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12
這是復活一等獎教案,是優秀的教學設計一等獎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目的】
1、學習文中細致的肖像描寫。
2、體會文章涉及深廣的人文背景。
【教學重點、難點】
1、對托爾斯泰進行肖像描寫。
2、托爾斯泰的思想變化和人生追求。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預習
1、給下列加粗字注音:
黝黑(yǒu) 侏儒(rú)兩頰(jiá)滯留(zhì)尷尬(gān gà)胡髭(zī)愚鈍(dùn)酒肆(sì)穹頂(qióng)禁錮(gù)一綹(liǔ)蒙昧 (mèi)軒昂(xuān)長髯(rán)面目可憎(zēng)刀鞘(qiào)粗糙(cāo)粲然(càn)甲胄(zhòu)锃亮(zèng)意趣盎然(àng)犀利(xī)鬈發(quán)屏住(bǐng)
2、解釋下列詞語:
黝黑:黑;黑暗。
滯留:停留不動。
愚鈍:愚笨;不伶俐。
器宇:人的外表;風度。
禁錮:束縛,限制。
軒昂:形容精神飽滿,氣度不凡。
犀利:鋒利;銳利。
侏儒:身材異常矮小的人。
酒肆:酒館。
尷尬:處境困難,不好處理。熾熱:極熱。
粗制濫造:指產品制作粗劣,不講究質量。
藏污納垢:比喻包容壞人壞事。
郁郁寡歡:心情不舒暢,不快樂。
鶴立雞群:比喻一個人的才能或儀表在一群人里頭顯得很突出。
正襟危坐: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坐著。形容嚴肅莊重的樣子。
誠惶誠恐:惶恐不安。
廣袤無垠:廣闊無邊。古代以東西長度為“廣“,南北長度為“袤”。
頷首低眉:低著頭顯得很謙卑恭順的樣子。
無可置疑:沒有什么可被懷疑。
黯然失色:用以表示相形之下暗淡無光。
二、導人
列夫·托爾斯泰是世界文豪,他長相平平,卻有一雙銳利異常,能夠洞察世事的眼睛。現在,就讓我們跟隨作者,去凝視托爾斯泰的眼睛,并由此進入他那深邃而豐富的內心世界。
作者簡介: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奧地利作家。擅長寫小說、人物傳記,也寫詩歌、戲劇、傳記、散文特寫和翻譯作品。作品有《月光小巷》、《看不見的珍藏》、《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象棋的故事》等。他的小說多寫人的下意識活動和人在激驅使下的命運遭際。他的作品以人物的.性格塑造及心理刻畫見長,他比較喜歡某種戲劇性的情節。但他不是企圖以情節的曲折、離奇去吸引讀者,而是在生活的平淡中烘托出使人流連忘返的人和事。
三、閱讀課文,整體感知
作者通過描寫托爾斯泰的外表,怎樣揭示他的內心世界?
學生互相討論、交流。
四、學習課文
1、找出文中對托爾斯泰外貌描寫的句子,體會其作用:
學生討論、交流。
明確:作者對托爾斯泰外貌的描寫,運用了夸張的修辭手法。夸張是在描寫人或事物時,故意言過其實,盡量作擴大或縮小的描述。
例如:
作者對托爾斯泰的目光的描寫,形容它“像槍彈穿透了偽裝的甲胄,它像金剛刀切開了玻璃”。這種擴大、夸張的描寫,把托爾斯泰目光的敏銳、犀利表現得極為生動形象,而且能引起讀者豐富的想像和聯想。作者對托爾斯泰的胡子、眉毛、須發、皮膚是這樣描繪的:
“長髯覆蓋了兩頰,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皺似樹皮的黝黑臉膛。一根根迎風飄動,頗有長者風度”。
“寬約一指的眉毛像糾纏不清的樹根,朝上倒豎。”
“一綹綹灰白的鬈發像泡沫一樣堆在額頭上。不管從哪個角度看,你都能見到熱帶森林般茂密的須發”。
“……他那天父般的猶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我們見到的是一只寬寬的、兩孔朝天的獅子鼻,仿佛被人一拳頭打塌了的樣子”。
透過托爾斯泰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我們可見這位大文豪的不凡之處。
2、重點理解文中描寫托爾斯泰眼睛的句子:
例如:
⑴托爾斯泰這對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⑵……這對珠寶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間的物質吸進去,然后向我們這個時代放射出精確無誤的頻波。
⑶當這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轉而對準它們的主人時是十分可怕的,因為鋒刃無情,直戳要害,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窩。
明確: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托爾斯泰的眼睛充滿智慧,讓人感受到的是一位品格高尚的偉人,是一位給人類創造巨大精神財富的偉人。
五、小結
體會文中運用夸張手法對托爾斯泰外貌的描寫。
六、布置作業
1、研討與練習一。
2、選用課時作業優化設計。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課
聽寫詞語:黝黑、禁錮、尷尬、熾熱、軒昂、粗制濫造、藏污納垢、鶴立雞群、正襟危坐、廣袤無垠。
二、介紹有關托爾斯泰的生平傳記和作品
了解他思想變化和人生追求學生搜集有關資料,在班上交流:
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1828~1910),19世紀末20世紀初俄國最偉大的文學家,也是世界文學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文學作品在世界文學中占有第一流的地位。代表作有《安娜·卡列尼娜》、《戰爭與和平》、《復活》以及自傳體小說三部曲《幼年》、《少年》、《青年》。其他作品還有《一個地主的早晨》、《哥薩克》、《塞瓦斯托波爾故事集》、《琉森》等。他以自己漫長一生的辛勤創作,登上了當時歐洲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高峰。托爾斯泰出身于古老而有名望的大貴族,但他一生始終不渝地真誠地尋求接近人民的道路,多次在自己的莊園進行改革,不過都沒成功。五十年代開始文學創作。《戰爭與和平》是他前期的創作總結。《安娜·卡列尼娜》代表他創作的第二個里程碑。《復活》是他長期思想探索的藝術總結,是他對俄國地主資產階級社會批判最全面、深刻、有力的一部長篇小說。
《戰爭與和平》以戰爭問題為中心,以庫拉金、保爾庫斯基、羅斯托夫、別竺豪夫四家貴族的生活為線索,展示了19世紀最初15年的俄國歷史,描繪了各個階級的生活,提出了許多重大問題。小說的中心思想在于表現人民是推動歷史的決定力量,肯定了1812年俄國人民反拿破侖入侵戰爭的正義性質。
《安娜·卡列尼娜》交織著安娜追求愛情自由和列文探索社會出路這兩條平行發展的線索,通過這兩條情節線索,小說不僅形象地反映了俄國社會的變動,同時也鮮明地暴露了托爾斯泰世界觀的尖銳矛盾。
《復活》托爾斯泰在《復活》中,對地主資產階級社會進行了尖銳無比的批判,表達了他對國家、教會、土地私有制和資本主義的看法。他以強烈的憤怒,揭發專制制度給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主人公:瑪絲洛娃、聶赫留朵夫。
教師引導學生體會托爾斯泰人格的美及他的形象宏偉,品格感人。
三、探究活動
課文一方面說托爾斯泰“可以任意支配整個世界及其知識財富”,可見他是幸福的;但另一方面又說他得不到“屬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這是否矛盾?你怎樣理解作者所說的“幸福”的含義?聯系托爾斯泰的生平(主要是晚年的思想變化),與同學討論:托爾斯泰究竟幸福還是不幸?學生討論、交流,鼓勵發表獨特的看法。
四、拓展訓練
教師向學生推薦羅曼·羅蘭《名人傳》一書,讓學生更多地了解托爾斯泰的苦難和坎坷的一生,理解偉人艱苦奮斗的精神。
五、小結
本文是奧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傳記作品中可以獨立成篇的一節。作者用他力透紙背而又妙趣橫生的文筆為我們描繪出一幅世界級大文豪托爾斯泰的“肖像畫”,揭示出托爾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學習這篇課文,我們猶如與兩位大師對話交談,悉心品味,自然能體會到文中豐富而深厚的人文內涵。
六、布置作業
1、研討與練習二。
2、選用課時作業優化設計。
學習目標:
1:通過交流分享,進一步理解聶赫留多夫和瑪絲洛娃等人物形象。
2:深入探究托爾斯泰筆下“復活”的深刻含義。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通過兩個多月的閱讀,我們一起讀完了俄國文豪列夫·托爾斯泰的文學巨著《復活》,大家也把自己的讀后感都交上來了,這節課我們就來一起分享一下我們的閱讀收獲。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這節課的學習目標。(出示學習目標)
二、百家爭鳴
課前我們下發的學案上,我選取了王振飛和尹佳寧兩位同學的讀后感,并且在后面附上了幾個思考題。相信大家對這些問題都有自己的看法。接下來給大家7分鐘的時間,小組內交流討論,之后我們找幾個代表來展示。我們期待同學們的精彩發言。
圖片
好的,接下來我們一起來分享一下。注意:每人對其他同學發言內容做好記錄,如關鍵詞,發言的角度等,可以對其反駁或補充。哪位同學先來?
三、 上下求索
1,通過幾位同學的發言,我們都認識到了小說中聶赫留多夫和瑪絲洛娃都完成了自己的復活,那么兩個人的復活有什么異同點呢?請大家仔細思考,將答案寫在學案上。
圣人超度眾生,凡人拯救自我。
永遠不能獲得內心的平靜,所以才能不斷地懺悔。
2,思考你讀過的其他文學作品,還有沒有經歷過“復活”的人物形象?請舉出一兩個并作簡要分析。
圖片
耶穌
童話:睡美人、白雪公主
《紅與黑》:于連
《悲慘世界》:冉·阿讓
《警察與贊美詩》:流浪漢蘇比
鳳凰涅槃
《牡丹亭》:杜麗娘
《活著》:富貴
《倚天屠龍記》:金毛獅王謝遜
……
圖片
愛的復活:睡美人、白雪公主、杜麗娘
湯顯祖: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能與死,死而不能復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負罪感的復活:于連、冉·阿讓、流浪漢蘇比、富貴、謝遜等等
童話里,王子吻了睡美人,美人復活了;本書中, 聶赫留朵夫在做陪審員時重遇了卡秋莎,為了救贖自己,醒了過來,他復活了。可見,使人復活的方式有很多種,其中兩種是:“吻”或者當頭一棒,它們分別對應愛或者罪惡感;一個借助外力,一個靠自我覺醒;吻不常有,而罪惡感人人都有;借助外力的復活能否長久我不得而知,而我倒是從《復活》中看見了自我覺醒的復活能充滿活力,生生不息。
3,你認為托爾斯泰的“復活”具體指的是什么?請用幾個簡單的詞概括一下。
參考:宗教、負罪感、自我完善、自我反省、自我認知、自我覺醒等等
四、拓展延伸
圖片
托爾斯泰的“逃向蒼天”
被稱為“俄國革命的一面鏡子”的托爾斯泰,從19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也經歷了自己生命的一次復活。隨著社會矛盾的激化以及托爾斯泰對社會矛盾認識的深化,他增強了對社會現實的批判態度,對自己宣傳的博愛和不抗惡思想也常常感到懷疑,并且開始厭棄自己的地主莊園生活方式。最終,他于1910年10月28日逃離了自己的莊園,11月7日在阿斯塔波沃車站逝世。遵照他的遺言,遺體安葬在亞斯納亞·波利亞納的森林中,墳上沒有樹立墓碑和十字架。
托爾斯泰晚年與自己早年的貴族生活發生了決裂。這一決裂正是托爾斯泰世界觀改變、認清社會現實和自我罪惡、自我覺醒的結果,從某種程度上說,托爾斯泰不僅在《復活》這部小說中完成了聶赫留多夫和瑪絲洛娃兩個人物形象的復活,在其晚年也完成了自己靈魂的復活。盡管,托翁所指出的這條復活之路有其局限性,但我們不可否認的是,托爾斯泰以其犀利的目光認清了沙皇統治下俄國腐敗落后、民生凋敝的社會現實,以其內心的虔誠和高度的自我覺醒找尋出一條拯救自我的道路,而這正是托翁的偉大之處。
但這樣一位偉大的文豪,死后他的墳墓卻是那樣的普通,茨威格在他的散文《世間最美的墳墓》中如是寫到:
圖片
它只是樹林中的一個小小長方形土丘,上面開滿鮮花,沒有十字架,沒有墓碑,沒有墓志銘,連托爾斯泰這個名字也沒有。這個比誰都感到受自己的聲名所累的偉人,就像偶爾被發現的流浪漢、不為人知的士兵那樣不留名姓地被人埋葬了。誰都可以踏進他最后的安息地,圍在四周的稀疏的木柵欄是不關閉的——保護列夫·托爾斯泰得以安息的沒有任何別的東西,唯有人們的敬意。今天,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成百上千到他的安息地來的人中間沒有一個有勇氣,哪怕僅僅從這幽暗的土丘上摘下一朵花留作紀念。人們重新感到,這個世界上再也沒有比這最后留下的、紀念碑式的樸素更打動人心的了。
109年后的今天,通過這堂課,我們認知了托爾斯泰的偉大,為了表達我們的敬意,請大家為托爾斯泰寫一段100字左右的墓志銘,等會我們來分享一下。
圖片
五、結語(作業布置)
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不知不覺,已過谷雨。明天是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我們上學期讀完了路遙的《平凡的世界》、這學期又讀完了托爾斯泰的《復活》,我想大家在讀書的過程中一定有很多收獲,讀書是一段經歷,更是一種生活。希望大家可以通過我們的整本書閱讀課,激發閱讀的興趣,體驗閱讀的快樂。希望大家在人生的旅途上一路有書。
課下進一步深入閱讀《復活》,結合本節課的討論分享,完成一篇讀書報告。
附:
《復活》讀后感
王振飛
《復活》講的是男主聶赫留朵夫為了彌補過去所犯的錯誤,而決心為女主瑪斯洛娃做出的一些犧牲的故事。
書中一開始就是那女主在監獄里被喚出來審判,接著男主出場,一邊考慮要不要跟富貴人家聯姻一邊受到陪審員的通知,劇情一下就開展起來,給讀者留下了懸念和期待。
圖片
試想一下,假如換個作者,換成我們,借著這個開頭會怎樣寫下去?男主落井下石,趕緊弄死女主保全名聲,萬一抖出陳年舊事來呢?一本暗黑小說;或者男主決定救回女主,并成功地在一起?一本愛情小說。
而托爾斯泰選擇的是男主在追憶往事的過程中,正視了真實的自己,決心救回女主贖罪,而且緊接著不可思議的是,他在利用權勢打通各個通道以及接觸監獄犯人的同時,他開始對貴族通天的權勢非常反感,卻對監獄的囚徒充滿了同情,譴責土地私有制的東西,來騷擾我們的閱讀快感,這些東西說教感嚴重,但我想托爾斯泰可能也正是想通過這種對心靈的追尋與拷問完成男主道德上的贖罪,精神上的復活。
關于此書還有一個問題就是聶赫留朵夫為瑪斯洛娃所做的一切到底是不是為了愛情,還是為他人著想的善良?我的看法是他對瑪斯洛娃的只是同情,憐憫,和不知從何處冒來的責任感。對于他自己而言他仍然是一個高高在上的公爵,是有權威有能力的男人,所以他有義務拯救被自己糟蹋了的女人,也有義務幫助受苦受難的社會下層人士。在這一個過程中,聶赫留朵夫雖丟掉了一些物質上的東西,但卻獲得了精神上的巨大滿足。
對啊,眾人皆醉我獨醒,是怎樣一種至高無上的感覺啊。丟失了高貴靈魂的貴族們和需要幫助的犯人們之間,只有我看透了這一切,向著更高的追求和新的靈魂前行。
聶赫留朵夫,一位富貴人間的紈绔子弟,原本可以享受貴族階級及其奢華的生活,迎娶門當戶對的白富美,但是為了“拯救”曾經的那個純真少女,那個因自己而墮落的女人,甘愿搭上下半輩子,許多人也許會感慨這是真愛啊,但正如文中聶赫留朵夫自己所說的:“我要拯救的不是她,我是在拯救我自己。”
人性的覺醒,靈魂的重生
尹佳寧
“這世界上有兩樣東西不可直視,一是太陽,二是人心。”東野圭吾如是說。而在俄國資產階級革命前夕,在那個災難深重的舊社會里,人性,變得更加復雜,讓人難以捉摸。
聶赫留朵夫本是一個善良淳樸的少年,年少的他有著高尚的靈魂,喜歡思考問題,關注不公平的社會制度。那時的他,對卡秋莎的愛是青澀的,亦是真摯的。他與卡秋莎是靈魂上的相愛,無關家庭背景,也無關社會地位。但在他離開姑媽家的那一段時間里,他被上流社會的奢華生活腐蝕,學會了虛情假意。紀伯倫曾說:“一個人有兩個我,一個在黑暗中醒著,一個在光明中睡著。”于是,聶赫留朵夫變得不再相信自己,而是屈服于這個社會,去相信別人。他的另一個“我”被喚醒了。他打扮精致高貴,內心卻十分空洞。他整日渾渾噩噩,過著物質豐富、精神匱乏的生活。于是,當他再次見到卡秋莎的時候,他的獸性戰勝了他對卡秋莎的愛,并促使他做出了傷害卡秋莎的事情。他的墮落,也將卡秋莎推向了無底的深淵。
圖片
“我本能忍受黑夜,如果我從未見過天堂。”十年后的法庭上,聶赫留朵夫與馬斯洛娃的再次相見改變了他的生活軌跡。他認出馬斯洛娃就是卡秋莎,他開始厭惡身邊的那些虛偽的人。他渾渾噩噩的生活開始改變,他想要贖罪。然而,他的贖罪僅僅是對自己懺悔過程的欣賞。正如蔣勛所說:“當道德變成一種表演,那就是丑陋的作假。”因此,這時候的他,還沒有完全認清自己犯下的錯誤,實現真正的復活。
直到他向馬斯洛娃提出想要和她結婚,馬斯洛娃被激怒,憤怒地斥責他,他才真正意識到自己究竟對馬斯洛娃造成了多大的傷害。絕望不是死亡,但比死亡更死亡。聶赫留朵夫意識到自己之前“欣賞自己的懺悔”有多么虛偽,感到內疚和羞愧。這個時候,他才真正地開始復活。而后來在不斷了解監獄的過程中,他看到了因身份證過期被關押的農民們,看到了老實巴交、淳樸善良卻被誣陷的梅尼紹夫……無數類似的例子抨擊了聶赫留朵夫的心靈。最終,他堅定了自己的想法,不顧旁人的冷嘲熱諷,把土地分給農民,陪馬斯洛娃去往西伯利亞流放地,認清了統治階級吃人的本質,實現了真正的復活。
圖片
每個人的心靈都有兩面,處在什么樣的環境,便容易顯現出什么樣的人性。感喟于俄國社會的黑暗腐朽帶來的影響,我們也應看到最終覺醒、實現靈魂重生的聶赫留朵夫。敢于相信自己,不屈從于社會,在那些布滿灰塵的人身上看清生命的本質,并堅定地走下去,才能實現復活,迎接明亮的人生。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總體來說,這個月的復活節活動進行得很成功,每個幼兒都能從中體驗到國外節日帶來的快樂,老師們也從中擴大了視野,而且在外出討糖果的過程中也是一個亮點,吸引了不少家長,這是家園配合的最好表現之一。
一、 從環創、服飾來說
復活節是國外西方的一個節日,對老師,孩子們來說都是相對陌生的,但我們成功、于在短短時間內,我們就把園內外,還有班級的環境布置得相當有氣氛,同時,這也考到我們老師的巧手啦,能用一些環保材料,比方說:用平面的卡紙就能做出一個個三維、立體的物品,同時,我們老師也很有創新精神,每個班級每個老師都想到不同的注意,都能做到意料之外的作品。再說在材料有限的情況下,我們班的老師還犧牲自己的衣服,物品,把私人的物品帶來幼兒園搞環境創設,這是我們團隊成功之一。還有值得學習的是,老師們為了幼兒從中學到更多,和為了復活節活動搞得更成功,我們老師每天都相當的忙,甚至犧牲自己寶貴的時間在幼兒園加班加點來搞復活節活動,這是我們成功之二。另外在服飾上,老師也是在幼兒園沒有提供老師服飾的前提下,老師寧愿自己掏錢購買些服飾來進行復活節活動,如果不甘于做幼教這一行的人來說,誰愿意掏心掏費的付出,這是成功之三。
二、 教學方面
這個月在教學上來說,大多數教學內容是離不開復活節的,無論是英語的滲透,還是生活習慣、禮儀方面,我們都融合了不少復活節的知識。復活節雖然是個搞怪的節目,但是它能源遠流長地傳承下來,也是值得學習的,是具有相當多的文化內涵所在,從中也能體現了本園的辦學理念和國際化辦學理念,同時,復活節期間拍了許多活動照,那照片的數量是挺多,而且在網上把圖片上傳到個人網站也是比較繁瑣的,這可能和幼兒園工作的密不可分的,都是精細化,繁瑣化等等因素影響著,另一個方面也反映了在這復活節期間,我們老師的工作量無論在生活上還是教學內容上無疑也是增加了,但我們都可以熬過去,這一點是相當可貴的,我們都能工作中快樂,在忙碌中愉悅。 三、 安全放在第一位
簡單來說,外出討糖果的這一舉動是一大亮點,同時,這也存在著安全隱患,老師總不能像小孩子那樣輕松外出討糖果的,其實,我們老師對孩子們的'安全是時刻關注著,要考慮到這次外出的活動量有沒有超出小孩子的標準,是否適合他們外出,很多因素都在考慮的范圍中,可不能在此次活動中累壞了孩子們,值得高興的是我們班都能順利完成任務,都能輕松快樂出門,平安愉悅地回園,這過程中從不出現絲毫差錯,這也跟我們老師們的謹慎心思,有責任心,有服務態度有關的。
本周五,幼兒園組織慶祝復活節活動,邀請家長參加,游戲共分五大項
第一項是激活彩蛋:小朋友自選一個氣球,用錘子擊破,拿出里面掉出來 的字條,并說出其完整的內容(古詩或三家經),即闖關成功,寶貝昕的字條 是三字經的接力,她很輕松地說出下句,在指定的闖關票上蓋印通過。
第二項是說單詞:一組小朋友與外教老師互相問候,然后由外教老師把一 些英文字卡背面朝上放在桌子上,發出指令請小朋友任意選擇一張,然后將英 文字卡的內容說出來,即為闖關成功.據寶貝昕說,她選中的卡片是 spring, 這項活動是小朋友獨立完成,所以沒有相關圖片留下來。
第三項是找朋友:每個小朋友在筐里拿出一張實物卡片,迅速跑到桌子上 找出相對應的英文卡片,回到起點,把卡片出示給老師并說出英文,即為闖過 此關。
第四項是涂彩蛋:小朋友根據園里給提供的彩筆和不粘膠及彩帶等將蛋 裝飾起來,并貼上自己的名字,與小朋友互相交換.
最后一項集體到園內的山上尋寶,我發現小朋友去找東西都差不多,藏的很明顯的寶貝,家長一眼就能看到的,而有些小家伙卻視而不見,或者看到了, 也不積極撿起來,倒是互相嬉戲擁擠,沒辦法,老師看到有好多小朋友一樣寶 貝也沒找到,只得領著他們的手,指著目標讓小朋友發現,這些小家伙還真 很高興地將寶貝拿起來,真像得到戰利品似的.
幼兒園組織的活動在小朋友拿著闖關卡換到禮品后宣告結束,各班的小朋 友還是意猶未盡地自己組織起來在園里玩了起來.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