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4-06
這是精衛(wèi)填海第二課時教學設計一等獎,是優(yōu)秀的教學設計一等獎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目標]
1.會認“帝、曰”等4個生字,讀準多音字“少”,會寫“帝、曰”等5個生字。
2.通過不同形式的朗讀,讀出文言文的韻味和趣味,力求熟讀成誦。
3.能借助注釋,聯(lián)系上下文等方法讀懂課文,理解故事大意。
4.按照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展開想象講故事,感受精衛(wèi)堅持不懈、不屈不撓的精神。【語文要素】
5.通過學習文言文,豐富人文底蘊,培養(yǎng)學生對中國古代優(yōu)秀文化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
1.能結合注釋,用自己的話講述精衛(wèi)填海的故事。
2.能和同學交流精衛(wèi)給自己留下的印象。
[教學課時]1~2課時
一、觀看視頻,揭示課題
1.觀看介紹《山海經》的視頻資料。同學們,剛才視頻里說《山海經》不但內容涉及廣泛,關鍵還是我國古代神話故事的匯編,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就是出自這本書,且是大家耳熟能詳?shù)摹毒l(wèi)填海》,齊讀課題。
2.精衛(wèi)是一只鳥,它長什么樣呢?(課件出示精衛(wèi)鳥的圖片及原著中描述外形的文言文)
在《山海經》中是這樣描述精衛(wèi)鳥的:其狀如烏,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衛(wèi)”,其鳴自詨。學生自讀這段話,說說對這段話的理解。
二、初讀感知,學習字詞
1.生自讀課文,老師巡視,幫助學生明確生僻字的讀音。
2.生認讀生字新詞:炎帝、名曰、溺而不返、銜、堙。
3.了解炎帝:炎帝是一個怎樣的傳奇人物?他跟我們有什么關系?(課件出示炎帝的資料,學生自讀后談認識)
4.學習“銜”字。
(1)課件展示:“銜”字的變形過程。明確古意:“銜”指的是為了控制馬匹的行進速度,橫在馬嘴里,兩端系著韁繩的小銅棒。
(2)讀文中句子:常銜西山之木石。句子中的“銜”是什么意思?(口里含著)
5.在田字格里書寫課文中的五個生字。
三、反復誦讀,讀出韻味
1.指名讀課文,教師范讀課文。
2.學生自由練讀后,全班按照節(jié)奏再讀課文。
3.課件出示:金文版《精衛(wèi)填海》。
中華文化歷史悠久,中華文明源遠流長,這些歷史故事剛開始是口口相傳,后來就有了文字的記載,這是用金文記載的《精衛(wèi)填海》,同學們都來讀一讀。
4.漢字經過演變,人們慢慢地把筆畫、結構、大小進行統(tǒng)一,就出現(xiàn)了篆書。
課件出示:篆書版《精衛(wèi)填海》。生齊讀。
5.漢字就是這樣不斷地演變著。課件出示:繁體字的《精衛(wèi)填海》。這下子大家一定能認出更多的字了,誰來讀讀?指名讀。
6.沒有標點的課文,大家能夠讀得很流利了,如果現(xiàn)在再來讀課文,相信大家一定會讀得更好。全班齊讀課文。
四、借助注釋,讀懂文意
1.借助注釋,了解內容。借助注釋,同桌交流,說說文意。
2.檢查學習情況,逐句解釋,教師相機點撥。
用聯(lián)系上下文和結合注釋的方法理解“少女”“游”“溺”“堙”的意思,以及文言虛詞“之”“以”“于”的意思。
比較三個帶有“之”的句子,理解“之”的不同用法。
炎帝之少女常銜西山之木石光持石擊甕破之(《司馬光》)
比較后明確:“之”在不同的語言環(huán)境中,意思會發(fā)生變化。
3.理清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精衛(wèi)為什么要填海?(溺而不返)故事的經過是什么?(常銜西山之木石)結果呢?(以堙于東海)
4.按照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并結合注釋,說說課文的意思。
5.學生講述故事。
(1)課件出示講故事的要求。
起因經過結果溺而不返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于東海引人入勝:很久很久以前展開想象(加入語言、動作、心理活動)耐人尋味
(2)學生先在四人小組內說一說。
(3)這則文言文的意思大家都知道了,那么誰能根據(jù)表格中的提示,按照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展開想象,繪聲繪色地講一講《精衛(wèi)填海》這個故事呢?
6.集體再次誦讀全文。
7.學生嘗試背誦這則文言文。
五、情感升華,感悟主旨
1.剛才我們通過反復誦讀,借助注釋,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了課文內容,還講了精衛(wèi)填海的故事,可是這廣闊無垠的大海,一只小小的精衛(wèi)鳥每天銜點樹枝、石頭能把它填平嗎?明知不可為卻偏要為之,還被老百姓們口口相傳,這是為什么呢?(人們在傳頌精衛(wèi)鳥兒堅韌執(zhí)著的精神)
2.讀詩文,感受精衛(wèi)鳥的不屈精神。
精衛(wèi)鳥被歷代詩人盛贊:
早在東晉時期,著名的田園詩人陶淵明就曾經這樣說:(生齊讀)精衛(wèi)銜微木,將以填滄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到了唐代,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韓愈也曾寫道:(生齊讀)鳥有償冤者,終年抱寸誠。口銜山石細,心望海波平。
后來到了清朝,著名的思想家顧炎武也說過:我愿平東海,身沉心不改。大海無平期,我心無絕時。
就連著名作家茅盾也認為:精衛(wèi)填海的神話故事,其實寫的就是一種百折不撓的意志,這種意志正是值得我們中華民族代代相傳的優(yōu)秀品質。
3.讀了這些詩文,你對精衛(wèi)鳥有什么新的認識?
六、總結學法,拓展閱讀
剛才這節(jié)課通過反復誦讀、借助注釋、聯(lián)系上下文的方法,我們已經完全讀懂并且能背誦這一篇文言文了,在《山海經》這本書中,像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課后大家可以讀一讀這本書。
[教學板書]
13精衛(wèi)填海
溺而不返 堙于東海 堅韌不拔
精衛(wèi)填海起因:女娃溺而不返
經過:常銜西山之木石
結果:以堙于東海堅韌執(zhí)著
[教學反思]
教學本課時,我通過播放《山海經》的視頻資料來激發(fā)學生對我國古代神話故事的興趣,并結合《山海經》原著片段,讓學生對于《精衛(wèi)填海》這個故事有一個初步的了解。接著指導學生朗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讀好停頓。再引導學生借助注釋,結合插圖,了解大意,講述故事,感受人物形象。最后熟讀成誦,結合本課的學法,拓展閱讀原著,培養(yǎng)學生對中國古代優(yōu)秀文化的熱愛之情。
本課的亮點在于指導學生朗讀時,采用了金文、篆書和繁體字等多種版本,讓學生了解了漢字的演變過程,學生對于這種授課方式興趣十分濃厚
活動目標:
1、在活動中初步了解幾種記錄方法,閱讀欣賞記錄的方式,感知記錄在我們生活學習中的作用。
2、大膽在集體面前表述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自制圖書一份、泥人作品3份、問題延伸(打印)、幼兒記錄紙一份、投影儀等教學重難點:了解、閱讀、欣賞各種記錄的方法,并感知記錄在生活中的作用教學課時:1課時(30分鐘)教育理論依據(jù):
孩子到了大班,通常會有許多需要記錄的機會。在平時的一日生活中,就有點心區(qū)的記錄、區(qū)域活動的記錄、問題角、新聞角、氣象角、種植角等等的記錄。對于記錄許多孩子都并不陌生。然而,除了運用繪畫的形式來記錄,還有哪些形式也是記錄呢?于是我們和孩子們一起開始了有趣的尋覓。。。。。。
活動過程:
(一)、說說身邊的記錄(找找、說說記錄的不同方法)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不同的記錄方法。孩子們,你們知道有哪些呢?你也可以在我們教室里找找(氣象角、新聞角、種植角、離園倒計時、點心區(qū)記錄等)(二)、觀看各種記錄(了解并掌握各種記錄的方式方法)1、出示照片、報紙大家說了這么多,老師這也有一些記錄,我們一起來看看,它們是怎么記錄的呢?
小結:象這些記錄,通常包括有圖片形式和文字形式的記錄。
2、泥塑記錄作品·(出示泥人3個)T:今天鄭老師這里挑了幾個泥人,讓我們一起從左到右看看:第一個人泥人在干什么?你是從哪看出來的呢?
小結:怎么樣的才是圈?所以,同樣是個圓,卻有許多的不同,以后你們記錄也好,做東西也好,要想辦法讓別人一看就明白。
·我說個關鍵字吧:"從左到右的第3個泥人在干什么?從哪看出來的呢?
·那第二個泥人呢?為什么?(如果有疑問,請小主人來介紹一下)小結:這些泥塑作品都記錄了我們運動會上的一些比賽項目,我覺得真不錯,讓沒參加的人也知道了我們幼兒園的運動會了。提問:那你們曾經用泥塑的方法記錄過什么事情呢?
3、繪畫記錄作品(出示記錄紙)"我這有一張小朋友的記錄紙,讓我們看看,她在干什么?和我們平時的記錄有什么不同?--得出"云記號"(猜、討論)聽聽小主人的正確答案。"小結:你們都猜對了,那是因為這個小朋友記錄的符號用的很清楚。而且她還使用了新的記錄方法,把她在區(qū)域活動中的整個過程都記錄了出來。我們也可以學著來試試。
4、線條記錄的圖書今天我還帶來了一個很有趣的故事,里面有許多神奇的線條,請你們仔細看一看,這些線條都表示了什么?故事名叫《失落的一角》"·(一頁一頁地翻閱圖書):介紹主人公,它到了哪里?為什么?遇見了誰?它又怎么樣?同樣是一根線,為什么是上山和下山呢?這個線條還可以象什么?。。。。。。"小結:很簡單的線條,卻讓人很清楚地看得明白。那我們以后在使用線條記錄的時候也要象它這樣又簡單,又清楚。
(三)、問題延伸(引出再學習的興趣)"看了這個故事老師有個任務要交給你們:(出示記錄紙)請你們今天回去后做一份計劃書,可以用各種不同的記錄方法來記錄你的一件事,但是要別人一看就明白。"教學評析:
1、 取材有趣而來源生活:
記錄的方法,孩子們在幼兒園的一天里會遇上許多。也會接觸到各種不同的記錄形式。幫助孩子們整理和歸納,是老師給予孩子的最好啟示。選擇繪本《失落的一角》,激發(fā)孩子們對記錄的美好興趣。也發(fā)展了孩子仔細觀察畫面的能力。
2、 環(huán)節(jié)清晰、有條理活動的環(huán)節(jié)上,設計清晰,便于執(zhí)教者層層推進,深入問題。提問中也能夠顧及到全體孩子,面廣。能夠時不同層次的孩子獲得成功的體驗。
活動目標
1.在看看、聽聽、說說、演演的過程中理解故事內容。
2.知道精衛(wèi)鳥的由來,能用不同的語氣、語調表現(xiàn)大海和精衛(wèi)不同的角色形象,感受精衛(wèi)鳥不怕辛苦、堅持不懈的精神。
3.樂意在集體面前表達自己堅持不懈做過的事情。
4.欣賞并理解故事,能在集體前復述故事。
5.萌發(fā)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活動準備
PPT課件,故事錄音。
活動過程
(一)圖片導入,激發(fā)幼兒對故事的興趣
師:在蔚藍的大海上,有一只小鳥,它從哪來?它在大海上飛來飛去干什么?
(引導幼兒猜測)
師:我們一起來聽一個故事。
(二)看PPT課件學習故事,理解故事內容
1.欣賞故事第一段,了解精衛(wèi)鳥的由來
師:故事的名字叫什么?精衛(wèi)是誰?它從哪來的?
師:看到精衛(wèi)鳥每天飛這么遠去銜石頭和樹枝填海,你想對它說什么?
2.欣賞第二段,理解大海和精衛(wèi)鳥的對話
師:大海是怎么說的?
師:大海為什么嘲笑精衛(wèi)?誰來用嘲笑的語氣學一學大海說話?(鼓勵幼兒說出“嘲笑”的語氣)
師:精衛(wèi)鳥聽了大海的嘲笑有沒有停下來?對,它繼續(xù)這樣做著,它怎樣對大海說的?
師:精衛(wèi)說出這樣的話說明它很堅定、自信,我們也來用精衛(wèi)這種堅定自信的語氣說說看!(鼓勵幼兒用堅定的語氣自信地說)
師:請男孩子來做大海,女孩子來做精衛(wèi),我們來說說看!(交換角色說一次)
3.理解故事中精衛(wèi)的堅持不懈
師:精衛(wèi)每天早起飛去銜石填海,都來不及喘上一口氣,它這樣做累嗎?會厭煩嗎?(引導幼兒體驗精衛(wèi)銜石填海的辛苦)
師:可是精衛(wèi)鳥為了能把大海填平,它有沒有因為累或厭煩而放棄呢?
師:誰能用一個詞來形容精衛(wèi)鳥的這種精神?
師:是的,它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從不停息,明明知道很難實現(xiàn)還要堅持去做,這就叫“堅持不懈”。
(三)遷移經驗,說說自己堅持做過哪些事情
師:你平時做事情會堅持嗎?你做過什么事情是像精衛(wèi)這樣堅持不懈的?(請個別幼兒來說自己堅持做的事情)
師:把自己堅持做過的事情講給聽課的老師聽一聽!(幼兒下去講)
師:有一句話叫“堅持到底就是勝利”,如果你們做任何事情都能像精衛(wèi)鳥這樣堅持,相信一定能夠取得最后的勝利!
(四)完整講述故事,結束活動
師:讓我們回去把這個《精衛(wèi)填海》的故事講給更多人聽,讓他們也知道堅持到底就是勝利的道理,好嗎?
附改編故事:《精衛(wèi)填海》
相傳太陽神炎帝有一個小女兒,名字叫女娃。她特別喜歡大海,經常到大海里去游泳,海里的大魚小魚都羨慕她長得美。有一次,當她玩得正開心時,忽然一陣大風吹來,一排排的浪花洶涌而來,一個巨浪一下就把她淹沒了。女娃的靈魂化成了一只鳥,名字叫精衛(wèi),精衛(wèi)痛恨這片大海奪去了她的生命,它決心想把這片海填平。每天一大早,精衛(wèi)鳥就飛到很遠很遠的山上,用嘴銜小石頭或小樹枝,然后飛呀飛飛到大海上,投下小石頭或小樹枝,來不及喘上一口氣就繼續(xù)去銜小石頭和小樹枝了。
大海看到了嘲笑它說:“你想用這些小石頭或小樹枝把我填平嗎?哈哈,那是不可能的!”精衛(wèi)鳥不聽它的嘲笑繼續(xù)這樣做著,它對大海說:“哪怕是干上一千年,一萬年,干到宇宙的盡頭,世界的末日,我終將把你填平!”精衛(wèi)飛翔著、鳴叫著,離開大海,又飛回山上去銜石子和樹枝。她銜呀,扔呀,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從不停息。
后來,精衛(wèi)生出許多小鳥,小精衛(wèi)和它們的媽媽一樣,去銜石填海。直到今天,它們還在大海上做著這樣的工作。
活動目標:
1、嘗試將有關聯(lián)性的物體進行匹配。
2、學習用連貫的語言表達相關聯(lián)的事物之間的關系。
3、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連線筆,教學掛圖。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1、你們有好朋友嗎?說一說好朋友是誰?為什么你覺得你們兩個是好朋友?
2、小結:好朋友都喜歡在一起,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東西和高興的事情,愿意和好朋友分享;遇到困難的時候,好朋友之間會互相幫助。
3、如果沒有好朋友,會感覺怎么樣呢?
二、幫物品找朋友,理解關聯(lián)性的含義
1、小朋友們都希望自己有好朋友,但是不會說話、不會動的一些東西或物品,它們有沒有好朋友呢?
2、桌子的好朋友是什么?(椅子)為什么桌子和椅子是一對好朋友?誰是VCD機的好朋友?為什么它們是好朋友?可以依次說出碗、瓶子、電視機、錄音機、畫筆、鎖等,請小朋友幫它們找一找好朋友,并說一說為什么它們是好朋友。
3、小結:有的物品吸一個好朋友,有的物品不止一個好朋友,如果這些物品的好朋友不在一起會怎么樣?
三、自主發(fā)現(xiàn)相關聯(lián)的一組物品
1、請幼兒在活動室里找一找誰和誰是好朋友,并說一說為什么它們是好朋友。
2、引導幼兒把是好朋友的幾個物體連起來說一句話
四、出示掛圖。完成上面關聯(lián)性的對應連線
1、請幼兒看掛圖,讓好朋友們拉拉手,完成連線
2、把三個好朋友連起來說一句話,再想一想每一組物品還有沒有好朋友。如:雨-雨鞋-雨傘的好朋友還有雨衣。
幼兒園學習網 | 聯(lián)系方式 | 發(fā)展歷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