使學生能在一個歡樂、和諧、寬松的支持性環境中學習。如教學完“跳下懸崖”這部分內容后,讓學生質疑、答疑后,我問:“這是英雄的中國人民堅強不屈的聲音!”這聲音是五壯士喊的,為什么說“是英雄的中國人民堅強不屈的聲音”?你們能幫助我解答這個問題嗎?學生當“老師”,自然不愿被自己的“學生”問住,于是他們互相補充,爭相回答我的問題。(“五壯士的聲音代表了中國人民的共同心愿”。“五壯士的聲音,就是中國人民的聲音”。)在以上師生互動的情境中,師生之間既有信息的傳遞,又有情感的交流,更有思維的撞擊,師生完全處于平等狀態,使課堂成為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之花的理想場所。
除此之外,這節課我做到了四“讓”: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讀”;讓學生有機會“問”;讓學生能經常“議”;讓學生能自由“講”。如片斷中我讓學生觀看課文插圖后,提問“大家看了這幅圖想說點什么嗎?”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觸圖生情,紛紛舉起了手。大家敞開心扉,暢所欲言,既表達了心聲,又張揚了學生個性。
一樣的教材,不一樣的教法。該片段教學充分體現了學生是課堂真正的主人,學習的主體,教師只是一個學習伙伴,在學生伙伴有疑難需要幫助時,我們才需伸出援助之手,稍作點撥、引導。只有老師把時間、空間慷慨地還給學生,讓他們充分地說出自己的所思、所悟、所惑,學生的個性才能得到張揚,其創造性才能真正釋放。
教學要求:
1、理解課文內容,了解狼牙山五壯士痛殲敵寇、壯烈犧牲的英雄事跡,學習他們愛護群眾、仇視侵略者、為祖國為人民勇于獻身的精神。
2、學習本課生字新詞。抄寫自己受感動的句子。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五壯士英勇跳崖的部分。
教學重點:
理解描寫五壯士痛擊敵人和英勇跳崖的動作、神態的語句。體會他們的思想感情和偉大精神。
教具準備:
1、生字生詞卡片
2、錄音機、課文朗讀磁帶。
教學課時:
3課時
第一課時
一、談話揭題,簡要介紹背景。
二、初步理解課文內容,理清順序。
三、學習課文第一、第二部分
四、布置作業
練習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出示目標
1、指名讀第一、第二部分。(板書:接受任務,誘敵上山)
2、說說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讀懂了什么?
3、這節課你還想了解什么內容?
二、深入學習第三到第五部分,體會課文的思想內容。
1、自讀第三部分。思考:五壯士完成掩護任務后,為什么往三面是懸崖的狼牙山頂峰棋盤陀轉移?
2、提問:通過朗讀,你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的?(板書:引上絕路)
3、討論:
?。?)五壯士已經完成了掩護任務,為什么不走那條“可以追上部隊”的路,而是不顧自己的危險,要把敵人引上絕路呢?
?。?)“斬釘截鐵”是什么意思?這里比喻什么?戰士們為什么熱血沸騰?
4、我們應該用什么感情來朗讀這一部分?(先自由讀,再指名讀。)
5、指名分別朗讀第四、第五自然段。思考:向頂峰攀登的過程中五壯士是怎樣痛擊敵人的?
6、提問:讀了這兩個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板書:英勇殲敵)
7、有感情地朗讀這一部分,自己喜歡的語句多讀幾遍。
8、指名朗讀第五部分。思考:五壯士最后是怎樣英勇跳崖的?(板書:英勇跳崖)
9、討論。
?。?)這一段課文是從哪幾方面寫五壯士英勇跳崖的?
?。?)五壯士為什么“臉上露出勝利的喜悅”?你從五壯士“臉上露出勝利的喜悅”中體會到了什么?
(3)面對五壯士的.高大形象,你有什么心里話想說?
10、有感情地朗讀這部分。
三、總結全文
四、布置作業
1、試著背誦課文最后一部分。
2、課外搜集有關狼牙山五壯士的故事,講給同學們聽。
第三課時
一、指導有感情地朗讀,練習背誦。
二、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
三、課外延伸。
教學中應以培養學生掌握其寫法為中心,以理解課文內容為重點,以“壯士”為突破口,把握整體,重點引讀,使學生弄清其內涵,在此過程當中,學習寫法,落實雙基,提高認識,從而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
一、點題、破篇,引選材
在學生自學課文的基礎上,一開始就緊抓“壯士”一詞設計下列思考題:
1、“壯士”是什么意思?在本文中指誰?
2、為什么稱五位戰士為“壯士”?
3、課文選擇了哪些事例來說明“壯士”的行為?
通過上述思考題的引讀,讓學生明白“壯士”是指勇敢豪壯的人。本文的“壯士”是指五戰士。因為他們在掩護群眾轉移,狙擊敵人的戰斗中勇敢殺敵,在彈盡槍絕的情況下毅然跳下懸崖,譜寫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壯歌。為了說明“壯士”行為,課文選擇了“接受任務”、“誘敵上山”、“引上絕路”、“峰頂殲敵”、“英勇跳崖”等事例。這樣點題引篇,學生很快就會弄清“壯士”的內涵,從整體上了解課文內容。
二、破篇引段,分詳略
在學生初步弄清了“壯士”的含義,了解課文內容后,再以“壯士”為重點,引導學生閱讀最能表現五戰士“壯士”行為的“誘敵上山”、“頂峰殲敵”和“英勇跳崖”三個重點段,教學中可用“哪些事例最能表現五戰士的壯士行為”這一思考題把學生引向上述三段,然后再通過作者的詳細描寫,抓住重點詞句和用掛圖深刻理解五位戰士的壯士行為。深化壯士的內涵和外延。使五位戰士的高大形象在學生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連段引路,歸納中心
通過上述環節,學生充分理解了“壯士”的含義,通過引讀“接受任務”和“誘敵上山”兩段,使學生深刻領會全文內容,理清文章脈絡,分段、概括中心。使學生獲得對全文深刻而系統的理解,初步分清詳略。
四、綜合比較,引導寫法
上述兩步既使學生快、準、深地理解課文內容,又為學習“詳寫和略寫”做了有益的鋪墊,因此,應立即引導學生通過綜合練習,比較分析,分清詳略,來學習寫作方法。通過再次引讀,弄清哪些地方詳寫?詳到什么程度?哪些地方略寫?為什么要這樣做?并體會出這樣寫的好處,使學生明白詳略得當、層次分明的道理,達到詳而不繁,略而清楚,為完成本單元的寫作訓練重點打下堅實基礎。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