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16
這是太陽教案部編版五上一等獎,是優秀的教學設計一等獎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太陽》晨誦教學設計
一、晨誦設計說明:
這是一首感情至真至純的小童謠詩,詩歌的語言樸實而又溫馨,讀起來朗朗上口,在優美的意境中,讓學生感受到太陽是我們親密的朋友,小動物,小植物以及我們的生活都需要她,都離不開她。
二、學情分析:
一年級的學生,想象力和好奇心是極強的,他們對新鮮事物的求知欲和表現欲都顯現的十分強烈。太陽是我們身邊,每時每刻都有接觸的事物,充分發揮孩子們的想象力,感受小詩,享受小詩。
三、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2、感受陽光的溫暖,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感受生命蓬勃向上的氣息。
3、感悟詩歌的內涵,體會詩歌的意境,讓學生感受至真至純的歡樂。
四、晨誦準備:
選詩,多媒體課件PPT
五、晨誦步驟:
1、開啟黎明。
師:親愛的孩子們,伴著第一縷陽光,讓我們帶著美好的心情,走進今天晨誦課吧。
(出示開啟詩)
師:晨光叫醒了風,
生:風叫醒了鳥。
師:鳥叫醒了太陽,
生:太陽叫醒了我們,
師:太陽睜著亮眼睛對著我們微笑。
生:我們也對著世界微笑。
[設計意圖:用童詩開啟美好的一天,迎著晨光,帶著微笑走進校園,讓快樂和美好伴隨在孩子們身邊。]
2、復習詩。
師:春天是美好的,是多姿多彩的。青青的小草,破土而出,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出示《唱春天》)
唱春天
百靈鳥亮開嗓子,
唱出新調;
魚兒頂開薄冰,
吐出泡泡;
種子拱出地面,
長出嫩芽;
桃樹孕育花蕾,
冒出苞苞;
我們結伴春游,
唱唱跳跳。
師:讓我們一起用最美麗的聲音朗誦這首詩吧!
(1)齊讀。(配樂)
(2)分角色讀。(配樂)
[設計意圖:讓學生感受春天的歡樂。]
3、新授詩。
(1)出示課件圖片
師:孩子們,看到這幾幅圖片,你想到了什么呢?
生:自由回答,揭示今天的主題《太陽》。
出示課件
師:配樂范讀詩歌
師:老師讀完了,那我能聽聽你們最美妙的聲音嗎?那我們一起來讀一讀。(生配樂齊讀。)
(2)出示課件圖片
師:太陽不曬草不綠,
太陽不曬花不香,
太陽不曬果不熟,
太陽不曬苗不長。
孩子們,我們一起想一想,如果沒有了太陽,我們的世界將會是什么樣子的呢?
生:自由討論
師:大家說的都非常好,恩,草兒,花兒,果子,苗兒在太陽暖洋洋的香氣中成長著,你喜歡太陽嗎?
生:喜歡。
師:那我們就一起用喜歡的語氣讀讀吧!
(3)出示課件圖片
師:被窩也要曬太陽,
太陽曬了暖洋洋,
身體也要曬太陽,
太陽曬了才健康。
小動物、小植物們需要太陽,我們的生活也離不開太陽,有那位小朋友來說說太陽在我們生活中都起了什么作用呢?
生:自由討論回答。
師:恩,你們說的都很棒。太陽給大自然,給我們人類,給地球做了這么多好事,我們是不是應該感謝太陽呢?
生:是。
師:好,那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用感謝和溫暖,高興的語氣一起來讀讀這首小詩吧。(綠色字體男生讀,紅色字體女生讀,藍色字體老師讀,黑色的字體我們一起讀)準備好了嗎?開始吧!
師:孩子們,你們的聲音太美妙了,已經完全感染了我。那快點把你們美麗的聲音再次綻放出來吧!(生再次配樂齊讀)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學習,朗誦。]
4、結束語:孩子們,讓我們在這優美的音樂聲中結束我們今天的晨誦吧!
[設計意圖:讓孩子們的快樂繼續延續下去。]
六、教學反思。
通過執教晨誦《太陽》,我感覺到孩子們真正體會到了詩歌的韻律美,同時又培養了學生詩歌朗誦的語感,萌發了對美的追求。學習這首詩歌時,我和孩子們共同參與其中,通過各種各樣的形式誦讀詩歌,一起享受清晨的幸福和快樂。孩子們通過一遍遍的誦讀、直接而又快樂的體會其中的韻味,培養了孩子們對語言文字的感情。晨誦的這二十分鐘,我和孩子們共同沉浸在詩中,孩子們與詩進行獨特的對話,思與詩緊緊交融,充分鍛煉了思考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太陽》教學設計
【教材簡析】
《太陽》是一篇科普短文,文章采用了列數字、打比方等說明方法,介紹了和太陽相關的一些知識,說明太陽和人類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我們要讓學生在課文學習中增長自然知識,學習用聯系的眼光看待自然界,激發學習自然科學的興趣。同時接觸說明事物的方法,初步學習閱讀說明文。
【教材處理】
《太陽》這樣的說明文,對于三年級學生來說不難理解。如果按照常規的教學方法,逐句逐段地閱讀分析,課堂氣氛會顯得枯燥乏味,學生提不起興趣。為此,我采取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最終通過閱讀去解決問題的方法來學習課文,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課文、探索自然的興趣,并從中體驗成功的喜悅。
【導學目標】
(一)學生學習目標
1.會認7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傳說、寸草不生、差不多”等詞語。
2.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3.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太陽的有關知識,初步認識太陽與人類的密切關系,激發對自然科學的興趣。
4.初步學習閱讀說明文,體會說明事物的一些方法。
(二)教師技能重點訓練目標
1.組織引導學生學習的策略與技能。
2.發揮學生主體性的策略與技能。
3.利用各種媒體教學的策略與技能。
4.指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策略與技能。
【導學重點】
1.會認7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
2.了解太陽的特點,體會課文怎樣運用舉例子和列數字等方法來說明太陽特點的。
【導學難點】
了解太陽的特點,體會課文怎樣運用舉例子和列數字等方法來說明太陽特點的。
【切入點】
太陽有什么特點,為什么說它與人類有著密切的關系?
【導學方法】
1.激發興趣 2.自主識字 3.朗讀感悟 4.合作探究
【導學時間】
2課時:每課時40分鐘
第一課時:初讀課文,要求讀準,讀通;朗讀感悟,了解太陽的特點。
第二課時:認識太陽與人類的密切關系,激發對自然科學的興趣;背誦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學習生字詞。
【導學準備】
1.生字詞卡片、多媒體課件等。
2.課前布置學生收集有關太陽的資料。
【導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1.激勵學生展示收集的資料,與同學互相交流,教師觀察發現學生對太陽的了解程度。
2.教師講述《后羿射日》的神話故事,讓學生質疑:太陽能不能用箭射下來?為什么?太陽離我們有多遠,有多大,有多熱?
3.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學生展示了收集的資料后,對太陽已有了一定的認識,在此基礎上再讓學生對神話故事進行質疑,帶著疑問進入文本的學習,學生興趣盎然;組織引導學生學習的策略與技能。】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提出要求,學生自學:①自讀課文,把生字新詞畫出來,并練習讀正確。注意“氏”讀shì ,不讀sì ;“獸”讀shòu ,不讀sòu ;“殖”讀zhí ,不讀zí ;“蔬”讀shū ,不讀sū ;“較”讀jiào ,不讀jiǎo;②讀通句子、課文。
2.出示含有生字的詞語,指名讓學生當小老師,帶領大家讀。
3.小組練讀課文。小組商議讀的形式,可以齊讀、輪讀,在組內互相正音。
4.各小組輪流朗讀課文,看哪一組讀得正確、流利。可以小組齊讀、開火車讀,或派代表朗讀,讀后進行評議。
【設計意圖:學生帶著自學要求學習生字,并進行多種形式的朗讀,為全體參與創造機會,從而激勵學生自主學習生字;發揮學生主體性的策略與技能。】
5.默讀思考:你讀懂了什么?
6.師小結:《太陽》這篇課文就是圍繞它的特點以及與我們的關系這兩方面來寫的。現在我們就先來學習太陽的特點。
三、朗讀感悟,了解特點
1.同學們,剛才我們通過多次的朗讀,對課文已有了大致的了解,那誰知道課文的哪些自然段是講太陽的特點的?
2.現在請同學們自由朗讀第1~3自然段,看看課文是怎樣把太陽的這些特點寫清楚、寫明白的,然后選一個你最感興趣的特點認真閱讀。
3.合作學習。
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自愿結組,討論課文是怎樣把太陽的特點寫清楚、寫具體的。教師深入小組參與討論,并發現問題,引導合作學習的有效進行。
4.匯報交流。
①學習“遠”的小組匯報,教師就匯報適時引導,播放課件。
看課件做口頭練習:“太陽離我們有(1.5億公里遠)。到太陽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3500年);就是坐飛機,也要飛(二十幾年)。”引導學生發現通過列數字、舉例子來進行具體說明,其中這些數字要精確、有科學依據。
②學習“大”的小組匯報,教師相機播放課件。
看課件,說體會:左邊是130萬個地球,右邊是一個太陽,中間以等號連接。教師總結并鼓勵學生發現列數字和作比較的說明方法。
③學習“熱”的小組進行匯報。
要求這一組學生在聽完前兩組匯報后,說得要有條理,適當引導說出列數字、打比方和舉例子來說明的方法。
【設計意圖: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指導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利用各種媒體教學的策略與技能。】
5.指導朗讀,深入體悟太陽特點及表達方法。
①自己練習朗讀感興趣的段落,要讀出太陽的特點。
②同學們都了解了太陽的特點,下面讓我們一起來讀讀課文第1—3自然段,好好感受一下這樣寫的好處。
四、總結
【作業設計】
必做: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選做:
課外閱讀有關太陽的知識,可閱讀書籍,也可網上瀏覽。
教學目標:
1、認識太陽的遠、大、熱,知道太陽與人的密切關系,激發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的熱情。
2、培養閱讀說明文的興趣,初步學習閱讀說明文的方法,感受說明方法的妙用。
教學重點:
1、了解太陽的特點。
2、了解說明方法,對照說明方法找出相應的句子,并進行說明方法檢測,嘗試運用說明方法描述事物。
第一課時
第一板塊:
目標:視頻導入,整體感知。
訓練點:歸納科普說明文每段內容,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觀看《后羿射日》視頻,這個神話表現人類的征服自然的陽剛氣概和與天奮斗的民族精神。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對太陽了解越來深刻,后羿能否把太陽射下來呢,我們用科學來說明這個問題。
1.導言: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太陽》,這是一篇科普說明文。
什么是說明文?先由學生說,老師再進行概括: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對事物、事理進行介紹、解說的一種文章體裁。
2.今天我們要學的這篇文章就是對“太陽”進行說明和介紹。
這類文章往往是一個自然段講清一個方面的問題。自由朗讀,要邊讀邊思考:每一個自然段主要講了什么?學生閱讀后歸納。
講太陽離我們很遠。
講太陽很大。
講太陽會發光、發熱,溫度非常高。
講太陽與植物、動物和人的關系。
講太陽與雨雪的關系。
講太陽與風的關系。
講太陽有殺菌的作用。
講太陽和人類關系密切。
3、歸納:課文主要向我們介紹了什么內容?
歸納板書:
太陽
特點:遠、大、熱
和人類關系密切
第二板塊:
目標:閱讀課文1——3自然段,了解太陽的特點。
訓練點:了解說明方法,對照說明方法找出相應的句子,并進行說明方法檢測,嘗試運用說明方法描述事物。
一、了解太陽特點
1、思考:我們知道了課文介紹了太陽遠、大、熱這三個特點,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第1~3自然段,邊讀邊用“——”畫出每個自然段的重點句,再想一想:課文是怎樣介紹太陽這一方面的特點的?
2、自讀課文,獨立思考后,與同學交流自己的看法,并在學習小組中共同完成以下表格。
(1)要求:學生先填特點,寫重點句。一組填寫一個特點。
太陽的特點 表現特點的重點詞句 說明的方法
遠
大
熱
(2)說明文都會運用一些說明方法,把事物說得具體形象,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說明方法吧。出示說明方法先由學生初步說說自己的理解,老師進行梳理提升,然后小組再進行交流,完成表格中的“說明方法”。
屏幕出示說明方法作用:
1.列數字 從數量上說明事物特征的說明方法。
2.作比較 兩種不同的事物進行比較,來突出事物特點。
3.打比方 比喻修辭手法
4.舉例子 列舉事例來證明自己的觀點。
太陽的特點 重點詞句 說明的方法
遠 1.5億公里
走:差不多3500年 飛機:二十幾年 列數字、舉例子
大 一百三十萬個地球 列數字、作比較
熱 太陽會發光,會發熱,是個大火球。
表面溫度:六千攝氏度
中心溫度:是表面溫度的三千倍。
就是鋼鐵碰到它,也會變成汽。 打比方、列數字、舉例子
3、了解說明方法的好處。
A1)課文在介紹“遠”這個特點時,文中如果不用數字,只說距離“很遠很遠”,好不好?
(如果不用數字,只說距離“很遠很遠”,只能給人一種很籠統模糊的印象。用數字說明兩者的距離,十分準確。)
(1.5億公里遠,從數字上我們能感覺到遙遠,那到底有多遙遠呢?我們光是從數字上是無從得知了。但課文有很巧妙的運用了一個方法介紹,讓我們了解得更具體。課文舉了一個兩個例子:步行到太陽;坐飛機到太陽。)
2) 這兩個例子讓你心中產生了什么想法或感嘆?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出示句子。
3) 回到課前問題:后羿能把太陽射下來嗎?改句:這么遠,箭哪能射得到呢?
B1)課文介紹“大”這個特點,如果只說“很大很大”,好不好?
(這樣說,同樣也是給人們一個很模糊的印象。)那課文是怎么介紹的?拿太陽和地球做比較。有什么好處呢?我熟知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在我們印象中地球已經很大的了,經過課文這一說明,還真是把我們震住了,太陽原來比地球大130倍呢!這就是作比較的說明方法。拿我們熟悉事物做參照物,就很容易了解說明對象的特點。
2)太陽真大啊,誰想來讀讀,感受太陽的“大”,就站起來讀吧!
C 課文又是怎樣介紹太陽的“熱”呢?請用這個句式來回答。
1)課文運用了 說明方法,形象地說明了太陽的熱。無堅不摧的鋼鐵遇到太陽卻也是不堪一擊的。
2) 師生合作朗讀,感受太陽“熱”這個特點。
D 請根據老師剛剛講的,對照表格,看看你的表格都填對了嗎?
1)我們今天就是通過提煉重點詞語感受太陽的特點,學習課文的說明方法的運用,感受到了說明方法的好處。
2)我們來在詩歌中感受說明方法的妙用吧:
說明方法真是好!
它是說明文的好幫手。
舉例子,通俗易懂;
打比方,生動形象;
作比較,兩者競賽;
列數字,準確說明。
4.我們來進行知識檢測:
知識大闖關(見課件)
第一關:請說出下列句子分別用了什么說明方法?(每題十分)
第二關:幸運數字你來選。(每題/分)
第三關:嘗試用一種說明方法說明事物的特點。(每題二十分)
(粗壯的大樹——說明它的粗:舉例子:兩人合抱才抱得過來。列數字——)
(課桌——說明它的寬:列數字:長寬 ;舉例子)
(筆盒——說明它的實用性)
老師總結:同學們,課文運用了列數字、作比較、打比方、舉例子等多種說明的方法,讓我們形象、直觀地了解了太陽。老師相信,只要大家主動地學習,今后肯定能掌握更多有關太陽的知識,將來用先進的科學技術,讓太陽更好地為人類服務。
《太陽》教學設計及反思
一、設計理念:
引導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學生聽老師讀識字的方法完成本課出現生字,借助圖片等形式拉進學生與文本的距離,讓學生有直觀形象的認識,初步達到能夠表達自己的看法和見解,更好地理解課文。教學“從”這個生字,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能按筆順規則用硬筆寫字,注意間架結構。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指導書寫時,老師巡視,提醒學生們寫字姿勢要正確,字要寫得規范、端正、整潔,努力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引導學生練習續編兒歌,說出自己想說的話。
二、教材分析:
《太陽》是根據當代著名作家梁上泉的同名詩歌改編的。它用形象的語言,生動地描繪一幅幅日出時的美麗畫面,從而讓我們感受到美麗的世界是太陽照出來的,太陽和我們密不可分。
三、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9個生字,學寫2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聯系生活實際,大膽想象,說出太陽還會從哪些地方出來。
四、教學重難點:
1.認識9個生字,學寫2個字;
2.理解課文內容,聯系生活實際,大膽想象,說出太陽還會從哪些地方出來。
五、教學方法:
通過電教法、對話法、實踐法,拉近師生間的距離,利用多媒體放映課件,直觀形象地增強學生們感官的認識,利用漫談的方式和學生交流,你喜歡太陽嗎?太陽是怎么升起來的?待學生學完課文,調動學生們展開想象,從形勢上加以規范,按課文的表達方式說話。指導學生們觀察字形、書寫生字。
六、教學策略:
利用學生們已有的生活經驗,通過學生的觀察和發現,滲透識字方法,將識字重點分散,利于學生的理解和掌握;不同層次、不同梯度的朗讀訓練,使學生掃清識字障礙;學生在看課件時,理解、想象、品味中,體會太陽升起的跳、冒、唱、叫帶來的不同情趣。閱讀中再次識字,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激發想象力和創造潛能。)
七、教學課時:兩課時
八、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猜謎:同學們喜歡猜謎語嗎?(課件出示:一位老公公,面孔紅彤彤。晴天早早起,按時來上工。)你們知道這位老公公是誰嗎?(太陽)
2.板書課題:是呀,這位老公公就是太陽。請同學們睜大眼睛看莊老師板書:“太”字怎么記呢?(給“大”字加一筆就是“太”)請同學們跟老師一起書空書空。太陽的另外一個名字是什么呢?(對呀,“陽”字的右邊就是一個“日”字)
3.(出示太陽的圖片)同學們瞧瞧,這是一輪什么樣的太陽呢?(紅彤彤的,圓圓的),這樣子的太陽你們喜歡嗎?讓我們高興地把太陽喊出來吧,齊讀課題。(太陽寶寶有點兒害羞,“陽”字要讀輕聲,再讀讀)
(二)初讀感知
1. 師范讀:這么美的太陽從什么地方出來的呢?請同學們輕輕翻開語文書第23頁,聽老師讀讀課文。手指頭要伸出來,老師讀到哪兒,你們指到哪兒。
2 .聽了老師的朗讀,你們想試一試嗎?自己讀讀課文,把你們不認識的字圈出來,可以問問同學,問問老師。
3 .同學們讀得真認真啊,讓我們一起來讀讀看吧。
(三)學習生字
1.聽了大家的朗讀,好多生詞寶寶都跑出來了,你們還認識它們嗎?(糾正字音,齊讀,師帶讀,開火車讀)
2.生詞寶寶都認識了,生字寶寶們不服氣,它們也來向你們發出挑戰了,誰敢來試試看?(指名讀生字,“找朋友”游戲)
3 .生字寶寶們投降了,你們看,它們都站在大家面前等著你們把它們帶回家了。誰來說說,你記住了哪個字?你在哪里見過它們呢?(分組認字:海、陽、照、草;跳、唱;美、麗;來;太、從、出、山、叫)
4.指導寫“從”字:“從”字是出現在田字格里的字,是要求我們要會寫的,同學們注意看看,“從”是由兩個“人”組成的,第一個人怕腳伸出去會提到前面的人,因此啊,它就把腳往回勾了一下,所以寫第一個“人”的時候要把捺改成點。撇是從豎中線的旁邊一點點兒起筆,慢慢地往下撇;點從橫中線起筆,注意收起小腳;第二個“人”要高一點點兒,捺從橫中線起筆,注意兩只腳要平平的。請同學們認真看老師是怎么寫的。小指頭伸出來,跟著老師一起書空書空(指著屏幕書空),記住了這個字,請同學們拿起你們的寫字本自己寫兩個,注意寫字“三個一”。(師巡視,點評);
5 .我們班的孩子一個個都是英雄,生字寶寶們都跑回課文中了,讓我們再一起來讀讀課文吧。(男女分讀,生評議要從聲音、字音點評)
(四)品讀課文,指導朗讀,續寫詩歌
1.(出示海上日出圖)聽了你們的朗讀,太陽寶寶出來了,瞧,太陽寶寶從哪里出來了?(大海上、水面上);
(1)你能說說大海上的太陽是怎么升起的嗎?(播放海上日出視頻)太陽寶寶真調皮,它是從水里跳出來的。(出示詞組“從水里跳出來”)誰想來當當這調皮的太陽寶寶來讀一讀這句話?指名讀,互評。重點指導讀“跳”,(太陽寶寶很可愛,跳的時候要快一點兒,有力一點兒)小老師讀,全班齊讀。
(2)你能當當小太陽做做這個動作嗎?
(3)全班表演讀。
2.(出示草原日出圖)在大海上,太陽是跳出來的,在草原上,太陽是怎么出來的呢?(出示另一張圖)在草原上,太陽寶寶好像頂著一頂大草帽,慢慢地一點兒一點兒地從草里探出頭來,生怕吵醒了草原上的放牛郎。(出示詞組“從草里冒出來”)誰跟這個太陽寶寶一樣懂事的,想不想來試著讀一讀?指名讀,互評。重點指導讀“冒”,男女分讀。
3.聰明的孩子們,課文里還講了太陽寶寶從什么地方怎么樣出來的呢?(從森林里,鳥兒唱出來)森林里的小鳥兒會唱些什么歌呢?唱歌的時候,小鳥兒們的心情怎么樣呢?帶著快樂的心情讀一讀。森林里真熱鬧呀,請一、二組的同學讀一讀這句話。(從山村里,雄雞叫出來)為什么山村的早晨是從雄雞的鳴叫聲開始的?(因為雄雞起得最早,響亮地讀)請三、四組的同學讀一讀這句話。
4.原來呀,在不同的地方,太陽寶寶還以不同的方式登場呢。(出示4幅圖)請同學們看著黑板齊讀這四句,用你們動聽的讀書聲,加上自己喜歡的動作帶老師到這幾個地方去看看太陽。是呀,美麗的世界是太陽照出來的,同學們想不想也做做小詩人,像課文里這樣子編一編?(出示句式)
5.續寫詩歌
(1)聽了你們的朗讀,我覺得這首詩太美了。老師也情不自禁地想寫一寫,你們聽聽老師寫得好不好?(出示高樓大廈中的太陽圖,說詩句:在城市里,太陽是從高樓大廈里擠出來的。)
(2)誰愿意當小詩人,也來說一句?出示句式“在_____,太陽是____出來的。”
(五)小結
同學們真是善于觀察生活的孩子,真了不起。你們喜歡太陽嗎?為什么呢?下節課我
們再一起來說一說。
(六)板書設計
太陽
大海上 跳出來
草原上 冒出來
森林里 唱出來
山村里 叫出來
九、教學反思:
《太陽》是根據當代著名作家梁上泉的同名詩歌改編的。它用形象的語言,生動地描繪一幅幅日出時的美麗畫面,從而讓我們感受到美麗的世界是太陽照出來的,太陽和我們密不可分。我運用多媒體的輔助教學。在課件的使用上,抓住低年級的學生特點,以猜謎語的形式調動學習的積極性,活躍了課堂氣氛。利用學生們已有的生活經驗,通過他們的觀察和發現,滲透識字方法,將識字重點分散,利于學生的理解和掌握,并把太陽擬人化,水到渠成地教學“陽”的輕聲讀音。通過太陽上升的圖片,使學生們更深刻體會到太陽的大、熱、遠的特點,使他們的形象思維得以發展,感受到太陽帶來的光明。不同層次、不同梯度的朗讀訓練,學生們掃清識字障礙。教學指導書寫生字“從”出現在學習生字詞這一環節,設計既不合理也占用較多的時間,應該放在指導朗讀課文時的隨文識字中教學。讓孩子們品讀太陽從海上跳出來,請學生把太陽的“跳”用動作表現出來,學生的表演不夠形象,需要再請學生來表演,才能讓學生們在“看”的同時充分感悟太陽帶來的生機。由于教學的環節中,沒有把握好時間,致使最后一句詩句的升華沒有教學,整堂課不完整。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