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4-11
這是繼昌學射教學設計一等獎,是優秀的教學設計一等獎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流程】
一、解讀課題,初知大意
同學們,還記得我們學習過的驚弓之鳥這個故事嗎?故事的主要人物是誰?他是一位(射箭能手),是的,他不僅是射箭能手,更有明銳的觀察能力和判斷能力。今天,我們也來學習一個關于射箭的寓言故事,(板書課題),學生齊讀,(強調讀法和寫法)理解學和射:
誰會讀?指名讀。
生若讀成“jì”,及時提醒:“紀”是個多音字(板書),當作為人的姓氏時讀
作第三聲“jǐ”,所以這個主人公的名字應讀作——“紀jǐ昌”。
現在誰會讀課題了?指名讀。
一起讀——紀昌學射。
2、課題中,“學”是什么意思?(學習)“射”呢?(射箭)誰能把課題的
意思連起來說一說?指名說。(紀昌學習射箭)
誰能把課題的意思連起來說一說?發現了嗎?這個題目真有意思,一讀課題就知道了課文的主要意思。看來有時候,課題還能幫助我們大致了解課文大意呢!
二、初讀課文,質疑交流
1、那么看了這個課題,你想知道什么?或者說你有什么疑問?指名說。(紀昌向誰學的?怎么學的?學得怎么樣?)
2、現在就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來讀這則寓言,現在開始吧。
3、小組交流思考
A紀昌向誰學習射箭啊?指名說。(指導學生用自己的話說)
預設:
紀昌向射箭能手飛衛學習射箭。
那紀昌是怎么學習射箭的?指名說。(先練好眼力)
板書:練 眼力
練眼力其實就是在練射箭的基本功。(板書:基本功)
三、立足基本功,研讀文本
1、課文那幾個自然段是紀昌在練基本功?
2、小組合作學習:
紀昌練射箭的基本功,其實就是練眼力,文中寫了他幾次練眼力?(兩次)
那他每次次是怎樣練眼力的?指名說。
紀昌回家之后,就開始練習起來。妻子織布的時候,他躺在織布機下面,睜大眼睛,注視著梭子來回穿梭。
A我們一起讀。
B“注視”什么意思?換成“看”了,那么“看”和“注視”是一回事嗎?
C是的,注視更強調全神貫注地看(板書:注視),從“注視”中我們也可以看出紀昌練得十分——認真。(板書:認真)
那紀昌注視著什么?(梭子)同學們,你們見過梭子嗎?(出示梭子圖片)
師介紹:梭子是織布用的工具。形狀像小船,中間是空心的,下面我們來看一下在織布的過程中梭子運行的軌跡。(出示視頻)同學們注意看,在織布人左右手中來回運動的就是梭子。大家可以用手來比劃下梭子是怎么來回運動的,那紀昌是怎么注視的?(眼睛隨著梭子的來回動而動)
紀昌就是這樣從白天盯到黑夜,從酷暑盯到嚴寒,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整整練兩年,從中你看出紀昌是個怎樣的人?(板書:恒心)
出示:他用一根長頭發,綁住一只虱子,把它吊在窗口。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邊,聚精會神地盯著它。
A剛才是梭子,現在是虱子了,見過“虱子”嗎?虱子多大啊?(比芝麻、
比螞蟻還小)
B為什么要把虱子綁在窗口啊?指名說,引導生體會虱子是個活動的目標。
剛才我們說的來回運動的梭子也是——活動的目標,大家想啊,要射中靜止的目標也挺難了,要射中活動的目標可是難上加難啊!
現在紀昌連活動的目標都能看準,那他的基本功算是練得——相當到家了!
3“功夫不負有心人”哪,紀昌的練眼力收到了怎樣的成效呢?請同學們再次默讀,并找出來。(出示句子)
妻子織布的時候,他躺在織布機下面,睜大眼睛,注視著梭子來回穿梭。兩年以后,紀昌的本領練得相當到家了——就是有人用針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會眨一下。
他用一根長頭發,綁住一只虱子,把它吊在窗口。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邊,聚精會神地盯著它。那只小虱子,在紀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來,練到后來,大得竟然像車輪一樣。
A理解“相當到家”在語境中的意思
B男女生對讀,一方讀如何練習,一方讀練習的成效。
四、反觀飛衛,感悟寓意
1、紀昌之所以能這么刻苦地練習眼力并取得成效,那是因為有老師的指導。請找出老師指導他的句子,學著老師的樣子來指導指導紀昌,自由練習。
2、出示句子:
“你要想學會射箭,首先應該下功夫練眼力。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個目標,不能眨一眨!”
“雖然你已經取得了不小的成績,但你的眼力還不夠。等到練得能夠把極小的東西,看成一件很大東西的時候,你再來見我吧!”
◆指名讀,師生評價,標準為:是否像老師一樣口齒清楚地向徒弟傳授知識。
3從飛衛師傅的話里我們聽出他要告訴紀昌,告訴我們應該怎樣學習呢?(要認真,要有恒心等)
4、那他最后學習射箭的結果呢?全班齊說。(板書:百發百中)從哪里可以看出來?
后來,紀昌成了百發百中的射箭能手。
什么叫“百發百中”?(用自己的話說)比喻做事有充分的把握
復述課文,領悟道理
過渡:為了成為一名百發百中的射箭能手,紀昌付出了很多很多,讓我
們回顧一下他學習射箭的過程,請大家看著板書,根據提示,試著把課文內容說一遍,可以說給自己聽,也可以說給同伴聽。
紀昌向飛衛( ),飛衛讓紀昌( ),一練( ),二練( )。紀昌( ),飛衛才( )。紀昌終于( )。
指名說。
2、紀昌腳踏實地地練好基本功后,飛衛才開始教紀昌拉弓放箭,最后他才走向了成功,成了一名百發百中的射箭能手。(板書:成功)
3、同學們,你們在練什么本領嗎?比如學寫毛筆字、學拉二胡、學鋼琴、學舞蹈、學騎自行車、學游泳等等)指名說。
4、那你們在學本領的過程中,有沒有練基本功?是怎么練的?有沒有遇到困難?那你現在還在堅持練嗎?怎樣克服的?想一想。
指名說,請你跟大家分享下。(2個)
預設1:你真棒,老師真希望能聽到你優美的琴聲,一定很享受。你們也跟紀昌一樣,學本領那么有恒心,你們一定會成功的。
預設2:那么今天學了《紀昌學射》后,你有什么啟發?你還會堅持下去嗎?
師小結:原來學本領的過程都不是一帆風順的,都要吃很多苦,我們只有堅持、有恒心,踏踏實實練好基本功,才能獲得成功。
小結:這就是這篇寓言告訴我們的道理。
布置作業
把自己學本領的經歷寫下來。學本領的過程中遇到過什么困難,怎么克服的?成功后有什么感悟?都可以寫一寫。明天同學之間互相來交流一下。
【教材分析】
《紀昌學射》一文是人教版四下第29課的一則寓言故事。這則寓言故事選自《列子·湯問》,講的是紀昌拜飛衛為師學習射箭,飛衛告訴他先要下功夫練眼力,
一是“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個目標,不能眨一眨”;
二是“練得能夠把極小的東西,看成一件很大的東西”。紀昌一一照做。等練好了眼力,飛衛才開始教他開弓放箭。后來,紀昌成了百發百中的射箭能手。故事以生動的事例闡明了無論學什么技藝,都要從學習這門技藝的基本功入手的道理。
【設計理念】
1、感性的人文內涵的把握與理性的表達方法體悟巧妙地結合在一起,讓學生既能把握寓意,同時還對課文用詞用語有所積累,提升語言表達能力。
2、學生感受到寓言故事的魅力同時逐步體會寓意。
【學情分析】
學生處于小學中年段,已有初步學習寓言故事的基礎。學生的想象能力比較強,對故事中的人物行為、故事情節會比較感興趣、也比較容易讀懂。中年段的學生仍然要加強概括能力的培養,可以結合復述故事來逐步提高概括能力;如何結合具體的寓言故事感悟其中包涵的道理仍是中年段孩子的難點。
這則寓言故事在二、三段的構段方式有共同的特點,在學習故事的同時,應盡量把握教材這個特點,引導學生加強學習語言表達特點并嘗試運用。通過課內外拓展感受中華經典故事的魅力,接受思想啟迪情感熏陶。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認識2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正確讀寫“紀昌學射、妻子、百發百中”等詞語。
2、理解重點詞句。
能力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寓言的寓意。
2、復述課文。
3、提出問題,發表自己的想法和看法。情感目標:
1、激發學生學習紀昌勤學苦練基本功的精神。
2、激發學生繼續閱讀寓言故事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1、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理解寓言的寓意。
2、結合重點語句,體會人物品質。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布置搜集紀昌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理解“能手”
1、談“能手”聽說我們班有很多同學擅長畫畫、寫作,還有的擅長朗讀、寫字。你能告訴我你最擅長什么嗎?
2、“能手”是什么噢!你是()能手;一位()能手……你們有沒有發現老師說的話里有個什么特點?(板書:能手)3、揭題
(1)今天,我們要來認識一位射箭能手。(板書:射)
(2)你認為一個怎樣的人才稱得上是射箭能手?
(3)我們要認識的這位射箭能手叫——(板書:紀昌)(寫好紀后)仔細看老師“昌”字是怎么寫的。
(4)觀察“昌”字,你發現了什么?
(5)讀“紀昌”
(6)任何一位有成就的人,他們的成功都是通過后天的努力學習得來的。(板書:學)
(7)齊讀課題。過渡:紀昌是怎么學習射箭的呢?(板書:學加點)打開書本第139頁。
(二)初讀感知,解決生字詞
1、自由朗讀課文,讀準生字,讀通句子。
2、解決“妻子”、“虱子”
(1)指名讀,注意輕聲,齊讀。
(2)范寫“妻”
①跟師書空
②講要點,觀察“妻”,怎樣寫才正確、漂亮
③一齊邊說筆畫,邊書空
④本子上寫一個
(3)認識“虱”虱子是怎么樣的?你見過嗎?
①字型方面:蟲子,寄生在人或動物長長的毛發里面,吸血的
②小—出示頭發絲綁成的結你能不能讀出虱子的小
3、借助部分生詞、詞組復述故事。
(三)精讀課文
1、默讀課文,找紀昌是怎么學習射箭的
2、理解句子第一句:妻子織布的時候,他躺在織布機下面,睜大眼睛,注視著梭子來回穿梭。
(1)練得怎么樣?——從那些字詞看出來的—為什么你從這個詞中能感受到?
(2)梭子是怎么樣的?——他為什么要選梭子(動的)——飛衛有叫他選動的東西嗎?——盯動的東西累還是不動的東西累?——可見飛衛……
(3)讓學生在教室里找個東西盯著,不眨眼試試。
(4)說自己的感覺。
(5)想象飛衛在練的時候會怎樣?心里怎么想?1小時后呢?幾小時后呢?一天下來……(板書:很累、很酸)
(6)練了幾天,他心里可能怎么想……,也可能怎么想……看到別人在玩,在休息,他可能想……
(7)練習讀這句話,讀出他的刻苦、勤奮或者眼酸、眼澀。過渡:雖然練得很辛苦,但他卻堅持了兩年,兩年以后——
(8)指導“刺”與“喇”比較
(9)讀到這,你有什么感受?——了不起,堅持不懈(板書:堅持不懈)
(10)練習讀這句話,讀出他的了不起、堅持不懈。過渡:練到這種程度,紀昌自己很滿意,就去找飛衛,可是,飛衛并不滿意,又讓他——第二句:他用一根長頭發,綁住一只虱子,把它吊在窗口。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邊,聚精會神地盯著它。
(1)怎么練的?抓住“每天”、“聚精會神地盯”
(2)你們知道他練習看虱子練了多久嗎?
(3)引導讀夏天,大家都找涼快的地方乘涼去了,他卻滿頭大汗地——冬天,寒風刺骨,他又不顧嚴寒——
(4)他“聚精會神地盯”,還可能怎樣的盯?
(5)指導讀這句話過渡:終于,經過再一次堅持不懈的努力,那只比芝麻還小的虱子大得——
(6)虱子多大?車輪呢?指導讀
3、聯系生活過渡:紀昌又跑到飛衛那里,飛衛這才開始教他怎樣開弓,怎樣放箭
(1)紀昌這樣練值得嗎?
(2)為什么不先學開弓、放箭?看準目標和把小目標看大與射箭百發百中有什么關系?——基本功的重要
(3)飛衛的教法怎么樣?——學得好離不開好老師的指導
(四)總結,揭示寓意
1、學到這,你有什么感受要說?你明白了寓言包含著哪些深刻的道理?請簡單寫一寫。(小練筆)
2、回到板書,總結
【教學目標】
《紀昌學射》公開課優秀教學設計
1、德育目標:
感悟本課中的道理,學習紀昌刻苦努力的精神。認識到學習一定要重視基本功訓練。
2、知識目標:
熟讀課文,掌握本課中出現的文言實詞虛詞;學習運用現代漢語翻譯文言句子。
3、能力目標:
提高文言文的.自主學習能力。
【教學重點】
熟讀課文,掌握本課中出現的文言實詞虛詞;學習運用現代漢語翻譯文言句子。
【教學方法】
自讀探究。
【教具準備】
課件。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師:達·芬奇經過數次的畫蛋成為畫家,莫泊桑經過不倦的寫作終于成為文學巨匠。由此看來,成功等于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靈感,成功來自于恒心、毅力,來自于扎實的基本功。今天我們就從這篇文章中再去驗證這個觀點。
二、學生自讀課文
1、形式多樣的朗讀:
(培養學生的閱讀和整體感知能力)
⑴ 參照注釋,用自己的話講述故事的梗概給同桌聽。
⑵ 播放音樂,學生配樂朗讀。讓學生感悟文章意蘊。
2、以四人小組為單位討論文中理解有困難的詞句,組與組之間以提問──應答的方式交流,教師點撥指導。(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以及合作精神)
三、探究課文內容
1、試一試,翻譯幾個句子,檢驗一下學生對詞句的理解。
2、飛衛要求紀昌怎樣做?紀昌又做了哪些事情?這與射箭有關系嗎?
3、本文的成功之處你認為在哪里?
4、讀了這個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學生依次發言。
三、課外延伸
(訓練口頭表達能力,明白加強基本訓練的重要性。)
自由談:
1、你怎樣評價飛衛、紀昌兩人的行為?
2、假如你是紀昌,你會怎樣做?
3、你認為當前的學習生活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四、熟讀課文
學生自由朗讀、背誦。
【板書設計】
勤奮苦練
【教學目標】
1、德育目標:
感悟本課中的道理,學習紀昌刻苦努力的精神。認識到學習一定要重視基本功訓練。
2、知識目標:
熟讀課文,掌握本課中出現的文言實詞虛詞;學習運用現代漢語翻譯文言句子。
3、能力目標:
提高文言文的自主學習能力。
【教學重點】
熟讀課文,掌握本課中出現的文言實詞虛詞;學習運用現代漢語翻譯文言句子。
【教學方法】
自讀探究。
【教具準備】
課件。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師:達·芬奇經過數次的畫蛋成為畫家,莫泊桑經過不倦的寫作終于成為文學巨匠。由此看來,成功等于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靈感,成功來自于恒心、毅力,來自于扎實的基本功。今天我們就從這篇文章中再去驗證這個觀點。
二、學生自讀課文
1、形式多樣的朗讀:
(培養學生的閱讀和整體感知能力)
⑴參照注釋,用自己的話講述故事的梗概給同桌聽。
⑵播放音樂,學生配樂朗讀。讓學生感悟文章意蘊。
2、以四人小組為單位討論文中理解有困難的詞句,組與組之間以提問──應答的方式交流,教師點撥指導。(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以及合作精神)
三、探究課文內容
1、試一試,翻譯幾個句子,檢驗一下學生對詞句的理解。
2、飛衛要求紀昌怎樣做?紀昌又做了哪些事情?這與射箭有關系嗎?
3、本文的成功之處你認為在哪里?
4、讀了這個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學生依次發言。
三、課外延伸
(訓練口頭表達能力,明白加強基本訓練的重要性。)
自由談:
1、你怎樣評價飛衛、紀昌兩人的行為?
2、假如你是紀昌,你會怎樣做?
3、你認為當前的學習生活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四、熟讀課文
學生自由朗讀、背誦。
【板書設計】
勤奮苦練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