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4-25
這是鐘子期善古琴教學設計一等獎,是優(yōu)秀的教學設計一等獎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目標:
1、學習八個一類生字,認識六個二類生字。
2、在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3、明白“知音”的含義:能夠懂得對方的思想感情;體會伯牙斷琴的意義:知音是很難得到的,有了知音,要懂得珍惜。
教學重難點:了解鐘子期的“知音”本領,體會伯牙與鐘子期之間的情誼。
教學時數(shù):二課時
教學過程:第一課時(略)
第二課時
一、談話導入:
上節(jié)課,我們通讀了全文,了解了課文的大意,并學習了課文的1—3自然段,知道了伯牙用心學琴,琴藝精妙絕倫,十分渴望有人真正地欣賞他。
二、初解“知音”。
1、那么,他遇到了這樣的人嗎?伯牙稱他為自己的知音,你能在文中找到相關的句子嗎?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找到這句話畫上橫線并讀一讀。
2、指名回答,小黑板出示:“子期,你真是我的知音!我在琴聲中要表達的感情,你全都能領會。
3、提問:什么樣的`人才能被稱作“知音“?
4、師小結。
三、細品“知音“。
(1)師導:同學們,你們知道嗎?伯牙是一位琴藝高深的音樂家,而鐘子期不過是一個砍柴的山野村夫,為什么伯牙卻稱鐘子期是知音呢?從文中哪些地方可以讓感受到伯牙和鐘子期是知音?請大家自由閱讀課文第四自然段,畫出相關的句子,還可以結合重點詞在句旁寫下自己的體會。
(2)學生按要求自讀自悟。
(3)小組交流,資源共享。
(4)集體交流反饋。
1、這一自然段中,有一句話總的寫出了鐘子期與伯牙是知音,你找到了嗎?
①根據(jù)回答,小黑板出示:無論伯牙彈奏什么樂曲,鐘子期很快便能道出曲子表達的思想和感情。
②你從這句話中體會到什么?
③指導朗讀。
2、這句話概括寫出了伯牙與子期是知音,那課文的哪些具體描寫可以讓我們更深入地感受到他們是知音呢?
①根據(jù)回答,小黑板出示:有一次,伯牙彈奏了一首表現(xiàn)高山的曲子,鐘子期立刻興奮地說:“好一座巍峨的高山哪!我好像登上了泰山,親身感受到了那雄偉的氣魄呢!”
②說說你對這段內容的體會。
③指導朗讀。
3、伯牙還彈了什么曲子?子期聽了有什么表現(xiàn)?從中你體會到什么?
4、無論伯牙的琴聲是想表現(xiàn)高山還是流水,子期都能領會。那么彈奏下雨的情景,子期能領會嗎?繼續(xù)讀課文,看看你能從中體會到什么?
5、這富于變幻的琴聲,子期聽了,一一說出了琴聲的含義。“一一說出”是什么意思?那么,當伯牙彈奏表現(xiàn)大雨滂沱的曲調時,子期會怎么說?當伯牙彈奏狂風怒吼的曲調時,子期會怎么說?當伯牙彈奏表現(xiàn)山崩地裂的曲調時,子期又會怎么說?
6、師小結。
四、感悟“知音”。
1、聽完子期一次又一次準確說出琴聲含義,伯牙作何反應?你從中體會到什么?
2、為什么這里用“感動”一詞來描繪伯牙的心情?
3、一次聽懂可以讓人激動,而一次又一次聽懂對方心靈的表白,就會累積成感動。所以,此時此刻,面對這樣一位與自己心靈相通的知音,伯牙才會感動地說(見小黑板)
面對這樣一位一次又一次讀懂自己的人,伯牙才會感動地說(見小黑板)。
五、升華“知音”。
1、鐘子期僅僅是能聽懂伯牙的琴聲,懂得他感情的知音嗎?大家自由讀課文第五自然段。
2、指名回答:他還是伯牙琴藝不斷提高的動力。真正的知心朋友就是這樣能夠互相理解,共同進步。
3、有了鐘子期的欣賞,伯牙才覺得彈琴更加有意思!可是現(xiàn)在,鐘子期去世了,伯牙彈琴的動力也跟著消失了,如果你是伯牙,得知子期去世的消息,你會選擇哪句話來表達自己的心情?為什么?
4、小黑板出示。
5、指導朗讀。
6、你怎么看待伯牙斷琴這件事?
六、總結全文。
現(xiàn)在,你能再來說一說什么是知音嗎?
板書:
16 伯牙斷琴
伯牙——知音——鐘子期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能根據(jù)注釋和課外資料理解詞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個故事。
3、積累中華經典詩文,感受朋友見真摯的友情。
【教學重難點】
1、重點:
學生能憑借注釋和工具書讀通、讀懂課文內容,在此基礎上記誦積累。
2、難點:
感受朋友間相互理解、相互欣賞的純真友情。
【教學準備】
《高山流水》的樂曲。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揭題導入
師:我們來做一個文字游戲,老師說一個楊柳依依,你們也說幾個這樣的詞。引導學生說詞。老師再說幾個這樣的詞。
課件出示:
清風徐徐、楊柳依依、明月皎皎、炊煙裊裊、流水淙淙、芳草萋萋、霞光灼灼、春雨綿綿這些詞都是描寫什么的?
引導學生歸納總結出這些都是美麗的自然景物。
師:平時如果有意識地積累這些詞語,對寫作一定有幫助。
(設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的談話設計,不僅拓展學生的視野,增加孩子的語言積累,而且能夠集中孩子的注意力,易于教學的展開。為課文的拓展做好了鋪墊,為幫助孩子理解課文內容,為孩子的說話訓練鋪好路。)
有一個故事千古流傳,令人吟誦至今,它記載了兩個好朋友之間深厚的情誼,它就是我們今天將要學習的一篇文言文《伯牙絕弦》。
(設計意圖:導入部分將詞語積累的環(huán)節(jié)快速過渡到學文中來,拉近文本和學生的距離。)
二、初讀課文
1、學生自由讀文,要求讀準字音。
2、生再讀課文,根據(jù)自己對文言文的理解注意停頓恰當。
3、指名讀,學生評議,在初步感知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讀好文言文的節(jié)奏。
4、師范讀,齊讀,引導學生感受文言文的節(jié)奏和韻味,在讀正確的.基礎上讀流暢。
指導:
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伯牙謂/世/再無知音。
(設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設計意圖在于讓學生讀熟課文的基礎上,體會文言文的節(jié)奏美,也為下面理解文言文做鋪墊。)
三、讀懂課文內容
1、師:這是一個發(fā)生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故事,主人公是俞伯牙和鐘子期,課文記敘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呢?請大家回憶一下,我們學習文言文有哪些方法?
(借助課后的注釋;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通過平時學習古詩知道學古文不能生搬硬套,要學會用自己的話讀懂課文的意思。)
2、學生自學,弄懂課文的意思。
3、通過自學,你讀懂了什么?
(伯牙和鐘子期互為知音。)
4、你從哪里看出伯牙和鐘子期互為知音?
(在生與生的交流中,教師作點撥、指導,引導學生讀懂課文的意思,并繼續(xù)強化、總結學習文言文的方法。)
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
學生感情朗讀此句。
引導理解知己:
好一個善聽的子期,好一個善彈的伯牙。這就是知音。凡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
引導學生展開聯(lián)想:
在遇到鐘子期前,他會缺少贊美嗎?別人對他的贊美是什么樣的?為什么偏偏視鐘子期為知音?
(表面的。膚淺的。因為其他人聽不懂,而鐘子期能聽懂他的琴聲,最能明白伯牙內心深處的表白)
說話練習:
如果你是伯牙,當聽不到子期的贊美時,你的心情會是怎樣的?
(失望、寂寞、憂慮、渴望)
后來,當你終于遇到了子期,你的心情怎樣的?
(快樂、激動、充滿希望、欣慰)
學習目標:
1、學會11個生字,認識6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3、明白“知音”的含義:能夠懂得對方的思想感情。知音是很難得到的,有了知音,要懂得珍惜。
教學重難點:
1、感受伯牙和鐘子期是知音。
2、體會伯牙斷琴的意義。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高山流水》的曲子、圖片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出示圖片)師:同學們,在我們武漢市漢陽區(qū)有個地方叫古琴臺,你們知道這個名字的由來嗎?這里流傳著一個優(yōu)美的故事,那就是——高山流水覓知音。知道主人公的名字嗎?(板書:伯牙、鐘子期)那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這古老的故事中去。
齊讀課題。
二、初讀感悟
1、自由朗讀全文,注意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順。
2、檢查字詞的自學情況。
3、指名學生讀課文,正音。想一想課文講的是件什么事?
4、指名說說文章的主要內容,師適時小結。
三、探究學習1-3自然段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1-3自然段。邊讀邊思考:伯牙是什么人?伯牙的高超琴藝是怎么練成的?請勾畫相關的句子。
2、學生自讀自悟,交流,相機強化“伯牙學琴功夫深”的結論。
3、出示重點句子:“這里就像仙境一樣,伯牙陶醉在美景之中,渾然忘掉了自己。風聲,浪聲,鳥語,蟲鳴,大自然奏起的交響樂,深深地打動了伯牙,他情不自禁地彈起琴來。”
⑴、遇到重點句,先別急,我們可以采用這樣的方法。首先,多讀幾遍句子,再找到重點詞來理解,談體會,最后再美美地讀一讀。方法:初讀——理解詞——美讀。用這個方法,自己來試著學習這句話。
⑵、學生自學,小組交流。
⑶、全班交流,師小結:伯牙彈琴很投入,他是情由景生,是觸景生情,然后是移情于景,借景抒情,達到情景交融的境界。
4、伯牙的琴藝大有長進,這令他十分高興。然而,沒高興多久,苦惱的事情就來到了,你知道是什么嗎?他自己十分陶醉,可是周圍的人都聽不懂,無法理解他的琴聲,這使他陷入了孤獨之中。就在這樣的情況下,伯牙遇到了鐘子期。
四、學習生字
1、學生自己觀察生字,識記生字4個。
2、同學上臺當老師,全班交流。
3、重點指導書寫:勤
4、課堂練習。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課文的1-3自然段,他自己十分陶醉,可是周圍的`人都聽不懂,無法理解他的琴聲,這使他陷入了孤獨之中。就在這樣的情況下,伯牙遇到了鐘子期。
二、探究學習4-5自然段
1、自由朗讀課文第四自然段。思考:鐘子期是一個有著什么特點的人?你從哪里可見鐘子期特別善于聽琴?
2、學生交流。(在抓重點詞語理解的基礎上,訓練學生的朗讀語感。)方法:初讀——理解詞——美讀
⑴、“高山”這部分,抓住“立刻”和“興奮”這兩個關鍵詞。
⑵、“流水”這部分,應該抓住“不住地贊賞”,因為從中可以感受到鐘子期反應強烈。
⑶、“在下雨的情景”這部分,重點學習三個“時而”的排比句。
⑷、朗讀感悟。
3、緊承提問:伯牙對找到知音的感受是什么?討論:為什么伯牙的感受是“感動”而不是“激動”呢?誰來讀好伯牙的話?
4、鐘子期去世了,伯牙是怎么做的?齊讀課文的最后一個自然段。
三、總結拓展
1、鐘子期去世了,為什么伯牙斷琴?你怎樣看待伯牙斷琴?
2、知音,是令人向往的,人人都想擁有知音。伯牙斷琴,緣于知音難覓。而《高山流水》也成了千古絕唱,有空,大家也去聽聽這首古曲,也可以寫一寫感受,說不定你也能成為伯牙的知音呢!
四、學習生字
1、學生自己觀察生字,識記生字4個。
2、學生交流。注意“弦”的拼音。
3、指導書寫“泰、抒”。
4、學生練寫。
【教材簡介】
這一課是文言文,主要講了春秋時期楚國俞伯牙與鐘子期的故事。伯牙喜歡彈琴,子期有很高的音樂鑒賞能力。伯牙把感情融進樂曲中去,用琴聲表達了他的感受,琴技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不管伯牙如何彈奏,子期都能準確地說出伯牙的心意。伯牙因得知音而大喜。子期死后,伯牙悲痛欲絕,覺得世上再也沒有人能成為他的知音,于是,他把心愛的琴摔碎,終身不再彈琴。課文層次清晰,先概括寫了伯牙善彈,子期善聽,再具體寫如何彈如何聽,最后寫子期死,伯牙絕弦。全文共用77個字,表達了朋友之間真知己的思想境界,成為千古佳話。
【教學目標】
1、讀通課文:
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讀懂課文:
借助注釋和課外資料理解詞句意思,讀出自己的感悟,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個故事。
3、讀好課文:
感受朋友之間相互理解、相互欣賞的真摯友情。
4、背誦課文:
積累中華經典詩文,激發(fā)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教學重點】
理解詞句的意思,讀出自己的感悟,感受朋友之間相互理解、相互欣賞的真摯友情,體會文言文所表達出音樂藝術的無窮魅力。
【教學難點】
體會伯牙為紀念知音子期而破琴絕弦的情感。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方法】
六步教學法。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第一步:激趣導入,解題質疑
1、談話交流:
同學們,古今中外有許多交友的名言名句,誰能說一說?如: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君子之交淡如水,酒肉朋友不可交。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學習流傳千古,吟誦至今的有關知己朋友的文言文,感受文言文帶給我們特有的語言魅力。
2、板書課題:
伯牙絕弦
齊讀課題,讀準字音,強調“弦”的讀音。
3、解題質疑:
⑴學生通過課前的查資料簡介伯牙,老師做適當?shù)难a充:伯牙,春秋時期楚國著名的琴師。(可結合參考上的伯牙學琴故事)大致了解伯牙、鐘子期。
⑵理解“絕弦”
(如果不易理解可在讀懂環(huán)節(jié)進一步理解。)
⑶質疑:
如:伯牙為什么絕弦?絕弦說明什么?
(教學設計的主線要簡明。課始從課題入手,整體感知課文內容,這樣既檢查了學生課前預習查資料的情況,又為學習課文做好鋪墊,還起到了牽問題而統(tǒng)領全篇的作用。)
二、第二步:讀通課文,感知文意
1、檢查讀書情況:
指名讀課文,從中發(fā)現(xiàn)問題,隨時范讀指導學生讀準字音,特別是生字的讀音,讀通詞句。注意斷句停頓。
2、重點指導朗讀的句子:
如:課件出示:
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
(教學中充分利用學生的預習,檢查指導學生讀通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節(jié)省了課堂時間,提高了學習效率。老師的評價語言要及時,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把預習落實到位,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預習習慣。)
三、第三步:讀懂課文,領會文境
1、學生自主學習:
指導學生讀課文聯(lián)系注釋,試著疏通文意,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2、小組合作學習:
組內交流學習情況,互相補充,疏通文意。
3、全班交流學習情況:
在學生匯報時,老師相機重點指導文中四個“善”字的不同用法和含有“善”的句子意思及“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的意思,弄懂全文的意思。
⑴課件出示含有“善”的句子:
請選擇“善”在文中的意思:擅長、善于;表示贊嘆。
⑵換位體驗:
假如你是子期,透過伯牙的琴聲,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是怎么贊嘆的?
⑶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想象:
伯牙彈琴除了峨峨泰山、洋洋江河的場景,還會有哪些動人的場景?如:皎皎明月、徐徐清風、裊裊炊煙、綿綿細雨等。這時,子期分別是怎樣贊嘆的?
⑷分角色表演:
老師當伯牙,學生是子期。
課件出示:
老師:伯牙鼓琴,志在明月。學生:善哉,皎皎兮若明月!
老師:伯牙鼓琴,志在細雨。學生:善哉,綿綿兮如()!
老師:伯牙鼓琴,志在炊煙。學生:善哉,()兮像()!
……
最后讓學生連起來說,形成排比句式。再讀領悟文章所描繪的情境。
⑸這正是“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我心有所想,我的朋友一定明白而贊嘆,這不是一般的朋友啊!這就是知音呀!
4、探究學習:
研究解決開課時提出的問題,初步感悟文章所表達的情感。
⑴伯牙為什么絕弦?
(借助課件出示馮夢龍的《警世通言》引導學生理解伯牙為何破琴絕弦。)
⑵絕弦說明什么?
(課堂教學實施過程中做到細節(jié)飽滿才能更好進行語言訓練,進而達到人文性與工具性的有機統(tǒng)一、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體現(xiàn)了新課標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凸現(xiàn)了學生學習的層次性過程,使學生的認識由淺入深,層層推進,螺旋上升,既弄懂了文意,又領會到文章所描寫的意境。)
四、第四步:讀好課文,感悟文情
1、學生練讀:
讀出自己的理解,讀出自己的感悟。
2、比賽朗讀:讀出情感。
(在讀通讀懂課文的基礎上運用比賽的方法讓學生把課文讀好,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從整體到部分再回歸整體,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感受到文言文所表達出音樂藝術的無窮魅力,體會到伯牙為紀念知音子期而破琴絕弦的情感。)
五、第五步:背誦課文,領悟寫法
1、指導背誦:
課文先概括寫了伯牙善彈,子期善聽,再具體寫如何彈如何聽,最后寫子期死,伯牙絕弦。全文共用77個字,表達了朋友之間真知己的思想境界,成為千古佳話。邊想象邊背誦。
2、學生練背。
3、指名背誦。
六、第六步:拓展文本,升華認識
1、欣賞《高山流水》樂曲,回味動人故事。
2、伯牙為了知音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此時此刻,你想說些什么?
3、搜集有關的文章進行閱讀,積累有關朋友情意的語句。
幼兒園學習網 | 聯(lián)系方式 | 發(fā)展歷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