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24
這是晚春優秀教案一等獎,是優秀的教學設計一等獎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設計思路:
四季春、夏、秋、冬是一個永恒的話題,而“一年之計在于春”,春天代表著希望,充滿了生機。為了培養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與參與積極性,使孩子們通過初步認識春天,逐漸過渡到了解春天,從而進一步到熱愛春天,特選擇這一活動主題。本主題從三個環節入手,具體如下:
(一)認識春天
活動一:兒歌“春芽芽”
活動目標:
1、通過組織幼兒觀察、知道植物發芽是春天的主要特征。
2、初步培養幼兒觀察和發現事物變化的能力。
3、激發幼兒探索大自然的興趣,教育幼兒愛護花草樹木。
活動準備:
1、課前盡早在自然角種上種子至發芽。
2、種子由播種到發芽、長大的圖片一套
活動過程:
1、觀察自然角中的種子發生了什么變化,討論:發出的小芽像什么?是什么顏色?
2、出示種子發芽的圖片,鼓勵幼兒大膽說出種子發芽長大的過程并討論:種子長大會變成什么?
3、看圖片學習兒歌《春芽芽》。
4、帶幼兒到室外尋找植物都發生了什么變化。
活動二:歌曲“春雨沙沙”
活動目標:
1、在認識春芽的基礎上理解歌詞,唱準音調。
2、引導幼兒去感受和表現聲音力度的強弱。
3、鼓勵幼兒樂于在集體面前大膽演唱和做動作。
活動準備:
1、課前有意識地引導幼兒觀察下雨的情景;歌曲磁帶。
2、種子在雨中發芽長大的圖片。
活動過程:
1、討論下春雨的情景并用聲音和動作來表現。
2、觀察圖片說出種子的發芽過程。
3、教師根據圖片講解歌詞內容并用手勢和動作表現種子說話的聲音是弱的。
4、幼兒學唱歌曲。
5、在熟悉歌曲的基礎上進行齊唱、分組唱、領唱。
效果分析:
孩子們雖然對春天這個季節概念有點模糊不清,但通過觀察實物芽芽以及觀察圖片,能大膽說出圖片內容,表達自己的看法,張文豪小朋友在看到種子剛剛露出尖尖的小芽的圖片時,幼稚地大聲叫著:“種子冒尖了!”還有的孩子在討論種子發出的小芽像什么時說出像小蟲子、象棗核、象小兔的耳朵。
在到室外尋找植物發生的變化時,由于是初春,很少能發現植物的變化,但細心的孩子還是通過撥拉草坪上的枯草發現了剛剛露出點點綠意的小芽芽。有的孩子在泥土中發現了昆蟲,經及時教育,孩子們了解了春天氣溫逐漸上升,各種昆蟲都會相繼出來活動。在進行完活動一的第三天早晨,第一場春雨就淅淅瀝瀝地下了起來,由于初春的寒意,小班幼兒體質又差,我們馬上組織孩子在室內隔著門、窗進行觀察、傾聽,利用各種感官來感受沙沙的春雨。孩子們積極性很高,爭著搶著往前擠,伸手用手接,還有的說:“春雨落到地上,地上起了水泡呢。”我們緊接著進行第二個活動。有了認識春芽和觀察春雨的基礎,孩子們在學習歌曲的時候很輕松就學會了歌曲。有的孩子在學習歌曲的過程中,自己主動用動作表現出了歌詞種子發芽部分的內容。孩子們都能夠用聲音、手勢和動作表現出春雨的沙沙聲和種子說話的弱的聲音。通過這兩個活動,孩子們基本上掌握了植物發芽是春天的主要特征。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古詩。
2、理解作者描繪的內容,通過品味語言和展開聯想進入詩的意境,體會其中蘊含的情理,懂得珍惜光陰,樹立樂觀、自信的生活態度。
3、由詩文拓展延伸,合作交流,積累經典古詩名句,傳承傳統文化,提高語文素養。
教學重點、難點:
有感情地背誦、積累古詩;體會其中蘊含的情理,懂得珍惜光陰,樹立樂觀、自信的生活態度。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學生課前搜集有關描寫四季的古詩。
教學過程:
課前欣賞歌曲《春天在哪里》
一、談話導入,揭題激趣
春天是萬紫千紅的,春天是千姿百態的,古往今來,無數詩人用飽含深情的詩句描寫、贊美春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首有關春天的古詩。
齊讀課題,從詩題,你讀出了哪些信息?又會提出什么問題?
二、合作交流,推詞敲句,讀懂大意
1、請同學們打開課本64頁,老師先來讀一遍,請大家認真聽。下面請大家自己試著把這首詩讀五遍,要求把句子讀正確、讀通順。
出示課件:《晚春》哪位同學愿意展示一下自己的學習成果?指名讀詩,注意節奏。草樹知春/不久歸, 百般紅紫/斗芳菲。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
2、介紹作者及寫作背景
課件:韓愈(768-824),字退之,世稱韓昌黎。唐代文學家、哲學家,當時古文運動的倡導者,河南河陽(今孟縣)人,其散文被列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并稱“韓柳”。其詩力求新奇,對宋詩影響頗大。有《昌黎先生集》。
《晚春》是《游城南十六首》之一,作于元和十一年,此時作者已年近半百(此時49歲,終年57歲)。
3、借助注釋自學,理解詩意。
4、合作交流,理解詩人描繪的內容。哪位同學愿意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這首詩所描繪的內容?詩中描寫哪些景物?板書:草樹知春 斗芳菲 楊花榆莢 作雪飛
還有不理解的.詞句嗎?
三、抓住意象,感悟情志
1、請同學們再次大聲讀一讀這首詩,借助文后“賞析”,展開大膽展開想象的翅膀,你看到了什么畫面?又想到了什么?
2、全班交流
A、看到百花盛開、爭奇斗艷的美麗景色,柳絮紛飛、榆莢飄落的畫面。
B、想到一個人“無才思”并不可怕,要緊的是珍惜光陰,不失時機,“春光”是不負“楊花榆莢”這樣的有心人的。 板書:珍惜時間
C、想到珍惜時間的名言警句。
如: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好,同學們的想象真是合理又豐富,棒極了!下面請大家一起把這首詩大聲讀一遍。
四、吟唱詩文,入情入境
1、同學們讀的真好。古人作詩通常用場“吟唱”的方式表達出來,老師就來唱一唱這首詩。
2、大家想學嗎?下面老師一句一句教給大家,請大家仔細聽,認真唱。(3——5遍)
3、師生齊唱。同學們唱得真好,老師推薦給大家一個網站,那上面有幾百首小學生古詩文新唱。http://www.gushi160.com/
五、拓展延伸,日積月累
1、學了《晚春》這首詩,老師想到了韓愈的《早春》,那位同學能和大家分享一下?課件出示《早春》
2、你還能想到哪些描寫春天的古詩?
《春曉》《春日》《江南春》《游園不值》《村居》
3、誰還能想到描寫其它季節的古詩?
夏天:《小池》《飲湖上初晴后雨》《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秋天:《山行》《暮江吟》《夜書所見》《題菊花》
冬天:《江雪》《梅花》
六、布置作業:
繼續搜集有關描寫春天的古詩詞,做一張《春天詩詞薈萃》的手抄報。
七、板書設計
晚春
草樹知春 斗芳菲
珍惜時間
楊花榆莢作雪飛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2、理解古詩內容。
3、能正確地背誦古詩。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師:同學們,今天咱們來學習一首古詩,它們的名字是《晚春》。
教師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二、出示學習目標
課件出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2、理解古詩內容。
3、能正確地背誦古詩。
指生讀學習目標,其他同學認真傾聽。 目標己經明確了,你們有信心實現目標嗎?老師相信,只要大家認真自學,一定能很好地完成任務的。
三、先學
自學指導
1、請同學們自由放聲朗讀古詩兩遍。要求:把字音讀準確,詩句讀通順,并讀出一定的語氣。
2、讀古詩找出你不懂的地方,可以問同桌,不認識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讀兩遍。
3、小組內兩兩互讀古詩。
自學檢測
指名朗讀全詩,組織正音。教師相機運用范讀、領讀、齊讀等方式,讀出一定的節奏和語氣。
四、后教 合作交流
1.請根據古詩內容和自己的理解,小組內交流討論這首詩的內容。
2.《晚春》這一首詩描寫了一種怎樣的情景呢?從這首詩中你又體會到什么?
教師點撥;
1.注釋: 不久歸:將結束。 楊花:指柳絮 榆莢:亦稱榆錢。榆未生葉時,先在枝間生莢,莢小,形如錢,莢老呈白色,隨風飄落。 才思:才華和能力。
2.作品譯文:花草樹木知道春天即將歸去,都想留住春天的腳步,竟相爭妍斗艷。就連那沒有美麗顏色的楊花和榆錢也不甘寂寞,隨風起舞,化作漫天飛雪。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感知春天氣候和樹木、花草的變化,初步了解春天的基本特征,感受春天的美。
2、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口語表達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和集體協作的能力。
3、激發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活動準備:
1、課前帶領幼兒外出感受春天的變化;歌曲磁帶《春天來了》。
2、大背景紙一張;剪好的春天各種景色的小圖片若干(太陽、云朵、燕子、布谷鳥、小草、各色花兒,柳樹葉兒,迎春花、蝴蝶、蜜蜂)。
活動過程:
1、談話:春天有什么變化?春天的美體現在哪些地方?
2、欣賞歌曲《春天來了》并討論:歌曲中的春天是什么樣子的。
3、把春天搬到畫面上:教師在背景紙上示范貼出太陽、云朵和小燕子;幼兒自選并說出所喜愛的景色圖片,粘貼到背景紙上。
4、全體幼兒共同欣賞自己的作品,鼓勵幼兒大膽評價。
5、和小朋友們一起將作品貼到走廊的墻面上裝飾環境。
效果分析:孩子們此時已不象以前那樣畏手畏腳,在討論時大膽發言,在自選圖片時也是積極主動,有的一下子選出好幾張小卡片,都爭著下來帖到背景紙上。當欣賞自己的作品討論春天的美麗時,有的孩子一口氣說出好多春天的美景。大多數孩子都會說出“我喜歡春天的——”孩子的作品貼到了活動室外面的走廊上,在家長來接孩子離園時,有的孩子自豪地告訴自己的家長:“快來看,這是我貼的春天的花兒!”在親子同樂的笑聲中,我們完成了所選課題的任務。
附:
1、延伸活動:
(1)引導幼兒觀察種子的發芽情況并做好詳細記錄。
(2)請家長利用休假日領孩子到野外尋找春天或植樹。
2、環境創設:
(1)將室內墻飾換成“春天”。
(2)利用孩子的作品裝飾走廊。
《晚春》教案第2篇
一、教學內容:
小學語文課程《中華經典古詩文》四年級《晚春》
二、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古詩。
2、理解作者描繪的內容,通過品味語言和展開聯想進入詩的意境,體會其中蘊含的情理,懂得珍惜光陰,樹立樂觀、自信的生活態度。
3、由詩文拓展延伸,合作交流,積累經典古詩名句,傳承傳統文化,提高語文素養。
三、教學重點、難點:
有感情地背誦、積累古詩;體會其中蘊含的情理,懂得珍惜光陰,樹立樂觀、自信的生活態度。
四、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學生課前搜集有關描寫四季的古詩。
五、學習過程:
課前欣賞歌曲《春天在哪里》
(一)談話導入,揭題激趣
春天是萬紫千紅的,春天是千姿百態的,古往今來,無數詩人用飽含深情的詩句描寫、贊美春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首有關春天的古詩。
師板書 5 晚春 齊讀課題,從詩題,你讀出了哪些信息?又會提出什么問題?
(二)合作交流,推詞敲句,讀懂大意
1、請同學們打開課本64頁,老師先來讀一遍,請大家認真聽。下面請大家自己試著把這首詩讀五遍,要求把句子讀正確、讀通順。
出示課件:《晚春》哪位同學愿意展示一下自己的學習成果?指名讀詩,注意節奏。草樹知春/不久歸, 百般紅紫/斗芳菲。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
2、介紹作者及寫作背景
課件:韓愈(768-824),字退之,世稱韓昌黎。唐代文學家、哲學家,當時古文運動的倡導者,河南河陽(今孟縣)人,其散文被列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并稱“韓柳”。其詩力求新奇,對宋詩影響頗大。有《昌黎先生集》。
《晚春》是《游城南十六首》之一,作于元和十一年,此時作者已年近半百(此時49歲,終年57歲)。
3、借助注釋自學,理解詩意。
4、合作交流,理解詩人描繪的內容。哪位同學愿意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這首詩所描繪的內容?詩中描寫哪些景物?板書:草樹知春 斗芳菲 楊花榆莢 作雪飛
還有不理解的詞句嗎?
(三)抓住意象,感悟情志
1、請同學們再次大聲讀一讀這首詩,借助文后“賞析”,展開大膽展開想象的翅膀,你看到了什么畫面?又想到了什么?
2、全班交流
A、看到百花盛開、爭奇斗艷的美麗景色,柳絮紛飛、榆莢飄落的畫面。
B、想到一個人“無才思”并不可怕,要緊的是珍惜光陰,不失時機,“春光”是不負“楊花榆莢”這樣的有心人的。 板書:珍惜時間
C、想到珍惜時間的名言警句。
如: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好,同學們的想象真是合理又豐富,棒極了!下面請大家一起把這首詩大聲讀一遍。
(四)吟唱詩文,入情入境
1、同學們讀的真好。古人作詩通常用場“吟唱”的方式表達出來,老師就來唱一唱這首詩。
2、大家想學嗎?下面老師一句一句教給大家,請大家仔細聽,認真唱。(3——5遍)
(五)拓展延伸,日積月累
1、學了《晚春》這首詩,老師想到了韓愈的《早春》,那位同學能和大家分享一下?課件出示《早春》
2、你還能想到哪些描寫春天的古詩?
《春曉》《春日》《江南春》《游園不值》《村居》
3、誰還能想到描寫其它季節的古詩?
夏天:《小池》《飲湖上初晴后雨》《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秋天:《山行》《暮江吟》《夜書所見》《題菊花》
冬天:《江雪》《梅花》
(六)布置作業:繼續搜集有關描寫春天的古詩詞,做一張《春天詩詞薈萃》的手抄報。
五、板書設計
晚春
草樹知春 斗芳菲
珍惜時間
楊花榆莢作雪飛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