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26
這是眼和視覺說課稿一等獎,是優秀的教學設計一等獎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愛護眼睛》是一年級《道德與法制》下冊第十課《呵護身體》第二課時教學內容。本課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了解眼睛的功能,掌握眼睛保健的基本常識,懂得如何防止眼外傷。教學設計中,我首先以猜謎語導入新課,引出主題,然后通過欣賞圖片、做蒙上眼睛走路的游戲,從正反兩方面讓學生感受到眼睛的重要作用,所以一定要保護好自己的眼睛。
第二個環節通過圖片展示小學生常見的錯誤用眼范例:長時間看電視,玩手機以及近距離看書等,使學生明白,平時不注意科學用眼,長時間就會得近視。再引導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注意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保護視力。
第三個環節,通過教材中的圖片和文字說明,提出保護視力的三點建議:寫字姿勢要端正;定時做眼保健操;望遠看綠色。三條建議易于操作,效果明顯,非常實用。
第四個環節,通過看圖片,從防止眼病與眼外傷的角度,提出四條建議:不與別人共用毛巾和洗臉盆;不用臟手揉眼睛;游泳和風沙大時要戴防護眼鏡;玩彈弓、舞棍棒時容易引起眼外傷。并補充平時生活中吃哪些食物對眼睛有保健作用的知識。
最后,總結保護眼睛的重要性,并學習兒歌《護眼歌》,讓學生重溫保護眼睛的知識。
整個教學過程,環環相扣,形象直觀,淺顯易懂,適合一年級小學生的認知水平。學生通過一節課的學習,了解了眼睛的功能,知道了哪些行為屬于用眼不當,容易近視,怎樣保護眼睛,正確用眼,怎樣防止眼外傷,最后復習護眼知識。使學生在快樂輕松的課堂氛圍中學到了知識,達到了教學目的。
不足之處是:一、整節課感覺課堂容量較大,二、對幻燈片視頻的演示操作不太熟練,有時手忙腳亂,以后,要學習,多練習。
品德與生活課程以兒童生活為基礎,以培養品德良好、樂于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為目標的活動型綜合課程。它具有生活性、開放性、活動性。尤其健康安全地生活是兒童生活的前提和基礎,它旨在使兒童從小懂得珍愛生命,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獲得基本的健康意識和生活能力,初步了解環境與人的生存的關系,為其一生身心健康地發展打下基礎。
《保護眼睛》這一課,為了突出“安全、健康地生活”這一教育主題,提高增強保護眼睛的意識,本節課我沒有唯教材是從,而是適當地進行了增、刪、添、改。課本只給了話劇《小眼鏡找朋友》的幾幅畫,以及關于視覺誤差游戲的幾幅圖片,還留了兩處空白讓學生自己制作宣傳畫。課文中只介紹的是一些用眼衛生常識,而這些知識學生早就了解,因此教學中我沒有在較低層次徘徊,而是利用課堂情境,注重教學資源的生成和整合,延伸時空,拓展課堂,增長見識,激活知識,養成習慣。
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學中我充分相信、尊重、賞識學生,營造了一種接納的、支持的、寬容的課堂氣氛,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學生能做的不包辦,能說的不代替;但也不放棄“平等中的首席”的責任,當學生出現疑惑時也做必要的講授,因而教學成為師生互動、情感交融的過程。
生活是教育的出發點和歸宿,教育只有植根于生活的土壤,才會開出鮮美之花,結出香甜之果。尤其是道德知識的獲得,道德情感的產生和道德行為的形成都依存于生活之本。對于學生來說,聽到的會忘記,看到的記憶不深,只有作到了才能理解。因此我十分注意課堂與生活的連接,從課前的情境表演準備、投影教材圖畫、資料收集、游戲等,都以生活為源泉,讓學生在實踐中、活動中獲得情感體驗,促進知識內化和習慣養成。同時,著力把課堂變成實實在在的生活空間,讓教學過程成為情趣盎然的生活場景的演義再現。
當然也有一定的不足。比如學生收集信息的途徑不夠廣,處理信息資料的能力較弱。雖然平時也注重培養這方面的能力,但總覺成效不大。如何提高此能力,則有待于師生共同努力。
由于現在的小學生保護眼睛的意識不強,隨著年級的升高,近視眼的現象越來越嚴重。所以本學期我們開展了以“保護眼睛”為主題的綜合實踐活動,目的是想讓孩子們通過本次實踐活動能真正意識到眼睛的重要性,從小做起,從現在做起保護好自己的眼睛,同時培養他們與人合作的精神,學會禮貌采訪、學會在老師、同學中進行簡單的調查活動,從而培養他們的綜合素質。
本次活動開始時,依據孩子們感興趣的主題內容,我對孩子們進行了分組,使學生在這次綜合實踐活動中,每個人都有一個明確的研究方向。讓他們查閱書籍,上網查找有關資料,對老師和同學進行調查、了解班級學生的視力情況、全校學生的視力情況等,根據學生收集到的資料進行分析、歸類,形成自己小組的特色,并給自己的小組取一個有意義的組名,從收集資料的熱情,展示中的興奮勁兒、交談中都能感受到對本次活動非常喜歡。
通過活動研究,學生在了解了近視眼的形成和保護措施知識的同時,解決問題的思路也得到了發展,使他們認識到做事情不要太呆板,要善于去交流、溝通。更重要的是在這次活動過程中,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較好的鍛煉、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提高。這次綜合實踐活動課也解決了學生感興趣的問題,讓學生在活動中得到了鍛煉,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創新意識。
正是我們師生這兩個多月的共同努力,孩子們喜悅的收獲著。由此我深深體會到:綜合實踐活動不再是人類經驗的現成堆積,它成為師生雙方共同建構課程的過程,而課程的展開則成為師生共同探索新知識的發展過程、課程作為一個動態發展的過程以及課程與教學的內在統一為學生與教師主體性的發揮創造出廣闊的空間。是綜合實踐活動給了學生發展個性的廣闊天地,也點燃了學生求知的欲望和創新的火花,使學生的實踐能力、交際能力和創新精神得到了培養。
然而,這次綜合實踐課也暴露了不少學生中存在的問題。課堂上各小組有明確的分工,但是也帶來了負面的影響,好學生表現的頻率比較高,一些稍差的學生展示的機會少,關于組內如何合作還要在今后教學實踐中進行深入細致的研究,不斷加以完善。同時,綜合實踐活動課也向指導老師提出了挑戰,要讓它成為同往成功殿堂的。又一途徑,讓它真正成為服務于學生,讓學生喜歡的學科,指導老師的意識及實際操作方法是必須講究的。在“動”中體驗,在“動"中獲得真知??墒牵易鳛橹笇Ю蠋熡袝r感到知識儲備不足,自我研究時間不夠。綜合實踐活動課是面向生活的,如何把學生帶出學校,走向社區,走向社會,在生活中獲取知識?如何調動學生全員參與面,特別是一些有困難的學生?這都是我們在實踐中產生的困惑,也是今后研究中要解決的問題。
《綱要》中指出,幼兒要有初步的安全和健康意識,知道關心和保護自己。眼睛是我們重要的器官,我們工作、學習、生活離不開眼睛。在近期孩子們的體檢中發現我班幼兒的視力狀況并不好,有好幾個孩子視力下降,斜視、近視等。造成視力不好的原因有很多,例如,我班幼兒在看書時眼睛和書本距離太近,繪畫時,頭低得太低,還有部分家長反映孩子在家看電視一看就是很長時間,有的孩子還喜歡玩家長的手機游戲。這些不好的習慣嚴重影響孩子們的眼睛健康,種種現象說明孩子們不知道保護視力的重要性,為了能讓孩子們自覺保護眼睛,養成良好的坐姿等,我設計了生成活動《保護眼睛》。
保護好眼睛是幼兒生活教育中所必不可少的環節。本次活動中首先我用猜謎語“上邊毛,下邊毛,中間夾顆黑葡萄。上大門,下大門,關起門來就睡覺”進行導入,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接著通過出示圖片讓幼兒了解眼睛的基本構造,當請幼兒蒙上雙眼時,孩子們說:“我什么都看不見了”,這時候可以讓幼兒體驗一下“盲人”的行走、玩耍、生活,才能更深刻的體會到眼睛對于我們的重要性。沒有良好的視力會嚴重影響我們的生活、學習。
第二個環節我引導幼兒通過欣賞故事《眼鏡和鼻梁》,進行提問:“眼鏡和鼻梁為什么吵架?最后發生了什么事情?誰戴上了眼鏡呢?”傾聽完這個故事之后幼兒知道眼鏡帶在鼻梁上很不舒服,明明得了近視眼,沒有眼鏡什么也看不到,所以我們一定要好好保護我們的眼睛。第三個環節幼兒通過看其他幼兒的不良行為,用眼習慣,能夠積極的指出他們的不足之處,也能夠總結一些保護眼睛的`方法。在這里,教師可以將幼兒所說的方法、習慣進行總結歸納。例如:小朋友如果用臟手揉眼睛會讓細菌進入眼睛,眼睛會發炎生病。如果眼睛不舒服可以用干凈的毛巾、衛生紙擦,或者滴眼藥水,不能用手揉??磿?,畫畫時眼睛不能距離紙太近,也不要躺著看書,否則容易得近視眼。不要看電視的時間太長,看書時間長了可以閉上眼睛休息一會或者看看窗外的風景。多吃一些對眼睛有好處的胡蘿卜、動物肝臟等食物,鞏固幼兒的常識。最后一個環節,創編眼保健操對他們來說有些難度,所以教師引導幼兒學習了四種簡單的眼保健操,有些幼兒沒有掌握方法,按摩的位置不準確,但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日后幼兒會越做越好?;顒雍笥變罕硎咀鐾暄郾=〔俸苁娣?,也掌握了保護視力的方法,本次活動目標基本達到。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