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4-12
這是西師6正比例教學設計一等獎,是優秀的教學設計一等獎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要求:
1、使學生認識正比例關系的意義,理解,掌握成正比例量的變化規律及其特征,能依據正比例的意義間斷兩種相關聯的量成不成正比例關系。
2、進一步培養學生觀察、分析、綜合和概括等能力,讓學生掌握判斷兩種相關聯量成不成正比例關系的方法,培養學生判斷、推理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
1、說出下列每組數量之間的關系。
(1)速度時間路程
(2)單價數量總價
(3)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工作總量
2、引入新課
我們已經學過的一些常見數量關系,每組數量中,數量之間是有聯系的,存在著相依關系,這節課開始,我們就來研究和認識這種變化規律。今天,我們先認識正比例關系的意義。
二、教學新課
1、教學例1。
出示例1。讓學生計算,在課本上填表。
讓學生觀察表里兩種量變化的數據,思考。
(1)表里有哪兩種數量,這兩種數量是怎樣變化的?
(2)路程和時間相對應數值的比的比值各是多少?這兩種量變化有什么規律?
引導學生進行討論。
提問:這里比值50是什么數量?(誰能說出它的數量關系式?)
想一想,這個式子表示的是什么意思?
2、教學例2
出示例2和想一想
要求學生按剛才學習例1的方法學習例2,然后把你學習中的發現綜合起來告訴大家。
學生觀察思考后,指名回答。然后再提問,這兩種數量的變化規律是什么?你是怎樣發現的?
比值1.6是什么數量,你能用數量關系式表示出來嗎?
誰來說說這個式子表示的意思?
3、概括正比例的意義。
像例1、例2里這樣的兩種相關聯的量是怎樣的關系呢?請同學樣看課本第40頁最后一節。
4、具體認識
(1)提問:例1里有哪兩種相關聯的量?這兩種量成正比例關系嗎?為什么?
例2里的兩種量是不是成正比例的量?為什么?
(2)做練習八第1題。
5、教學例3
出示例3,讓學生思考/
提問:怎樣判斷是不是成正比例?
請同學們看一看例3,書上怎樣判斷的,我們說得對不對。
強調:關鍵是列出關系式,看是不是比值一定。
三、鞏固練習
1、做練一練第1題。
指名學生口答,說明理由。
2、做練一練第2題。
指名口答,并要求說明理由。
3、做練習八第2題(小黑板)
讓學生把成正比例關系的先勾出來。
指名口答,選擇幾題讓學生說一說怎樣想的?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學習了什么內容?正比例關系的意義是什么?用怎樣的式子表示y和x這兩種相關的量成正比例?判斷兩種相關聯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關鍵看什么?
五、家庭作業。
教學目的
通過比較,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義,弄清他們的聯系和區別,掌握他們的變化規律,能夠正確的判斷成正反比例的關系,進一步提高分析比較抽象概括等能力。
教學重點
正比例和反比例意義的比較
教學難點
正反比例意義的比較
教學理念
學生通過生活中的例子研究*討論,自己歸納結論
教學設計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過程
學生活動過程
一復習正、反比例的意義
二
出示兩個例子讓學生自己比較討論觀察
觀察表中兩個數量變化規律
三小結:
四畫圖說
明
五鞏固練
習
六作業
什么叫成正比例關系?
什么叫成反比例關系?
兩種相關聯的量,也就是要有聯系,即運算要有意義。
成正比例的量是(商一定),成反比例的量是(積一定)。
成正比例關系用字母表示:=k(一定)
成反比例關系用字母表示xy=k(一定)
路程千米
時間時
速度千米/時
時間時
30
1
120
1
60
2
60
2
90
3
40
3
120
4
30
4
讓學生觀察這兩個表里分別有什么數量?他們有什么關系?它們是怎么變化的?有什么變化規律?
哪個表中的數量成正比例關系?哪個表中的數量成反比例關系?
在第一個表中:兩個數量分別是路程和時間,這兩個數量的變化規律是:路程變大,時間也變大,路程縮小,時間也縮小,但是,路程和時間的比值(商)一定,路程就和時間成正比例關系。
即速度一定時,路程和時間成正比例關系。
第二個表格中,速度和時間這兩個量,變化規律是,速度縮小,時間變大。速度變大,時間縮小。但是速度和時間的乘積是一定的。即路程一定時,速度和時間成反比例。
成正比例的兩個量,兩個量都是變化的量,但是比值一定。
成反比例的兩個量,兩個量都是變化的量,但是乘積一定。
成正比例關系
一個量變化,另一個量也變化,但商一定
成反比例關系
一個量變化,另一個量也變化,但乘積一定
練一練
練習九
4
6
正比例關系:
兩種相關聯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變化,如果這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比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這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比值一定,這兩種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們之間的關系叫正比例關系
兩種相關聯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變化,如果這兩個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乘積一定,這兩種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他們的關系叫做反比例關系
學生說表中的數量關系和它們的變化規律。
學生觀察圖形,觀察他們數量大小的變化規律,一個量擴大,另一個量也擴大,一個量縮小,另一個量也縮小
一個量擴大,另一個量縮小,一個量縮小,另一個量也擴大
教學目標
1.認識正比例函數的意義.
2.掌握正比例函數解析式特點.
3.理解正比例函數圖象*質及特點.
4.能利用所學知識解決相關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
1.理解正比例函數意義及解析式特點.
2.掌握正比例函數圖象的*質特點.
3.能根據要求完成轉化,解決問題.
教學難點
正比例函數圖象*質特點的掌握.
教學過程
ⅰ.提出問題,創設情境
一九九六年,鳥類研究者在*蘭給一只燕鷗(候鳥)套上標志環.4個月零1周后人們在2.56萬千米外的澳大利亞發現了它.
1.這只百余克重的小鳥大約平均每天飛行多少千米(精確到10千米)?
2.這只燕鷗的行程y(千米)與飛行時間x(天)之間有什么關系?
3.這只燕鷗飛行1個半月的行程大約是多少千米?
我們來共同分析:
一個月按30天計算,這只燕鷗平均每天飛行的路程不少于:
25600÷(30×4+7)≈200(km)
若設這只燕鷗每天飛行的路程為200km,那么它的行程y(千米)就是飛行時間x(天)的函數.函數解析式為:
y=200x(0≤x≤127)
這只燕鷗飛行1個半月的行程,大約是x=45時函數y=200x的值.即
y=200×45=9000(km)
以上我們用y=200x對燕鷗在4個月零1周的飛行路程問題進行了刻畫.盡管這只是近似的,但它可以作為反映燕鷗的行程與時間的對應規律的一個模型.
類似于y=200x這種形式的函數在現實世界中還有很多.它們都具備什么樣的特征呢?我們這節課就來學習.
ⅱ.導入新課
首先我們來思考這樣一些問題,看看變量之間的對應規律可用怎樣的函數來表示?這些函數有什么共同特點?
1.圓的周長l隨半徑r的大小變化而變化.
2.鐵的密度為7.8g/cm3.鐵塊的質量m(g)隨它的體積v(cm3)的大小變化而變化.
3.每個練習本的厚度為0.5cm.一些練習本摞在一些的總厚度h(cm)隨這些練習本的本數n的變化而變化.
4.冷凍一個0℃的物體,使它每分鐘下降2℃.物體的溫度t(℃)隨冷凍時間t(分)的變化而變化.
答應:1.根據圓的周長公式可得:l=2r.
2.依據密度公式p=可得:m=7.8v.
3.據題意可知:h=0.5n.
4.據題意可知:t=-2t.
我們觀察這些函數關系式,不難發現這些函數都是常數與自變量乘積的形式,和y=200x的形式一樣.
一般地,形如y=kx(k是常數,k≠0)的函數,叫做正比例函數(proportionalfunc-tion),其中k叫做比例系數.
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使學生理解正比例的意義。
2.能根據正比例的意義判斷兩種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二)能力訓練點
1.培養學生用發展變化的觀點來分析問題的能力。
2.培養學生抽象概括能力和分析判斷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1.通過引導學生用發展變化的觀點來分析問題,使學生進一步受到辯*唯物主義觀點的啟蒙教育。
2.進一步滲透函數思想。
教學重點:
使學生理解正比例的意義。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思考發現兩種相關聯的量的變化規律,即它們相對應的數的比值一定,從而概括出正比例關系的概念。
教具學具準備:
投影儀、投影片、小黑板。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用投影逐一出示下列題目,請同學回答:
1.已知路程和時間,怎樣求速度?
2.已知總價和數量,怎樣求單價?
3.已知工作總量和工作時間,怎樣求工作效率?
二、探究新知
1.導入新課:這些都是我們已經學過的常見的數量關系。這節課,我們繼續研究這些數量關系中的一些特征。
2.教學例1
(1)投影出示:一列火車1小時行駛60千米,2小時行駛120千米,3小時行駛180千米,4小時行駛240千米,5小時行駛300千米,6小時行駛360千米,7小時行駛420千米,8小時行駛480千米??
(2)出示下表,并根據上述內容填表。
(3)邊填表邊思考:在填表過程中,你發現了什么?
學生交流時,使之明確。
①表中有時間和路程兩種量。
②當時間是1小時,路程則是60千米,時間是2小時,路程是120千米??時間變化,路程也隨著變化,時間擴大,路程隨著擴大;時間縮小,路程也隨著縮小。
教師點撥:像這樣,時間變化,路程也隨著變化,我們就說,時間和路程是兩種相關聯的量。(板書:
兩種相關聯的量)
③如果學生沒有問題,教師提示:請每位同學任選一組相對應的數據,計算出路程與時間的比的比值。
教師問:根據計算,你發現了什么?
引導學生得出:相對應的兩個數的比值都是60或都一樣,固定不變等。
教師指出:相對應的兩個數的比的比值都一樣或固定不變,在數學上叫做“一定”。(板書:相對應的兩個數的比值一定)
④比值60,實際就是火車的速度。用式子表示它們的關系就是:
(4)教師小結:
剛才同學們通過填表、交流,我們知道時間和路程是兩種相關聯的量,路程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時間擴大,路程隨著擴大;時間縮小,路程也隨著縮小。它們擴大、縮小的規律是:路程和時間的比的比值總
3.教學例2
(1)出示例2:在一間布店的柜臺上,有一張寫著某種花布的米數和總價的表。
(2)觀察上表,引導學生明確:
①表中有數量(米數)和總價這兩種量,它們是兩種相關聯的量。
②總價隨米數的變化情況是:
米數擴大,總價隨著擴大;米數縮小,總價也隨著縮小。
③相對應的總價和米數的比的比值是一定的。
④比值3.1,實際就是這種花布的單價。用式子表示它們的關系就是:
(3)師生小結:通過剛才的觀察和分析,我們知道總價和米數也是兩種什么樣的量?(兩種相關聯的量)為什么?(總價隨著米數的變化而變化。)怎樣變化?(米數擴大,總價隨著擴大;米數縮小,總價隨著縮小。)它們擴大、縮小的規律是怎樣的?(總價和米數的比的比值總是一定的。)
4.抽象概括正比例的意義。
(1)比較例1、例2,思考并討論,這兩個例子有什么共同點?
(2)學生初步交流時引導學生明確:
①例1中有路程和時間兩種量;例2中有米數和總價兩種量。即它們都有兩種相關聯的量;②例1中時間變化,路程就隨著變化;例2中米數變化,總價也隨著變化。
教師點撥:像這樣,我們就可以說: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變化。(板書)
③例1中路程與時間的比的比值一定:例2中總價與米數的比的比值一定。概括地講就是: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
(學生答不出來時,教師引導、點撥,并補充板書:兩種量中)
(3)引導學生抽象概括出兩例的共同點:
兩種相關聯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變化,這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
(4)教師指明:兩種相關聯的量,一種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變化,如果這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這兩種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們的關系叫做正比例關系。(補充板書:如果這成正比例的量正比例關系)
這就是我們這節課學習的“正比例的意義”(板書課題)
(5)看書11、13頁的內容,進一步理解正比例的意義。
(6)教師說明:在例1中,路程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它們的比的比值(速度)保持一定,所以路程和時間是成正比例的量。
(7)想一想:在例2中,有哪兩種相關聯的量?它們是不是成正比例的量?為什么?
(8)教師提出:如果字母x和y表示兩種相關聯的量,用k表示它們的比值(一定),正比例關系怎樣用字母表示出來?
(9)教師提出:根據正比例的意義以及表示正比例關系的式子想一想:構成正比例關系的兩種量必須具備哪些條件?
5.教學例3
(1)出示例3:每袋面粉的重量一定,面粉的總重量和袋數是不是成正比例?
(2)根據正比例的意義,由學生討論解答。
(3)匯報判斷結果,并說明判斷的根據。
教師板書:面粉的總重量和袋數是兩種相關聯的量。
所以面粉的總重量和袋數成正比例。
6.反饋練習
讓學生試做第13頁的做一做,并訂正。
三、鞏固發展
1.完成練習三第1題。
先想一想成正比例的量要滿足哪幾個條件?再算出各表相對應數的比的比值。如果相等,列關系式判斷。第(3)題不成比例,訂正時要學生說明為什么?
2.完成練習三第2題的(1)-(9)
先讓學生自己判斷,再訂正。
四、全課小結(師生共同進行)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都知道了什么?怎樣判斷兩種量是否成正比例?
教學內容:成正比例的量
知識與技能:使學生理解正比例的意義,會正確判斷成正比例的量。
過程與方法:使學生了解表示成正比例的量的圖像特征,并能根據圖像解決有關簡單問題。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計算的過程中,使學生逐步養成驗算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正比例的意義。
教學難點:正確判斷兩個量是否成正比例的關系。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遇到兩種相關聯的量的變化情況,其中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變化,你以舉出一些這樣的例子嗎?
在教師的此導下,學生會舉出一些簡單的例子,如:
1、班級人數多了,課桌椅的數量也變多了;人數少了,課桌椅也少了。
2、送來的牛奶包數多了,牛奶的總質量也多了;包數少了,總質量也少了。
3、上學時,去的速度快了,時間用少了;速度慢了,時間用多了。
4、排隊時,每行人數少了,行數就多了;每行人數多了。行數就少了。
5、這種變化的量有什么規律?存在什么關系呢?今天,我們首先來學習成正比例的量。板書:成正比例的量
二、探索新知
1、教學例1
(1)、出示小黑板。問:你看到了什么?
生:杯子是相同的。杯中水的高度不同,水的體積也不同,高度越高體積越大;高度越低,體積越小。
(2)、出示表格。
問:你有什么發現?
學生不難發現:杯子的底面積不變,是25立方厘米。
板書:50100150200?......?252468
教師:體積與高度的比值一定。
(3)、說明正比例的意義。
在這一基礎上,教師明確說明正比例的意義。
因為杯子的底面積一定,所以水的體積隨著高度的變化而變化。水的高度增加,體積也相應增加,水的高度降低,體積也相應減少,而且水的體積和高度的比值一定。
板書出示:像這樣,兩種相關聯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子量也隨著變化,如果這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比值一定,這兩種理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們的關系叫做正比例關系。
學生讀一讀,說一說你是怎么理解正比例關系的。
要求學生把握三個要素:
第一、兩種相關聯的量。
第二、其中一個量增加,另一個量也增加;一個量減少,另一個量也減少。
第三、兩個量的比值一定。
(1)、用字母表示。
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兩種相關聯的量,用k表示它們的比值(一定),比例關系可以用正的式子表示:
y?k(一定)x
(2)、想一想:
師:生活中還有哪些成正比例的量?
學生舉例說明。如:
長方形的寬一定,面積和長成正比例。
每袋牛奶質量一定,牛奶袋數和總質量成正比例。
衣服的單價一不定期,購買衣服的數量和應付錢數成正比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