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02
這是玲玲的畫一等獎教案,是優秀的教學設計一等獎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設計思路:
本文記敘的是常見的生活小事。內容簡單,語言樸實,對話較多,寓深刻的生活哲理于淺顯的故事之中。玲玲的情感變化是本文的主要線索,爸爸說的最后兩句話揭示了課文主題,蘊涵了深刻的道理。因此,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充分讀書,在讀中體會情感,感悟語言,結合生活實際重點理解爸爸意味深長的話,從中受到啟發,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動腦筋,壞事也能變成好事。
教學目標:
1.會認8個生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動腦筋,壞事也能變成好事的道理。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朗讀中體會玲玲情感的變化。
教學流程: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1.激趣導入:同學們喜歡畫畫嗎?你平時都喜歡畫什么?在畫畫的時候,你有沒有遇到過什么煩惱的事?
2.揭示課題: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新課文中的主人公玲玲就在畫參賽畫時遇到了一件讓她急得哭起來的煩心事,那是一件什么樣的煩心事,玲玲又是怎樣解決的呢?現在就讓我們來學習《玲玲的畫》。請同學們看老師寫課題,想想你怎樣記玲玲的“玲”字(齊讀課題兩遍,說說怎樣記住“玲”字)。
3.過渡:下面,就讓我們來讀讀課文,看看玲玲遇到什么煩心事。
二、初讀課文,掃清讀文障礙
1.自由讀課文,在課文中畫出帶有生字的詞語,讀準字音,讀通課文,用序號標出自然段。
2.多媒體出示生字、生詞,抽讀,開火車讀,齊讀。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齊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四人小組交流,互相評議;全班交流,大家評議)
2.多媒體演示符合課文內容的三幅畫——玲玲剛畫好的畫、弄上墨漬的畫、把墨漬變成了小花狗的畫,引導學生理清文章順序,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四、細讀課文,朗讀感悟
1.自讀課文,找出課文中描寫玲玲心情發生變化的語句,并說說玲玲的心情發生了怎樣的變化,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變化。
板書:滿意(完成畫作)→傷心(弄臟畫面)→滿意(巧添小狗)
2.齊讀課文,邊讀邊畫出爸爸和玲玲的對話。
3.多媒體演示爸爸和玲玲的對話,同桌分角色練讀。
4.指名在全班分角色讀對話,教師相機引導。
引導:爸爸和玲玲是在什么時候、什么情況下展開三次對話的?爸爸的話和玲玲的話應該怎樣讀呢?(第一次對話:爸爸的話要用關心、催促的語氣來讀,玲玲的話要表現出玲玲為自己畫好了參賽畫而感到滿意的語氣;第二次對話:玲玲的話要讀出緊張、著急、傷心的語氣,爸爸的話要用沉穩、安慰的語氣來讀;
第三次對話:爸爸的話要讀出高興的語氣。)
5.男女生對讀。
6.師生合作,男生讀爸爸說的話,女生讀玲玲說的話,老師讀敘述。深化對課文的理解。
五、合作探究
1.出示課文掛圖,引導學生找出描寫插圖的段落。(第九自然段)
2.齊讀第九自然段,想想爸爸說的話是什么意思?
3.多媒體演示句子:好多事情并不像我們想像的那么糟。只要肯動腦筋,壞事也能變成好事。
(1)齊讀,邊讀邊想:這兩句話是什么意思?
(2)四人小組、全班交流自己對這兩句話的理解,教師相機引導。
引導:這里的“壞事”指什么?“好事”又指什么?
教師根據學生的講述歸納:這里的“壞事”是泛指做得不如意的事情,并不是指違紀違法之類的壞事;這里的“好事”泛指通過自己開動腦筋,想出辦法,把做得不如人意的事情變成令人滿意的事情,并不是指助人為樂之類的好事。(板書:好事、壞事、獲一等獎)
(4)教師小結。
爸爸說的這兩句話有兩層意思:一是指在生活中對待事情好壞的態度,我們不能把一些暫時沒有做好或不小心做錯的事情都看成是壞事,因為好壞是可以轉化的;二是指遇到事情辦得糟糕的時候,我們不能驚慌失措,而應沉著冷靜,開動腦筋想一想彌補的辦法。
六、回歸整體,進一步體會文章表達的情感
1.啟發學生思考:讀了課文,你有什么話要對玲玲和自己說?在生活中,你遇到過類似的事情嗎?遇到過的話,說說你是怎樣解決的呢?
2.教師總結談話:是啊,生活中有些事真是有意思!弄臟畫面的一塊墨漬,眨眼間能變成可愛的小花狗;蜜蜂竟然當向導引領著列寧順利地找到了養蜂人;因為自己長得丑而遭到別人欺負、譏笑的丑小鴨,原來是一只美麗的白天鵝……生活就是這樣,要是肯動腦筋,壞事往往能變成好事;要是肯動腦筋,看來不可能辦成的事也能辦成。碰到問題,我們要認真想想,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做個善于思考的好孩子。
板書:開動腦筋
3.同學們喜不喜歡課文中的玲玲?
下面,就讓我們帶著對玲玲的喜愛和贊美的心情齊讀全文。
七、實踐活動
回到家里,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或自己從書刊中再找一個開動腦筋、變壞事為好事的小故事講給班上的同學聽。
教學目標:
1、 識字8個“玲、詳、幅、獎、催、叭、臟、筋”,寫字5個“肯、腦筋、糟、樓”。
2、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 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動腦筋,壞事也能變成好事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識字、寫字。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人物圖;多媒體課件。
教學流程: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1、 課件出示小女孩像:今天老師給大家介紹一位新朋友,她的名字叫“玲玲”。(出示名子,學習“玲”。學生講字,看到這個字你還會想到哪些字?換偏旁“鄰、嶺、零、冷”等)。
2、 板書課題《玲玲的畫》,看到課題你有什么問題?(玲玲畫的什么?玲玲的畫怎么了?)讀讀課文你們的問題就解決了!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 自由讀課文,圈出生字,借文下拼音讀準,標出自然段。
2、 分段試讀、糾正字音。
3、 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玲玲通過(動腦筋),把(壞)事變成了(好)事。
三、細讀課文、隨文識字、寫字。
1、事情的起因是什么?讀文第1——4自然段,隨文識字“詳、幅、獎、催、叭、臟”。
“詳”:洋、樣等;說說“端詳”是什么意思,通過做動作來理解。
“幅”:形近字組詞練習“富、福”;量詞練習:一幅( )、一把( )、一條( )、一座( )。
文中“叭——趴”對照,還有哪些聲音發出“叭”聲?
“臟”多音字(課文中沒有要求,學生要是提出可相機拓展)。
再次讀文,在課文中鞏固生字。
2、好不容易畫好的畫卻弄臟了,這可怎么辦?玲玲是怎么做的呢?默讀課文第5——8自然段,找答案。
3、看到玲玲修改的畫,爸爸是怎么說的?出示爸爸的話:好多事情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動腦筋,壞事往往能變成好事。識“筋”。
相機指導寫字“糟”對比“樓”中“米”。重點指導“曹”筆順。
“腦筋、肯”。學生觀察三個字有哪些共同點和不同點。同樣是“月”,在“腦”字中瘦而長,在“筋”字中寫得瘦而短,在“肯”字中又把撇變成豎。
四、鞏固識字。(要求識、寫的'字均包括)
1、換詞認讀:玲瓏、詳細、幅度、夸獎、催促、叭的一聲、臟亂、筋疲力盡
2、加偏旁、再口頭組詞。(會寫的字):八(叭)、句(狗)、弟(梯)、止(肯)、曹(糟)、令(玲、嶺、冷、鄰、零)
3、換語境鞏固。玲玲的這幅畫獲得了一等獎,老師催她到學校展覽。可是在家里怎么也找不到那幅畫。突然,聽到門外叭的一聲。她來到樓梯間看到小狗正趴在自己的畫上。她想:糟糕,又弄臟了,這可怎么辦?她又動腦筋想起辦法來……
教學目標:
1.會認8 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自主識記,交流方法,游戲鞏固并正確讀寫生字。
2.通過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積累對自己有啟發的句子。
3.自讀自悟,合作學習,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動腦筋,壞事也能變成好事的道理。
教學重點、難點:
會讀、寫生字,朗讀課文,感悟積累對自己有啟發的句子,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動腦筋,壞事也能變成好事的道理。
教學準備:
生字卡、多媒體課件(或教學掛圖)
教學課時:
2 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會認8 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自主識記,交流方法,游戲鞏固并正確讀寫生字
一、投影畫面,揭示課題。
1.多媒體投影玲玲畫的畫。(板書課題:25 玲玲的畫)
2.生齊讀課題(認識“玲”字),觀察畫面:自己說說畫上的內容。
3.師:這節課我們來學習這篇課文,看看寫了玲玲的畫的什么事?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1.一邊讀課文,一邊畫出生字新詞,借助拼音讀準生字。
2.同桌交流記字方法、合作學習不懂的詞語。
3.匯報交流。
利用熟字加偏旁識記:王+令→玲 讠+羊→詳 口十八→叭 月+莊→臟
利用熟字換偏旁識記:嶺一山+王→玲 副一刂+巾→幅 數一文+木→樓
從“三好生”獎狀上識記:獎;從家里的樓梯識記:樓梯;從養了一只小狗識記:狗。
在讀課文時識記:糟、腦筋。
編口訣識記:止下月是“肯”,竹下有月力是“筋”。
4.交流不理解的同語。
端詳:認真仔細地看。
收拾:整理;整頓。
懶洋洋:指無精打采的樣子。
來不及:因為時間短促.無法顧及或趕上。
5.指導寫字。
(l)“玲”字右邊是“令”,不是“今”。
(2)“米”在“糟”中捺變成點,在“樓”字中“米”捺不變。
(3)“月”在“腦”字中瘦而長,在“筋”字中要寫得瘦而短。在“肯”字中又把撇變成豎。
(4)指導筆順:糟:
“狗”指導反犬旁寫好:
6.師范讀、正音,生跟讀,并組詞。
7.游戲鞏固識字。
(1)“找朋友”。出示形旁和聲旁,學生根據形旁和聲旁組成生字。
(2)“我指你認”。一個學生指生字,一個學生在文中找含生字的詞或句子。
三、再讀課文,初知內容。
1.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了解課義內容,邊讀邊想:課文寫了什么?
2.自由讀文,小組交流。
3.匯報交流,師總結。
課文寫了玲玲準備參加評獎的畫不小心被弄臟,在爸爸的啟發下,開動腦筋,在弄臟的地方畫了一只小花狗,不僅巧妙地掩蓋了污漬,還給作品添了幾分家的溫馨。
四、作業。
聽寫生字、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積累對自己有啟發的句子。
2.自讀自悟,合作學習,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動腦筋,壞事也能變成好事的道理。
一、復習導入。
1.出示生字長,指名讀.
2.開火車朗讀課文。
二、自讀自語。
1.多媒體投影爸爸說的一句話:“好多事情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動腦筋,壞事往往能變成好事。”
2.學生齊讀這句話。
3.師:聯系課文,說說你對這兩句話的理解。
(1)學生自由讀,小組內合作學習,交流自己對這句話的理解。
(2)匯報交流。
(這兩句話的“糟”是指出現的情況讓人擔心、傷心。本課指把畫弄臟了。)
(“動腦筋”:想辦法克服困難。)
(壞事變成好事:指壞事轉化成了好事。)
(玲玲不小心把畫弄臟了,又來不及再畫一幅,這是一件壞事。在爸爸的啟發下,玲玲在弄臟的地方畫了一只小花拘,巧妙地掩蓋了弄臟的地方,使畫增添了家的溫馨,結果得了一等獎.變成了好事。)
(遇到事情辦得糟糕的時候,我們不能驚慌失措,要沉著冷靜,開動筋想一想彌補的辦法。)
4.師:同學們對課文掌握得很好,那么我們在生活中有沒有出現玲玲這類的事情呢?把壞事變成好事,大家想想,說一說。
(1)學生在小組內相互討論、啟發。
(2)自由交流。
生甲:有一次,我不小心把褲子弄破了,回家怕媽媽打我。于是我用卡通人物粘貼在破洞上,沒想到回家媽媽還夸我。后來她把這一舉動設計在衣服上,在童裝上加了一些卡通人物,銷量很好。
生乙:我爸爸一不小心把落地扇中間的支柱弄斷了,不能再用,爸爸靈機一動,找到扁鐵、沖擊鉆、膨脹螺絲,把落地扇改成了客廳的壁扇,并粘上一些裝飾品,成為客廳的亮點。我和媽媽看后贊不絕口。
三、朗讀感悟。
1.讀了課文,你感悟到了什么?
(好事壞事是可以轉化的。)
(只要善于思考,壞事情也會變成好事情。)
(吧事情辦糟了,只要冷靜思考,會想出好辦法來彌補。)
2.小組分角色,按自己體會讀課文。
3.師指導朗讀、范讀。
(1)讀第1~3自然段,要讀出玲玲為自己的畫感到“滿意”的樣子。
(2)讀第4~6自然段,要表現出事情突發后玲玲緊張而著急的情形。
(3)朗讀第7自然段,讀出爸爸處事沉穩。
(4)朗讀第8自然段,要表達玲玲想出辦法把壞事變成好事后的“滿意”心情。
(5)第9自然段要讀出爸爸高興的語氣。
4.小組再分角色讀,師巡視發現讀得好的同學。
5.讀得好的同學,全班表演讀。
四、日積月累。
1.讀課文,勾畫出自己喜歡的新詞。
2.把自己喜歡的新詞抄寫在自己的“日積月累”本上。
3.把課后練習“讀讀抄抄”中的句子抄下來,讀一讀,背一背。
板書設計
25 玲玲的畫
端詳 滿意
不小心 弄臟 只要肯動腦,壞事也能變成好事
動腦筋 畫狗
教學目標:
1、會認8個生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積累對自己有啟發的句子。
3、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動腦筋,壞事也能變成好事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懂得在生活中只要肯動腦筋,壞事也能變成好事。
2、感悟、積累對自己有啟發的句子。
教學課時:兩課時
教學過程: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復習生字:
(1)上節課我們認識了許多生字寶寶,現在我們來比比看誰都認識:
出示:玲 詳 催 獎 幅 叭 臟 筋
(2)咦,生字寶寶哪去了?找一找,是不是跑到你們的座位上了?哦,原來是跑到詞語姐姐那里去了,你們還認識它們嗎?
出示:玲玲 端詳 評獎 催人 一幅畫 叭的一下 弄臟 動腦筋
(3)頑皮的生字寶寶最喜歡捉迷藏了,它們藏在了句子里,你們能找到它們嗎?
a、玲玲滿意地端詳著自己畫的《我家的一角》。這幅畫明天就要參加評獎了。
b、“玲玲,時間不早了,快去睡吧!”爸爸又在催她了。
c、就在這時候,水彩筆叭的一下掉到了紙上,把畫弄臟了,玲玲哇地哭了起來。
d、只要肯動腦筋,壞事往往能變成好事。
(4)你們平時是怎么表揚自己的?那你們認為你們剛才的表現怎么樣?那就表揚一下自己吧。
2、檢查讀課文:句子讀得這么好,我相信課文一定讀得非常棒,誰愿意讀?(五名學生分段朗讀)
二、理解課文
1、課件出示玲玲的畫。同學們的表現太好了,我獎勵你們欣賞一下玲玲的畫,玲玲畫的是什么?
2、是啊,這幅畫畫的是玲玲家里的一角,玲玲畫了很長時間才完成的,所以,玲玲自己覺得怎么樣?你從哪里知道的?
(1)自由讀第一自然段,你知道玲玲的心情了嗎?從哪個詞可以看出玲玲對自己的畫很滿意?
(2)“端詳”是什么意思?那怎樣的看才是端詳呢?現在你們就是玲玲,請你仔細地端詳端詳這幅畫。用“端詳”說一句話。
(3)誰能讀好這句話?
3、就在這時候,爸爸催玲玲睡覺,可是,意外發生了?(出示弄臟的畫)自己讀課文,看看這時候玲玲是什么表現?爸爸又是什么表現?(請三名學生分角色朗讀爸爸和玲玲的對話)
(1)這時候,玲玲的心情又會怎么樣呢?(難受、著急)
(2)現在你們是玲玲,誰來讀讀第四自然段,讓我從你的語氣里和你的表情里讀出你的難受和著急。(請2-3名學生讀、齊讀)
(3)“別哭,孩子,在這兒畫點什么,不是很好嗎?”聽了爸爸的話,玲玲是怎么做的?
請你們讀第八自然段。
(4)誰來說說,玲玲是怎么做的?
a、出示圖,看,這就是玲玲修改后的畫,你覺得怎么樣?這只小花狗真是可愛呀!誰來讀讀這個句子。
b、出示:小花狗懶洋洋地趴在樓梯上。玲玲滿意地笑了。玲玲滿意地笑了,說明了什么?
(5)出示幻燈片,玲玲的心情跟剛畫好的心情一樣嗎?
4、出示爸爸的話。爸爸又是怎么說的呢?現在,誰來當爸爸,跟玲玲說說話?指讀。爸爸這時是什么心情?為什么?
三、總結
1、在第二天的評獎會上,玲玲的畫獲得了一等獎,玲玲多高興呀!你是玲玲,你從這件事中明白了什么?你找到壞事變好事的秘訣了嗎?
2、是啊,生活中遇到了困難,只要肯動腦筋,壞事往往能變成好事。誰來說說課文里的壞事指的是什么事?好事指的是什么事?那爸爸的話有道理嗎?我們要把這句話牢牢記在心里,現在我們就認認真真抄一遍吧。
四、擴展,小組討論
我們知道了遇到困難要動腦筋解決,那么你們在生活中遇到過這樣的事嗎?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