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14
這是一分鐘一等獎說課稿,是優秀的教學設計一等獎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目標
1、復習“鐘、零”等9個認讀字和“欠,元”等8個四會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使學生知道時間的寶貴,懂得嚴格要求自己,珍惜時間,不能因為個人的喜好而影響正常的學習生活,要做遵守時間的孩子。
教學重點:識字寫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在朗讀中揣摩并體會元元的心理,感悟時間的寶貴。
教學過程:
一、復習生字詞語:
摘蘋果,出示蘋果,指名摘,開火車讀,齊讀。
鬧鐘翻身嘆氣哈欠決定遲到后悔書包影子
二、聽音樂,導入新課
同學們,蘋果摘得真好,老師獎勵你們聽一段音樂《時間歌謠》。好聽嗎?我們剛聽這段音樂用了一分鐘,是不是很短暫,都沒聽夠?但有時候短暫的一分鐘卻能變成20分鐘,想不想知道是怎么回事?我們一起看課文《一分鐘》,齊讀課題。
三、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范讀課文,回答問題:文中元元只多睡了一分鐘,卻遲到了20分鐘,時間都浪費在了什么地方?課件出示:
2、請同學們再默讀課文,找出元元時間浪費在了哪兒,看看你會填空嗎?課件出示:
因為多睡了一分鐘,所以();
因為多睡了一分鐘,所以();
因為多睡了一分鐘,所以();
因為多睡了一分鐘,所以最后()。
可見一分鐘的時間,是不是很寶貴?
四、體會心情,朗讀感悟。
1、學習第一件事
我們一起跟著元元看看一分鐘是怎樣變成20分鐘的,在路上都發上了什么,首先他們來到了哪兒?指名朗讀。
指導體會:元元嘆了一口氣,說:“要是早一分鐘就好了。”指名讀,體會元元后悔莫及的心情。齊讀分組競賽讀。
2、學習第二件事
過了好一會,元元走過了十字路口,又到了哪兒?指名朗讀。
采訪:元元,你現在的心情怎么樣?你后悔嗎?為什么?你能嘗試著讀一下嗎?你呢?〔多問幾人〕。
是啊!等紅燈時,元元已經夠焦急了,眼看就要跑到車站,趕上公共汽車,車卻開走了,怎么能不后悔啊!同學們,把你現在的心情送入文中來讀給大家聽。男女生對讀,齊讀。
因為沒趕上公共汽車,元元只能走著去上學,那結果只有一個,怎樣?從哪里看出來的?
3、學習第五六自然段
采訪:元元,你遲到了,雖然老師不批評你,但是你的心情依然會怎樣?你呢?元元?〔多問幾人〕文中的元元是什么樣的?從哪句可以看出來?從文中勾出來,指名朗讀。
4、齊讀第六自然段,說說:元元,你為什么后悔了?
我從同學們剛才的朗讀中,聽出了元元追悔莫及的心情。那么當初他多睡一分鐘的時候,知道一分鐘有多重要嗎?讓我們來自由朗讀第一自然段。
5、朗讀第一自然段
你感受到了元元什么態度?讀一讀,讓我聽出無所謂、不在乎的語氣。
五、引導感悟,拓展積累
1、角色扮演:你是元元的同學,你會對他說:……
你是元元的老師,你會對他說:……
2、老師這兒也有一些數據:打字員一分鐘可以在電腦上打200個漢字,可口可樂廠家1分鐘生產600瓶可樂,文具廠1分鐘生產鉛筆1600支,三峽水電站1分鐘約發7萬度電。可見,短暫的一分鐘也是很寶貴的。我們千萬不可以小看它。
3、你愿意用一句時間格言或詩句與元元共勉嗎?讓我們一同進步?
4、學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收獲?寫小練筆,元元,我要對你說:……
5、說一說今后你用怎樣的實際行動來珍惜時間?
設計說明
《一分鐘》以小學生喜愛的故事形式呈現,講的是元元因多睡了一分鐘,卻遲到了二十分鐘的事。在主線設計上,本課的特點是“以疑導究、由果溯因”,即先讓學生閱讀故事的起因和結果,引發“元元只是多睡了一分鐘,為什么會遲到二十分鐘呢”的疑問,然后閱讀經過部分,抓住具體的內容,真切地感受時間的流逝,使學生經歷“疑惑解惑”的過程,留下深刻的印象。使朗讀成為學生學習探究的重要手段,讓學生在自讀自悟、主動探究中認識生字,讀懂故事。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1.制作多媒體課件。2.準備生字詞卡片。 學生準備:1.預習課文,拼讀生字,自主朗讀課文。2.想一想一分鐘可以做哪些事,并和父母、同學等展開討論。3.搜集珍惜時間的名言警句。
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一、情境導入,初步感知
1.設疑激趣(出示大大的鐘表):你們知道一分鐘是多長時間嗎?(秒針走一圈是60秒,60秒就是一分鐘。) 2.活動體驗:全體同學立正站好,兩臂側平舉,一動不動地站立,看誰能堅持超過一分鐘,切身體會一分鐘的長短。 3.自由交流:一分鐘是長還是短? 4.小結導入:一分鐘可以說很短,因為它在60個“滴答”之后就過去了;一分鐘也可以說很長,因為在一分鐘之內可以完成很多事情。珍惜每一分鐘,往往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這節課我們來學習課文《一分鐘》。(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讓學生切身體驗“一分鐘”的長短,符合兒童的身心特點,使課堂充滿情趣,同時增強學生對“一分鐘”的感知,又增強學生的時間概念,為他們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做好鋪墊。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出示自讀要求。 (1)自由朗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畫出生字、詞語,多讀幾遍。 2.匯報自讀成果。 3.朗讀課文。 (1)教師范讀,學生畫出生字生詞,讀不準的要注音。 (2)指名分自然段朗讀,提醒學生要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4.初步感知。引導學生說說讀完課文后自己知道了什么,幫助學生提取文本信息,能用自己的話簡要說說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設計意圖:“讀正確、讀通順”是學生語言能力發展的基礎,要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了解文章大意,體會思想感情。
三、小組合作,學習生字
1.小組學習。 (1)組長檢查生字讀音。 (2)交流識字方法。 (3)組內輪流讀課文。 2.檢查小組學習情況。 (1)課件出示詞語:“一分鐘、丁零零、遲到、洗臉、背著、剛才、公共汽車、決定、已經”,鼓勵學生自由讀一讀。 (2)指名開火車讀詞語。注意:“鐘、遲”是翹舌音。 (3)多種方式讀文。 (課文中出現了5次“一分鐘”要引導學生體會讀法的不同。) 設計意圖:小學一年級處于為識字和朗讀打基礎的階段,課堂教學中必須給學生足夠的時間進行自主學習、合作交流,扎扎實實、不折不扣地加強指導。
四、識記生字,指導書寫
1.課件出示“鐘、經、元、已”的書寫動漫。 2.引導學生觀察字的結構,注意在田字格中的每一筆的起筆與收筆之處。 3.指導書寫。 (1)“元”的兩橫略向右上傾斜,豎彎鉤從豎中線起筆,要寫得舒展、到位。 (2)“鐘”是左右結構的字,最后一筆豎要直。 (3)“已”的豎彎鉤要半堵不堵。(“已”的書寫要注意與“己”區別開。) (4)“經”的右上部不是“又”。 4.教師范寫時,學生邊觀察邊書空,注意筆順。 5.學生在田字格里描紅并仿寫,教師提醒寫字姿勢。 6.鞏固生字:抄寫今天學的4個生字。 設計意圖:本環節遵循“識寫結合”的原則展開教學,即把識字與寫字緊密結合起來,以識字促進寫字,以寫字鞏固識字。同時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建立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重視學生自主識字能力的發展。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導入新課
1.課件出示詞語:鬧鐘 遲到 公共汽車 決定 后悔 已經 嘆了口氣 (1)開火車讀。 (2)全班齊讀。 (3)選擇一個喜歡的詞語說一句話。 2.回顧課文內容,這篇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設計意圖:通過復習幫助學生鞏固所學內容,夯實基礎,為學習新知識做好鋪墊。
二、閱讀感悟,探究“晚起一分鐘”的后果
(一)抓住起因、結果,引發學生質疑。 1.指名朗讀第1自然段。說出元元一開始是怎樣看待這一分鐘的。(滿不在乎。) (1)引導學生做一個“滿不在乎”的表情。 (2)指導學生讀出“滿不在乎”的語氣。 2.自由朗讀第5、6自然段,引導學生結合教材中的圖片,用文中的一句話說一說元元此時的心情。(非常后悔。) (1)再讀課文,找出能體現元元后悔的詞語,理解“后悔”的意思。 (2)引導學生讀文思考:元元是不是遲到了以后才后悔的?找出能表現元元后悔的句子,讀一讀。 (二)學習第2~4自然段,探究元元遲到的原因。 1.自由讀課文第2~4自然段,說一說在上學路上,發生了哪些事讓元元遲到了。 2.引導學生進行交流: (1)出示句段一:到了十字路口,他看見前面是綠燈,剛想走過去,紅燈亮了。他嘆了口氣,說:“要是早一分鐘就好了。” ①引導學生交流:元元為什么嘆氣?(因為紅燈亮了,他過不了馬路,時間被耽擱了。) ②引導學生思考:元元此時的心情是怎樣的?他的心里會怎么想?
(引導學生根據課文的內在聯系,借助“要是……就”的句式進行邏輯思維訓練。) ③指導學生讀出元元著急的心情。 (2)出示句段二:他等了一會兒,才走過十字路口。他向停在車站的公共汽車跑去,眼看就要到了,車子開了。他又嘆了口氣,說:“要是早一分鐘就好了。” ①等紅綠燈大約一分鐘,為什么元元會覺得很久呢?(因為他心里著急。)引導學生從“一會兒”“才”中體會元元焦急的心情。 ②指導學生用著急的語氣讀這句話。 ③引導學生再度思考:這段話中還有哪個字也能體現出元元心里很著急?(跑。)盡管如此,車子還是開走了,這意味著什么? ④引導學生從元元“又嘆了口氣”這句話中感受當時他心里是怎么想的。 ⑤指導朗讀這段話,讀出人物的內心。 (3)出示句段三:他等啊等,一直不見公共汽車的影子,元元決定走到學校去。 ①引導學生從“等啊等”“一直不見”中體會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元元越來越焦急。 ②引導學生快速默讀前文,體會元元最初覺得一分鐘太短,一次次趕不及之后才覺得一分鐘太長。 3.小結:就這樣,時間在元元等待紅綠燈的過程中過去了,在等待公共汽車的過程中過去了,在元元一步步走向學校的過程中過去了,元元非常后悔多睡了一分鐘。 設計意圖:“為什么多睡了一分鐘卻遲到了二十分鐘”對于一年級的學生來說是內容理解上的一個難點,要讓學生通過閱讀,感受時間是在等紅綠燈、等公共汽車中一點點流失的,有了這樣的真切理解,學生才會真正對一分鐘的重要性有較為深刻的認識。
三、集體討論,懂得惜時
1.教師引導學生自由說一說自己有沒有和元元類似的經歷。 2.引導學生對元元說些什么,在交流中引導學生要懂得珍惜時間。 3.引導學生深度思考:通過元元的故事,思考自己是如何看待一分鐘的。 (要引導學生學會管理時間。) 4.續編故事:第二天的元元。 發揮自己的想象,然后同桌之間互相交流自己續編的故事。 設計意圖:“知道時間的寶貴,懂得嚴格要求自己,珍惜時間”是本課教學的一個目標,但是這樣的目標不能通過說教的方式來實現,只能通過“問答”的方式來實現。第一個問題是引導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加深對一分鐘的重要性的認識;第二個問題是通過學生的自我表述,達成對文本的進一步領悟;第三個問題是通過想象續編,借助閱讀情境,提高學生的語言表現力。
四、回顧生字,指導書寫
1.課件出示課后會寫字的書寫動漫。 2.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字的部件和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揣摩怎樣把字寫得勻稱、美觀。 3.指導書寫本節課要寫的“丁、共、坐”三個字。 (1)“丁”的豎鉤從橫的中部起筆,要挺直,寫在豎中線上。 (2)“共”的第六筆是“點”,撇、點要“支好架子”,不要縮得太小、太窄,要留有空間。 (3)“坐”的豎在豎中線上,兩個“”分別在豎兩側的橫中線上。 4.學生進行寫字練習。 5.教師巡視指導。 設計意圖:寫字是一項重要的語文基本功,寫字和寫字能力的培養,是一年級語文教育的重點,一年級小學生要求做到“書寫規范、端正、整潔”,同時要求寫字姿勢“正確”。學生掌握硬筆書法的間架結構,寫字更美觀,讓硬筆書法代代相傳,弘揚傳統文化。
板書設計
【教學目標】
1、認識“鐘、零”等9個生字,會寫“欠、元”等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知道時間的寶貴,懂得控制自己,珍惜時間。
【教學重難點】
認識“鐘、零”等9個生字,會寫“欠、元”等8個字。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提問導入,激發興趣
二、一分鐘記字游戲
1、老師出示課文生字詞的課件:鬧鐘、丁零、哈欠、遲到、決定、后悔、嘆氣
2、學生看屏幕,用一分鐘時間快速記生字。
3、指名學生說說,一分鐘內自己記住了幾個生字,是怎樣記住的.?
4、重復做識字游戲,讓學生盡量記住全部的生字。老師注意用激勵的語言,激發學生參與活動的興趣。
三、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看課件動畫片《一分鐘》,邊看邊想:這個故事講了一件什么事?
2、自由讀課文,畫出不懂的詞語。
3、同桌合作輪讀課文,一人讀,一人糾錯。
4、全班齊讀課文,要求讀正確,讀通順。
四、深入感悟,明白道理
1、集體討論:讀完課文,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課文哪些句子具體寫元遠非常后悔?元元開始是怎樣想的?找出來讀一讀。
2、課件出示重點句子:
(1)再睡一分鐘吧,就一分鐘,不會遲到的。
(2)他嘆了口氣,說“要是早一分鐘就好了。”
(3)他又嘆了口氣,說“要是早一分鐘就好了。”
(4)他等啊等,一直不見汽車的影子,元元決定走到學校去。元紅著臉,低著頭,做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5)元非常后悔。
第二課時
一、導入,激趣讀文
1、播放動畫,學生配讀相應的段落。
2、找出描述課文插圖的段落,并有感情地朗讀,集體討論:讀了課文懂的了什么?
二、積累運用,培養能力
1、課件出示“找找說說”內容。
2、指名學生按學習伙伴的提示組字、組詞。貼在黑板上。
3、讓學生在書中找找本課的生字,還有哪些沒貼到黑板上的,補充,同時理解意思。
4、摘詞語比賽:學生選自己喜歡的詞語說句子,先在小組里說,然后小組派代表上臺摘詞語說句子,交流好的句子。
三、自主寫字
1、學生觀察要寫的字,然后教師指名說說寫這八個字要注意什么?
2、指名在黑板上試寫“欠、包、鐘”,其他同學在書上臨寫。
3、師生點評。
四、拓展活動
續編故事《元元的明天》。按照自己的想法,續編故事,把故事講給同學聽,看誰想得好,編得好。
【學習目標】
1、認識5個生字。
2、了解詩歌所表達的內容,體會詩歌所表達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課前準備】
收集與詩歌內容相關的文字資料、圖片或影視資料,如香港的風土人情,地理環境,回歸時的情景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還記得那個日子嗎?1997年7月1日。對,就是香港回到祖國母親懷抱的日子。在那一刻,鮮艷的五星紅旗在香港的上空迎風飄揚;在那一刻,美麗的紫荊花在香港四處開放,中華民族又圓了一個團聚的夢,祖國大地又亮起了一片自由的曙光。今天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詩歌:《最后一分鐘》。
二、初讀感知
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自己認為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讀后,同桌間互相檢查,或教師指名讀。
2、或聯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詞語,可以在小組內互相交流。
3、默讀詩歌,想想每節詩主要講了什么。不懂的詩句提出來,和小組同學一起討論討論。
三、討論交流
1、指名讀詩,讀后評價是否正確流利。
2、相互交流:
了解了些什么,還有什么不懂的問題。
3、文中四次提到“最后一分鐘”,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四、體會詩歌內容
1、讀第1節,想一想:
還有最后一分鐘,香港就要回到祖國母親的懷抱,此時此刻,所有中國人的情感是怎樣的?(激動無比的。)讀出這種情感。
2、讀第2、3節,想一想:
作者分別想到了什么?(百年的痛苦歡樂,挺直了中國人的脊梁,展現香港的土地和天空,不等條約終被撕毀,領土、主權的回歸。)有感情地朗讀第2、3節。
(自豪、激動、喜悅。)
3、讀第4節,想一想:“第一朵紫荊”是什么?我們應該帶著怎樣的情感來讀?
(急切、盼望。)
4、有感情地朗讀全詩。
五、總結升華
1、讀了這首詩,你懂得了什么?
(中國強大了,祖國領土更完整了,中國人是愛自己的祖國的,盼望祖國早日實現和平統一大業。)
2、觀看香港回歸時的圖片或影視資料,感受那令人振奮的一刻。
六、布置作業
閱讀有關回歸的資料,了解香港的風土人情、地理環境,了解香港的過去與現在。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